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循环肿瘤DNA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丽 高伟 +2 位作者 袁秋月 陈龙 张萍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目的观察宫颈癌患者的血浆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tumor DNA,ctDNA)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探讨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30例,收集... 目的观察宫颈癌患者的血浆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tumor DNA,ctDNA)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探讨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30例,收集治疗前外周血标本,应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ctDNA及CNVs,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评估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情况及ctDNA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0例患者中,ctDNA阳性率33.3%(10/30),ctDNA与宫颈癌的分期、肿瘤大小及间质浸润有关(P<0.05),而与年龄、HPV感染、SCC水平、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及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无关(P>0.05)。CNVs发生率为46.7%(14/30),最常见的为3号及6号染色体,14例发生拷贝数变异的患者中,3号染色体占50%(7/14),3q扩增占35.7%(5/14),6号染色体占35.7%(5/14)。结论临床分期为ⅡA期,肿瘤大小>2 cm,间质浸润深度>1/2的宫颈癌患者血浆ctDNA检出率明显升高;CNVs最常见于3号及6号染色体,其中3q扩增最常见,ctDNA及CNVs在宫颈癌的临床诊治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TDNA 拷贝数变异 临床分期 间质浸润
下载PDF
早期子宫颈癌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樊辉 李国权 +2 位作者 曲怡 杨月琴 佟恩娟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3期20-21,46,共3页
探讨IB期~ⅡB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病理特点及与FIGO分期的关系和FIGO与TNM分期的差异。结果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与间质浸润深度及脉管侵犯关系密切;FIGO分期高,间质浸润深及脉管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机会高;FIGO与TNM分期存在差异,... 探讨IB期~ⅡB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病理特点及与FIGO分期的关系和FIGO与TNM分期的差异。结果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与间质浸润深度及脉管侵犯关系密切;FIGO分期高,间质浸润深及脉管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机会高;FIGO与TNM分期存在差异,而TNM分期与预后的关系更加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间质浸润 脉管侵犯 盆腔淋巴结转移 分期
下载PDF
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思吉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2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5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均分别采取MRI诊断、阴道超声诊断。对比单独及联合诊断方式的间质浸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结果肿瘤直径:...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5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均分别采取MRI诊断、阴道超声诊断。对比单独及联合诊断方式的间质浸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结果肿瘤直径:MRI诊断准确率为68.63%(35/51),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64.71%(33/51),联合诊断准确率为86.27%(44/51);联合诊断准确率高于MRI和阴道超声单独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6.411,P<0.05)。间质浸润:MRI诊断准确率为62.75%(32/51),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47.06%(24/51),联合诊断准确率80.39%为(41/51);联合诊断准确率高于MRI和阴道超声单独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3、12.257,P<0.05)。淋巴结转移:MRI诊断准确率为72.55%(37/51),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2.55%(37/51),联合诊断准确率为88.24%(45/51)。联合诊断准确率高于MRI和阴道超声单独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80、3.980,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联合MRI诊断效果良好,对于宫颈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以及分辨率,可为后期疾病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超声 磁共振成像 宫颈癌 肿瘤直径 间质浸润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4
作者 奉泽锦 陈廷安 +2 位作者 李星兵 江小林 韩亮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221-3225,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MBOT)的临床病理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78例MBO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各项临床指标结合既往相关文献对纳入的所有受试者进行重新分型,探讨不同亚型M...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MBOT)的临床病理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78例MBO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各项临床指标结合既往相关文献对纳入的所有受试者进行重新分型,探讨不同亚型MBO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MBOT的发生、发展、转归、复发及生存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78例MBOT患者中<40岁者占61.54%,≥40岁者占38.46%。术前血清CA125水平检测者占67.95%,其中血清CA125水平升高占33.96%;术前血清CA19-9水平检测者占32.05%,其中血清CA19-9水平升高占44.00%。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局部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各占65.38%、34.62%;肿瘤平均最大径线(15.76±10.34)cm,最大径线≥10cm者和最大径线≥20 cm者为55.13%、44.87%;单侧肿瘤、双侧肿瘤各占80.77%、19.23%。78例MBOT患者治疗出院后随访复发者占11.54%,其中手术至初次复发时的平均间隔时间(25.34±3.75)个月,所有复发者的初次复发时间均在术后5年内出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手术分期、术后化疗等指标均是影响MBOT复发的多因素(P均<0.05)。术后化疗者占14.10%,平均化疗疗程2个。结论MBOT的整体预后效果较好,无显著的生存差异,但依旧存在复发现象,复发因素以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手术分期、术后化疗为主,且复发所发生在保守性手术治疗过程中,但对MBOT患者的整体生存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性黏液肿瘤 卵巢交界性浆液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细胞学特征 间质浸润
下载PDF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
5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1998年第3期173-177,共5页
关键词 MESANGIAL glomerular GINKGO INTRAVENOUS interstitial tubular infiltration ANEMIA HYDROXYPROLINE ENDOTHELIUM
原文传递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
6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00年第3期179-182,共4页
关键词 glomerular interstitial MESANGIAL PARATHYROID infiltration diffuse FERROUS HEMODIALYSIS SUPERNATANT administration
原文传递
MRI、分段诊刮及宫腔镜下刮宫诊断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效能比较 被引量:21
7
作者 叶秋霖 胡悦欣 +4 位作者 勾睿 齐跃 刘娟娟 李潇 林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3391-3395,共5页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盆腔MRI、分段诊刮、宫腔镜下刮宫结果与术后病理符合率,探讨三种术前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病房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盆腔MRI、分段诊刮、宫腔镜下刮宫结果与术后病理符合率,探讨三种术前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病房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0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病例资料,对术前盆腔MRI、分段诊刮、宫腔镜下刮宫及术后病理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前后各术前检查方案判断宫颈间质浸润的诊断指标及一致性。结果:MRI检查的阳性预测值(55.26%)、阴性预测值(93.72%)、符合率(90.03%)及约登指数(0.43)均高于分段诊刮(47.83%、87.50%、66.28%、0.408)及宫腔镜下刮宫(41.67%、92.52%、89.89%、0.20)。MRI检查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κ=0.460)高于分段诊断性刮宫(κ=0.343)与宫腔镜下刮宫(κ=0.249)。分段诊刮判断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误诊率达40.68%,宫腔镜下刮宫的漏诊率达76.74%。各术前检查方案中,MRI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检查的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相符率最高,I期96.07%,II期86.67%。结论:宫腔镜可直视宫颈部位有无异常,而MRI检查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判断宫颈间质浸润的情况,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盆腔MRI检查联合宫腔镜下刮宫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宫颈间质 MRI 分段诊刮 宫腔镜下刮宫
下载PDF
槲皮素对小鼠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黎艳 刘莉 +3 位作者 王琪文 杨越 张静 刘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473-1477,1482,共6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小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C57/B6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后给予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低剂量给药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后给予皮下注射槲皮素...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小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C57/B6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后给予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低剂量给药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后给予皮下注射槲皮素3 mg/(kg·d);中剂量给药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后给予皮下注射槲皮素9 mg/(kg·d);高剂量给药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后给予皮下注射槲皮素18 mg/(kg·d)。分别于术后第14天处死小鼠,取输尿管结扎侧肾组织。检测小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肾脏组织行PAS检查损伤程度,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用RT-qPCR法检测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胶原蛋白1 (COL-1)、纤连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巨噬细胞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组织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结果:PAS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结果表明,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后肾脏间质区胞外基质成分增多细胞成分减少,肾小管萎缩而肾小球病变不明显,肾组织出现间质纤维化改变。槲皮素治疗后,低剂量和中剂量给药组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相比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高剂量组血清肌酐及尿素氮相比对照组降低(均P<0.0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炎症因子TNF-α、IL-6和纤维化因子COL-1、FN、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槲皮素高剂量组抑制UUO小鼠肾组织α-SMA、TGF-β1的表达。结论:槲皮素可以改善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指标以及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炎症细胞浸润,并通过下调α-SMA和TGF-β1蛋白表达,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从而减轻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输尿管结扎 肾间质纤维化 槲皮素 慢性肾脏病 炎症细胞浸润 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傅淑霞 张瑞宁 +2 位作者 王晓铃 陈亚坤 杨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106-2110,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丹红注射液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和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UUO(B组)、厄贝沙坦[50mg/(kg·d),灌胃,C组]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组[7mL/(kg·... 目的观察中药丹红注射液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和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UUO(B组)、厄贝沙坦[50mg/(kg·d),灌胃,C组]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组[7mL/(kg·d),腹腔注射,D组]。3、7和14d留取标本。结果①B组各时间点分化抑制因子1(Id1)mRNA和蛋白、α-SMA、NFκB和Ⅰ型胶原表达增多,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表达逐渐减少(均P<0.05)。D组各时间点均反相调节上述因子表达;疗效与C组相似。②B组大量CD68+细胞流入肾间质,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mRNA和蛋白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表达明显上调,D组下调其表达及炎症细胞浸润,作用弱于C组(均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通过抑制EMT和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间质炎症细胞浸润 丹红注射液/治疗
下载PDF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关键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及中药预测
10
作者 田仁伟 张少谦 +5 位作者 太鹤蓓 张雅婷 陈明竹 罗超 吴文丽 吴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4934-4947,共14页
目的探寻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相关的关键基因、发病机制、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和潜在治疗中药。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基因芯片GSE110147,利用R语言“limma”等相关拓展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图,并... 目的探寻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相关的关键基因、发病机制、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和潜在治疗中药。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基因芯片GSE110147,利用R语言“limma”等相关拓展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图,并筛选出关键基因。关键基因通过基因芯片GSE101286进行验证后,利用R语言“clusterProfiler”等拓展包及Cytoscape软件中的GlueGO插件进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再基于CIBERSORT反卷积算法分析免疫细胞浸润模式。最后将关键基因导入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中进行相关中药预测。结果共筛选出407个差异基因和15个关键基因。GO分析显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与剪切体、翻译过程高度相关;KEGG富集结果显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与RNA剪接体通路、内质网蛋白质加工通路联系最为密切。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显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组织内静息的CD4^(+)记忆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水平较高,而CD8^(+)T细胞、浆细胞、活化NK细胞和M1巨噬细胞浸润水平较低。通过关键基因筛选到18味中药,其中雷公藤和茯苓有较大治疗潜力。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关键基因,明确了潜在治疗中药,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发病机制、治疗新靶点研究及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生物信息学 关键基因 免疫浸润 雷公藤 茯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