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1
作者 彭健 张勇 +2 位作者 陈亚军 唐文贤 吕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8期3502-3504,共3页
目的:比较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探讨复杂性肛瘘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选择同期复杂性肛瘘患者80例,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采取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 目的:比较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探讨复杂性肛瘘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选择同期复杂性肛瘘患者80例,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采取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术后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满意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创口愈合时间、术后明显疼痛、肛门功能障碍、局部出血感染和术后6个月复发例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时,应首选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创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术 复杂性肛瘘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括约肌间型及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闯 徐进 +3 位作者 汪庆明 张海岩 黄烃 朱智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MLIFT)治疗括约肌间型肛瘘(ISAF)及经括约肌型肛瘘(TSA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90例TSAF和ISA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行MLIFT术)、对... 目的:观察改良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MLIFT)治疗括约肌间型肛瘘(ISAF)及经括约肌型肛瘘(TSA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90例TSAF和ISA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行MLIFT术)、对照组(行肛瘘切开挂线术),术后常规清创、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第1、3、7、14、21、30天的创面疼痛(VAS)、创面出血、肛门坠胀感、尿潴留及肛门控便能力(FISI)评分,比较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及肛管排便压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7.37%、94.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7.37%、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7天,治疗组VAS评分、创面出血和术后第14天创面出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7天,治疗组患者肛门坠胀评分和术后第1天尿潴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年,治疗组患者肛管收缩压及肛管排便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LIFT能有效治疗ISAF、TSAF,在不损伤患者肛门括约肌情况下,在改善患者术后症状及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括约肌间型肛瘘 经括约肌型肛瘘 肛管测压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肛瘘的效果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雷 田颖 +5 位作者 于洪顺 殷毅 董万青 李淑菊 薛瑶涵 武永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7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肛瘘的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北京市肛肠医院收治的复杂肛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采取LIFT术,... 目的分析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肛瘘的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北京市肛肠医院收治的复杂肛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采取LIFT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效果(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以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采用盆底肌电图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判定肛门功能,采用Wexner评分标准判定肛门失禁程度)。结果围术期指标: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创面面积、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效果: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复发率、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肛门功能:术后3个月,研究组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外括约肌轻微收缩时动作电位时限,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Wexne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LIFT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肛瘘各有利弊,前者创伤小、并发症少、对肛门功能的影响小,后者手术效果好,但针对于复杂肛瘘切除后复发率仍然较高,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术 复杂肛瘘 肛门功能
下载PDF
经括约肌段瘘管剔除加材料修补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鲁稳柱 余克强 +2 位作者 伍静 刘洪 何洪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评价经括约肌段瘘管剔除加材料修补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诊断为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行经括约肌段瘘管剔除加材料修补术。对照组采... 目的评价经括约肌段瘘管剔除加材料修补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诊断为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行经括约肌段瘘管剔除加材料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评定,术后1年肛门功能评价、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6 h、第1天、第7天换药疼痛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创口平均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术后1年对肛门功能评估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随访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括约肌段瘘管剔除加材料修补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临床疗效可靠,肛门功能保护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段瘘管 肛瘘栓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复杂性肛瘘患者肛门失禁严重度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姜卫生 张振豪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7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究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复杂性肛瘘患者肛门失禁严重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鄂钢医院收入的复杂性肛瘘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奇偶数数字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究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复杂性肛瘘患者肛门失禁严重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鄂钢医院收入的复杂性肛瘘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奇偶数数字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肛门功能、肛门压力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观察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平均静息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平均静息压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用于治疗复杂性肛瘘患者,与切开挂线术同样能改善肛门功能,但前者可以更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复杂性肛瘘 肛门失禁严重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一期原位取皮适形植皮术在低位单纯性括约肌间型肛瘘手术中的应用(附32例报道)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永昌 吴潇烁 +8 位作者 李晓兰 郭金彦 曹秋锐 梁嘉迪 孙锋 李洪杰 罗维民 赵文韬 李玉英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6期594-598,共5页
目的分析一期原位取皮适形植皮术在低位单纯性括约肌间型肛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肛门后位低位单纯性括约肌间型肛瘘,并接受肛瘘切除+一期原位取皮适形植皮术治疗的32... 目的分析一期原位取皮适形植皮术在低位单纯性括约肌间型肛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肛门后位低位单纯性括约肌间型肛瘘,并接受肛瘘切除+一期原位取皮适形植皮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植皮相关并发症、术后肛门外观、术后肛门功能及复发情况。结果在32例患者中,术后创面愈合时间12~21 d,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4.2±2.7)d;无1例患者术后因皮下血肿、皮下积液或感染化脓导致皮片完全或部分坏死脱落;4例患者因皮片浮动、移位导致局部缺血,进而部分皮片坏死脱落,伤口二期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21例患者(遵嘱返院复诊)肛门外观均正常,手术瘢痕不明显,均未见“钥匙孔”畸形。术后6个月,通过门诊复查或电话对32例患者进行随访,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均为0分。术后12个月,32例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在肛门后位低位单纯性括约肌间型肛瘘的治疗中,完成肛瘘切除术后采用一期原位取皮适形植皮术可充分利用病灶投影区域皮源、避免由他处取皮所带来的副损伤,在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间型肛瘘 适形植皮术 创面修复
下载PDF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6
7
作者 田颖 张忠涛 +3 位作者 安少雄 贾山 刘连成 于洪顺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在单纯肛瘘(包括经括约肌肛瘘和括约肌间肛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北京市肛肠医院肛肠外科2014年1—10月期间治疗的52例肛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直肠腔内超声诊断结果、患者自... 目的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在单纯肛瘘(包括经括约肌肛瘘和括约肌间肛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北京市肛肠医院肛肠外科2014年1—10月期间治疗的52例肛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直肠腔内超声诊断结果、患者自愿选择手术方式的原则.分组进行LIFT和肛瘘切开挂线术配对研究,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指数、尿潴留发生率、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治愈率、复发率和肛门失禁评分的差异。结果全组52例患者中.经括约肌肛瘘28例,予以LIFT和肛瘘切开挂线术各14例;括约肌间肛瘘24例,予以LIFT和肛瘘切开挂线术各12例。肛瘘切开挂线术的手术时间在两种单纯性肛瘘患者中较UFT短[(23.9±5.O)rain比(46.3±7.7)min,P〈0.05];但LIFT术后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肛门失禁评分均优于肛瘘切开挂线术[(1.6±0.6)分比(6.1±1.3)分,(7.9±2.0)d比(30.0±5.1)d,(10.3±3.1)d比(20.7±7.1)d,(1.1±0.4)分比(4.9±1.1)分;均P〈0.05];uFT和肛瘘切开挂线术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1±4.7)ml比(23.3±4.7)ml,P〉0.05]。括约肌间肛瘘LIFT的治愈率为83.3%(10/12),而肛瘘切开挂线术的治愈率为100%(12/12);经括约肌肛瘘LIFT的治愈率为78.6%(11/14),而肛瘘切开挂线术的治愈率为92.9%(13/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括约肌间肛瘘和经括约肌肛瘘的手术治疗中,可推广LIFT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肛瘘切开挂线术 经括约肌肛瘘 括约肌间肛瘘
原文传递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 被引量:47
8
作者 崔金杰 王振军 +2 位作者 郑毅 韩加刚 杨新庆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wr-plug术式)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2月间在北京朝阳医院接受LIFT—plug术治疗的36例经括约肌型慢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34例(94.4... 目的探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wr-plug术式)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2月间在北京朝阳医院接受LIFT—plug术治疗的36例经括约肌型慢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34例(94.4%)痊愈。手术时间12~35(平均17)min,中位术后住院时间5d,创面中位愈合时间18d,术后未出现肛门失禁和其他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至少3个月的随访,2例(5.6%)复发。结论LIFT-plug术式操作简单、治愈率高、创伤小、愈合快,不影响肛门功能,是一种针对经括约肌型肛瘘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型肛瘘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肛瘘填塞术 生物材料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肛瘘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郭佳 何伟 管甲生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8期621-623,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低位肛瘘病人20例,行改良LIFT术,随访3~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记录病人创面愈合情况和肛门功能(Wex... 目的评价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低位肛瘘病人20例,行改良LIFT术,随访3~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记录病人创面愈合情况和肛门功能(Wexner评分)。结果创面愈合时间(15.3±4.8)天,一期手术治愈率75.0%,2例低位复杂性肛瘘病人术后单纯缝合创面感染裂开,3例(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1例,低位复杂性肛瘘2例)缝合创面感染裂开且内口与肛管相通,经相应处理后创面均愈合;1例低位单纯性肛瘘病人术后3个月复发,至随访终点时,总治愈率为95.0%,其中12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总治愈率为100%。术前Wexner评分均为0分;随访终点Wexner评分0分18例,2分1例,1分1例。结论改良LIFT术更好地权衡了瘘管清除和保护肛门功能之间的关系,保留括约肌完整,瘘管清除彻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无肛门缺损和畸形,对肛门控便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低位肛瘘 疗效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 被引量:26
10
作者 黄橙紫 李亚玲 +4 位作者 何彬 吴晓艳 郑淋之 何裕智 李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LIFT术治疗... 目的: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LIFT术治疗,对照组行肛瘘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创面愈合时间、临床总有效率、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功能、并发症、复发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4.7±4.06)min,长于对照组的(21.7±3.91)min;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3.49±2.7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67±2.81)d(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和肛门功能评分在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FT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能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且有效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但在手术时间和治愈率稳定性方面,与肛瘘切开术比较不具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肛瘘切开术 低位单纯性肛瘘
下载PDF
基于括约肌间感染机制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肛瘘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郑雪平 郭高正 +3 位作者 樊志敏 王业皇 谭妍妍 周峰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85-88,92,共5页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TROPIS)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观察组采用TROPIS术。比较两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TROPIS)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观察组采用TROPIS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年肛门功能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小时、第2天排便时疼痛较对照组轻,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肛门内括约肌功能的肛管静息压和肛门外括约肌功能的肛管最大收缩压均较术前下降,但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观察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OPIS术是一种完全保留外括约肌的治疗高位肛瘘全新术式,不仅疗效显著,且能保护括约功能,缩短康复时间和减轻疼痛,值得国内肛肠外科专家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 括约肌间感染 高位肛瘘 肛门括约功能
下载PDF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的临床对照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宁 徐永强 李海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对比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的疗效。方法:106例复杂肛瘘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53例,A组采取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B组采取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痊愈率、术后第3 d及第7 d的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 目的:对比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的疗效。方法:106例复杂肛瘘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53例,A组采取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B组采取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痊愈率、术后第3 d及第7 d的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手术前后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及随访1年的复发率。结果:A组痊愈率与复发率(96.23%、5.66%)与B组(94.33%、7.55%)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3 d与第7 d的VAS评分[(2.82±0.80)分、(1.03±0.31)分]均低于B组[(3.61±0.77)分、(2.26±0.44)分,(P<0.05)];A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14.53±2.49)d、(18.62±3.77)d]均短于B组[(18.51±4.66)d、(23.17±5.08)d,(P<0.05)];出院时两组Wexner评分均大幅下降(P<0.05),A组[(0.22±0.07)分]低于B组[(0.30±0.09)分](P<0.05)。结论:较之肛瘘切开挂线术,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与创口愈合时间及改善术后肛门功能方面均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肛瘘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肛瘘切开挂线术
下载PDF
直肠腔内超声引导下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改良切开置管引流术对括约肌的保护效果 被引量:20
13
作者 葛强 韦兰 田颖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589-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超声引导下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改良切开置管引流术对括约肌的保护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100例,借助随机数字表分为参考组(50例,常规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与改良组(50例,直肠...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超声引导下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改良切开置管引流术对括约肌的保护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100例,借助随机数字表分为参考组(50例,常规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与改良组(50例,直肠腔内超声引导下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改良切开置管引流术)。对比手术后不同时刻疼痛程度,引流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随访2个月,对比术前和2个月后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统计切口不愈合、肛瘘形成率、高位肛瘘形成率。结果疼痛评分在组间、时间和交互作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组和参考组术后疼痛评分均逐渐降低,且各组组内每2个时刻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参考组(P<0.05)。改良组引流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考组(P<0.01)。2个月后两组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均降低(P<0.01),且改良组低于参考组(P<0.01)。改良组随访期间切口不愈合发生率与参考组相近(P>0.05),前者肛瘘形成率和高位肛瘘形成率均低于后者(P<0.05,P<0.01)。结论采用直肠腔内超声引导下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改良切开置管引流术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保护肛门括约肌,减少肛瘘尤其是高位肛瘘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腔内超声 高位括约肌间肛周脓肿 改良切开置管引流术 肛瘘
原文传递
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志云 高爽 +3 位作者 朱云婴 付文洪 张凤琼 陈康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用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切开挂线术,观察组行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前1 d、术后1个月两组肛...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用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切开挂线术,观察组行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前1 d、术后1个月两组肛管压力,术前1 d、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两组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记录术后漏气、漏液、尿潴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SF-36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漏气、漏液、尿潴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OPIS可有效改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临床效果优于切开挂线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 切开挂线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肛门功能
下载PDF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叶道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33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复杂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挂线组和改良组,各56例.挂线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改... 目的 探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复杂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挂线组和改良组,各56例.挂线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改良组采用改良LIFT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肛门功能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改良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挂线组,术中创面面积小于挂线组,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挂线组(P<0.05).术后3个月,改良组Wexner评分低于挂线组(P<0.05).结论 改良LIFT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效果相当,但改良LIFT术能有效保护肛门功能,促进疾病恢复,且未增加术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术 复杂性肛瘘
下载PDF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庞飞 杜天聪 +2 位作者 李强 邹杰 孟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9期658-665,共8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发表的有关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最终筛选后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574例...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发表的有关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最终筛选后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574例患者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592例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 2软件对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进行Meta分析。结果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手术与切开挂线术相比治疗肛瘘的临床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手术时间方面,切开挂线术优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而在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手术优于切开挂线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虽然LIFT手术与切开挂线术在成功率上无明显差别,但是LIFT手术与切开挂线术比较,术后愈合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术 肛瘘 META分析
下载PDF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文涛 高秋霞 +1 位作者 郭航勇 李一兵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7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低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肛瘘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改... 目的 探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低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肛瘘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项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VAS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瘢痕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 h、首次排便及首次换药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效果显著,安全可行,临床总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 低位肛瘘 可行性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直肠推移瓣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佳 朱传想 何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评价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联合直肠推移瓣术(endorectal advancement flap,ERAF)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8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病人40例... 目的评价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联合直肠推移瓣术(endorectal advancement flap,ERAF)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8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病人40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LITF+ERAF,对照组采用LIFT,随访6~12个月,比较其临床疗效,比较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肛门功能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创面愈合后、术后6个月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后、术后6个月的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分别与其自身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试验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TF联合ERAF疗效好、痛苦小、病程短、术后复发率低、肛门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直肠推移瓣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肛门功能 复发
下载PDF
改良LIFT术联合脱细胞肛瘘修复基质填塞治疗高位肛瘘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韩旭 赵团结 +6 位作者 刘连成 黄斌 任春成 王敏 张志亮 苏悦 张玉茹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751-756,共6页
目的观察改良经肛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联合脱细胞肛瘘修复基质填塞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北京市肛肠医院就诊且符合高位肛瘘诊断标准的8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 目的观察改良经肛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联合脱细胞肛瘘修复基质填塞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北京市肛肠医院就诊且符合高位肛瘘诊断标准的8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4),观察组采用改良LIFT术联合脱细胞肛瘘修复基质填塞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进行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9%(39/42),对照组有效率为86.4%(38例/44例),2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1,P=0.211);观察组及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4.8±8.5)d及(32.1±1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P<0.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较短(P<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肛门失禁;观察组术后便血、肛缘水肿、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11.9%)较低,与对照组(3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0.5%,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为81.8%,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84,P>0.05)。结论改良LIFT术联合脱细胞肛瘘修复基质填塞治疗高位肛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肛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脱细胞肛瘘修复基质 高位肛瘘 微创 填塞
原文传递
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和括约肌上型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
作者 黄路桥 李姗姗 +6 位作者 杨勇 孟庆良 梁春晖 潘冬 孙尚颖 谢光伟 张正国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4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和括约肌上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肛肠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4例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和括约肌上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接受经肛括...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和括约肌上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肛肠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4例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和括约肌上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接受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切开挂线术治疗)各有6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1、第7天的疼痛程度(VAS疼痛评分)和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59/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9%(57/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第7天,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为0(0,1)分,低于对照组的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和括约肌上型肛瘘的临床疗效良好。与切开挂线术相比,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的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患者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 括约肌上型肛瘘 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 切开挂线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