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建设的回顾、问题和前景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安军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36-41,共6页
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权益救济制度。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现仍然存在着人事争议仲裁为行政裁决的认识问题以及适用法规层位低、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受案范围混乱、机构和人员配置不... 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权益救济制度。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现仍然存在着人事争议仲裁为行政裁决的认识问题以及适用法规层位低、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受案范围混乱、机构和人员配置不尽合理等实践问题。在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成为共识后,完善模式的选择需要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事争议仲裁 权益救济 受案范围 行政裁决 适用 实践问题 制度建设 发展经历 中国 法规
下载PDF
民间借贷债务催收市场的田野调查与经济解释 被引量:7
2
作者 丁骋骋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31,共8页
针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民间金融乱象高发地不同人群展开田野调查,在总结民间借贷债务催收市场四个特征事实基础上,运用“中介理论”解释了催收组织结构演化的内在逻辑,并用“博弈论”对民间借贷债务催收涉黑隐患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针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民间金融乱象高发地不同人群展开田野调查,在总结民间借贷债务催收市场四个特征事实基础上,运用“中介理论”解释了催收组织结构演化的内在逻辑,并用“博弈论”对民间借贷债务催收涉黑隐患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民间借贷是一个自由选择的市场,高利贷往往由高风险借款人与高风险放款人相匹配形成“尖刀上的双人舞”。违约产生后,由于民间借贷债务催收是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隐秘市场,催债人无法区分“策略性违约”债务人,只能通过施压以增加其不还款的内在成本。市场分割导致债务催收难以形成统一流程,催债人施压过程中往往使用层层分级的非常规手段,“边缘策略”无法正确实施,最后往往导致民间借贷债务催收涉黑现象频发。为此,可借鉴海外经验,促进债务催收市场实现合法化,引导半地下的债务催收机构走向阳光化,同时,制订相关法律以规范债务催收机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借贷纠纷 债务催收 田野调查 “边缘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