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制造业”背景下海尔集团的盈利模式分析
1
作者 杨曦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4期200-201,204,共3页
以海尔集团盈利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互联网+制造业”背景下海尔集团盈利模式构成要素,剖析当前海尔集团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市场发展现状,提出家电制造行业盈利模式转型发展建议,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 “互联网+制造业” 海尔集团 盈利模式
下载PDF
“互联网+制造”模式下产业政策比较研究——以中国、德国、美国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盛亚 戴建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14-121,共8页
基于Rothwell和Zegveld政策工具,从国家顶层政策设计视角选取2012-2016年中国、德国、美国“互联网+制造”模式11项产业政策为分析样本,对比顶层政策的高效性、合理性。研究发现,人才培养仍然是各国政策的关注点,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 基于Rothwell和Zegveld政策工具,从国家顶层政策设计视角选取2012-2016年中国、德国、美国“互联网+制造”模式11项产业政策为分析样本,对比顶层政策的高效性、合理性。研究发现,人才培养仍然是各国政策的关注点,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引导角色至关重要,政策出台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比创新性更重要。最后,提出中国政府利用“互联网+制造”模式发展契机,通过细化顶层政策设计、建立制造和技术传承新范式等促进制造业良性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制造” 产业政策 顶层设计
下载PDF
“互联网+”条件下制造业协作关系优化升级 被引量:3
3
作者 耿超 曲世友 +5 位作者 林廷宇 肖莹莹 贾政轩 施国强 王玫 马秋丹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0-823,共14页
互联网条件下的制造业协作关系是复杂网络系统.为了充分把握它的内在规律,指导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本文研究提出"互联网+"条件下制造业协作关系优化升级模型——基于控制理论框架的闭环反馈控制模型,设... 互联网条件下的制造业协作关系是复杂网络系统.为了充分把握它的内在规律,指导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本文研究提出"互联网+"条件下制造业协作关系优化升级模型——基于控制理论框架的闭环反馈控制模型,设计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理论的分析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大型制造业互联网协作平台实际运行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有助于显著改善制造业协作关系的质量,提升整体的协作和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社会网络 建模与分析 优化升级 协作关系 互联网+制造业
原文传递
重塑中国制造业的“中国智造”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树杰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7年第3期86-89,99,共5页
分析中美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发展轨迹,很重要的差距在于我国制造业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行业标准规范落后、研发创新能力薄弱、整体效率低下等问题。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国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 分析中美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发展轨迹,很重要的差距在于我国制造业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行业标准规范落后、研发创新能力薄弱、整体效率低下等问题。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国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让世界的目光重新聚焦在中国制造业,我们必须有清晰的发展战略目标,必须有"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雄心,加快制造业和互联网业的深度融合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困境 制造强国 互联网+制造业
下载PDF
物联制造技术框架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潘俊虹 余文森 焦金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91-95,共5页
针对物联制造系统可移植性和复用性差的问题,进行物联制造技术框架研究。提出由感知识别、网络传输、管理服务、综合应用等四大模块构成的物联制造技术框架,给出了可复用、易移植、易扩展的原型系统。该框架结合了物联网体系层次化和嵌... 针对物联制造系统可移植性和复用性差的问题,进行物联制造技术框架研究。提出由感知识别、网络传输、管理服务、综合应用等四大模块构成的物联制造技术框架,给出了可复用、易移植、易扩展的原型系统。该框架结合了物联网体系层次化和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构件化的设计思想及抽象系统共性元素,融合了微控制器编程、Web应用程序开发等技术,缩短了开发周期,开发效率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制造 构件化 技术框架 原型系统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胶合板机械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6
作者 许伟才 《中国人造板》 2016年第5期1-3,共3页
去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胶合板机械制造业应认真学习领会《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文件,制定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向世界领先水平看齐,实现智能制造。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胶合板机械制造业 互联网+制造业 智能制造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与制造相结合的智能谷粉生产系统
7
作者 贾旭 刘光林 +1 位作者 郭丁豪 刘海斌 《自动化博览》 2018年第S1期106-109,共4页
系统是基于三菱Q系列和FX系列PLC、智能定位模块QD75MH4(连接SSCNETⅢ型)、伺服控制器、变频器、H7210型GPRS DTU、人机交互界面、上位机和互联网等组成的智能谷粉生产系统。用于实现互联网+制造的智能生产系统。该系统通过FX与GPRS-DT... 系统是基于三菱Q系列和FX系列PLC、智能定位模块QD75MH4(连接SSCNETⅢ型)、伺服控制器、变频器、H7210型GPRS DTU、人机交互界面、上位机和互联网等组成的智能谷粉生产系统。用于实现互联网+制造的智能生产系统。该系统通过FX与GPRS-DTU的连接,将控制对象通过GPRS-DTU无线传输技术与上位机实现无线通讯,系统可根据上位机订单动态调整生产,达到远程控制的功能,极大地加强了控制的灵活性和系统的智能性,实现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相结合。通过三菱Q系列PLC控制变频器、伺服系统等装置,实现流水线的自动化,通过人机交换界面实时监控生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制造 伺服系统 GPRS传输 HMI人机界面
下载PDF
“互联网+制造”的利润率溢价效应及其机制分析
8
作者 彭继宗 傅联英 郭克莎 《上海经济》 2021年第5期1-23,共23页
“互联网+制造”业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竞争战略理论构成的集成模型,以2010年至2017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考察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企业利润表现的内在机理与传导渠道。... “互联网+制造”业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竞争战略理论构成的集成模型,以2010年至2017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考察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企业利润表现的内在机理与传导渠道。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互联网+”战略显著提升了利润率,“互联网+制造”的利润率溢价效应主要通过推进研发创新和增强供应链协同两项渠道实现。利润率溢价效应在成立年限越短、资本密集度越高以及城市互联网越发达的制造业企业样本中尤为显著。在考虑了内生性等一系列问题后,“互联网+制造”的利润率溢价效应依然稳健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制造”的利润率溢价效应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时间增长而增强;“互联网+”与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各个环节的融合均有助于提高制造业企业利润率。研究结果为“互联网+制造”战略的效果评估提供了更为全面细致的经验证据,有助于推进“互联网+制造”企业战略融入“互联网+”国家战略,襄助制造业转型升级并实现价值链攀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制造 利润率溢价 研发创新 供应链协同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技术 被引量:48
9
作者 李健 刘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4-158,共5页
根据网络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大影响和作用,论述了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技术(network-base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NAMT)的内涵;提出了一种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支持下的包括管理和营销、产品设计开发、制... 根据网络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大影响和作用,论述了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技术(network-base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NAMT)的内涵;提出了一种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支持下的包括管理和营销、产品设计开发、制造过程和系统 集成四大技术群的NAMT的技术内容框架,论述了NAMT的一系列创新功能特点;分析了我国发 展NAMT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发展NAMT的几点战略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因特网 先进制造技术 NAMT AMT
下载PDF
制造物联的内涵、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被引量:74
10
作者 姚锡凡 于淼 +1 位作者 陈勇 项子灿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了探讨当前制造物联的定义、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等问题,通过分析现有制造模式,给出了制造物联的定义与特征;探讨了制造物联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分析了制造物联与智能制造和云制造的关系,并展望了制造物联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制造物联 智造制造 体系结构 关键技术 物联网
下载PDF
离散车间制造物联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61
11
作者 黄少华 郭宇 +2 位作者 查珊珊 方伟光 王发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4-302,共19页
物联网在制造领域的深度渗透和落地应用催生了一种以"物物互联、泛在感知"为特征的新型制造技术—制造物联网。在解析制造物联网基本概念、特征和应用需求的基础上,以多源制造数据的感知、传输、分析和应用为主线,阐述了面向... 物联网在制造领域的深度渗透和落地应用催生了一种以"物物互联、泛在感知"为特征的新型制造技术—制造物联网。在解析制造物联网基本概念、特征和应用需求的基础上,以多源制造数据的感知、传输、分析和应用为主线,阐述了面向离散车间的制造物联网关键技术;通过分析国内外制造物联网技术的相关应用研究文献,分别从车间制造资源管理、生产过程调控、车间物流优化、质量监控与追溯、智能服务与保障5方面,总结了制造物联网在离散车间的应用模式;基于制造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求,以及与云制造、大数据、信息物理系统的紧密关联,探讨了智能制造背景下制造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车间 制造物联网 多源制造数据 信息物理系统 智能制造
下载PDF
制造物联及相关技术架构研究 被引量:56
12
作者 侯瑞春 丁香乾 +3 位作者 陶冶 王鲁升 井润环 李建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0,共10页
在综合分析制造物联需求与发展背景的基础上,论述了制造物联的概念与技术特征,提出制造物联是在制造业服务化、协同化的发展趋势下,面向工厂(车间)、企业和产业链(企业间)实施的一种新型制造模式和信息服务模式,提出这种新型模式下企业... 在综合分析制造物联需求与发展背景的基础上,论述了制造物联的概念与技术特征,提出制造物联是在制造业服务化、协同化的发展趋势下,面向工厂(车间)、企业和产业链(企业间)实施的一种新型制造模式和信息服务模式,提出这种新型模式下企业信息系统三种不同层次的制造物联技术架构。针对不同协议设备的通信问题,提出建立基于制造物联协议仓库核心设备,并给出相关的企业应用案例,该研究对进一步研究发展制造物联技术和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物联 物联网 全面感知 智能制造 制造业信息化
下载PDF
离散型制造物联过程数据主动感知及管理模型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伟兴 李少波 黄海松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针对制造物联数据感知与管理方面的生产过程关键监控事件感知和分析处理问题,通过分析制造数据的产生,进行了制造大数据的定义及数据特性的描述,建立了基于制造物联的离散车间数据管理体系;根据基于数据驱动的制造过程事件感知模型建立... 针对制造物联数据感知与管理方面的生产过程关键监控事件感知和分析处理问题,通过分析制造数据的产生,进行了制造大数据的定义及数据特性的描述,建立了基于制造物联的离散车间数据管理体系;根据基于数据驱动的制造过程事件感知模型建立,提出了基于制造物联的生产过程关键事件主动感知技术架构;为实现制造数据的结构化统一表达,基于EXPRESS语言进行制造物联车间数据管理建模,制定了EXPRESS与可扩展标记语言模式制造数据的映射转换规则。基于智能制造模式构建了制造大数据的应用规划,并结合油制辣椒生产中制造数据感知处理及应用结果,说明了所提理论框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物联 大数据 关键事件 主动感知 数据模型
下载PDF
基于Internet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跃军 瞿金平 任鸿烈 《机械设计与研究》 EI CSCD 2001年第1期63-65,共3页
讨论了网络化设计与制造的系统模式、系统结构和系统实现 ,并就基于Internet的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Web与数据库互连技术、基于STEP的信息交换技术、智能Agent技术。
关键词 网络化设计 网络化制造 internet 产品设计
下载PDF
基于制造物联的航天产品研制过程的技术状态控制技术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继红 余杰 朱玉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81-1789,共9页
为解决航天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技术状态依赖人为信息记录和判断,导致信息采集不及时、信息准确性保障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制造物联的航天产品研制过程的技术状态控制技术。通过"信息标识—数据清洗—数据融合—状态评估"四层... 为解决航天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技术状态依赖人为信息记录和判断,导致信息采集不及时、信息准确性保障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制造物联的航天产品研制过程的技术状态控制技术。通过"信息标识—数据清洗—数据融合—状态评估"四层结构,构建了基于制造物联的航天产品研制过程的技术状态控制模型;针对采集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制造物联的数据清洗方法;针对数据不确定的问题,提出基于粗糙集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以实现技术状态的实时可靠性获取;通过对比和评估实物状态与目标状态有效地掌握了技术状态的偏移。以航天某厂为应用对象验证了所提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物联 航天产品 研制过程 技术状态 物联网
下载PDF
基于OPC UA的数字孪生车间实时数据融合与建模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熊伟杰 郭宇 +1 位作者 黄少华 吴鹏兴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3-148,共6页
数字孪生车间是智能制造背景下车间全息监控、精准分析、实时决策的有效手段。而实时高效的异构数据采集和融合,以及虚实车间的交互连接是驱动数字孪生车间运转的核心。为此,依托制造物联网和OPC UA通信技术,建立了数字孪生车间实时数... 数字孪生车间是智能制造背景下车间全息监控、精准分析、实时决策的有效手段。而实时高效的异构数据采集和融合,以及虚实车间的交互连接是驱动数字孪生车间运转的核心。为此,依托制造物联网和OPC UA通信技术,建立了数字孪生车间实时数据采集框架。采用分层融合的策略,去除原始数据中的信息冗余,匹配产生中间事件和生产过程数据,同时基于空间尺度构建实时数据空间对象模型。另外针对提高数据传输实时性的目的,按照信息分类—自适应压缩—节点合并的路线,缩减OPC UA信息模型节点数目和节点容量,设计了面向数字孪生车间的OPC UA信息建模方案。最后,以某航天结构件生产线为案例,为数字孪生车间开发了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并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车间 数字孪生 OPC UA 数据融合 信息建模 制造物联网 数据采集
下载PDF
制造物联环境下智能仓库货位分配模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彭小利 郑林江 +1 位作者 蒲国林 王海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30,34,共8页
仓库货位合理规划与分配是减少产品存取时间、提高仓库作业效率的关键。在构建基于制造物联技术的智能仓库环境下,针对多品种智能仓库的货位分配问题,建立了考虑多规则约束的多目标智能仓库货位分配模型,提出了一种模型求解的改进遗传... 仓库货位合理规划与分配是减少产品存取时间、提高仓库作业效率的关键。在构建基于制造物联技术的智能仓库环境下,针对多品种智能仓库的货位分配问题,建立了考虑多规则约束的多目标智能仓库货位分配模型,提出了一种模型求解的改进遗传算法。实验表明,模型和算法能找到有效的仓库货位分配方案,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物联 智能仓库 货位分配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的云雾制造体系架构 被引量:11
18
作者 景轩 姚锡凡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19-2139,共21页
在大数据物联制造背景下,研究了云雾制造诞生的必然性,以及大数据驱动的云雾制造具体架构及其应用的优越性。首先,通过分析制造模式演化过程,阐述了大数据物联制造背景下,云制造转向云雾制造的内在原因;构建了基于大数据云雾计算的制造... 在大数据物联制造背景下,研究了云雾制造诞生的必然性,以及大数据驱动的云雾制造具体架构及其应用的优越性。首先,通过分析制造模式演化过程,阐述了大数据物联制造背景下,云制造转向云雾制造的内在原因;构建了基于大数据云雾计算的制造体系架构,研究了其在设备、车间、企业3个制造层级中的应用;并建立了该架构下的设备柔性自适应加工模型、多智能体柔性车间动态调度模型、个性化预测制造模型、动态网络产业结构驱动的企业联结类晶体模型。分析了大数据物联制造背景下的市场资源配置模式,以及信誉价值化对云雾制造体系安全性的影响。阐明了大数据驱动的云雾制造是物联制造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在柔性化、智能化、个性化、市场化和安全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云计算 雾计算 物联制造 体系架构
下载PDF
因特网(Internet)辅助制造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伯鹏 徐家球 +2 位作者 舒苏东 郑力 张越恒 《机械工业自动化》 1998年第5期1-9,共9页
阐述了因特网辅助制造的内容。探讨了基于因特网的制造企业商务活动方式,给出了用E-mail及FTP实现制造信息(含文字、图形)的异地传输的初步验证结果。
关键词 因特网辅助制造 企业商务 制造信息 机械制造
下载PDF
协同制造环境下ERP软件演化及其实现 被引量:7
20
作者 魏代森 李学庆 张家重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58-1569,共12页
为适应制造业资源向网络平台的业务协作服务模式的转变,从业务流程编排及服务构件演化层面探讨了ERP软件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柔性架构和实现技术。创建了ERP业务分层模型,并给出了业务流程及其配置的定义。在业务分层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一种... 为适应制造业资源向网络平台的业务协作服务模式的转变,从业务流程编排及服务构件演化层面探讨了ERP软件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柔性架构和实现技术。创建了ERP业务分层模型,并给出了业务流程及其配置的定义。在业务分层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一种流程驱动的ERP软件协同演化支撑框架,详细定义了业务变化类型及演化操作,并就演化的合理性和完备性进行了定义和验证。通过ERP按单生产业务实例,证明了该协同演化框架机制在企业业务应用开发和维护中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协同制造ERP柔性 流程驱动#服务构件#寅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