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f_(o)E经验模型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代连东 丁宗华 +1 位作者 杨嵩 唐志美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0,共7页
利用电波环境观测网中低纬地区(以满洲里、重庆、昆明、海口为例)电离层f_(o)E数据,参照前人工作,分析了f_(o)E月中值与太阳活动指数、太阳天顶角的变化关系,建立了我国中低纬多个地区的f_(o)E月中值经验模型.结果表明:f_(o)E月中值与F1... 利用电波环境观测网中低纬地区(以满洲里、重庆、昆明、海口为例)电离层f_(o)E数据,参照前人工作,分析了f_(o)E月中值与太阳活动指数、太阳天顶角的变化关系,建立了我国中低纬多个地区的f_(o)E月中值经验模型.结果表明:f_(o)E月中值与F10.7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9);与正午太阳天顶角余弦存在反相关性(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7);与实测数据对比发现本文模型计算值标准偏差小于0.1 MHz,优于国际参考电离层(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IRI)模型.本文研究对于IRI模型改进与我国区域电离层经验模型研究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电离层E层临界频率 国际参考电离层 太阳天顶角 月中值
下载PDF
电离层层析成像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牛俊 方涵先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42-347,共6页
利用正则化反演法,对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正则化反演法能够准确反演出电离层赤道异常的电子密度分布.对正则化反演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定义了代表重建结果精度的参数并研究其随信号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造... 利用正则化反演法,对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正则化反演法能够准确反演出电离层赤道异常的电子密度分布.对正则化反演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定义了代表重建结果精度的参数并研究其随信号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造成反演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信息量不足,在提供充足的数据条件下,正则化反演法能够得到很高精度的重建结果.数值模拟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电离层层析技术在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层析成像 正则化反演法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LWPC和IRI模型的NWC台站信号传播幅度建模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易娟 顾旭东 +5 位作者 李志鹏 林仁桐 蔡毅徽 陈隆 倪彬彬 乐新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23-3234,共12页
频率为3~30kHz的甚低频(VLF,Very Low Frequency)电磁波具有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的特点,能够沿地面-低电离层波导进行传播,在通信、导航等许多领域都被广泛应用.基于波导模理论的长波传播模型(LWPC,Long-Wavelength Propagation Capabili... 频率为3~30kHz的甚低频(VLF,Very Low Frequency)电磁波具有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的特点,能够沿地面-低电离层波导进行传播,在通信、导航等许多领域都被广泛应用.基于波导模理论的长波传播模型(LWPC,Long-Wavelength Propagation Capability)能够用于计算甚低频波的传播路径及幅度,进而研究耀斑、磁暴、地震等事件对电离层的扰动.本文利用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IRI,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对LWPC中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进行改进,并将模拟结果与武汉大学VLF接收机实际观测到的NWC(North West Cape)台站信号幅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LWPC模型得到的幅度及变化趋势与实际值更加接近.LWPC模型给出的电子密度与IRI模型得到的电子密度在日间基本一致,但是在夜间存在差异,造成夜间部分区域NWC台站信号幅度的差异性,验证了电离层电子密度对于VLF信号传播具有的重要影响.传播路径上的晨昏变化也可以引起VLF信号幅度分布的突变,在日出和日落时间段内存在明显的过渡区域.基于IRI模型的LWPC,改善了VLF电波传播过程的预测分析效果,提供了一种长波导航通信质量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WC甚低频台站信号 长波传播模型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 通讯导航
下载PDF
用IGS发布的TEC数据提高法拉第旋转校正精度 被引量:2
4
作者 严卫 施健康 陆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电磁波穿过电离层时引入的法拉第旋转是导致全极化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产生交叉极化的重要原因.分析得知IRI(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模型产生的TEC(totalelectron content)数据在部分低纬地区无法满足全极化辐射计对法拉第... 电磁波穿过电离层时引入的法拉第旋转是导致全极化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产生交叉极化的重要原因.分析得知IRI(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模型产生的TEC(totalelectron content)数据在部分低纬地区无法满足全极化辐射计对法拉第旋转的校正精度要求.为提高校正精度,分析了沿观测路径积分法和应用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发布的TEC数据校正两种方法对校正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沿观测路径积分法不能有效改善校正精度,而应用IGS数据校正可大幅提高低纬地区法拉第旋转校正精度,满足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对极化旋转角的校正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拉第旋转 全极化微波辐射计 薄层近似 国际GPS服务网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
下载PDF
极区电离层N_(m)F_(2)观测与国际参考电离层对比研究
5
作者 徐盛 李培豪 +2 位作者 廖小倩 刘瑞源 陈相材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利用南北极极隙区与极光带纬度3个台站对电离层F2层峰值电子密度(N_(m)F_(2))长达1个太阳活动周的观测数据,对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16模型在极区的适用性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极光带纬度的北极Tromsø站,IRI预测与观测... 利用南北极极隙区与极光带纬度3个台站对电离层F2层峰值电子密度(N_(m)F_(2))长达1个太阳活动周的观测数据,对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16模型在极区的适用性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极光带纬度的北极Tromsø站,IRI预测与观测符合最好,大部分季节相对误差在40%以内,在太阳活动高年略好于太阳活动低年。在极隙区纬度的南极中山站和Longyearbyen站,IRI预测精度在太阳活动低年高于太阳活动高年。在中山站和北极Longyearbyen站仅个别月份相对误差在20%以内,大部分月份相对误差超过40%,冬季相对误差接近100%,特别是Longyearbyen站,在太阳活动高年冬季相对误差超过100%。从季节上看,3个台站都是冬季符合最差,夏季符合最好。IRI-2016模型对极区电离层进行预测时,难以如实反映极区等离子体对流和能量粒子沉降等极区特有的物理过程对极区电离层N_(m)F_(2)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区电离层 国际参考电离层 iri-2016模型 F2层峰值电子密度(N_(m)F_(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