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力、相互依赖与国际货币合作--基于国际货币体系史的考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殷德生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0-46,155-156,共17页
国际货币体系不仅具备制度的核心内容(社会性规则)和基本功能(减少不确定性),而且还具备制度的本质特征(公共品)。纵观国际货币体系史,无论哪种国际货币体系,其正常运转都得依赖于国际合作。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利益使得作... 国际货币体系不仅具备制度的核心内容(社会性规则)和基本功能(减少不确定性),而且还具备制度的本质特征(公共品)。纵观国际货币体系史,无论哪种国际货币体系,其正常运转都得依赖于国际合作。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利益使得作为公共品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够在"无政府"状态下达成合作与合理秩序。霸权衰落后的国际合作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各国的国内协调与国际协调权衡或决策的内生需求,并可通过国际机制的作用而得到促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既取决于世界储备货币发行国之间的货币政策协调,又离不开世界储备货币发行国(尤其是美国)与奉行出口导向战略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合作。国际货币制度合作的路径取向应是从区域性合作到全球性合作。无论是为了寻求多边世界的合作还是作为利益的相关方,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都要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进程,其突破口在于推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以提高人民币的区域地位和国际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相互依赖 国际货币合作 国际货币体系
原文传递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成本收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韩贵新 肖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69,共5页
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是否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都是一国货币当局所面对的难题。分析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一般框架是要明确参与协调的原则,收益与成本的构成,区分两种条件下的状况并确定其利润函数。通过对合作与不合作条件下... 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是否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都是一国货币当局所面对的难题。分析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一般框架是要明确参与协调的原则,收益与成本的构成,区分两种条件下的状况并确定其利润函数。通过对合作与不合作条件下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成本收益的分析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一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是有利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即当合作成本非常高或不合作收益非常大的情况下,一国不参与协调是理性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合作 成本 收益
下载PDF
拯救布雷顿森林体系:战后美国推动西欧国际货币合作的困境、妥协与实现
3
作者 李黎明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2,共12页
二战后欧洲出现的严重经济困难和“美元荒”问题,成为美国在西欧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现实障碍。在冷战爆发的背景下,为拯救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在马歇尔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做出妥协与让步,淡化了经济援助与西欧国际货币合作目标之间的关... 二战后欧洲出现的严重经济困难和“美元荒”问题,成为美国在西欧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现实障碍。在冷战爆发的背景下,为拯救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在马歇尔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做出妥协与让步,淡化了经济援助与西欧国际货币合作目标之间的关系。在马歇尔计划实施后,美国通过经济合作署严格控制西欧国家对美元援助的使用,强化了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干预能力,并通过建立欧洲支付联盟,逐步主导西欧国际货币合作进程,最终在西欧地区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上述历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元霸权具有协商性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歇尔计划 布雷顿森林体系 西欧国际货币合作 美元霸权
下载PDF
国际货币制度变迁: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济生 殷德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8-74,共7页
国际货币制度变迁是一个由制度僵滞、制度创新和制度均衡三个阶段所组成的周期。制度变迁的三个阶段都是由不同利益集团所主导的,在僵滞阶段即传统金本位制时期是由独占型利益集团——英国主导;在制度创新阶段即从金汇兑本位制到布雷顿... 国际货币制度变迁是一个由制度僵滞、制度创新和制度均衡三个阶段所组成的周期。制度变迁的三个阶段都是由不同利益集团所主导的,在僵滞阶段即传统金本位制时期是由独占型利益集团——英国主导;在制度创新阶段即从金汇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创新型利益集团主导,即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供给者;在制度均衡阶段是由分享型利益集团主导,国际货币合作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唯一供给机制。因而,国际货币制度变迁就是一个由主导型利益集团推动的阶段周期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制度 制度变迁 国际货币合作 IMF
下载PDF
国家自主性、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国际货币合作——德国国际货币政策选择的政治逻辑 被引量:2
5
作者 田野 张晓波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111,158-159,共19页
政治经济学文献表明,通过将货币政策交给具有独立性的中央银行来管理,政府可以增强货币政策承诺的可信性。但是,具有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在政治过程中也构成了一个否决行为体,从而有可能限制国家(政府)的自主性。根据"结构导致的均衡&... 政治经济学文献表明,通过将货币政策交给具有独立性的中央银行来管理,政府可以增强货币政策承诺的可信性。但是,具有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在政治过程中也构成了一个否决行为体,从而有可能限制国家(政府)的自主性。根据"结构导致的均衡"的分析视角,如果国家偏好与中央银行偏好不一致,何者可以转化为权威性行为将取决于该国的政治制度。在国内政治制度的变革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国家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制度与国际谈判来改变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既有均衡,并使这种均衡朝着增强国家自主性的方向演变。作为世界上独立程度最高的中央银行之一,德国联邦银行担心欧洲货币合作会干扰其维护国内币值稳定的目标,更不愿通过放弃本国货币马克来推进货币一体化。但是,德国联邦政府通过其在国际制度与国际谈判中享有的信息优势与合法性,克服了德国联邦银行对欧洲货币合作的反对,推动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和欧洲货币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 国际货币合作 德国
原文传递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进展、发展前景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翁东玲 汤莉 《浙江金融》 2016年第10期9-15,共7页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币已在全球贸易融资货币中位列第三、在全球支付货币和外汇交易货币中均位列第五。但自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总体上趋于贬值,这动摇了市场对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信心。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呈...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币已在全球贸易融资货币中位列第三、在全球支付货币和外汇交易货币中均位列第五。但自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总体上趋于贬值,这动摇了市场对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信心。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可从夯实金融基础、加强对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发挥货币互换在贸易投资中的功能、构建人民币"体外循环"、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波浪式发展 跨境贸易结算 体外循环 国际货币合作
下载PDF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审视
7
作者 刁振飞 孙瀚之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4-27,50,共5页
货币产生到货币体系的建立,反应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和演变进程。货币性质的不同观点,体现了不同阶级的利益需求。货币关系的扩大,是资本主义市场扩展的结果。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三个主要阶段。资... 货币产生到货币体系的建立,反应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和演变进程。货币性质的不同观点,体现了不同阶级的利益需求。货币关系的扩大,是资本主义市场扩展的结果。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三个主要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争夺和矛盾斗争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发展、稳定和衰落中有所体现。在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利益斗争的大背景下,国家利益是国际贸易中的核心利益。危机推动的受迫式改革无法造就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真正能够表达各方民意的只能是平等基础上的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 国际货币体系 矛盾 改革 协作
下载PDF
全球金融危机下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晓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5,共23页
当前的"美元体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具有可持续性。正是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和"美元体制"下,东亚各经济体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美元体制"的主要受益者和支撑者,也自然成为全球金融危机... 当前的"美元体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具有可持续性。正是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和"美元体制"下,东亚各经济体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美元体制"的主要受益者和支撑者,也自然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受害者。现阶段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东亚各经济体尚不具备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能力;同时,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应改变应对危机的实用主义哲学,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目标进行更加长远的路径设计,在区域整体层面和局部层面两个层次上加快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化发展。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使中国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中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但其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能否进行顺利的调整,使中国成为能够替代美国的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的提供者,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中日两国能否比较顺利地开展汇率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东亚地区复杂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决定了该地区难以出现"一家独大"式的货币合作模式。因此,中日两国的协调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东亚货币金融合作 美元体制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人民币区域化 中日合作
下载PDF
常态化资本管制的必要性——基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视角的DSGE模型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建丰 潘英丽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5-152,共18页
关于资本管制必要性的争论在国内外都非常普遍。文章改进了Chang等(2015)建立的中国开放经济DSGE模型,论证了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中美两国进行国际货币长期合作的困难以及中国实施常态化资本管制的必要性。研究表明,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 关于资本管制必要性的争论在国内外都非常普遍。文章改进了Chang等(2015)建立的中国开放经济DSGE模型,论证了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中美两国进行国际货币长期合作的困难以及中国实施常态化资本管制的必要性。研究表明,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必须与经济在当前和未来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这是需要遵循的一个客观经济规律。当然,文章不是试图阻止中国正常的金融服务业开放以及与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正常资本账户项目开放进程。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管制是长期常态化资本管制与或松或紧的临时性逆周期资本流出或流入管制两者的叠加。与国内外文献不同,文章论证了前者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必要性,并将其与后者统一到同一理论框架下。后者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在美国"加息缩表减税"背景下,假如其他条件不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实施基于利率规则的货币政策和浮动汇率制,并辅以适度的临时性逆周期资本流出管制,对资本账户、产出和社会福利的稳定更加有利。而一个相反的典型例子是,面对美国减息冲击,如果采用利率规则,那么人民币将会升值,出口下降;假如其他条件不变,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社会福利,此时需适度加强资本流入管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开放经济 资本管制 国际货币长期合作 复合型货币政策 利率平价
原文传递
近期国际货币形势动向对我国国际金融稳健发展的启示
10
作者 郭海龙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3年第2期107-120,共14页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构成“准四极”格局,外加英国、日本、印度这些“潜在的极”,形成左右国际局势走向的七大实体,它们在货币方面均有相应表现。近期,俄乌冲突爆发后,非SDR货币俄罗斯卢布、印度卢比结...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构成“准四极”格局,外加英国、日本、印度这些“潜在的极”,形成左右国际局势走向的七大实体,它们在货币方面均有相应表现。近期,俄乌冲突爆发后,非SDR货币俄罗斯卢布、印度卢比结算令一成一败,背后有着深刻复杂的历史经纬;同时,美元走强,欧元、英镑、日元纷纷贬值,人民币时贬时升,则是SDR货币的最新动态。国际货币形势风云变幻,给我国国际金融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要打开国际金融视野,瞄准战略目标;二要注重货币锚的不可替代性,实施稳健的货币方略;三要深耕国际金融合作,挖掘数字货币等方面的合作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数字货币 战略性金融人才 货币方略 国际金融合作
下载PDF
东亚货币合作:人民币能够成为主导货币吗?——基于Finger-Kreinin指数的新证据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治 赵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01-107,共7页
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后,欧元区和美元区频频发生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诟病日益增多。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最新进展,可以认为:"贸易一体化程度"应该成为判断人民币是否能成为区域主导货币的关键因素。进一步计算东亚各国与中... 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后,欧元区和美元区频频发生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诟病日益增多。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最新进展,可以认为:"贸易一体化程度"应该成为判断人民币是否能成为区域主导货币的关键因素。进一步计算东亚各国与中国和日本的Finger-Kreinin出口相似度指数及贸易依存度指数,从贸易"相似"和"依存"的视角亦能得出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主导货币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最优货币区 人民币国际化 东亚货币合作
下载PDF
货币错配与东亚金融合作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新功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7,共5页
在国际生产体系发生转移的进程中,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该地区的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始终不能摆脱美元,造成货币错配。解决货币错配就要建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如区域内的汇率协调、建设区域内债券市... 在国际生产体系发生转移的进程中,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该地区的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始终不能摆脱美元,造成货币错配。解决货币错配就要建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如区域内的汇率协调、建设区域内债券市场、建立合作基金等是该区域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东亚金融合作 生产体系 货币错配
原文传递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的东亚金融合作--兼论中国的策略选择 被引量:2
13
作者 翁东玲 张若谷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5,28,共8页
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应该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各国的共识。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只有进一步加快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步伐,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金融合作,才能使... 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应该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各国的共识。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只有进一步加快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步伐,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金融合作,才能使中国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各国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才有助于国际货币体系克服自身的缺陷,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有助于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从而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改革 东亚地区 金融合作
原文传递
消除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盲点
14
作者 杰迈.卡努纳 司马亚玺 《金融市场研究》 2015年第7期23-27,共5页
由于现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由各国政策组成,考虑到流动性的跨境溢出会放大国内失衡而导致不稳定。因此,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仅不能抑制金融失衡的累积,而且使各国监管当局不容易看到这些失衡的产生。这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一个重要的... 由于现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由各国政策组成,考虑到流动性的跨境溢出会放大国内失衡而导致不稳定。因此,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仅不能抑制金融失衡的累积,而且使各国监管当局不容易看到这些失衡的产生。这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盲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溢出渠道 国际合作 货币政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