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反思与建议 被引量:15
1
作者 姚建彬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是一项着眼于未来,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伟业。它必将为人们探究跨文化的联系与交流模式提供新的路径,并由此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理解和友谊,... 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是一项着眼于未来,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伟业。它必将为人们探究跨文化的联系与交流模式提供新的路径,并由此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理解和友谊,从而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为有效宣示中国的国家利益做出积极贡献。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与发展策略进行理性的反思。首先,我们需要构建面向世界文学总体版图的文化自信心态。其次,我们要坚定信念,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是一项长期而又充满挑战的伟大文化事业,它值得几代人甚至数十代人用心去推进。基于以上反思,我们可以从开展中国文学表达自我与倾听域外世界他者之间的对话、以高度的前瞻性眼光推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在海外世界的传播、充分重视持续保持对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影响力并扩大中国文学在这个文化圈内的传播与辐射、将全球孔子学院等打造成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桥头堡和轻骑兵等十个方面,积极谋划并推进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既非一蹴而就,也非一帆风顺。我们在此所提出的建议,不是也不能视为我们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与发展所提出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 中国国际形象 人类命运共同体 反思 建议
下载PDF
1950-1966年博物馆出国展览与中国新形象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徐玲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3,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如何建构国家新形象以消解早期国际上对中国的负面认知,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博物馆展览的直观形象表达优势,受到此时期国家文化宣传部门的重视。1950—1966年,国家组织的博物馆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如何建构国家新形象以消解早期国际上对中国的负面认知,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博物馆展览的直观形象表达优势,受到此时期国家文化宣传部门的重视。1950—1966年,国家组织的博物馆出国展览通过“新”“独立”及“文明”等主题性叙事,向国外主动展示中国新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国形象长期“他者化”的局面,为中国国际形象的重新表达作出了独特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出国展览 中国新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 文化外交 博物馆史
原文传递
习近平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要义和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得桂 宋依文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3年第3期5-11,共7页
习近平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基于全球、多维和发展的视野,致力于发展好中国理论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而积极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主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一重要论述,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 习近平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基于全球、多维和发展的视野,致力于发展好中国理论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而积极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主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一重要论述,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党领导各个时期国际传播工作的具体实践,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深入回答了为何要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怎样的内容、如何建设的重大时代课题。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必须要坚持党对国际传播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为目标,不断拓展国际传播渠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之理”。习近平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既有理论深度和时代高度,又有全球广度和实践力度,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南,为增强国家软实力、推动世界各国协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国际传播能力 国际话语权 中国形象 国家软实力
下载PDF
论“隐性东方中心化倾向”对中国形象的遮蔽——以国际马尔罗批评中的“强制汉化”为例
4
作者 张珣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3,178,179,共12页
国际马尔罗批评中存在一种“隐性东方中心化倾向”,其本质是“强制阐释”:其显意识是对抗西方优越论,无意识则是追求将中国树立为西方的对抗性价值中心,忽略中国自身的文化血肉和价值内涵。在一些“外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领域,甚... 国际马尔罗批评中存在一种“隐性东方中心化倾向”,其本质是“强制阐释”:其显意识是对抗西方优越论,无意识则是追求将中国树立为西方的对抗性价值中心,忽略中国自身的文化血肉和价值内涵。在一些“外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领域,甚至出现从作家本人到国外评论者再到中国评论者的“串谋”,彼此心照不宣地为对方的“强制汉化”做铺垫、行矫饰。通过分析国际马尔罗批评中这一阐释路径的形成原因和运作机制可以发现,“强制汉化”对中国思想文化造成的其实是各种“异化”“蛀空”和“窄化”,重塑文明地位的迫切心理会使“强制意图”盖过“阐释对象”本身。这种对中国文化价值失之偏颇、粗糙的构建,往往会于无形中巩固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强化文化偏见和情绪抵触。相比西方中心化对中国的“失焦”,这种“隐性东方中心化倾向”造成的“过度聚焦”是对中国具体身份信息的另一种遮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阐释 强制汉化 隐性东方中心视角 国际马尔罗批评 中国形象
原文传递
近代以来国际体坛中国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解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翔 鲍海波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92-100,共9页
近代以来国际体坛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一个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再迈向“体育强国”的演化过程,其背后的文化逻辑发人深思。近代中国的“东亚病夫”隐喻,是资本主导的现代性文化基于“西方中心论”而刻意建构的“他者”形象;新中... 近代以来国际体坛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一个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再迈向“体育强国”的演化过程,其背后的文化逻辑发人深思。近代中国的“东亚病夫”隐喻,是资本主导的现代性文化基于“西方中心论”而刻意建构的“他者”形象;新中国“体育大国”形象的确立,实质上是洗刷“东亚病夫”耻辱和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的过程;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形象的出场,要求遵循新世界主义理论逻辑,以文化自觉的历史主动性务实、客观地自塑实体形象与媒介形象,书写中国体育承载的时代使命和担当,实现中国特色体育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从而为国际社会他塑中国体育强国形象打好“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国际体坛 中国形象 形象嬗变 文化解析
下载PDF
论赛珍珠的跨文化视野 被引量:2
6
作者 姚望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73,共10页
美国作家赛珍珠是一位特殊的跨文化作家,她长期在中国和美国生活,也游历过许多欧亚国家,并接受中英双语和双文化教育,由此逐渐具备了宽广的跨文化视野。她通过《大地三部曲》《东风·西风》《结发妻及其他故事》等中国题材书写重塑... 美国作家赛珍珠是一位特殊的跨文化作家,她长期在中国和美国生活,也游历过许多欧亚国家,并接受中英双语和双文化教育,由此逐渐具备了宽广的跨文化视野。她通过《大地三部曲》《东风·西风》《结发妻及其他故事》等中国题材书写重塑中国国际形象,她在《我所知道的中国》《中国小说》等非虚构作品中呈现她对中国文化、中西文化异同的认知,她借助于林语堂等中国作家和《亚洲》杂志等平台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进行探索,均体现出她的跨文化意识和视野。她的跨文化书写和实践相结合的路径具有建设性,也为我们更客观地把握她的跨文化理解提供了一种可切入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跨文化视野 中国国际形象 跨文化实践
原文传递
从美国“妖魔化”中国看中西新闻传播的差异
7
作者 易法万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58-60,共3页
本文结合近几年来美国媒体不断“妖魔化”中国 ,损毁中国国际形象的事实 ,分析中西方新闻传播实践的差异 ,强调我国进行新闻体制改革。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新闻传播 国际形象 体制改革 社会控制 编辑方针 新闻事业组织
下载PDF
近代外国的中国观研究综述——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为例
8
作者 陈洁 《昭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03-107,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多从历史学、国际关系学、语言学、形象学等多种视角探讨和分析了近代外国不同的中国观,且取得了丰硕成果。总体来看,以往的研究虽在视角上有所突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不同阶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多从历史学、国际关系学、语言学、形象学等多种视角探讨和分析了近代外国不同的中国观,且取得了丰硕成果。总体来看,以往的研究虽在视角上有所突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不同阶层人物的中国观研究极不平衡,而采用的理论亦相对陈旧,今后的相关研究应当避免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中国观 中国形象 研究
下载PDF
国际舆论引导力视域中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建构研究——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内容为例
9
作者 向志强 吴彦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186,共8页
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信任,从而有助于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力。打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需从理论基础、建构方法和传播实践三方面积极寻找突破口。具体来说,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必须在加强国际舆... 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信任,从而有助于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力。打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需从理论基础、建构方法和传播实践三方面积极寻找突破口。具体来说,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必须在加强国际舆论引导力的基础上深化与世界的交流融通;形塑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需要凝练具有舆论引导力的权威叙事品牌;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不能简单将国际受众视为一个整体,而应根据受众特征采取分众化与差异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舆论引导 中国形象 国家形象建构
下载PDF
基于立场标记语视角的英语外宣新闻国家形象构建
10
作者 陈曦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以中国四大官方媒体——《人民日报》(英文版)、《中国日报》(英文版)、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英语新闻报道为研究语料,基于元话语立场构建视角分析外宣新闻所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发现,立场标记语能有效帮助作者介入新闻语篇... 以中国四大官方媒体——《人民日报》(英文版)、《中国日报》(英文版)、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英语新闻报道为研究语料,基于元话语立场构建视角分析外宣新闻所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发现,立场标记语能有效帮助作者介入新闻语篇,通过与读者的互动传递其判断、观点和情感,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其总频数达到了每千字16.31,而自我提及标记语因兼有人格诉求和情感诉求的双重修辞功能,出现的频数远高于态度标记语、模糊标记语和强调标记语。研究表明,立场标记语在不同语境中对国家形象的构建虽各有侧重,但最终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方媒体 英语外宣新闻 立场标记语 中国国家形象
下载PDF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中国形象的传播
11
作者 程玲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7-134,共8页
1915年,民国政府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除商业利益驱动外,民国政府主要希望通过万国博览会塑造进步、现代的中国形象,提升中国国际地位。自此,国内各界一直津津乐道在该博览会上中国展品备受推崇、斩获各类... 1915年,民国政府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除商业利益驱动外,民国政府主要希望通过万国博览会塑造进步、现代的中国形象,提升中国国际地位。自此,国内各界一直津津乐道在该博览会上中国展品备受推崇、斩获各类大奖等。而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举办之际,美国社会正处于排华高潮时期,对中国和华人的印象负面居多。事实上,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美国社会解读的中国形象,既有进步的一面,亦有落后的一面,这与美国的商业利益、丑化华人的思维定式以及价值标准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 中国形象 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