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崛起的政治文化变迁与启示--基于逻辑机理、发展进程视角的分析与阐释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雷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7-155,160,共29页
作者运用政治文化变量对中国崛起的性质、内涵、演进动力、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诠释,重点探讨了中国崛起与政治文化及其变迁的互动关系,阐释了二者之间的宏观演进逻辑以及政治文化变迁内在的运作机理。通过对应的哲理思...
作者运用政治文化变量对中国崛起的性质、内涵、演进动力、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诠释,重点探讨了中国崛起与政治文化及其变迁的互动关系,阐释了二者之间的宏观演进逻辑以及政治文化变迁内在的运作机理。通过对应的哲理思考和历史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崛起与政治文化在宏观层面的互动为彼此的演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崛起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人们在应对内外挑战、摆脱困境时所做的一种努力。进化主义、变革主义、民族主义、特殊主义四种基本价值取向构成了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内在核心线索。政治文化崛起是中国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要追求一种文化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依据这一标准,当前的中国崛起很大程度还是一种不平衡的崛起。中国应积极培育政治文化建设的几项关键要素,对内要着力打造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外要坚定不移地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推动国际文化秩序的多极化和民主化。除此之外,中国还要持之以恒地处理好文化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两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政治文化
文化精神独立
国际政治文化秩序
原文传递
国际文化秩序:理论探讨与历史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姜秀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53-58,共6页
目前学术界对于国际文化秩序问题还存在颇多争议,关于是否存在国际文化秩序这一概念本身还没有达成共识。通过对国际文化秩序进行理论分析和历史考察,探讨国际文化秩序的概念、制约因素以及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文化秩序的历史演变,...
目前学术界对于国际文化秩序问题还存在颇多争议,关于是否存在国际文化秩序这一概念本身还没有达成共识。通过对国际文化秩序进行理论分析和历史考察,探讨国际文化秩序的概念、制约因素以及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文化秩序的历史演变,并归纳三个不同阶段的国际文化秩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文化
国际文化秩序
文化新秩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明交流互鉴的秩序构建价值及实践路径
3
作者
付瑞红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2-28,共7页
文明交流互鉴蕴含的深层次理念是多样性文明的平等、相互尊重和互鉴共存。跨文明对话有利于多样文明之间的互补、互尊、互信、互利,是多样文明持续、稳定与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文明交流互鉴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秩序构建的意义和价值,是...
文明交流互鉴蕴含的深层次理念是多样性文明的平等、相互尊重和互鉴共存。跨文明对话有利于多样文明之间的互补、互尊、互信、互利,是多样文明持续、稳定与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文明交流互鉴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秩序构建的意义和价值,是全面把握世界文明多样性和政治多极化辩证统一的文明秩序观,其核心价值贯穿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建设的领域。文明交流互鉴对中国文化外交目标提出历史性新要求,不仅要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理解,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传播力和话语能力,还需具有构建国际文化格局的视野,文明交流互鉴的各项实践需要多方社会力量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对话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文化格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文化贸易秩序:治理难题与中国方案
4
作者
花建
田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6,共11页
优化国际文化贸易秩序是建设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涉及制订国际文化贸易新规则、解决文化贸易争端、促进国际文化投资等领域,还涉及如何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如何以文化贸易促进包容性增长、如何促进文明互鉴...
优化国际文化贸易秩序是建设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涉及制订国际文化贸易新规则、解决文化贸易争端、促进国际文化投资等领域,还涉及如何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如何以文化贸易促进包容性增长、如何促进文明互鉴和共享共治等深层次问题。目前,国际文化贸易秩序面临的治理难题在于:新自由主义推动的国际文化贸易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但逐渐失衡的格局;已有的多边贸易体制缺乏普遍的适用性;发展中国家亟待突破“不可能三角”而树立贸易优势;数字文化贸易需要新的秩序框架。中国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了优化国际文化贸易秩序的方案和实施重点,主要包括:以创新驱动发展而引领文化贸易升级;以包容兼顾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和地区;以合作强化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的协力;以联动统筹国内外大局,开辟在增长中转型的新路径。中国方案在实践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对优化国际文化贸易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全球共创、共商和共治的导向,正在逐步成为广泛认同的“世界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文化贸易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创新驱动
世界共识
原文传递
如何构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文化新秩序
被引量:
1
5
作者
徐红新
薛灵芝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6-199,共4页
深入研究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科学审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化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进一步推动和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积极推进国际文化新秩序建设,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积极利用国际机制,弘扬...
深入研究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科学审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化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进一步推动和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积极推进国际文化新秩序建设,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积极利用国际机制,弘扬中国先进文化,使之成为构建和谐世界和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基础,成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文化新秩序
文化主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安全建设的基本实践
6
作者
程伟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7年第3期105-112,共8页
本文系统梳理和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基本实践,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维度全面概括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创新成果,以期对当前科学构建我国文化安全战略体系、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进建立国...
本文系统梳理和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基本实践,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维度全面概括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创新成果,以期对当前科学构建我国文化安全战略体系、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进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提供历史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安全
文化建设
国际文化新秩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崛起的政治文化变迁与启示--基于逻辑机理、发展进程视角的分析与阐释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雷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7-155,160,共29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重点课题项目的资助
文摘
作者运用政治文化变量对中国崛起的性质、内涵、演进动力、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诠释,重点探讨了中国崛起与政治文化及其变迁的互动关系,阐释了二者之间的宏观演进逻辑以及政治文化变迁内在的运作机理。通过对应的哲理思考和历史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崛起与政治文化在宏观层面的互动为彼此的演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崛起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人们在应对内外挑战、摆脱困境时所做的一种努力。进化主义、变革主义、民族主义、特殊主义四种基本价值取向构成了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内在核心线索。政治文化崛起是中国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要追求一种文化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依据这一标准,当前的中国崛起很大程度还是一种不平衡的崛起。中国应积极培育政治文化建设的几项关键要素,对内要着力打造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外要坚定不移地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推动国际文化秩序的多极化和民主化。除此之外,中国还要持之以恒地处理好文化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两难关系。
关键词
中国崛起
政治文化
文化精神独立
国际政治文化秩序
Keywords
China's
rise,political
cultur
e,
cultural
spirit
of
independenc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order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国际文化秩序:理论探讨与历史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姜秀敏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53-5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目前学术界对于国际文化秩序问题还存在颇多争议,关于是否存在国际文化秩序这一概念本身还没有达成共识。通过对国际文化秩序进行理论分析和历史考察,探讨国际文化秩序的概念、制约因素以及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文化秩序的历史演变,并归纳三个不同阶段的国际文化秩序的特征。
关键词
国际文化
国际文化秩序
文化新秩序
Keywords
international
cultur
e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order
the
new
cultural
order
分类号
C112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明交流互鉴的秩序构建价值及实践路径
3
作者
付瑞红
机构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2-28,共7页
基金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项研究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文明交流互鉴实践路径研究”(20JD710045)阶段性成果。
文摘
文明交流互鉴蕴含的深层次理念是多样性文明的平等、相互尊重和互鉴共存。跨文明对话有利于多样文明之间的互补、互尊、互信、互利,是多样文明持续、稳定与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文明交流互鉴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秩序构建的意义和价值,是全面把握世界文明多样性和政治多极化辩证统一的文明秩序观,其核心价值贯穿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建设的领域。文明交流互鉴对中国文化外交目标提出历史性新要求,不仅要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理解,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传播力和话语能力,还需具有构建国际文化格局的视野,文明交流互鉴的各项实践需要多方社会力量的参与。
关键词
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对话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文化格局
Keywords
communication
and
mutual
reference
of
civilization
cultural
dialogue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nternational
cultural
order
分类号
D60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文化贸易秩序:治理难题与中国方案
4
作者
花建
田野
机构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6,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途径研究”(23ZDA081)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开放性课题“文化竞合与自信自强的世界图景与中国道路”(IGUC23A002)
浙江音乐学院实验室及科学研究平台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数字化背景下的中外文化产业发展与趋势研究”(ZY2022A001)。
文摘
优化国际文化贸易秩序是建设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涉及制订国际文化贸易新规则、解决文化贸易争端、促进国际文化投资等领域,还涉及如何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如何以文化贸易促进包容性增长、如何促进文明互鉴和共享共治等深层次问题。目前,国际文化贸易秩序面临的治理难题在于:新自由主义推动的国际文化贸易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但逐渐失衡的格局;已有的多边贸易体制缺乏普遍的适用性;发展中国家亟待突破“不可能三角”而树立贸易优势;数字文化贸易需要新的秩序框架。中国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了优化国际文化贸易秩序的方案和实施重点,主要包括:以创新驱动发展而引领文化贸易升级;以包容兼顾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和地区;以合作强化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的协力;以联动统筹国内外大局,开辟在增长中转型的新路径。中国方案在实践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对优化国际文化贸易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全球共创、共商和共治的导向,正在逐步成为广泛认同的“世界共识”。
关键词
国际文化贸易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创新驱动
世界共识
Keyword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trade
order
global
governance
China's
solutions
innovation
driven
world
consensus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如何构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文化新秩序
被引量:
1
5
作者
徐红新
薛灵芝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6-199,共4页
文摘
深入研究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科学审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化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进一步推动和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积极推进国际文化新秩序建设,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积极利用国际机制,弘扬中国先进文化,使之成为构建和谐世界和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基础,成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文化新秩序
文化主权
Keywords
globalization
new
international
cultural
order
cultural
sovereignty
分类号
G115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安全建设的基本实践
6
作者
程伟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
出处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7年第3期105-11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意识变动视阈下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AKS015)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CXTD-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本文系统梳理和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基本实践,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维度全面概括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创新成果,以期对当前科学构建我国文化安全战略体系、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进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提供历史参照。
关键词
文化安全
文化建设
国际文化新秩序
Keywords
cultural
secur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New
international
cultural
order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崛起的政治文化变迁与启示--基于逻辑机理、发展进程视角的分析与阐释
王雷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7
原文传递
2
国际文化秩序:理论探讨与历史分析
姜秀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明交流互鉴的秩序构建价值及实践路径
付瑞红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国际文化贸易秩序:治理难题与中国方案
花建
田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5
如何构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文化新秩序
徐红新
薛灵芝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安全建设的基本实践
程伟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