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28
1
作者 郭志民 丁真奇 +5 位作者 郭林新 练克俭 林斌 林坤山 翟文亮 洪加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介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5 4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采用该法进行围手术处理 ,其中行前路内固定 32例 ,后路内固定 2 2例 ,骨折类型 :C1型 35例 ,C2 型 8型 ,C3 型 11例。结果 本组 5 4例... 目的 介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5 4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采用该法进行围手术处理 ,其中行前路内固定 32例 ,后路内固定 2 2例 ,骨折类型 :C1型 35例 ,C2 型 8型 ,C3 型 11例。结果 本组 5 4例随访时间 6个月~ 3年 ,平均 17个月。 4 5例骨盆骨折 3个月达骨性愈合 ,9例 4个月达骨性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中出血量 4 0 0~ 180 0ml,平均 75 0ml。手术时间 6 0~ 15 0min ,平均 95min。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 ,可以提高疗效 ,明显减少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内固定术中出血、复位困难和术后感染发生率 ,减少患者的伤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骨盆骨折 内固定 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处理
下载PDF
跟骨的解剖和螺旋CT三维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西成 张英泽 +2 位作者 张敏 赵海涛 潘进社 《解剖与临床》 2007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为研制和设计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新型钢板和螺栓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0例成人跟骨干标本相关解剖参数,分别采用游标卡尺和螺旋CT三维成像进行测量和对比。结果:跟骨全长(72.88±4.19)mm,跟骨结节至跟骨沟长(54.99±3.6... 目的:为研制和设计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新型钢板和螺栓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0例成人跟骨干标本相关解剖参数,分别采用游标卡尺和螺旋CT三维成像进行测量和对比。结果:跟骨全长(72.88±4.19)mm,跟骨结节至跟骨沟长(54.99±3.61)mm,跟骨后高(40.80±2.84)mm,跟骨最高(45.10±2.89)mm,跟骨沟部高(23.72±2.21)mm,跟骨前高(25.10±2.64)mm、后宽(30.13±2.93)mm、最宽(50.68±2.46)mm,跟骨沟部宽(26.52±2.19)mm,跟骨前宽(22.08±2.33)mm,载距突长(23.12±1.88)mm、宽(15.68±1.55)mm、高(10.15±1.16)mm。Bohler’s角(35.4±3.71)°,Gissane’s角(120.9±7.08)°。结论:跟骨大小个体差异较大,故各项测量数据之间的差距也较大,但跟骨标本测量和螺旋CT测量结果基本相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根据测量的结果我们研制了各种型号的新型解剖型跟骨钢板和易断螺栓适用于我们改良的微创小切口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跟骨骨折 内固定 应用解剖 螺旋CT
下载PDF
梅花形髓内针开口方向力学研究及影响股骨干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 被引量:17
3
作者 黄长明 杨立民 童星杰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7年第5期280-283,共4页
作者应用有限元法软件SAP91对V形针、梅花针开口方向进行力学分析,结果发现V形针开口面向张力侧时抗弯能力最强,而梅花针开口背向张力侧时抗弯能力最强。体外载荷实验也得到相同的结果。同时报告梅花针固定股骨干骨折疗效不佳27例,其中... 作者应用有限元法软件SAP91对V形针、梅花针开口方向进行力学分析,结果发现V形针开口面向张力侧时抗弯能力最强,而梅花针开口背向张力侧时抗弯能力最强。体外载荷实验也得到相同的结果。同时报告梅花针固定股骨干骨折疗效不佳27例,其中断针2例,弯针5例,针外移7例,膝关节粘连9例,骨不连1例,骨延迟愈合3例。主要原因为: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8例,术中操作失误8例,术后管理不严11例。结合力学分析及相关文献,提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准确功能练习和严格管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梅花针 髓内针
下载PDF
C_(2、3)椎弓根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凭跃 尹庆水 +6 位作者 夏虹 吴增辉 昌耘冰 艾福志 张余 赵卫东 李鉴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评价C2、3椎弓根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6具新鲜C0-C4颈椎标本,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依次按照:①对照组(正常状态);②损伤组(按Levine-Edwards诊断标准制成Ⅲ型Hangman骨折模型);③C2、3... 目的:评价C2、3椎弓根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6具新鲜C0-C4颈椎标本,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依次按照:①对照组(正常状态);②损伤组(按Levine-Edwards诊断标准制成Ⅲ型Hangman骨折模型);③C2、3前路AO锁定钢板内固定组;④C2、3椎弓根侧块钢板内固定组顺序测试其三维运动范围(ROM)并进行对比。结果:内固定组ROM值均小于损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2、3椎弓根侧块钢板内固定组各ROM值明显小于C2、3前路钢板固定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2、3椎弓根侧块钢板固定的三维稳定性明显强于C2、3前路钢板固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GMAN骨折 枢椎 内固定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欣 宋磊 +3 位作者 李家谋 邢汝鹏 王冰 石永常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 ̄2004年10月对3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及骨赘,全部操作均在显微镜(10×)放大监视下应用高速磨钻、显微器...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 ̄2004年10月对3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及骨赘,全部操作均在显微镜(10×)放大监视下应用高速磨钻、显微器械、1mm枪式椎板咬骨钳及微型刮匙配合进行。充分减压后作自体髂骨移植及钛板固定。结果:术中失血量平均每节段为80ml,术后咽喉部牵拉反应较轻,无并发症,33例患者术后症状即刻改善,2例术后3个月开始改善,4例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无神经症状加重病例。经12~24个月随访,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5分增加至13.4分,平均改善率为75.6%,影像学证实减压充分,椎体间植骨均愈合良好。结论:经颈前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明显提高组织分辨能力,操作精细,手术创伤小,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显微外科 植骨 内固定 手术治疗
下载PDF
LCP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被引量:10
6
作者 彭辉煌 朱亚平 韦兆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特点以及研究和探讨运用LCP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方法和评定疗效。[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1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LCP钢板内固定,术后均定期门诊随访,并... [目的]分析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特点以及研究和探讨运用LCP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方法和评定疗效。[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1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LCP钢板内固定,术后均定期门诊随访,并评定其疗效。[结果]16例病人术后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3个月,骨折均已愈合,功能评定采用Neer评分,优11例,良2例,可2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81.3%。X线检查复位结果,解剖复位6例,近似解剖复位6例,3例复位可,1例差。[结论]运用LCP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具有创伤少、骨折固定牢靠、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目前仍然是一种对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LCP钢板 内固定 老年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徐鸿尧 赵建宁 郭亭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12期1199-1202,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方法将自2009-08—2014-01接受DHS内固定治疗的38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纳入研究,观察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并分析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术中操作情况、术后Garden对线指...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方法将自2009-08—2014-01接受DHS内固定治疗的38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纳入研究,观察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并分析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术中操作情况、术后Garden对线指数、颈干角、扶拐下地时间以及合并骨质疏松及糖尿病情况与骨折不愈合发生的相关性。结果384例中368例骨折完全愈合,16例发生骨折不愈合,骨折不愈合发生率4.2%。单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患者、是否合并骨质疏松、是否处理股骨小粗隆骨块对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骨折类型、术中操作情况、术后Garden对线指数、颈干角、扶拐下地时间、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对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不稳定骨折、术中螺钉的深度和位置不良、未矫正髋内翻、术后Garden对线指数不满意、颈干角未恢复正常、合并糖尿病是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扶拐下地时间≥6周是发生骨折不愈合的保护因素。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受到骨折类型、患者自身情况、手术操作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准确把握危险因素并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骨折不愈合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肘前横切口治疗儿童闭合复位失败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邓银栓 白静 +10 位作者 刘锐 达朝明 颜维舜 陈真 李硕 屈涛 牛伟民 郭斌斌 杨志云 李国海 南国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571,共6页
目的探讨肘前横切口治疗儿童闭合复位失败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SHFs)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7月—2022年4月,采用肘前横切口内外髁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20例儿童闭合复位失败的GartlandⅢ型S... 目的探讨肘前横切口治疗儿童闭合复位失败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SHFs)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7月—2022年4月,采用肘前横切口内外髁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20例儿童闭合复位失败的GartlandⅢ型SHFs。男9例,女11例;年龄1.1~6.0岁,平均3.1岁。致伤原因:摔伤12例,高处坠落伤8例。入院至手术时间为7~18 h,平均12.4 h。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有无神经损伤、肘内翻等并发症发生;记录并比较拆除石膏、拔除克氏针及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以及末次随访时健患侧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度;X线片上测量Baumann角并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皮缘坏死、瘢痕挛缩、尺神经损伤及肘内翻发生。2例术后出现患侧拇指桡背侧疼痛。术后2~4周(平均2.7周)拆除石膏并开始肘关节屈伸锻炼;4~5周(平均4.3周)拔除克氏针。20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5周,平均4.5周,无延期愈合、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逐渐改善,拆除石膏、拔除克氏针及末次随访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末次随访时健患侧间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拔除克氏针及末次随访时Baumann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获优16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肘前横切口内外髁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闭合复位失败的GartlandⅢ型SHFs,骨折后方软组织铰链完整,易于复位穿针固定,切口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早、复位质量与固定可靠,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前横切口 内固定 闭合复位失败 儿童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锁定解剖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世峰 崔文波 +2 位作者 廖志峰 邝铭业 张炯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2年4月本院骨科应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临床资料。结果随访8~48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愈合...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2年4月本院骨科应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临床资料。结果随访8~48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愈合无髋内翻,无内植物失效。按Harris髋关节评分,优35例,良16例,中7例,差2例,优良率8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解剖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一定优势并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股骨近端锁定解剖加压钢板
下载PDF
自体趾长伸肌腱修复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福 白力承 孙瑞芬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9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行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为临床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对60例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部分趾长伸肌腱重建术,60例仅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随访8-24... 目的:探讨行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为临床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对60例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部分趾长伸肌腱重建术,60例仅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随访8-24个月,平均13个月。根据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疼痛、关节稳定性、行走能力、跑步能力、踝关节活动范围、踝关节X线测量),重建组中优39例,良14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8.3%;非重建组中优31例,良9例,可14例,差6例,优良率66.6%。重建组疗效明显优于非重建组疗效(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趾长伸肌腱重建下胫腓韧带术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韧带损伤 内固定 趾长伸肌腱重建
原文传递
PlolyAx锁定钢板用于胫骨多段骨折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天胜 滕寿发 +1 位作者 刘鹏 张晶镭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5年第2期78-79,共2页
胫骨骨折后,因血运较差,所以骨折愈合相对困难,尤其胫骨的多段骨折更为明显。寻求解剖复位往往需要切开骨折处,必然加重局部血运的破坏。经皮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不切开骨折处,可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局部血运,虽然骨折局部复位不能达到... 胫骨骨折后,因血运较差,所以骨折愈合相对困难,尤其胫骨的多段骨折更为明显。寻求解剖复位往往需要切开骨折处,必然加重局部血运的破坏。经皮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不切开骨折处,可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局部血运,虽然骨折局部复位不能达到解剖复位,但由于可保护局部血运,从而提高骨折愈合率。解放军第463医院骨科采用Ploly Ax锁定钢板(美国强生公司)治疗胫骨多段骨折3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多段骨折 锁定钢板 微创手术 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经皮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磊 宋世锋 姚伦龙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4-7,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Percutaneous iliosacral screws osteosynthesis,PISO)与传统切开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将我科2004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20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目的比较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Percutaneous iliosacral screws osteosynthesis,PISO)与传统切开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将我科2004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20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在C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20例行传统切开内固定治疗的骨折患者比较围手术期参数和术后影像学指标。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PISO组与传统切开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平均发热时间和住院日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根据术后X线评价复位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3.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SO组无感染、弯钉及断钉等并发症。结论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日短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但对操作技术要求高,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患者术后配合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螺钉 经皮 内固定 骨盆骨折
下载PDF
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亮 王宝军 +4 位作者 高化 白晓冬 李亚东 刘振宇 陈文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913-916,共4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经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影响腕关节功能恢复疗效的影像指标、活动、力量等因素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自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病例36例,平均随访21.1月,骨折AO分型均...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经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影响腕关节功能恢复疗效的影像指标、活动、力量等因素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自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病例36例,平均随访21.1月,骨折AO分型均为C型关节内粉碎骨折,均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随访收集患者术前、术后2周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随访终点的X线影像测量指标,包括测量正、侧位的掌倾角、尺偏角,关节面短缩畸形、桡骨茎突高度,收集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随访终点的腕关节屈曲、背伸、旋前、旋后的活动范围,测量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终点的病人患、健侧握力、旋前力矩,并形成评价G-W评分及DASH评分。对收集整理测量的资料以SPSS16.0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随访终点掌倾角度、桡骨关节面短缩、桡骨茎突高度临床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术前与术后各测量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F=12.26~3.39,P=0.001~0.007);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腕关节的屈曲角度、背伸角度、屈伸总角度、内旋角度、外旋角度、旋转总角度临床测量均逐渐改善,除屈曲角度外,其余各项各个随访时间点间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F=6.02~3.68,P=0.001~0.029)。术后12个月时间点数据为标准,G-W评分及DASH评分与多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G-W评分仅与关节旋转总角度、尺偏角有关,方程为g-w=23.8060-0.12×总旋转角度-0.12×尺偏角,R^2=0.89,F=37.47,P=0.001。DASH评分与患侧屈曲角度相关,方程为dash=5.322-0.03×屈曲角度-0.024×健侧旋前力矩,R^2=0.99,F=2100,P=0.015。结论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经锁定钢板内固定是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12个月各指标逐渐恢复至近正常并稳定,恢复至接近正常的时间顺序大致为先旋转、屈伸等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疗效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下载PDF
颈前路带锁钢板治疗下颈椎损伤(附38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毅 黄象望 +2 位作者 肖晟 刘向阳 王家让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 研究颈前路带锁钢板在下颈椎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 0 0 0年 4月 - 2 0 0 2年4月止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 3 8例 ,其中单节段 2 2例 ,双节段 12例 ,三节段 4例 ;Frankel分... 目的 研究颈前路带锁钢板在下颈椎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 0 0 0年 4月 - 2 0 0 2年4月止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 3 8例 ,其中单节段 2 2例 ,双节段 12例 ,三节段 4例 ;Frankel分级 :A级 4例 ,B级 12例 ,C级 16例 ,D级 6例。结果 术后随访 6~ 12月 ,平均 10 .5月 ,3 8例植骨块于 3月内骨性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为 2 .6月 ,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 1.4级 ,无 1例有骨不连、植骨块脱出、钢板螺钉松动脱出等并发症。结论 颈前路带锁钢板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中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 带锁钢板 下颈椎损伤 内固定
下载PDF
动力髁钢板内固定矫治儿麻后遗症股四头肌瘫痪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海鹰 刘世清 卫爱林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52-253,共2页
目的 探讨动力髁钢板 (DCS)内固定对矫治儿麻后遗症股四头肌瘫痪的效果。方法 股骨髁上楔形截骨治疗儿麻后遗症股四头肌瘫痪 35例 ,其中采用普通钢板固定 2 2例 ,动力髁钢板 (DCS)内固定 13例 ,平均随访 2 .3年 ,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的... 目的 探讨动力髁钢板 (DCS)内固定对矫治儿麻后遗症股四头肌瘫痪的效果。方法 股骨髁上楔形截骨治疗儿麻后遗症股四头肌瘫痪 35例 ,其中采用普通钢板固定 2 2例 ,动力髁钢板 (DCS)内固定 13例 ,平均随访 2 .3年 ,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DCS固定与传统钢板固定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行走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1) ,并发症较少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麻后遗症 手术治疗 动力髁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军 胡宁敏 +4 位作者 杨海波 安维军 米占虎 邱少东 冯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724-725,共2页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53例进行分析。平均随访2年3个月,选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定,并将待手术时间、骨折类型、手术入路、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等因素分别与最终...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53例进行分析。平均随访2年3个月,选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定,并将待手术时间、骨折类型、手术入路、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等因素分别与最终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疗效评定:本组患者中优25例,良19例,可7例,差2例。本组优良率83%。结论肱骨远端C型骨折早期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获得了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双钢板
下载PDF
肩锁钩钢板 口服中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1-562,共2页
目的:总结Link肩锁钩钢板内固定口服中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Link肩锁钩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0例、锁骨远端骨折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9~67岁.术中修复喙肩韧带和肩锁韧带,手术后口服中药,颈腕吊带保... 目的:总结Link肩锁钩钢板内固定口服中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Link肩锁钩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0例、锁骨远端骨折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9~67岁.术中修复喙肩韧带和肩锁韧带,手术后口服中药,颈腕吊带保护1周,之后开始功能锻炼.术后随访时间18个月.结果:按Karlsson疗效评定标准疗效优21例,良2例.6~12月个取出内固定,无其他并发症.结论:肩锁钩钢板是肩锁关节部位较为合适的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锁骨 内固定
下载PDF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治疗研究
18
作者 文益民 刘兴炎 +3 位作者 葛宝丰 石骥 刘占宏 甄平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42-44,共3页
研究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治疗,进行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减少晚期并发症。方法:研制骨盆各部位内固定器械,提出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适应征。结果:临床应用18例:经5年随访结果满意。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征,早期切开复... 研究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治疗,进行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减少晚期并发症。方法:研制骨盆各部位内固定器械,提出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适应征。结果:临床应用18例:经5年随访结果满意。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征,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明显减小晚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骨折 不稳定 内固定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李小鹏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1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浮肩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3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3.2年。骨折在预定的解剖部位上均复位满意,术后骨性愈合时间为14~19周,平均17周。根据Hecs...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浮肩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3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3.2年。骨折在预定的解剖部位上均复位满意,术后骨性愈合时间为14~19周,平均17周。根据Hecscovici肩关节评定标准:优23例,良9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88.9%。1例合并桡神经损伤者,感觉、运动功能在1年后恢复;2例合并腋神经损伤者半年后恢复。出现复发性血气胸2例,经胸腔穿刺引流后治愈。结论浮肩损伤多由高能量直接暴力所致,常伴有合并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能恢复肩关节的动力平衡及稳定性,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肩损伤 手术治疗 内固定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减压植骨Z-plate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
作者 顾红霞 夏群 王基 《天津护理》 2004年第6期323-324,共2页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前路减压植骨Z plate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4例胸腰段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采用国际脊髓神经功能评定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 6周及 6月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经 ...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前路减压植骨Z plate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4例胸腰段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采用国际脊髓神经功能评定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 6周及 6月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经 3个月至 3年多的随访 ,2 8例患者脊髓功能有明显的恢复。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注重心理护理、术后监测及康复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爆裂骨折 前路减压 内固定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