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平直内翅管流动与换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宗良 张虎 陶文铨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06-2109,共4页
在恒热流边界条件下,以空气为介质,对中心被堵平直内翅片管的两种结构(?)翅片开孔和翅片不开孔,进行了流动与传热特性实验研究,获得了听测范围内的充分发展段的换热及阻力的实验关联式。采用相同质量流量、相同泵功及相同压降三个准则... 在恒热流边界条件下,以空气为介质,对中心被堵平直内翅片管的两种结构(?)翅片开孔和翅片不开孔,进行了流动与传热特性实验研究,获得了听测范围内的充分发展段的换热及阻力的实验关联式。采用相同质量流量、相同泵功及相同压降三个准则对所测内翅片管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几何参数下,翅片开孔结构的内翅管与不开孔结构的内翅管相比,其综合换热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翅片管 开孔翅片 换热特性
原文传递
波纹内翅片管中对流换热与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贺群武 罗来勤 +2 位作者 王秋旺 曾敏 陶文铨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5-657,共3页
本文研究了空气在一种波纹内翅片管内强制对流的换热与阻力特性,得出了所测参数范围内换热Nusselt数和阻力系数f随Reynolds数变化的实验关联式,并与类似波纹内翅片管的换热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波纹内翅片管换热强化的程度与其结构... 本文研究了空气在一种波纹内翅片管内强制对流的换热与阻力特性,得出了所测参数范围内换热Nusselt数和阻力系数f随Reynolds数变化的实验关联式,并与类似波纹内翅片管的换热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波纹内翅片管换热强化的程度与其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内翅片管 强制对流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三维内肋管技术在水散热器上应用探讨
3
作者 谷操 张力 孔令宜 《兵工学报(坦克装甲车与发动机分册)》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该文对三维内肋管技术在水散热器上应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通过计算对等流量及等泵功率条件下使用光滑管和三维内肋管的水散热器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使用三维内肋管技术的水散热器比光滑管水散热器的传热性能有所提高。
关键词 三维内肋管技术 水散热器 对等流量 等泵功率 强化传热 车辆冷却系统 坦克
下载PDF
波纹内翅片管蒸发式气体冷却器的开发与应用
4
作者 李拴才 韩武涛 王庆光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1期190-192,227,共4页
分析了波纹内翅片管和蒸发式换热技术的应用背景和技术优势。提出了将波纹内翅片管应用于蒸发式换热设备中,开发了波纹内翅片管蒸发式气体冷却器,并对其结构以及关键部件的作用和热力过程以及性能特点进行了阐述。综合换热器市场分析,... 分析了波纹内翅片管和蒸发式换热技术的应用背景和技术优势。提出了将波纹内翅片管应用于蒸发式换热设备中,开发了波纹内翅片管蒸发式气体冷却器,并对其结构以及关键部件的作用和热力过程以及性能特点进行了阐述。综合换热器市场分析,得出波纹内翅片管蒸发式气体冷却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节能换热设备,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内翅片管 蒸发式气体冷却器 节能 应用前景
下载PDF
两种内翅片管对流换热与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田林 罗来勤 王秋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1-473,共3页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当内翅片管几何尺寸及形状基本相同时,在内翅片上增加凸起对其换热和阻力的影响,并拟合出了所测参数范围内换热和阻力的实验关联式,结果表明在翅片管上增加凸起确实有强化换热的作用,同时阻力增加明显。通过对实...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当内翅片管几何尺寸及形状基本相同时,在内翅片上增加凸起对其换热和阻力的影响,并拟合出了所测参数范围内换热和阻力的实验关联式,结果表明在翅片管上增加凸起确实有强化换热的作用,同时阻力增加明显。通过对实验管综合性能的比较,发现增加凸起的换热管更适用于压缩机中冷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翅片管 强制对流 实验研究 凸起
下载PDF
液氧过冷用热交换器的热力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庭宇 鲁雪生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9,共5页
研究了液氧过冷器的换热性能,并对过冷器的结构型式和所需要热交换面积进行了设计计算。过冷器采用液氮作冷却剂,液氧释放的热量由液氮来吸收,从而将液氧过冷到一定温度。主要对列管型换热器进行了设计计算,并用FLUENT流体类软件对设计... 研究了液氧过冷器的换热性能,并对过冷器的结构型式和所需要热交换面积进行了设计计算。过冷器采用液氮作冷却剂,液氧释放的热量由液氮来吸收,从而将液氧过冷到一定温度。主要对列管型换热器进行了设计计算,并用FLUENT流体类软件对设计结果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考虑采用强化换热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 过冷器 内翅片管 FLUENT
下载PDF
三维内肋管热力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龙洋波 《建筑节能》 CAS 2008年第8期16-17,共2页
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三维内肋管热力性能的几个因素进行研究,利用极差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各主要因素对热力性能影响大小的顺序,其中肋高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内肋管 热力性能 正交试验
下载PDF
5mm强化管蒸发器中齿高对性能的影响及齿高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翔超 丁国良 +2 位作者 任凡 胡海涛 高屹峰 《制冷技术》 2010年第2期5-9,共5页
本文对齿高的变化对5mm内螺纹强化管蒸发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齿高的增加总是增加蒸发器的总换热系数和降低换热器的平均换热温差。利用已有的换热和压降关联式,设计了齿高对系统性能影响的仿真算法,在蒸发器换热性能最优的... 本文对齿高的变化对5mm内螺纹强化管蒸发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齿高的增加总是增加蒸发器的总换热系数和降低换热器的平均换热温差。利用已有的换热和压降关联式,设计了齿高对系统性能影响的仿真算法,在蒸发器换热性能最优的条件下,定量得出5mm内螺纹强化管齿高设计的推荐值为0.09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高 换热 内螺纹强化管 蒸发器
下载PDF
带有平直-矩形内翅片管的流动与传热特性
9
作者 柳林 凌祥 彭浩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9,共9页
利用三维模拟计算与试验的方法研究应用于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的带有平直-矩形内翅片管的流动与传热特性,以及内翅片的迎风距离对管侧传热的影响。研究表明:这种新型的内翅片管能够显著地强化传热;数值模拟计算获得的管侧压降.摩擦因... 利用三维模拟计算与试验的方法研究应用于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的带有平直-矩形内翅片管的流动与传热特性,以及内翅片的迎风距离对管侧传热的影响。研究表明:这种新型的内翅片管能够显著地强化传热;数值模拟计算获得的管侧压降.摩擦因子和努塞尔数与试验方法得到的数据相比,最大偏差分别是6.7%、6.5%和5.9%;内翅片的迎风距离越大,传热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翅片管 平直-矩形翅片 传热性能 EGR冷却器 努塞尔数
下载PDF
内螺纹肋管几何参数对流动与传热的影响
10
作者 车刘杰 张定才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41-44,共4页
以空气(Pr=0.744)为介质,在Re=2000时,对17根内螺纹肋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内螺纹肋管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在梯形肋几何参数肋高H=0.02-0.06,肋数N=35~50条,螺旋角γ=35°~45°时,分析肋高、肋数、螺旋角的变化对N... 以空气(Pr=0.744)为介质,在Re=2000时,对17根内螺纹肋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内螺纹肋管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在梯形肋几何参数肋高H=0.02-0.06,肋数N=35~50条,螺旋角γ=35°~45°时,分析肋高、肋数、螺旋角的变化对Nu和f的影响,得出Nu和f随N、H增大而增大,随γ增大,Nu和f先增大再减小,Nu在γ=41°达到最大值,f在γ=39°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最佳肋参数为0.50/4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螺纹肋管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波纹内翅片管内空气强化传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贺群武 钟文凯 +1 位作者 罗来勤 王秋旺 《工业加热》 CAS 2003年第3期3-4,共2页
研究了一种波纹内翅片管的换热特性,得出了所测参数范围内沿程温度及换热系数分布特点,并比较了相同管径的内翅片波纹管和光管的综合换热效果,结果表明:高Re数时管子与翅片间的接触热阻对传热性能有较大影响;波纹内翅片管的综合换热效... 研究了一种波纹内翅片管的换热特性,得出了所测参数范围内沿程温度及换热系数分布特点,并比较了相同管径的内翅片波纹管和光管的综合换热效果,结果表明:高Re数时管子与翅片间的接触热阻对传热性能有较大影响;波纹内翅片管的综合换热效果强于光管,而且在低流速下换热强化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内翅片管 强制对流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水平直肋管充分发展层流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倬 《科技视界》 2016年第14期7-9,共3页
本文建立了水平直肋管层流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化简,导出无量纲控制方程,利用Simpler算法以及均分网格,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并进行了流场与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分析了阻力系数和平均Nusselt数随Ra数变化曲线。与相关文献中... 本文建立了水平直肋管层流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化简,导出无量纲控制方程,利用Simpler算法以及均分网格,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并进行了流场与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分析了阻力系数和平均Nusselt数随Ra数变化曲线。与相关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对比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直肋管 Simpler 自然对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维内肋管在细颗粒流化床中的传热试验研究
13
作者 宋杨凡 卢啸风 +7 位作者 王泉海 宗琛 郭强 徐杰 杨宇 陈晔 严谨 孙思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4-620,共7页
以道达尔Seriola 3120导热油为工质,搭建了一个循环流化床导热油换热特性试验台,对光管和三维内肋管在细颗粒流化床中的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的Re为150~2200,Pr为10~120。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三维内肋管管内对流换热... 以道达尔Seriola 3120导热油为工质,搭建了一个循环流化床导热油换热特性试验台,对光管和三维内肋管在细颗粒流化床中的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的Re为150~2200,Pr为10~120。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三维内肋管管内对流换热系数是光管管内流换热系数的2.2~2.7倍,三维内肋管内壁温能控制在导热油安全运行温度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油 流化床 细颗粒 换热特性 三维内肋管
下载PDF
脉动流条件下带突起内翅片管强化传热数值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峰 王秋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08-112,共5页
对一种周期性带突起纵向内翅片管通道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非稳态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带突起内翅片管通道在进口流速呈正弦波脉动流时其横截面二次涡流在1个脉动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内翅片管平均Nu数及阻力系数f在一个脉动流... 对一种周期性带突起纵向内翅片管通道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非稳态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带突起内翅片管通道在进口流速呈正弦波脉动流时其横截面二次涡流在1个脉动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内翅片管平均Nu数及阻力系数f在一个脉动流动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同时进一步计算分析了不同脉动流脉动频率对内翅片管传热性能及阻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脉动流动的影响下纵向内翅片管的传热能力得到强化,随着脉动频率的增加,纵向内翅片管传热系数的增大幅度逐渐大于阻力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突起纵向内翅片管 脉动流动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田口方法的波纹内翅片管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梅 曾敏 王秋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52-1754,共3页
应用田口方法对波纹内翅片管的波数、振幅和波长三个主要影响传热和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各个因素在不同水平下的传热j因子和阻力系数,并根据JF比值得到了其信噪比(SNR).采用正交试验法安排数值模拟方案,通过统计分析得... 应用田口方法对波纹内翅片管的波数、振幅和波长三个主要影响传热和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各个因素在不同水平下的传热j因子和阻力系数,并根据JF比值得到了其信噪比(SNR).采用正交试验法安排数值模拟方案,通过统计分析得到最优的波纹内翅片管的参数组合.最后,采用两种方法(统计分析法和直观法)对最优参数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口方法 波纹内翅片管 最优参数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内外翅片管换热器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武涛 谢公南 +1 位作者 曾敏 王秋旺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4-749,共6页
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是一种新型的优化算法,今把PSO应用于内外翅片管换热器的结构尺寸优化,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开发了C++程序。把体积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以换热面积和压降作为约束条件,对管子横向间距... 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是一种新型的优化算法,今把PSO应用于内外翅片管换热器的结构尺寸优化,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开发了C++程序。把体积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以换热面积和压降作为约束条件,对管子横向间距、纵向间距、管排数、外翅片间距、换热器在与热气流垂直方向的长度进行了优化,并与利用遗传算法的文献结果对比:在相同的设计参数和相同的优化变量搜索范围条件下,体积减小9.5%,重量减轻16%,优化计算时间减小一个量级,PSO应用于换热器优化设计优于遗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内外翅片管换热器 结构尺寸优化 换热面积 压降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中压下三维内翅管中下降流的流动与传热
17
作者 明岗 张洪济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对中压下三维内翅管中强迫垂直下降流动时的流阻与传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系统压力范围P=3.8~4.0MPa,雷诺数范围Re=4×104~1.5×105。建立了相应的流阻与传热的关联式并与光滑管及三维内翅管的上... 对中压下三维内翅管中强迫垂直下降流动时的流阻与传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系统压力范围P=3.8~4.0MPa,雷诺数范围Re=4×104~1.5×105。建立了相应的流阻与传热的关联式并与光滑管及三维内翅管的上升流动与传热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维内翅管中压下降流动的阻力与上升流动时接近,其传热性能则处于光滑管与三维内翅管中上升流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内翅管 下降流 传热 强化传热 流阻
下载PDF
高Pr数流体在三维内肋管中的强化传热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川 朱安福 +1 位作者 廖强 龙恩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65-668,共4页
采用正交原理实验设计方法,以未使用的润滑油为工质,对高Pr数流体在肋叉排列三维内肋管中的流阻和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的Re数范围为30~800。结果表明:采用肋叉排列的三维内肋管可使高Pr数流体在较低的Re数下实现从层流向紊流... 采用正交原理实验设计方法,以未使用的润滑油为工质,对高Pr数流体在肋叉排列三维内肋管中的流阻和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的Re数范围为30~800。结果表明:采用肋叉排列的三维内肋管可使高Pr数流体在较低的Re数下实现从层流向紊流的转变,其临界Re。数范围为100~200。在工程应用中,采用三维内肋管进行高黏度流体的换热,容易使流动处于换热系数较高的湍流区,获得明显的强化换热效果。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肋叉排列的三维内肋管旺盛紊流区的流阻和换热准则方程式,并得到了热力性能系数最大的结构组合,为强化传热指明了结构优化的方向。本文得到的结论可以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后续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内肋管 高Pr数流体 热力性能系数 正交实验设计 强化传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