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交联水性聚氨酯自消光树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丁琳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4-1339,共6页
以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元醇(PHA)、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元醇(PBA)、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丁酸(DMBA)为单体,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交联剂,乙二胺(EDA)为后扩链剂制备出一系列内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自消光树脂乳液(PUX膜),进一步... 以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元醇(PHA)、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元醇(PBA)、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丁酸(DMBA)为单体,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交联剂,乙二胺(EDA)为后扩链剂制备出一系列内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自消光树脂乳液(PUX膜),进一步将其制备成内交联水性聚氨酯自消光胶膜(PUF)。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乳液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乳液表面和粒子形貌,并对PUF的光泽度、耐水和耐酸碱性、热力学等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胶膜表面粗糙,自消光树脂乳液平均粒径在1 000 nm以上,光泽度2.0左右,符合消光要求;胶膜在未添加交联剂时的拉伸强度为8.3 MPa,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5℃,热失重10%时的分解温度为275.7℃,在去离子水、酸和碱溶液中的吸水率分别为29.1%、27.0%和17.2%;交联剂的加入量为0.65%(以单体的总质量计,下同)时,乳胶膜的拉伸强度增大到21.4 MPa,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到-40℃,热失重10%时的分解温度升高到305.6℃,在去离子水和酸、碱溶液中的吸水率降低为3.2%、6.2%和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消光 内交联 耐热性 功能材料
下载PDF
内交联型聚碳酸亚丙酯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化珍 王斌 李雅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519,544,共6页
以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交联剂,合成系列内交联型聚碳酸亚丙酯水性聚氨酯(PPCWPU)。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耐水性实验和接... 以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交联剂,合成系列内交联型聚碳酸亚丙酯水性聚氨酯(PPCWPU)。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耐水性实验和接触角实验对WPU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TMP用量的增加,WPU胶膜的热性能提高。同时,胶膜的耐水性和防水性也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交联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 三羟甲基丙烷(TMP) 水性聚氨酯(WPU) 建筑用化学品
下载PDF
不同内交联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强 付婷 +1 位作者 黄美婷 梁勇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0期9-11,8,共4页
分别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二乙烯三胺(DETA)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为内交联单体合成水性聚氨酯(WPU),探讨不同交联单体及用量对WPU乳液性能、胶膜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内交联单体的增加,WPU... 分别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二乙烯三胺(DETA)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为内交联单体合成水性聚氨酯(WPU),探讨不同交联单体及用量对WPU乳液性能、胶膜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内交联单体的增加,WPU粒径先较小后增大,当TMP的量超过16%后,WPU乳液稳定性开始下降,而采用后扩链方式的DETA和KH-792则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要小。WPU胶膜力学性能数据表明,随着TMP增加,胶膜模量升高,但是伸长率和断裂应力下降;而随着DETA增加,胶膜模量升高,断裂应力下降,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先升高后降低;随着KH-792的增加,胶膜模量升高,断裂应力、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都是先升高后降低。DSC分析表明交联后WPU胶膜的微相分离程度都有所增加,TMP交联方式WPU微相分离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交联 水性聚氨酯 稳定性 力学性能 热性能
下载PDF
内交联水性聚氨酯脲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冬亚 张鹏 +1 位作者 邱凤仙 曹国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0-273,共4页
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乙二胺作为硬段,聚醚多元醇(GE220)为软段,以蓖麻油(CA)和三羟甲基丙烷(TMP)多元醇为内交联剂,制备了两个系列的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脲(PUU)分散液,测定了PUU水分散液及其膜的物理性能和... 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乙二胺作为硬段,聚醚多元醇(GE220)为软段,以蓖麻油(CA)和三羟甲基丙烷(TMP)多元醇为内交联剂,制备了两个系列的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脲(PUU)分散液,测定了PUU水分散液及其膜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未交联的PUU水分散液相比,交联型PUU表现出较好的疏水性能,吸水率从52.4%下降到12.0%,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尽管水分散液的粒径略有增加,但成膜后的耐水性增强,力学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脲 内交联 耐水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多胺类内交联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杨 王海峰 +3 位作者 杨维维 管永华 王涛 鲍杰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1,共5页
设定R值为1.8,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自制聚硅氧烷嵌段聚醚为原料,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为催化剂,四乙烯五胺为多胺类内交联剂,合成内交联型水性聚氨酯HSi-WPU_((TEPA))。探讨投料方式、四乙烯五胺用量等因素对HSi-WPU_((TEPA))性能的影响... 设定R值为1.8,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自制聚硅氧烷嵌段聚醚为原料,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为催化剂,四乙烯五胺为多胺类内交联剂,合成内交联型水性聚氨酯HSi-WPU_((TEPA))。探讨投料方式、四乙烯五胺用量等因素对HSi-WPU_((TEPA))性能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羊毛织物的防缩整理中。结果表明:以先分散后扩链的方式引入四乙烯五胺,且四乙烯五胺与聚氨酯预聚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6时,HSi-WPU_((TEPA))的成膜性、耐水性和稳定性较好。当HSi-WPU_((TEPA))的含固量为20%,质量浓度为70 g/L时,整理后的羊毛织物防缩效果好,手感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整理 防缩 水性聚氨酯 内交联 超支化 羊毛织物
下载PDF
内交联型自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国强 杨建军 +3 位作者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1-158,共8页
为获得自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丙二醇(PPG)为单体,1,4-丁二醇(BDO)和2,2-二羟甲基丁酸(DMBA)为扩链剂,双季戊四醇(DPE)为交联剂,水合肼为后扩链剂,制备出一系列内交联型自消光水性聚氨酯乳液和胶膜。借助... 为获得自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丙二醇(PPG)为单体,1,4-丁二醇(BDO)和2,2-二羟甲基丁酸(DMBA)为扩链剂,双季戊四醇(DPE)为交联剂,水合肼为后扩链剂,制备出一系列内交联型自消光水性聚氨酯乳液和胶膜。借助红外光谱仪对胶膜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胶膜的表面形貌,考察DPE和水合肼对胶膜表面光泽度的影响,并研究DPE的加入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和胶膜力学性能、耐水性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PE和水合肼添加量的提高,胶膜的光泽度逐渐下降,当DPE质量分数为1.75%,水合肼摩尔分数为40%时,胶膜表面的60°光泽度达到4,符合自消光机制;此时乳液粒径达到1192 nm,胶膜的吸水率由65.2%降低至7.1%,耐水性显著提高;拉伸强度由9.11 MPa提升至20.24 MPa,断裂伸长率由616%降低至420%,力学性能增强;胶膜质量损失10%时的温度由274.6℃提高至281.1℃,质量损失50%时的温度由334.9℃提高至342.9℃,热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交联 水性聚氨酯 自消光 双季戊四醇 后扩链 水合肼 整理剂
下载PDF
TPGDA加料顺序对聚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小龙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7,共5页
以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为交联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预乳化工艺,通过在聚合前期或后期集中引入交联剂的2种加料顺序,合成了系列TPGDA内交联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采用激光粒度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拉力试验机、热重分析仪等研... 以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为交联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预乳化工艺,通过在聚合前期或后期集中引入交联剂的2种加料顺序,合成了系列TPGDA内交联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采用激光粒度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拉力试验机、热重分析仪等研究了工艺顺序、TPGDA用量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GDA的加料顺序对改性效果影响显著。前期引入利于形成小粒径、窄分布乳液,提高成膜物的杨氏模量与热稳定性。后期引入利于提高乳液干燥速率,增强成膜物抗热返粘性与邵氏硬度。TPGDA的质量分数以0.5%为宜,内交联剂引入工艺顺序应根据两种工艺的改性特点结合实际应用需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内交联 加料顺序 聚丙烯酸酯乳液
原文传递
高装饰水性汽车面层涂料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董观秀 夏范武 +2 位作者 胡中 付强 严俊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0年第18期23-24,共2页
采用新颖的技术路线合成出具有特殊流变性的水性丙烯酸树脂,以适应水性单色面漆和水性金属闪光漆的需要。该项目的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水性汽车面漆的空白,产品各项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相当,一旦工业化生产,对环保意义重大。但... 采用新颖的技术路线合成出具有特殊流变性的水性丙烯酸树脂,以适应水性单色面漆和水性金属闪光漆的需要。该项目的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水性汽车面漆的空白,产品各项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相当,一旦工业化生产,对环保意义重大。但也存在施工工艺复杂、涂装设备投资大、涂装条件要求高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闪光涂料 改性 汽车漆 面层涂料 水性涂料
原文传递
自交联型丙烯酸酯共聚乳液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洪涛 李建宗 管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24,共3页
以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四元共聚乳液。研究了该共聚乳胶的电解质稳定性、电泳迁移率、膜的溶胀性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共聚 羟甲基 丙烯酰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