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水碳源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芳 于汉英 +3 位作者 张兴文 张捍民 刘毅慧 杨凤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4-88,共5页
采用气升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对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器分别以蔗糖和乙酸钠为进水碳源时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特性与进水碳源有很大的关系;以蔗糖为碳源时,好氧污泥颗粒化速度快,好... 采用气升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对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器分别以蔗糖和乙酸钠为进水碳源时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特性与进水碳源有很大的关系;以蔗糖为碳源时,好氧污泥颗粒化速度快,好氧颗粒污泥表面被丝状物包裹,颗粒中w(VSS)为92%;以乙酸钠为碳源时,污泥颗粒化速度慢,好氧颗粒污泥表面光滑,w(VSS)只有55%左右;不同碳源下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沉降性能差别不大,但好氧颗粒污泥胞外多聚物的含量有很大差别。结果表明,由于进水碳源不同,好氧颗粒污泥特性和废水处理能力有一定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间歇反应器 好氧污泥颗粒化 碳源 胞外多聚物
下载PDF
碳氮比对短程反硝化过程中N_2O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巩有奎 王淑莹 +1 位作者 王莎莎 王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49-2054,共6页
采用体积为3 L的SBR反应器,通过投加NaNO2的方式调节反硝化初始NO-2-N为20 mg N.L-1,同时,投加0、0.05、0.1、0.2 ml乙醇调节初始碳氮比(C/N)分别为1.8、2.5、3.2、4.5,考察了不同C/N下亚硝的还原及N2O的变化情况,不同碳氮比条件下,最... 采用体积为3 L的SBR反应器,通过投加NaNO2的方式调节反硝化初始NO-2-N为20 mg N.L-1,同时,投加0、0.05、0.1、0.2 ml乙醇调节初始碳氮比(C/N)分别为1.8、2.5、3.2、4.5,考察了不同C/N下亚硝的还原及N2O的变化情况,不同碳氮比条件下,最高N2O积累量分别为333、200、245、256μmol.L-1。随C/N增加,亚硝反硝化速率和N2O生成速率增加。内源反硝化N2O还原速率为35~45 mg N.(g MLSS)-1.h-1,外碳源反硝化N2O还原速率为172 mg N.(g MLSS)-1.h-1。短程反硝化过程中,反硝化初始阶段会产生N2O的积累,其主要原因是氧化亚氮还原酶的合成速率小于亚硝态氮还原酶的合成速率;低碳氮比条件下,亚硝态氮还原酶和氧化亚氮还原酶竞争内碳源电子供体,导致N2O的积累;高碳氮比条件下,NO-2和N2O同时被还原,不会产生N2O的大量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态氮反硝化 碳氮比 N2O 内碳源
下载PDF
新型后置反硝化工艺处理低C/N(C/P)比污水脱氮除磷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钢 谌建宇 +4 位作者 黄荣新 王振兴 陈泽涛 朱亮 徐向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79-2986,共8页
从内碳源有效利用角度出发,开发了新型连续流后置反硝化AOA工艺,将厌氧段混合液按一定比例分流至缺氧段,从而强化缺氧段反硝化除磷作用.进水NH+4-N和PO3-4-P浓度保持在(38.31±2.03)mg·L-1和(5.74±0.13)mg·L-1,在不... 从内碳源有效利用角度出发,开发了新型连续流后置反硝化AOA工艺,将厌氧段混合液按一定比例分流至缺氧段,从而强化缺氧段反硝化除磷作用.进水NH+4-N和PO3-4-P浓度保持在(38.31±2.03)mg·L-1和(5.74±0.13)mg·L-1,在不同运行阶段进水COD分别控制在300mg·L-1和250 mg·L-1,考察了AOA工艺处理低C/N(C/P)比污水过程影响因素.当进水C/N比和C/P比分别为7.41±0.26和52.36±1.25时,通过将SRT由10 d延长到16 d,系统TN和PO3-4-P去除率分别稳定在65.86%±2.06%和90.00%±3.97%;当进水C/N比、C/P比降至6.14±0.32和43.40±1.37时,在SRT为16 d条件下,将A/O/A体积比由1/3/1调整为1/2/2,TN和PO3-4-P去除率分别升至69.76%±3.36%和98.73%±1.82%.结果表明,采用控制SRT、调整好氧/缺氧HRT等策略,可保证处理低C/N(C/P)比污水AOA工艺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除磷 后置反硝化 反硝化除磷 内碳源 C N比 C P比
原文传递
解决城镇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所需碳源不足的方法综述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桂荣 李雪 +4 位作者 许文峰 赵德江 茹韦源 薛素勤 刘芳莹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4期149-150,共2页
随着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中国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碳源不足而导致的脱氮除磷效果差,出水难以达标的问题日益突出。结合最新对污水厂可利用碳源的研究成果,对内、外碳源进行总结分析。充分利用内碳源和外碳源以降低外碳源使用时增... 随着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中国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碳源不足而导致的脱氮除磷效果差,出水难以达标的问题日益突出。结合最新对污水厂可利用碳源的研究成果,对内、外碳源进行总结分析。充分利用内碳源和外碳源以降低外碳源使用时增加的污水处理成本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为经济有效解决污水处理厂碳源不足,提高生物脱氮除磷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除磷 内碳源 外加碳源
下载PDF
重庆城镇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优化调控措施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逸飞 吉芳英 +4 位作者 许晓毅 邓泉明 赵正刚 况力 杨肃博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6,共6页
重庆地区的污水中碳源浓度总体较低,污水厂运行时普遍存在进水C/N值<5,无法满足反硝化所需碳源导致出水TN不达标的问题,而总氮的去除除了与碳源浓度有关外,还受到溶解氧和回流比等运行参数的影响。因此,在重庆市某污水厂进行了调节... 重庆地区的污水中碳源浓度总体较低,污水厂运行时普遍存在进水C/N值<5,无法满足反硝化所需碳源导致出水TN不达标的问题,而总氮的去除除了与碳源浓度有关外,还受到溶解氧和回流比等运行参数的影响。因此,在重庆市某污水厂进行了调节回流比和溶解氧及投加外碳源试验,研究了通过改变污水厂运行管理方式来优化出水TN指标的效果。在内回流比由180%调整至300%,好氧段溶解氧由2. 5 mg/L降至1. 5 mg/L的条件下,结合外碳源的投加,可使出水TN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且每去除1 mg/L的TN,需投加10. 65 mg/L乙酸钠或7. 81 mg/L葡萄糖,即2×10^4m^3/d污水需要投加213 kg乙酸钠或156 kg葡萄糖,折合COD分别为99和142kg,成本分别为650元和550元,相差不大,故选用乙酸钠更合适。试验证明,在现有污水厂提标改造的过程中,通过改变运行管理方式而避免工程化改造,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污水处理厂 生物脱氮 一级A标准 内回流比 溶解氧 外碳源
原文传递
城市污水厂A^(2)/O工艺生物脱氮过程优化控制 被引量:15
6
作者 冯红利 赵梦月 丁舒喆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106,共5页
针对城市污水厂运行过程中曝气风机能耗高、外加碳源药耗高的问题,将A^(2)/O工艺中好氧池沿程氨氮浓度、进出水总氮浓度、缺氧池末端出水的硝酸盐氮浓度和COD浓度作为分析对象,进行A^(2)/O生物脱氮过程的优化控制。首先根据好氧池沿程... 针对城市污水厂运行过程中曝气风机能耗高、外加碳源药耗高的问题,将A^(2)/O工艺中好氧池沿程氨氮浓度、进出水总氮浓度、缺氧池末端出水的硝酸盐氮浓度和COD浓度作为分析对象,进行A^(2)/O生物脱氮过程的优化控制。首先根据好氧池沿程氨氮浓度调节好氧池的曝气量,从而进行硝化过程的优化控制。然后根据进、出水总氮浓度调节系统的内回流比,根据缺氧池末端出水的硝酸盐氮浓度和COD浓度调节缺氧池外部的碳源投加量,从而进行反硝化过程的优化控制。结果表明,采取上述生物脱氮过程的优化控制策略,使得某5×10^(4)m^(3)/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实际运行中曝气量降低了50%,碳源投加量降低了74%,出水水质仍能达到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生物脱氮 曝气量 内回流比 碳源 优化控制
原文传递
污水碳源对复合垂直流-水平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夏艳阳 崔理华 黄小龙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8-644,共7页
碳源是人工湿地反硝化作用重要的限制因子,提供足够的碳源能够有效地提高湿地系统的反硝化作用,从而提高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考察了以污水碳源作为复合垂直流-水平流人工湿地水平流进水碳源,对系统去氮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添加... 碳源是人工湿地反硝化作用重要的限制因子,提供足够的碳源能够有效地提高湿地系统的反硝化作用,从而提高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考察了以污水碳源作为复合垂直流-水平流人工湿地水平流进水碳源,对系统去氮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添加碳源能使复合人工湿地对TN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由23.19%、39.57%提高到34.17%和50.4%。当碳源污水(化粪池污水)/硝化处理水(垂直流出水)体积比为1∶4(C/N=1.22∶1)时,系统对氨氮和总氮具有最好的去除效果,且在不同季节具有较强的脱氮稳定性。不同季节加碳源复合系统对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差异显著,在夏季去除效果最高可到达66.79%和60.95%。在加污水碳源条件下,增加停留时间对TN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氨氮去除率;有植物系统比无植物系统去除NH+4-N和TN的效果要好,且夏季提升效果最明显。由此可见,以污水碳源作为复合垂直流-水平流人工湿地系统中水平流部分的碳源,是强化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有效手段,但是添加碳源比例、保温措施及植物种植是人工湿地重要的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碳源 脱氮 复合垂直流-水平流人工湿地
原文传递
基于碳源优化的反硝化除磷及微生物特性 被引量:12
8
作者 潘婷 张淼 +4 位作者 范亚骏 刘义忠 庞晶津 王一鑫 於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901-2908,共8页
接种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AAO-BCO)系统的反硝化除磷污泥,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序批式(AAO-SBR)系统,重点考察了乙酸盐和丙酸盐配比(1:0,2:1,1:1,1:2和0:1)对反硝化除磷效率的影响,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比了不同配比下微生物菌... 接种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AAO-BCO)系统的反硝化除磷污泥,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序批式(AAO-SBR)系统,重点考察了乙酸盐和丙酸盐配比(1:0,2:1,1:1,1:2和0:1)对反硝化除磷效率的影响,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比了不同配比下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工况下,AAO-SBR系统均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去除和反硝化除磷能力.而当乙酸钠/丙酸钠=1:0时,厌氧阶段在高效利用COD(87.63%)的同时完成聚-β-羟基烷酸(PHAs)的合成(174mgCOD/gMLSS),释磷量高达31.22mg/L;缺氧阶段PO4^3--P的去除(74%)伴随着NO3^--N反硝化(90%),PHAs利用率为72.4%,实现了氮磷的高效去除.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不同碳源配比影响了微生物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1%~76%)、绿弯菌门(Chloroflexi,1%~26%)、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31%)等占据绝大比例,而乙酸钠、丙酸钠共存时,微生物的多样性较好.当乙酸钠为单一碳源时,系统中聚磷菌(PAOs, 21.364%)在与聚糖菌(GAOs, 2.317%)的竞争中占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O-SBR反应器 乙酸钠/丙酸钠 反硝化除磷 内碳源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厌/缺氧时间对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和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琪 李冬 +2 位作者 李鹏垚 陈晓义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99-4206,共8页
选用4组同规格SBR反应器,在A/O/A模式下以水解酸化液为进水,调整厌/缺氧时间分别为50min/170min、90min/130min、130min/90min、180min/40min,探讨颗粒污泥在不同厌/缺氧时间下脱氮除磷特性.结果表明,厌氧时间从50min延长至90min时,污... 选用4组同规格SBR反应器,在A/O/A模式下以水解酸化液为进水,调整厌/缺氧时间分别为50min/170min、90min/130min、130min/90min、180min/40min,探讨颗粒污泥在不同厌/缺氧时间下脱氮除磷特性.结果表明,厌氧时间从50min延长至90min时,污泥内碳源储存量和释磷量增加,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效率提高至62.65%,TN、TP去除率分别从81.1%、82.2%上升92.9%、98.5%.当厌氧时间从90min升至180min时,释磷量反而下降,厌氧内源性条件刺激胞外聚合物(EPS)增加造成聚羟基烷酸(PHA)合成下降,TP去除率降至88.1%;同时缺氧时间从130min降至40min,系统残留的NOX-较多,造成TN去除率降低至84%.机理分析表明系统中TN在好氧段由反硝化聚磷菌(DPAOs)和反硝化聚糖菌(DGAOs)利用PHA以SND方式消耗,并在缺氧段由DGAOs内源反硝化进一步去除,TP由PAOs和DPAOs去除,由批次实验估算得DPAOs占比在R2中最高,达41%,4组反应器运行期间颗粒均未发生解体,以水解酸化液为基质培养的颗粒结构完整、稳定性强.结果表明,厌/缺氧时间的适当延长有利于加强内碳源的贮存与转化,强化厌氧释磷、SND和后置内源反硝化效果,实现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和除磷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好氧颗粒污泥 内碳源 后置反硝化 反硝化聚磷菌 厌/缺氧时间
下载PDF
Bardenpho工艺内回流与碳源投加耦合控制动态模拟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月娣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66-70,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Bardenpho工艺的脱氮性能,以南方某污水厂扩建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Bio Win/Controller模型软件平台,对比4种内回流和碳源投加的控制策略,并进行连续93d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内回流和碳源投加的耦合控制策略无论在工艺稳... 为了进一步提高Bardenpho工艺的脱氮性能,以南方某污水厂扩建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Bio Win/Controller模型软件平台,对比4种内回流和碳源投加的控制策略,并进行连续93d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内回流和碳源投加的耦合控制策略无论在工艺稳定性、抗冲击负荷能力,还是节能降耗上都是最优的。该控制策略由2个控制环路组成,一个环路控制碳源投加量,使后置缺氧区硝酸盐氮浓度维持在设定值(4 mg/L);另一个环路控制内回流量,维持缺氧区硝酸盐氮设定值浓度为2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Bardenpho工艺 反硝化 内回流 碳源投加量 耦合控制 BioWin/Controller
原文传递
碳源对污水处理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雨倩 赵军 《大众科技》 2014年第2期39-41,共3页
在污水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中,碳源种类及浓度对于处理系统去除效果的高效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生物脱氮及除磷各步骤碳源需求的机理,探讨碳源类型及碳源浓度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提高污水碳源浓度常用的手段即增... 在污水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中,碳源种类及浓度对于处理系统去除效果的高效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生物脱氮及除磷各步骤碳源需求的机理,探讨碳源类型及碳源浓度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提高污水碳源浓度常用的手段即增加外碳源及内碳源方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除磷 碳源 内碳源 外碳源
下载PDF
A^(2)/O+反硝化深床滤池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经济脱氮的运行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熊鲲 戚阳军 +3 位作者 蒋沛廷 王勇 伍刚 谢翼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脱氮是当前城镇污水处理的重点,其中A^(2)/O+反硝化滤池工艺是生活污水处理主流工艺,四川省岷江流域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通过优化进水流量分配比、调节溶解氧和内回流比、碳源筛选等工艺试验,综合考察了工艺调控措施对系统脱氮效能的提升... 脱氮是当前城镇污水处理的重点,其中A^(2)/O+反硝化滤池工艺是生活污水处理主流工艺,四川省岷江流域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通过优化进水流量分配比、调节溶解氧和内回流比、碳源筛选等工艺试验,综合考察了工艺调控措施对系统脱氮效能的提升以及脱氮成本的经济化控制。结果表明,A^(2)/O池进水100%进入厌氧区、内回流比200%、A^(2)/O池末端溶解氧控制在1.5 mg/L、反硝化深床滤池投加液体复合碳源,在有效深度脱氮的同时节约运行费用,总氮指标满足岷沱江标准,脱氮费用降低0.37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 进水流量分配比 溶解氧 回流比 复合碳源
下载PDF
低C/N值污水强化生物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航 董立春 吕利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0-85,共6页
采用改良型A^(2)/O工艺处理低C/N值城市污水,在具体工程实例中考察了内回流比与DO浓度对生物脱氮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取外加碳源的方式强化出水氮素指标的可控性。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内回流比有利于提高总氮去除率,但过高的内回流... 采用改良型A^(2)/O工艺处理低C/N值城市污水,在具体工程实例中考察了内回流比与DO浓度对生物脱氮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取外加碳源的方式强化出水氮素指标的可控性。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内回流比有利于提高总氮去除率,但过高的内回流比会提升缺氧区DO浓度,不利于反硝化反应的进行;降低DO浓度有利于总氮的去除,但会对好氧区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氨氮的转化受到影响。基于所采用的5种内回流比与5种DO工况,选出的较为合适的内回流比为275%、DO为1.2~1.5 mg/L,在辅以外加碳源的情况下,出水总氮平均浓度能降至9.20 mg/L,氨氮平均浓度为0.38 mg/L,出水氮素指标显著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投加碳源不会对出水COD产生明显影响,外加碳源对成本的贡献仅为0.11元/m^(3),且对出水水质指标可实现更加稳健的控制,有效促进了成本与水质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C/N值污水 生物脱氮 内回流比 溶解氧 外加碳源 氮素
原文传递
延时厌氧调控DPAOs内碳源转化实现反硝化除磷
14
作者 李冬 胡丽君 +3 位作者 李明润 邓栋才 毛中新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62-3671,共10页
采用SBR反应器,以模拟市政污水为进水基质,在富集PAOs后采用厌氧/缺氧/好氧运行方式富集DPAOs,探讨延长厌氧时间过程中DPAOs内碳源利用、脱氮除磷效果及富集程度.结果表明:厌氧时间由50min延长至70和90min,DPAOs内碳源的储量及利用率增... 采用SBR反应器,以模拟市政污水为进水基质,在富集PAOs后采用厌氧/缺氧/好氧运行方式富集DPAOs,探讨延长厌氧时间过程中DPAOs内碳源利用、脱氮除磷效果及富集程度.结果表明:厌氧时间由50min延长至70和90min,DPAOs内碳源的储量及利用率增加,延时厌氧条件的改进使DPAOs富集程度增加.厌氧90min 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54%和94.6%,DPAOs/PAOs及DPAOs对内碳源贡献率达69.4%和60.1%,继续延长厌氧时间至110和130min后,DPAOs内碳源的储量降低系统除磷效率下降,厌氧130min TP平均去除率、DPAOs/PAOs及DPAOs对内碳源贡献率分别降至84.6%、50.2%和36.4%.延时厌氧运行过程中,LB-EPS含量变化较小,内碳源储量的改变对TB-EPS影响较大.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系统内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厌氧90min时以Dechloromonas、Candidatus_Accumulibacter为代表的DPAOs是系统内优势微生物(相对丰度由接种污泥1.44%、2.12%增至15.58%、5.86%);厌氧130min时DPAOs丰度减少,以Candidatus_Competibacter为代表的DGAOs明显增多(相对丰度由厌氧90min的3.29%增至16.16%),导致系统除磷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时厌氧 反硝化除磷 内碳源 EPS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低负荷运行时内回流比对A^(2)O工艺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俊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83,共3页
考察了低负荷运行情况下,内回流比对A^(2)O工艺脱氮效果及碳源投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回流比由400%降至200%时,缺氧池出水NO_(3)^(-)-N浓度由5 mg/L降至2 mg/L左右,该过程大约需要6 h。相比于内回流比为400%,内回流比为200%时,在碳源... 考察了低负荷运行情况下,内回流比对A^(2)O工艺脱氮效果及碳源投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回流比由400%降至200%时,缺氧池出水NO_(3)^(-)-N浓度由5 mg/L降至2 mg/L左右,该过程大约需要6 h。相比于内回流比为400%,内回流比为200%时,在碳源投量相同的条件下,总氮去除率提高22.4%;在好氧池出水NO_(3)^(-)-N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碳源投量节约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负荷运行 内回流比 A^(2)O 碳源 脱氮
原文传递
A Modified Oxidation Ditch with Additional Internal Anoxic Zones for Enhanced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被引量:5
16
作者 LIU Wei YANG Dianhai XU Li SHEN Changmi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92-198,共7页
A novel modified pilot scale anaerobic oxidation ditch with additional internal anoxic zones was operated experimentally, aiming to study the improvement of biologic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and the effect of... A novel modified pilot scale anaerobic oxidation ditch with additional internal anoxic zones was operated experimentally, aiming to study the improvement of biologic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and the effect of enhanced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in the process. Under al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anaero- bic-oxidation ditch with additional internal anoxic zones and an internal recycle ratio of 200% had the highest nutrient removal efficiency. The effluent NH4 -N, total nitrogen (TN), PO3 -P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contents were 1.2 mg.L-1, 13 mg.L 1, 0.3 mg.L -1 and 0.4 mg.L-1, respectively, all met the discharge standards in China. The TN and TP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remarkably improved from 37% and 50% to 65% and 88% with the presence of additional internal anoxic zones and internal recycle ratio of 200%.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dditional internal anoxic zones can optimize the utilization of available carbon source from the anaerobic outflow for denitrification. It was also found that phosphorus removal via the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was stimulated in the additional internal anoxic zones, which was beneficial for biologic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when treating wastewater with a limited carbon source. However, an excess internal recycle would cause nitrite to accumulate in the system. This seems to be harmful to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anoxic zones internal recycle carbon source NITRATE PHOSPHORUS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强化生物脱氮措施探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司文曦 李辰 马庆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1-25,共5页
针对污水厂经常出现的进水碳源不足的问题,从调整工艺运行模式、内碳源挖掘和外碳源的选择及投加等方面,对污水厂碳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析,以强化生物脱氮效果,保证出水总氮的稳定达标,可为其他污水厂处理同类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总氮 脱氮 内碳源 外碳源
原文传递
内碳源反硝化工艺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杨漫 杨兴华 李宁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143-145,共3页
通过对常规市政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利用系统内碳源,来研究反硝化脱氮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常规工艺的总氮去除率最高为49.2%,最低只有15.8%,平均去除率为34.1%,通过不断优化改进工艺,总氮去除率达到了最高为75.6%,最低为53.2%,平均... 通过对常规市政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利用系统内碳源,来研究反硝化脱氮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常规工艺的总氮去除率最高为49.2%,最低只有15.8%,平均去除率为34.1%,通过不断优化改进工艺,总氮去除率达到了最高为75.6%,最低为53.2%,平均去除率为65%;当进水总氮不大于40 mg/L时,按总氮平均去除率65%计算,出水总氮在14 mg/L以下,如按最高去除率75.6%计算,出水总氮可达到10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 内碳源 总氮 市政污水
下载PDF
内循环回流比和碳源投加量对两段进水A/O工艺去除重油加工污水氮污染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长刚 阎光绪 郭绍辉 《石油科学通报》 2018年第4期475-482,共8页
为了提高传统重油加工污水处理厂氮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实现碳、氮污染物的协同脱除,本文结合现场生化装置运行参数和前期研究成果,构建了两段进水A/O工艺中试实验装置和运行参数。侧线实验在一个重油加工污水处理厂开展,以水解酸化单元... 为了提高传统重油加工污水处理厂氮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实现碳、氮污染物的协同脱除,本文结合现场生化装置运行参数和前期研究成果,构建了两段进水A/O工艺中试实验装置和运行参数。侧线实验在一个重油加工污水处理厂开展,以水解酸化单元出水为处理对象。控制工艺条件:分段进水比例为7:3、外循环回流比1、溶解氧浓度(缺氧区0.1~0.4 mg/L,好氧区3.5~4.5 mg/L),重点考察第1段A/O内循环回流比R值、第2段A/O反硝化段外加碳源(葡萄糖)量对装置氮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内循环回流比和碳源投加量,可以明显提高两段A/O工艺的总氮去除能力,并且不会降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确定,最佳内循环回流比R值为0.5,碳源投加量为30 mg/L。在此条件下,总氮去除率可达84.7%,出水总氮质量浓度可以控制在10 mg/L以下,实现了重油加工污水深度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加工污水 两段A/O工艺 内循环回流比 碳源 脱氮
下载PDF
改良AAO工艺处理低浓度碳源废水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柯浪文 陈轩 +1 位作者 周伟 周少奇 《贵州科学》 2020年第3期83-86,共4页
以广州某污水处理厂的低碳源废水运行为例,探讨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的改良AAO工艺在低碳源进水条件下的优化条件,在尽量避免另加碳源的情况下,通过工艺优化,可以确保正常处理效果。采用多点进水改良的A^2/O工艺... 以广州某污水处理厂的低碳源废水运行为例,探讨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的改良AAO工艺在低碳源进水条件下的优化条件,在尽量避免另加碳源的情况下,通过工艺优化,可以确保正常处理效果。采用多点进水改良的A^2/O工艺取得了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说明了在传统A^2/O工艺厌氧池前增加预缺氧池,而且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多点分配进入生化池,可以在低碳源条件下,优化生物脱氮除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用内碳源条件下改良AAO工艺的污泥龄取19天,内回流率取130%,外回流率取80%,出水能稳定达标。试验结果为采用改良AAO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在高原环境下运行提供了参考数据,也可为低碳源情况下污水厂升级改造设计时进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源废水 改良AAO 内碳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