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靶场内外场联合试验系统时空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伟 《兵工自动化》 2019年第2期50-54,共5页
从海上靶场内外场联合试验系统的构成及运行特点出发,建立时间和空间描述一致的仿真任务空间是内外场联合试验环境构建的基础。分析时空不一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设计系统时空一致性指标,并从空间一致性、时间一致性、时空一致性和因果... 从海上靶场内外场联合试验系统的构成及运行特点出发,建立时间和空间描述一致的仿真任务空间是内外场联合试验环境构建的基础。分析时空不一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设计系统时空一致性指标,并从空间一致性、时间一致性、时空一致性和因果关系一致性4个方面给出时空一致性解决方案。该方案已在某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内外场联合试验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场 联合试验 时空一致性 时间一致性 空间一致性
下载PDF
舰载舷外有源诱饵内外场综合试验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鸿喜 韩伟 张志辉 《舰船电子对抗》 2014年第2期19-23,28,共6页
介绍了进行舰载舷外有源诱饵的常规内外场试验方法,提出了利用内外场试验手段进行综合试验鉴定。以舷外有源诱饵干扰成功率指标试验为重点,在干扰效果评估上,主要研究了外场末制导雷达固定站试验的评估准则和数据样本获取方法;通过把干... 介绍了进行舰载舷外有源诱饵的常规内外场试验方法,提出了利用内外场试验手段进行综合试验鉴定。以舷外有源诱饵干扰成功率指标试验为重点,在干扰效果评估上,主要研究了外场末制导雷达固定站试验的评估准则和数据样本获取方法;通过把干扰成功率试验归结为成败型二项分布参数评估与检验,研究了基于Bayes理论的小子样外场试验方案设计、利用内外场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融合和综合分析评定方法。最后给出了方法的算例,经使用分析表明对舷外有源诱饵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诱饵 内外场 小子样 试验方法
下载PDF
告警反应时间内外场数据的一致性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兴华 《舰船电子对抗》 2015年第3期12-14,26,共4页
内外场试验数据的一致性检验是校验、确认和验收(VV&A)的重要内容,内场数据必须经过一致性检验才有价值,在统计学上就是2个总体的一致性检验问题。通过非参数方法及参数方法进行告警反应时间内外场数据的一致性检验,检验内外场数据... 内外场试验数据的一致性检验是校验、确认和验收(VV&A)的重要内容,内场数据必须经过一致性检验才有价值,在统计学上就是2个总体的一致性检验问题。通过非参数方法及参数方法进行告警反应时间内外场数据的一致性检验,检验内外场数据样本是否来自同一随机总体,确定2个样本的总体分布是否相同以及在给定置信度下内外场试验结果是否满足一致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告警反应时间 内外场 一致性
下载PDF
倾斜煤层沿空异形巷道煤柱宽度与围岩控制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郑铮 杨增强 +3 位作者 朱恒忠 何富连 杜朝阳 刘炳权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3-231,共9页
为了探究倾斜煤层沿空掘巷留窄煤柱的合理宽度,采用传统矿压"内外应力场"理论和偏应力第二不变量表征特性对不同宽度煤柱影响下巷道围岩破碎机理与控制展开研究。通过建立沿空斜顶巷道力学模型,推导出倾斜煤层"内应力场&... 为了探究倾斜煤层沿空掘巷留窄煤柱的合理宽度,采用传统矿压"内外应力场"理论和偏应力第二不变量表征特性对不同宽度煤柱影响下巷道围岩破碎机理与控制展开研究。通过建立沿空斜顶巷道力学模型,推导出倾斜煤层"内应力场"影响范围为12.2~12.8 m。与水平煤层不同,倾斜煤层巷道顶板围岩在一定深度开始受到其相邻采空区应力影响,引起偏应力值再次攀升,计算应力波动值结合巷道围岩位移变化情况,最终确定合理窄煤柱宽度为10 m。异形巷道断面特征导致围岩应力分布和破碎呈现不对称性,继而提出顶板预应力锚杆+高强度单体锚索+桁架锚索支护耦合作用下的非对称围岩控制技术,最后经50 m试验段作为工程检验,成功应用于工程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应力场 倾斜顶板 主偏应力 波动值 耦合作用 非对称性
原文传递
沿空掘巷煤柱合理宽度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薛康生 付宝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403-408,438,共7页
沿空掘巷时周围岩体受二次采动影响,巷道围岩更易变形,矿压显现更为剧烈。护巷煤柱的合理留设是沿空掘巷技术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煤柱的合理宽度应既能满足煤柱自身的稳定性,又能在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期间利于巷道的维护。为了研究... 沿空掘巷时周围岩体受二次采动影响,巷道围岩更易变形,矿压显现更为剧烈。护巷煤柱的合理留设是沿空掘巷技术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煤柱的合理宽度应既能满足煤柱自身的稳定性,又能在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期间利于巷道的维护。为了研究沿空掘巷煤柱的合理留设宽度,以某矿1622(3)工作面为背景基于内外应力场理论以及弹性核理论,考虑煤柱对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沿空掘巷煤柱宽度合理范围解析表达式,确定了煤柱合理宽度范围为4.8 m~6.9 m。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时的煤柱的垂直应力分布及巷道围岩变形,最终选取煤柱宽度为5 m。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现场观测数据表明,该煤柱宽度对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维护巷道及煤柱的稳定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掘巷 煤柱 内外应力场 弹性核理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芦子沟矿厚煤层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利辉 丁斌 +4 位作者 李旺军 陈振 商德勇 张永健 宋家乐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1160,共10页
护巷煤柱宽度是沿空掘巷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以芦子沟矿8103工作面沿空掘巷工程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沿空掘巷内外应力场传递演化规律,确定沿空掘巷内应力场分布范围,对比分析不同宽度护巷煤柱下巷道围... 护巷煤柱宽度是沿空掘巷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以芦子沟矿8103工作面沿空掘巷工程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沿空掘巷内外应力场传递演化规律,确定沿空掘巷内应力场分布范围,对比分析不同宽度护巷煤柱下巷道围岩的形变特征,得到最优护巷煤柱宽度为8m。结果表明:内外应力场呈“双驼峰”状分布,内应力场范围为12.2~13.8m,巷道布置在内应力场范围内不会引起支承压力的明显变化,能够保持巷道相对稳定;煤柱宽度由3m增加至35m时,煤柱内垂直应力增长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煤柱宽度为3~8m时,煤柱内垂直应力分布近似为“单驼峰”,煤柱宽度为10~35m时,煤柱内垂直应力分布近似为“双驼峰”。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大,煤柱内部弹性核区不断增加,煤柱塑性区形状由“贯穿”状向“H”形过渡,直至发展为“X”形;煤柱内部破坏方式由“拉、剪复合破坏”向“剪切破坏为主”发展,最终破坏形式为“全剪破坏”。现场试验表明:宽度为8m的护巷煤柱可以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量,能够维持巷道整体稳定;与原护巷煤柱相比,煤炭损失率降低了77.15%,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掘巷 窄煤柱 内外应力场 数值模拟 围岩变形
原文传递
精密角度基准下的多相机定位系统高精度标定 被引量:8
7
作者 徐秋宇 杨凌辉 +3 位作者 牛志远 刘博文 张正吉 邾继贵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372,共9页
在视觉定位测量领域中的大尺寸测量、运动追踪、三维重建、视觉定位中,针对多相机定位系统中相机之间无公共视场或公共视场较小时系统标定困难、方法繁琐、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精密二轴转台的多相机定位系统一体化标定方法。利... 在视觉定位测量领域中的大尺寸测量、运动追踪、三维重建、视觉定位中,针对多相机定位系统中相机之间无公共视场或公共视场较小时系统标定困难、方法繁琐、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精密二轴转台的多相机定位系统一体化标定方法。利用二轴转台提供角度基准,当转台一次转过所有相机视场时,各个相机依次拍摄标定图片,求解出各个相机内参以及各相机到转台的外参,利用转台坐标系中转计算相机之间的外参。整个标定过程由程序控制,实现了多相机系统采图标定的集成化、自动化,降低了标定工作量。分析了多相机定位系统的标定原理,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两相机内参重投影误差在0.17 pixel以内,系统定位精度在1 mm以内。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切实可行,精度较高,可操作性强,可应用于各种无公共视场或公共视场较小的多相机定位系统标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视觉定位测量 多相机定位系统标定 内外参一体化求解 精密二轴转台 无公共视场
原文传递
内外液流通道筒式磁流变制动器制动性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国良 应仕诚 +2 位作者 席兴盛 舒慧杰 喻理梵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针对传统磁流变制动器磁场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内外液通道的筒式磁流变制动器;通过在缸筒和旋转套筒中增设非磁性器件,使得磁力线蜿蜒通过内外轴向液流通道的6段有效阻尼间隙,从而使该制动器在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能产生... 针对传统磁流变制动器磁场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内外液通道的筒式磁流变制动器;通过在缸筒和旋转套筒中增设非磁性器件,使得磁力线蜿蜒通过内外轴向液流通道的6段有效阻尼间隙,从而使该制动器在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能产生较好的转矩性能;阐述了内外液流通道筒式磁流变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有效阻尼间隙在磁场作用下的磁路进行分析;同时推导建立了制动转矩和温度场数学模型;基于COMSOL软件对磁流变制动器电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由电磁场仿真可知,在外加电流为2.0 A、转速400 r/min时,制动转矩可达101.96 N·m,转矩动态可调范围由1.00增加至29.69;由温度场仿真可知,在多次紧急制动下最高温度为42.88℃,符合磁流变液正常工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磁流变制动器 内外液流通道 转矩特性 温度场
下载PDF
引入考虑凝结作用的连续性方程与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修正 被引量:6
9
作者 辜旭赞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4,33,共7页
文章研究了在热带海洋面上的水蒸发 ,发现水蒸发进入大气层将改变地面气压场 ,且蒸发潜热分为内潜热(水汽内能 )和外潜热 (水汽压力能 ) ,蒸发内潜热立即成为大气热能的一部分 ,而蒸发外潜热直接对大气层作功 ,使得大气位能增加 ;研究... 文章研究了在热带海洋面上的水蒸发 ,发现水蒸发进入大气层将改变地面气压场 ,且蒸发潜热分为内潜热(水汽内能 )和外潜热 (水汽压力能 ) ,蒸发内潜热立即成为大气热能的一部分 ,而蒸发外潜热直接对大气层作功 ,使得大气位能增加 ;研究了大气中的大尺度凝结降水和积云对流凝结降水对于环境气压场与位势高度场的直接影响。用郭晓岚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 (已考虑凝结内潜热对大气的加热作用 ) ,加入了考虑因大尺度凝结降水和积云对流参数化凝结降水造成地面气压场及高空位势高度场的变化 ,后者应是凝结外潜热过程作用的结果。在上述研究过程中 ,必须引入考虑凝结作用的连续性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方程 大气水循环 凝结作用 积云对流参数化 内潜热 外潜热 位势高度场
下载PDF
基于CFD的果园喷雾风筒装置流体分析与试验
10
作者 王克超 李云伍 +3 位作者 赵颖 王柏林 黎远江 王义成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针对传统果园风送式喷雾机存在风能利用率低、风场较为分散等问题,开发一种与独立风机直接装配的小型喷雾风筒装置。运用CFD软件对该风筒装置内外流场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内流场风场云图及距外流场出风口不同距离平面中心区域的风速。结... 针对传统果园风送式喷雾机存在风能利用率低、风场较为分散等问题,开发一种与独立风机直接装配的小型喷雾风筒装置。运用CFD软件对该风筒装置内外流场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内流场风场云图及距外流场出风口不同距离平面中心区域的风速。结果表明:风筒内流场风速线分布均匀,能很好地产生旋流风,风能损失小;在外流场中,各平面风速分散性较小,出口风速达到17.15 m/s,满足果园喷雾机的风筒出口速度要求。并通过试验平台验证在距离出风口0.6 m处,实际风速为10.48 m/s,与仿真分析结果相比,相对误差为2.58%,且竖直高度上喷幅可达0.650 m,覆盖宽度可达0.669 m,证明所设计的风筒装置在该喷雾距离下能对果树冠层有较好的覆盖性,为进一步设计机架及风筒装置布置方案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冠层 风筒喷雾 CFD模拟 内外流场 喷雾试验
下载PDF
倾斜厚煤层沿空梯形巷道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仁桂 翟春佳 +1 位作者 刘丽民 李常浩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6,共5页
为了探究倾斜煤层沿空巷道合理煤柱宽度留设,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沿空巷道基本顶力学模型,推导出倾斜煤层内应力场影响范围为12.2~12.8 m;数值模拟不同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偏应... 为了探究倾斜煤层沿空巷道合理煤柱宽度留设,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沿空巷道基本顶力学模型,推导出倾斜煤层内应力场影响范围为12.2~12.8 m;数值模拟不同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偏应力分布特征,最终确定合理窄煤柱宽度为10 m;继而提出顶板预应力锚杆+高强度单体锚索+桁架锚索支护耦合作用下的非对称围岩控制技术,现场矿压观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煤层 内外应力场 偏应力 非对称支护 矿压观测
下载PDF
基于内外场一体化的水面舰艇作战模型检验评估方法
12
作者 韩春亮 顾吉堂 穆琳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4期100-103,123,共5页
针对水面舰艇作战模型检验验证与评估难题,研究作战模型检验评估需求和内容体系,提出基于内外场一体化的检验评估流程和方法,大样本多维度评价作战模型,提高模型的规范性和质量效能。
关键词 水面舰艇 作战模型 内外场一体化 检验评估
下载PDF
倾斜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研究
13
作者 马建文 吕存书 廖永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7-322,共6页
针对沙吉海煤矿14E02倾斜厚煤层综放面沿空掘巷窄煤柱留设尺寸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矿压实测的方法,确定了窄煤柱合理宽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内外应力场理论计算得出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不宜大于6.42 m(上限),基于弹塑性极限平... 针对沙吉海煤矿14E02倾斜厚煤层综放面沿空掘巷窄煤柱留设尺寸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矿压实测的方法,确定了窄煤柱合理宽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内外应力场理论计算得出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不宜大于6.42 m(上限),基于弹塑性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出窄煤柱宽度不宜小于3.96 m(下限);沿空掘巷数值模拟结果表明:4~5 m煤柱在掘进期间能够稳定,但在回采期丧失承载能力且极易引发巷道与煤柱联动性破坏,巷道维护极其困难;当煤柱宽度≥6 m时,窄煤柱在掘巷及回采期间均能形成稳定的弹性核,更利于巷道维护,窄煤柱合理宽度取6 m为宜,这与内外应力场理论计算得出的窄煤柱宽度上限值(6.42 m)基本一致,采用内外应力场理论确定沙吉海煤矿此类倾斜厚煤层综放面窄煤柱宽度较为合理;针对倾斜厚煤层综放面窄煤柱沿空掘巷破坏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围岩控制对策及支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厚煤层 内外应力场理论 沿空掘巷 窄煤柱宽度 围岩控制
下载PDF
弯管内外表面腐蚀缺陷力学-电化学相互作用规律研究
14
作者 张鹏 赵明 +1 位作者 罗梓洋 许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11,共8页
为进一步研究弯管内外表面腐蚀缺陷力学-电化学(M-E)相互作用规律,建立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弯管内外表面含腐蚀缺陷的三维模型,研究内压和缺陷几何形状对M-E相互作用规律及对弯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弯管内外表面存在腐蚀缺陷时,弯... 为进一步研究弯管内外表面腐蚀缺陷力学-电化学(M-E)相互作用规律,建立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弯管内外表面含腐蚀缺陷的三维模型,研究内压和缺陷几何形状对M-E相互作用规律及对弯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弯管内外表面存在腐蚀缺陷时,弯管内侧的M-E效应更强,增加应力和腐蚀的增长速率,使内侧更容易发生失效;当缺陷几何增长时,应力在缺陷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增长,腐蚀主要在缺陷长度方向上增长;外表面缺陷附近的应力和腐蚀增长规律基本一致,而内表面缺陷附近的应力增长较腐蚀增长更为复杂。研究结果可为含腐蚀缺陷弯管评估模型的完善以及管道系统完整性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管 内外表面缺陷 腐蚀 多物理场耦合模型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刀把式工作面切眼对接阶段煤体采动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盛 惠钰博 +3 位作者 赵龙刚 刘建康 邵林林 王帅宾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4-142,共9页
以云盖山二矿233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工作面基本顶的破断形式直接影响刀把式工作面由短工作面过渡到长工作面时切眼对接阶段衔接面周围煤体的应力分布和矿压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理论分析结合3DEC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云盖山二矿2330... 以云盖山二矿233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工作面基本顶的破断形式直接影响刀把式工作面由短工作面过渡到长工作面时切眼对接阶段衔接面周围煤体的应力分布和矿压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理论分析结合3DEC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云盖山二矿23304刀把式工作面1号切眼工作面与2号切眼对接阶段基本顶不同破断形式和覆岩结构特征,揭示了不同岩梁属性对内应力场范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侧向关键块B断裂位置对煤体影响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采空区侧、煤壁前方、煤壁正上方,侧向基本顶断裂位置深入煤体6.21 m,内应力场范围约为12.91~14.43 m,煤体弹性模量对内应力场范围表现为负相关且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把式工作面 基本顶断裂 覆岩结构 侧向支承应力 内外应力场
下载PDF
内外温差对明挖隧道主体结构内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70,共6页
明挖隧道内外温差会使其衬砌结构产生附加应力,严重时会使隧道轴线方向的衬砌产生环向裂缝。通过对温度进行现场监测,获得工程实际内外温差,对其规律进行简要分析并将其作为有限元计算的温度边界条件;采用ANSYS进行有限元计算,考虑明挖... 明挖隧道内外温差会使其衬砌结构产生附加应力,严重时会使隧道轴线方向的衬砌产生环向裂缝。通过对温度进行现场监测,获得工程实际内外温差,对其规律进行简要分析并将其作为有限元计算的温度边界条件;采用ANSYS进行有限元计算,考虑明挖隧道主体结构修建完成和回填完成两个阶段,对隧道内部温度低于外部温度、隧道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以及无温差3种工况进行分析,得出温差对隧道结构应力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隧道 明挖隧道 内外温差 结构应力 温度监测 有限元计算
下载PDF
熔铸装药凝固过程温度场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明明 张斌宏 +1 位作者 万大奎 万力伦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6期93-96,共4页
为消除熔铸装药缩孔,对凝固过程内外温度场的关联工艺进行研究。分别对普通注装、冒口漏斗注装和热芯棒注装3种工艺熔铸装药凝固过程进行实验及结果分析,通过检测壳体外部温度预判壳体内部温度变化,实现壳体内部装药质量预判,得出影响... 为消除熔铸装药缩孔,对凝固过程内外温度场的关联工艺进行研究。分别对普通注装、冒口漏斗注装和热芯棒注装3种工艺熔铸装药凝固过程进行实验及结果分析,通过检测壳体外部温度预判壳体内部温度变化,实现壳体内部装药质量预判,得出影响熔铸装药凝固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装药凝固过程壳体内部温降随时间增加而降低,装药外部温度随内部中心温度降低而降低,且均呈直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铸装药 装药过程 内外温度场 检测
下载PDF
兰新第二双线铁路防风明洞实验段风荷载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春 王明年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2,共6页
介绍了高速铁路防风明洞的基本作用及设计方法;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原理中的数学模型及控制方程,对兰新第二双线铁路防风明洞大风作用下的风荷载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工况的假定以及边界条件的合理设定,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防风明洞数值分... 介绍了高速铁路防风明洞的基本作用及设计方法;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原理中的数学模型及控制方程,对兰新第二双线铁路防风明洞大风作用下的风荷载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工况的假定以及边界条件的合理设定,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防风明洞数值分析模型,并模拟计算了平地路段、浅路堑地段和路堤地段三大类工况和70、60、50、40m/s4种风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开孔情况下,明洞各部位所受风荷载随着风速增大而增大;②明洞迎风侧均为正压,平地地段与路堤地段所受正压较接近,最大值出现在风速为70m/s时,迎风边墙正压为3202Pa;③明洞拱顶及背风侧均为负压,浅路堑地段所受负压最大值出现在风速为70m/s时,拱顶负压为-3550Pa;④各地段背风侧所受负压均小于-1500Pa,背风墙脚与背风边墙受力基本相同;⑤各地段各风速情况下,拱顶处负压均为最大;⑥开孔情况下的明洞各部位风荷载,普遍小于不开孔情况;⑦明洞开孔附近有回流风速,并随着外界风速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防风明洞 风荷载 内外流场 有限体积法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内外双旋流风幕发生装置设计与控尘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莲 李雨成 +1 位作者 任建业 陈卉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8-197,共10页
针对煤矿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超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内外双旋流风幕发生装置,通过数值模拟和相似试验分析了装置应用前后综掘工作面的风流流场特性和粉尘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司机位置粉尘质量浓度随风幕发生装置射流出口风速的增大... 针对煤矿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超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内外双旋流风幕发生装置,通过数值模拟和相似试验分析了装置应用前后综掘工作面的风流流场特性和粉尘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司机位置粉尘质量浓度随风幕发生装置射流出口风速的增大呈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有效控尘临界风速为35 m/s;风幕发生装置可以形成阻挡粉尘向外扩散的漏斗状旋流风幕,并将综掘工作面分成粉尘控制区和工作区2部分;旋流风幕将粉尘颗粒的扩散速度降低了84%,且对5μm以下呼吸性粉尘控尘效率更优;新型风幕发生装置应用后司机位置处的粉尘质量浓度由337 mg/m^(3)降到38 mg/m^(3),控尘效率为8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粉尘控制 内外双旋流风幕 风流流场 控尘效果
下载PDF
典型工况下液力偶合器内流场PIV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兴忠 胡春玉 卢秀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2,41,共4页
为探究大功率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流场内部流动规律,建立了偶合器内/外特性同步测试试验台,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偶合器内流场进行测量,分析流场在不同工况条件下、不同流道区域的速度及涡量场分布,建立内外特性的关联关系。结果表... 为探究大功率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流场内部流动规律,建立了偶合器内/外特性同步测试试验台,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偶合器内流场进行测量,分析流场在不同工况条件下、不同流道区域的速度及涡量场分布,建立内外特性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额定工况时,偶合器内流场流动平稳,随着转速比的降低,流动逐渐趋于紊乱;过渡工况时,流场出现环流转换的趋势,对应于外特性力矩出现大幅度跌落;制动工况时,流场速度方向变化最为剧烈,涡轮入口处液流不断冲击涡轮叶片压力面,使吸力面附近逐渐出现大面积的低速区,最终在速度梯度较大的涡轮入口流道中部靠近吸力面处形成多处漩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偶合器 粒子图像测速 内/外特性同步测试 速度场 涡量场 漩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