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付秀丽 王森 +2 位作者 孙志鹏 雷凤琼 范丽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4-509,共6页
本文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与传统一针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差异。收集拟接受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儿104例,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案,将104例锁骨骨折患儿分... 本文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与传统一针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差异。收集拟接受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儿104例,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案,将104例锁骨骨折患儿分为超声组和传统组,每组52例患儿,对比两组神经阻滞效果、麻醉效果、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的动态波动变化情况、肌力参数及两种麻醉方式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对比分析,超声组均短于传统组,而镇痛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长于传统组(P<0.05);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具有更好的神经阻滞效果(P<0.05);超声组患儿术后2 h、6 h、12 h屈肘关节的肌力评价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并发症率比较,超声组低于传统组(P<0.05)。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较传统一针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能更准确地进行操作,缩短操作时间,麻醉效果更好,对患儿肌力恢复影响更小,麻醉并发症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锁骨骨折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颈浅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亮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2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每组30例。麻醉药物为罗哌卡因,A组...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每组30例。麻醉药物为罗哌卡因,A组、B组、C组药物浓度分别为0.500%、0.375%、0.250%。评价比较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不同部位神经阻滞情况。结果A组不同部位神经完全阻滞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同部位神经完全阻滞率优于C组(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感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优于B组、C组,但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更长(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在一定范围内,罗哌卡因浓度越高麻醉效果越好,但不可超过最佳浓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超声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勇兵 卓秋贵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8期1048-1049,105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漳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肌间沟臂丛...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漳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药物选用罗哌卡因。其中A组患者给予0.3%罗哌卡因,B组患者给予0.4%罗哌卡因。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率为92.68%(38/41),明显高于B组的82.93%(3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76%(4/41),明显低于B组的26.83%(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显著,镇痛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不同浓度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媚 张军明 +1 位作者 李娟 张卫军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20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上肢手术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行超声引导定位,对照组(n=30)行体表标志定位。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6.67%,麻醉操作、阻滞起效时间短麻醉优良...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上肢手术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行超声引导定位,对照组(n=30)行体表标志定位。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6.67%,麻醉操作、阻滞起效时间短麻醉优良率较高(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缩短操作时间,提高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肥胖患者 上肢手术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镇静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5
5
作者 梁吉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1期189-192,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SBPB)的镇静、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住院治疗的70例超声引导下ISBPB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5)和试验组(n=3...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SBPB)的镇静、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住院治疗的70例超声引导下ISBPB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5)和试验组(n=35),参照组患者采用浓度为0.3%的罗哌卡因麻醉,试验组患者采用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麻醉,对比两组入室时(T0)、切皮时(T1)、手术30 min(T2)、术毕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麻醉优良率、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T1、T2、T3的HR、MAP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麻醉优良率(97.14%)高于参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参照组,试验组的麻醉维持时间、术后镇痛效果持续时间长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ISBPB予以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麻醉,可维持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稳定,改善麻醉效果,延长术后麻醉维持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镇静镇痛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肩袖损伤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瑞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3期6245-624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肩袖损伤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肩袖损伤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全麻手术,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手术。于麻醉诱导前(T_(0))、插管时(T_(1))、插管后5 min(T_(2))、拔管后5 min(T_(3))时,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于术后2、6、24 h比较两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T_(0)时相比,两组T_(1)、T_(2)时MAP、HR水平均降低(P<0.05);与T_(2)时相比,两组T_(3)时MAP、HR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6、24 h时VAS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肩袖损伤手术患者中,能够稳定生命体征,缓解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分析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朱丹萍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7期35-37,共3页
目的探析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中实施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统一编号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目的探析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中实施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统一编号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中实施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常规组实施传统盲探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分析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常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14);治疗组的操作时间为(5.54±2.14)min,感觉神经麻醉起效时间为(5.50±2.10)min,运动神经麻醉起效时间为(12.51±2.12)min,相比常规组的(10.24±2.21)、(12.35±1.56)、(16.78±2.37)min时间较短,感觉神经麻醉持续时间为(430.24±45.68)min相比常规组的(365.89±47.21)min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03、18.515、9.495、6.927,P<0.05)。结论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罗朝彬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8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0.3%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给予0.5%罗哌卡因麻...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0.3%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给予0.5%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完善率、完全阻滞效果及麻醉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用高浓度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远琪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行上肢手术患儿,依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试验组(n=33),对照组施以解剖定位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行上肢手术患儿,依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试验组(n=33),对照组施以解剖定位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试验组施以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麻醉优良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苏醒时间与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较短,镇痛持续时间明显较长,麻醉药物使用量明显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其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解剖定位方式相比,超声引导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与较高的安全性,不仅能够缩短苏醒时间与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同时能够提升麻醉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解剖定位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有效性与安全性
下载PDF
低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江芳芳 舒瑞琴 占华 《青岛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本院行手术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112例,将住院号第5位数为单号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住院号第5位数为双号的患者纳入研究组,... 目的探讨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本院行手术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112例,将住院号第5位数为单号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住院号第5位数为双号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各56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药物为罗哌卡因,对照组用药浓度为0.5%,研究组用药浓度为0.25%。比较两组神经阻滞情况、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及桡神经阻滞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手术患者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获得良好的神经阻滞效果,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神经阻滞
下载PDF
四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群杰 叶伟标 +2 位作者 方建勤 黄广用 郑建宇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6期81-84,88,共5页
目的比较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应用盲探法、神经刺激仪引导法、超声引导法以及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法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进行择期上肢手术的120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比较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应用盲探法、神经刺激仪引导法、超声引导法以及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法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进行择期上肢手术的120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解剖定位寻找异感法(盲探法),B组患者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法,C组患者采用超声可视下阻滞法,D组患者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行臂丛阻滞。比较四组患者的完成阻滞所需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效果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B、C、D组患者完成阻滞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患者完成阻滞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完成阻滞所需时间显著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患者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患者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患者的神经阻滞完善效果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患者的的神经阻滞完善效果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的神经阻滞完善效果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盲探法比较,超声引导法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具有完成操作时间短、阻滞起效时间短、阻滞完善率高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可进一步扩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肥胖患者 超声引导法 盲探法 神经刺激仪引导法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秀梅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3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超声引...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则是采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以及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麻醉的总优良率10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麻醉总优良率93.33%,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总不良反应率4.44%显著优于参照组的总不良反应率13.33%,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措施,其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阻滞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金平 《药品评价》 CAS 2020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选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期间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选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期间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浓度为0.25%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研究组采用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镇痛持续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有4例,略多于对照组的3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总有效率达到93.3%,高于对照组的76.7%,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血压、心率水平的改善幅度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麻醉方案的满意度达到96.7%,高于对照组的8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选用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不会是不良反应增加,还能够缩短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效果维持时间,减小对心率、血压、认知功能的影响,使麻醉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不同浓度 罗哌卡因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建斌 朱光桥 尹大海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3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盲探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盲探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并发气胸和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概率低于对照组,神经阻滞见效非常快,麻醉效果好(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运用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的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 肌间沟臂丛 神经阻滞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阿芬太尼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晓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2期1666-167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阿芬太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抽签法将入组患者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阿芬太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抽签法将入组患者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39例)。研究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8.42±3.38)岁。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48.89±3.53)岁。两组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研究组采用阿芬太尼。对比麻醉不同时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一氧化氮(NO)、平均动脉压(MAP)、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心率(H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采用t检验。结果阻滞前,两组HR、SaO2、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91、0.182、0.020,均P>0.05);阻滞后30 min,研究组SaO2[(0.9935±0.1062)比(0.8745±0.0480)]、MAP[(90.50±10.21)mmHg(1 mmHg=0.133 kPa)比(83.45±9.68)mmHg]均高于对照组,HR[(69.05±8.43)次/min比(74.59±8.31)次/min]低于对照组(t=5.527、2.875、4.803,均P<0.05)。术前1 d,两组SOD、ACTH、N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37、0.984、0.071,均P>0.05);术后3 d,研究组SOD、ACTH、NO均低于对照组(t=7.589、3.989、5.319,均P<0.05)。研究组术后1.0 h VAS评分高于对照组(t=2.980,P<0.05);两组术后0.5、3.0、24.0、72.0 h 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17、1.077、0.349、0.705,均P>0.05)。结论采用阿芬太尼进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在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避免术后应激的同时,维持其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超声 阿芬太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联合腋神经阻滞在肩袖损伤微创手术后的镇痛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德国 吴瑞 宫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8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联合腋神经阻滞在肩袖损伤微创手术后的镇痛价值。方法120例行肩袖损伤微创手术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联合腋神经阻滞在肩袖损伤微创手术后的镇痛价值。方法120例行肩袖损伤微创手术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及腋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恢复指标,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侧肢体麻木程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肺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11.89±2.68)min、苏醒时间(15.90±4.02)min、出室时间(35.66±3.41)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8.77±3.45)、(23.93±5.76)、(41.52±4.38)min,术后6 h肺活量(2546.32±464.85)ml大于对照组的(2303.28±367.6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12、24 h静息与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即刻静息状态下VAS评分(2.11±0.58)分高于对照组的(1.77±0.5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离开麻醉恢复室时、术后6 h的患侧肢体麻木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阻滞过程中有异感及术后第1天主诉呼吸困难、上肢无力发生率分别为1.67%、0、1.67%,均低于对照组的18.33%、16.67%、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主诉声音嘶哑、嗜睡、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联合腋神经阻滞应用于肩袖损伤微创手术患者中,术后麻醉恢复快,镇痛效果确切,患侧肢体麻木程度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肩胛上神经阻滞 腋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肩袖损伤微创手术 疼痛程度 麻木程度
下载PDF
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17
作者 缪永江 《医学信息》 2023年第24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接诊的64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 目的研究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接诊的64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临床手术指标、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小于对照组,血流量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结论在上肢骨科手术麻醉中采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提高麻醉效果,缩短麻醉阻滞、麻醉操作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降低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对尺动脉麻醉更完全,可改善外周血流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定位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下载PDF
超声引导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文艳 《系统医学》 2019年第9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诊治的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中选取6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定位方式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30)采取传统解剖定位方式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诊治的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中选取6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定位方式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30)采取传统解剖定位方式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而研究组(n=30)采取超声引导定位方式进行麻醉,就2组患者的麻醉相关时间、麻醉阻滞效果以及围手术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3.376、5.385、9.451,P<0.05);②研究组患者麻醉阻滞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5.455,P=0.020);③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33%,与研究组的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313)。结论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确切,起效快,并能减少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定位 传统解剖定位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并发症 麻醉相关时间 麻醉阻滞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中的效果
19
作者 秦俊芳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0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盲探法肌间沟臂丛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盲探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以及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阻滞起效、完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用药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最大血液流速、平均血液流速、血流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熟T淋巴细胞(CD3+)、诱导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有助于提高阻滞效果,减少麻醉用药,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炎症反应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20
作者 陈永海 张国磐 +1 位作者 庄严 许晶晶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6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以2018年5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行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34例。A、B、C三组分别接受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上支、中支和下支神...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以2018年5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行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34例。A、B、C三组分别接受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上支、中支和下支神经周围注射药物阻滞麻醉,并对比三组麻醉效果。结果: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穿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感觉神经麻醉起效与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麻醉起效时间均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感觉神经麻醉起效与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有效程度差异明显,于中支神经周围注药效果最佳,药物起效最快,麻醉持续时间最长,是最优选择,值得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超引导 上肢手术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