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pecial intermediate-low temperature PGE-As-Co mineralization
1
作者 WANG Jingbin, WANG Yuwang and WANG Lijuan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for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National Nonferrous Metal Industry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12 China Research Center of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S2期42-44,共3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type of platinum-group elements (PGE) mineralization formed under a special condition of intermediate to low temperature, i. e. Huanggang PGE-As-Co deposit related to cryptoex-plosive hornb...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type of platinum-group elements (PGE) mineralization formed under a special condition of intermediate to low temperature, i. e. Huanggang PGE-As-Co deposit related to cryptoex-plosive hornblendite, Inner Mongolia, of which the proven reserves of arsenic reached small size. 1 Geology of mineral district Huanggang PGE-As-Co deposit, located at the margin of Huanggang Mesozoic volcanic basin in thesouthern part of Da Hinggan Range, was controlled by both Huanggang-Ganzhuermiao deep fracture andvolcanic apparatus. The volcanic apparatus in a protruding cupola land-form is about 0.25 km^2. It wasfilled with rhyolitic volcanic breccia, brecciated tuff, subvolcanic dacite porphyry and brecciated lava ofvolcanic neck facies. The host hornblendite, of which Rb-Sr isochron age (bulk rock) is (90.66 ±14.44) Ma, intruded into the apparatus in the form of irregular dike (figure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diate-low temperature PGE-As-Co MINERALIZATION INNER Mongolia.
原文传递
山西一次春季降水过程相态变化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洪霞 苗爱梅 +2 位作者 董春卿 董文晓 郑皓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87-1794,共8页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11年3月31日-4月2日春季一次降水天气过程的相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50,700和500hPa高度上NE、SW、NW三支强风速带随高度的上升顺转是本次明显雨雪天气...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11年3月31日-4月2日春季一次降水天气过程的相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50,700和500hPa高度上NE、SW、NW三支强风速带随高度的上升顺转是本次明显雨雪天气过程的流型配置特征。冷空气侵入导致中低空温度下降,0℃层高度降低是降水相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800hPa暖式切变线是降水相态的分界线,切变线以北为固态降水,以南为液态降水,切变线附近降水相态为固液相混,降水相态分界线随800hPa暖式切变线的南压而南压;850hPa温度≤4℃是山西北部和中南部海拔>1000m站点降水相态发生转变的临界值,925hPa温度≤0℃是山西中南部海拔<1000m站点降水相态发生转变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空温度下降 降水相态变化 成因分析
下载PDF
中低应变率下7075-T7351铝合金本构与失效模型对比 被引量:15
3
作者 冯振宇 李恒晖 +4 位作者 刘义 解江 牟浩蕾 惠旭龙 舒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088-12093,共6页
为了标定航空铝合金材料本构并对比分析不同失效模型,以7075-T7351铝合金平板试样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准静态拉伸试验和动态拉伸试验,获得其在100 s^-1以内中低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采用Johnson-Cook本构模型、Swift本构模型、Hartley和... 为了标定航空铝合金材料本构并对比分析不同失效模型,以7075-T7351铝合金平板试样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准静态拉伸试验和动态拉伸试验,获得其在100 s^-1以内中低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采用Johnson-Cook本构模型、Swift本构模型、Hartley和Srinivasan本构模型对材料塑性应变强化力学行为进行表征,并采用最大塑性应变失效准则、Johnson-Cook失效模型与表格式Johnson-Cook失效模型进行动态拉伸仿真,对比分析不同失效模型的仿真精度。结果表明,在100 s^-1内的中低应变率下,7075-T7351铝合金的流动应力存在较弱的应变率效应,失效应变最大增量为16.8%;三种本构模型均可准确表征铝合金塑性应变强化力学行为;表格式Johnson-Cook模型的动态拉伸仿真结果与试验吻合最好,其塑性失效应变误差均小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应变率 动态力学性能 本构关系 失效模型 应变率效应
下载PDF
中低温SOFC电解质材料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田长安 曾燕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用于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CeO2基、Bi2O3基、钙钛矿类和磷灰石类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对电解质性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指出了今后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讨论了颇受关注的低温下具有低活化能和高...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用于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CeO2基、Bi2O3基、钙钛矿类和磷灰石类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对电解质性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指出了今后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讨论了颇受关注的低温下具有低活化能和高氧离子电导率的磷灰石类新型电解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固体电解质 磷灰石结构
下载PDF
花敖包特银多金属矿矿床地质及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伟 李应栩 +3 位作者 王硕 李政 薜怀民 童英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08年第5期32-36,50,共6页
花敖包特矿区矿体产于二叠系砂岩和侏罗系凝灰岩中。岩矿相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闪锌矿和方铅矿是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通过对主要脉石矿物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分析、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的LRM分析和包裹体中水的... 花敖包特矿区矿体产于二叠系砂岩和侏罗系凝灰岩中。岩矿相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表明,闪锌矿和方铅矿是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通过对主要脉石矿物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分析、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的LRM分析和包裹体中水的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石英中包裹体为富水的气液两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7~318℃。冰点温度在-0.5~-3.1℃,据冰点估算的盐度在0.88~6.3wt%Na-Cleq。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的LRM分析表明,包裹体气液相成分均为H2O。包裹体中H2O的氢氧同位素表明,其中δD在-102~-128,说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硫同位素值在-0.4~-4.5之间,说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热液。结合矿床地质和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认为该矿床为一与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敖包特 地质特征 流体特征 中低温热液
下载PDF
地面高精度磁法在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汪 王猛 +2 位作者 商朋强 黄俭合 王岳 《地质学刊》 CAS 2019年第3期428-433,共6页
以我国东部地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为研究对象,区域内萤石矿主要受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萤石矿成矿与中生代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尤其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高精度磁测作为一种快速、经济的物探方法,通过在典... 以我国东部地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为研究对象,区域内萤石矿主要受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萤石矿成矿与中生代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尤其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高精度磁测作为一种快速、经济的物探方法,通过在典型矿区及找矿靶区开展地面高精度磁测有效性试验,总结了控矿构造破碎带磁异常特征,结果表现在低值异常或正负异常分界处。该方法基本能够反映构造-矿化蚀变带的存在及其大致展布方向,为浅覆盖区及中深部非金属矿找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 中低温热液充填型 高精度磁法 构造破碎带
下载PDF
核电厂典型中低放射性废物等离子体熔融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林鹏 陆杰 +2 位作者 刘夏杰 陈明周 吕永红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04-508,517,共6页
选取国内压水堆核电厂两种典型的中低放射性废物开展等离子体熔融中试试验,在1250℃温度条件下熔融100 min,熔制成完全玻璃态的固化体,两种玻璃固化体的XRD衍射谱均呈现为典型的非晶态谱;并选取了非放射性的Co_2O_3、SrCO_3、CsCl作为... 选取国内压水堆核电厂两种典型的中低放射性废物开展等离子体熔融中试试验,在1250℃温度条件下熔融100 min,熔制成完全玻璃态的固化体,两种玻璃固化体的XRD衍射谱均呈现为典型的非晶态谱;并选取了非放射性的Co_2O_3、SrCO_3、CsCl作为放射性核素示踪剂,模拟放射性核素^(137)Cs、^(90)Sr、^(58)Co、^(60)Co在核电站放射性废物等离子熔融处理过程中的包容情况;经检测,玻璃固化体物理性能、抗浸出性能以及机械性能满足高放玻璃固化体要求,且机械性能优于水泥固化体标准;最后对后续试验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放射性废物 热等离子体 玻璃固化体
下载PDF
水绵强化浮床净化再生水补给的景观水体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文怀 王怡 +1 位作者 韦存智 袁洛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9-63,共5页
在补充再生水的模拟景观水体中采用黄菖蒲生物浮床,并引入网箱种植的水绵构建水绵强化浮床,从而探讨中低温条件下水绵强化浮床对再生水补给的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绵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绵... 在补充再生水的模拟景观水体中采用黄菖蒲生物浮床,并引入网箱种植的水绵构建水绵强化浮床,从而探讨中低温条件下水绵强化浮床对再生水补给的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绵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绵强化浮床可以控制再生水补给的景观水体中的藻密度和叶绿素a(Chl-a)浓度,其在中低温连续运行60 d过程中,水绵强化浮床水体的藻密度和Chl-a浓度均值分别为1. 57×10~4个/mL和5. 59μg/L,为浮床水体对应值的34. 28%和54. 54%,为空白水体对应值的4. 89%和14. 44%。同时,水绵强化浮床对再生水补给的模拟景观水体中的氮和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TN、NH_4^+-N和NO_3^--N的本底浓度分别为7. 52、1. 71、5. 53 mg/L条件下,运行60 d后其对应的浓度分别降低至0. 20、0. 08、0. 06 mg/L;当TP和PO_4^(3-)-P的本底浓度分别为0. 75、0. 70 mg/L时,运行60 d后其对应的浓度分别降低至0. 01mg/L和检测限以下。因此,水绵强化浮床对再生水补给的景观水体中低温阶段的水质净化及藻类控制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该类水体的富营养化,是一种高效的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水体 再生水 水绵强化浮床 中低温 净化
原文传递
太阳能甲醇重整制氢-发电联产系统 被引量:6
9
作者 袁建丽 金红光 +1 位作者 林汝谋 隋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5-368,共4页
基于不同用能系统整合和能的综合梯级利用思路,研究提出一种新颖的太阳能甲醇重整制氢-发电联产系统。将太阳能甲醇重整制氢与发电有机整合,不仅合理地利用中低温太阳能,同时实现甲醇重整制氢弛放气的综合利用。新的联产系统具有优良的... 基于不同用能系统整合和能的综合梯级利用思路,研究提出一种新颖的太阳能甲醇重整制氢-发电联产系统。将太阳能甲醇重整制氢与发电有机整合,不仅合理地利用中低温太阳能,同时实现甲醇重整制氢弛放气的综合利用。新的联产系统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能,化石能源的相对节能率达到29%,制氢单位能耗降低为0.85 GJ/GJ-H_2。研究表明,减小能量转化传递过程的品位差和合理利用太阳能热是系统节能的关键所在。研究成果将为太阳能多功能能源系统发展提供新方案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太阳能 甲醇重整 制氢 发电 联产系统
下载PDF
国内外近地表处置场处置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磊 方祥洪 向纬琳 《四川环境》 2014年第5期115-119,共5页
近年来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由于其数量大,种类多等特点得到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地表处置是这类放射性废物的主要处置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外几个国家的近地表处置场运行情况以及管理经验。陈述了我国西北和北龙两个处置场设计及... 近年来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由于其数量大,种类多等特点得到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地表处置是这类放射性废物的主要处置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外几个国家的近地表处置场运行情况以及管理经验。陈述了我国西北和北龙两个处置场设计及运行情况,对国内外低中放处置场的处置技术进行比较,借鉴国外近地表处置场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近地表处置场建设的相关建议,为我国新建近地表处置场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处置场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 管理经验
下载PDF
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电解质薄膜的电泳沉积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秉国 刘亚迪 +2 位作者 胡浩然 张扬军 曾泽智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4-806,共13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全固态能量转化装置,但过高的工作温度(700~900℃)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和寿命,SOFC中低温化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制备超薄电解质(厚度<10μm)可缩短氧离子传导路径,有效降低欧姆损耗并提升...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全固态能量转化装置,但过高的工作温度(700~900℃)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和寿命,SOFC中低温化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制备超薄电解质(厚度<10μm)可缩短氧离子传导路径,有效降低欧姆损耗并提升中低温SOFC输出功率。电泳沉积工艺因其成本低、制备速度快等优势,极具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电解质薄膜的潜力。本文归纳了近十年来电泳沉积工艺在SOFC电解质薄膜生产中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电泳沉积过程中的基体选择及预处理、稳定悬浮液制备、气泡消除及热处理过程等瓶颈问题展开讨论。结合大规模商业化薄膜制备应用的需求分析,给出了电泳沉积工艺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法 致密 电解质薄膜 中低温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原文传递
聚碳酸酯中低应变率范围下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葛宇静 白春玉 +1 位作者 惠旭龙 舒挽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8年第9期66-70,共5页
目的研究聚碳酸酯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中低应变率范围内的力学性能。方法利用高速液压伺服材料试验机和非接触测试分析系统,在不同温度(-45~70℃)下对聚碳酸酯材料进行应变率范围(0.05~60 s-1)的动态拉伸试验,获得各温度不同应变率下的真... 目的研究聚碳酸酯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中低应变率范围内的力学性能。方法利用高速液压伺服材料试验机和非接触测试分析系统,在不同温度(-45~70℃)下对聚碳酸酯材料进行应变率范围(0.05~60 s-1)的动态拉伸试验,获得各温度不同应变率下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结果聚碳酸酯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流动应力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聚碳酸酯材料在此温度和应变率范围下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和温度软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应变率 聚碳酸酯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钢铁企业中低温烟气发电系统的比较和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历华 吴俐俊 +1 位作者 胡颢然 高秀晶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7-261,323-324,共5页
为高效利用钢铁厂200~450℃烟气余热,利用EES软件模拟计算了水蒸气朗肯循环(SRC)4种有机朗肯循环(ORC)和水蒸气-有机物联合双循环(S-ORC)的热效率、火用效率和单位质量工质的发电能力。通过比较各发电系统的性能,探讨了低温发电系统的... 为高效利用钢铁厂200~450℃烟气余热,利用EES软件模拟计算了水蒸气朗肯循环(SRC)4种有机朗肯循环(ORC)和水蒸气-有机物联合双循环(S-ORC)的热效率、火用效率和单位质量工质的发电能力。通过比较各发电系统的性能,探讨了低温发电系统的优化措施。为进一步利用ORC系统透平机乏汽余热,针对300℃以上的热源设计了梯级有机朗肯循环(CORC)。综合考虑各发电系统的性能,得出:对于200~300℃的烟气,可采用以R141b为工质的ORC发电系统;对于300~450℃的烟气,可采用CORC发电系统。由于S-ORC的热效率、火用效率、发电功率比传统SRC的高,且能有效减小工质在冷凝器的负压,对于450℃以上的热源,可用S-ORC代替传统的S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 朗肯循环 发电系统 有机工质
原文传递
不锈钢冶炼粉尘预还原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园超 俞晓 +2 位作者 王强 李秋菊 洪新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5-1118,共4页
采用自主设计的间歇振动式斜直管移动床反应器对不锈钢冶炼粉尘进行预还原,以铁浴终还原炉产生并重整的含H2和CO的混合气体作为还原气,探索中低温条件下各因素对不锈钢粉尘预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固比0.85L/g、还原气体成分CO0... 采用自主设计的间歇振动式斜直管移动床反应器对不锈钢冶炼粉尘进行预还原,以铁浴终还原炉产生并重整的含H2和CO的混合气体作为还原气,探索中低温条件下各因素对不锈钢粉尘预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固比0.85L/g、还原气体成分CO0~40%(φ)、振动间歇比1:2的优化条件下,预还原率较高,最高可达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冶炼 粉尘 中低温 预还原 振动间歇比
下载PDF
磷灰石类新型电解质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长安 董彪 曾燕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7-630,共4页
近年来,具有低活化能和高氧离子电导率的磷灰石类氧化物,作为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极具应用潜力的新型电解质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磷灰石类氧化物的基本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概述了掺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 近年来,具有低活化能和高氧离子电导率的磷灰石类氧化物,作为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极具应用潜力的新型电解质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磷灰石类氧化物的基本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概述了掺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磷灰石结构 中低温SOFCs
下载PDF
S580B钢中低应变率动态拉伸试验方法及本构表征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葛宇静 白春玉 +1 位作者 惠旭龙 刘小川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以S580B钢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速液压伺服材料试验机开展了其在中、低应变率范围的动态拉伸试验。提出了一种借助静态标定试验来间接测量动态载荷的方法,通过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应变场,获得了不同应变率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 以S580B钢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速液压伺服材料试验机开展了其在中、低应变率范围的动态拉伸试验。提出了一种借助静态标定试验来间接测量动态载荷的方法,通过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应变场,获得了不同应变率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显示此材料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效应和应变率敏感性。基于试验数据,采用Johnson-Cook模型拟合得到了S580B钢的动态本构方程,以其作为试验件有限元仿真的材料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拟合的动态本构方程能够较为准确地表征S580B钢的动态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应变率 载荷测试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动态力学性能 Johnson-Cook本构模型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低温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晓泉 马奇立 +1 位作者 蒋聪盈 郑懿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89-91,共3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低温化已成为SOFC商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SOFC低温化的主要策略是通过制备电解质薄膜以降低电解质的厚度和研发新型电解质材料以提高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本文简述了SOFC的工作原理,从电解质薄膜的制备...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低温化已成为SOFC商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SOFC低温化的主要策略是通过制备电解质薄膜以降低电解质的厚度和研发新型电解质材料以提高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本文简述了SOFC的工作原理,从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技术及新型电解质材料的应用两个方面对SOFC低温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探讨了干压法、流延法、沉积法及等离子喷涂法等技术的优劣之处,对比分析了锆基电解质材料、铈基电解质材料、铋基电解质材料及质子导体基电解质材料在中低温区间(400~700℃)的离子电导率,并指出了在SOFC商业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电解质薄膜 制备技术 电解质材料 离子电导率
下载PDF
基于点连式ATP的中低速磁悬浮信号解决方案 被引量:4
18
作者 闫?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8-163,共6页
中低速磁悬浮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以其相对传统轨道交通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基于设计时速100km/h,运行间隔3分钟的中低速磁浮工程模型,信号系统采用"点连式ATP系统"。首先对中低速磁浮"点连式ATP系统"展... 中低速磁悬浮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以其相对传统轨道交通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基于设计时速100km/h,运行间隔3分钟的中低速磁浮工程模型,信号系统采用"点连式ATP系统"。首先对中低速磁浮"点连式ATP系统"展开分析,研究本系统与传统轮轨系统及高速磁浮系统的差异,提出本系统的关键性技术是列车测速测距、列车定位、轨道占用检查及无线通信覆盖。前三项关键技术主要解决与传统轮轨系统的差异问题,无线通信覆盖方案解决与传统点式ATP系统的差异问题,从而给出一套完整的适合中低速磁悬浮的信号系统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悬浮 信号 测速 定位 轨道占用 覆盖
下载PDF
基于太阳能甲醇分解的冷热电联产系统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栋 隋军 金红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21-1624,共4页
本文从太阳能与化石能源综合互补利用的思路出发,将中低温太阳能利用与冷热电联产系统有机结合,研究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甲醇分解冷热电联产系统。该联产系统能够提高现有太阳能系统在中低温范围内的能源利用效率,并能部分替代化石能源。(... 本文从太阳能与化石能源综合互补利用的思路出发,将中低温太阳能利用与冷热电联产系统有机结合,研究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甲醇分解冷热电联产系统。该联产系统能够提高现有太阳能系统在中低温范围内的能源利用效率,并能部分替代化石能源。(火用)分析表明,系统节能关键在于太阳能供热甲醇分解过程有效减少了燃烧过程能量损失。本文的研究可为太阳能系统的发展及化石能源的替代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分解 中低温太阳能 冷热电联产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与手术换瓣治疗中低危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佳玲 雷文华 +2 位作者 廖延标 李怡坚 陈茂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201-209,共9页
目的针对中低危主动脉瓣狭窄人群,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2位研究检索Pub Med、Emb... 目的针对中低危主动脉瓣狭窄人群,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2位研究检索Pub Med、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网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12年1月—2017年10月的文章,以Cocharan handbook为准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收集各随访时段死亡、卒中等结局数据。利用Rev Man 5.3软件计算合并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共10 753例患者,其中接受TAVR者5 263例,接受SAVR者5 4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TAVR和SAVR的患者30 d、1年、2年的全因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0.96,95%CI(0.75,1.24),P=0.78;RR=0.84,95%CI(0.68,1.03),P=0.09;RR=0.97,95%CI(0.84,1.14),P=0.75];而TAVR患者在30 d及1年的卒中发生率低于SAV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4,95%CI(0.51,0.80),P<0.000 1;RR=0.76,95%CI(0.63,0.92),P=0.004]。结论 TAVR和SAVR在中低危患者中短期和中期全因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别,TAVR在卒中等结局上优于SA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中低危 卒中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