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袋法尾矿坝层间滑移破坏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汉民 董威信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7年第2期73-77,共5页
层间滑移是影响模袋法尾矿坝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探讨分析了模袋坝体的破坏模式,袋与袋接触面滑动是主要的破坏模式,采用接触面单元模拟模袋体的层间接触,结合抗剪强度折减法和接触面单元,计算分析了模袋坝的层间滑移破坏特征,得到了模袋... 层间滑移是影响模袋法尾矿坝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探讨分析了模袋坝体的破坏模式,袋与袋接触面滑动是主要的破坏模式,采用接触面单元模拟模袋体的层间接触,结合抗剪强度折减法和接触面单元,计算分析了模袋坝的层间滑移破坏特征,得到了模袋体层间滑移变形和破坏的过程。研究成果对提高模袋法尾矿坝的抗滑稳定性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模袋法 层间滑移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高韧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2
作者 张泽 张明瑜 +5 位作者 方婉娴 徐平 曾晨 高莹 苏哲安 黄启忠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8-1936,共9页
C/C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性能新型复合材料,但是脆性大、韧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本研究利用化学气相渗透(CVI)法,设计并制备了三种C/C复合材料,基体炭分别为粗糙层、光滑层以及粗糙层/各向同性层带状结构热解炭,研究了C/C复合... C/C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性能新型复合材料,但是脆性大、韧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本研究利用化学气相渗透(CVI)法,设计并制备了三种C/C复合材料,基体炭分别为粗糙层、光滑层以及粗糙层/各向同性层带状结构热解炭,研究了C/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沉积机理、断裂行为和增韧机制。结果表明,三种C/C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分别为189.1、191.5、233.5 MPa。粗糙层和带状结构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为假塑性断裂,而光滑层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则是明显的脆性断裂。与粗糙层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相比,带状结构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通过不同结构热解炭之间的界面滑动,使得应变量增加了约70%,韧性得到了提升。因此,通过控制CVI工艺参数,实现带状结构热解炭制备,可以有效优化C/C复合材料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渗透 层间滑动 断裂模式 带状结构 高韧性
下载PDF
广西北山铅锌矿床矿体形貌及其成矿指示
3
作者 董海雨 余何 +2 位作者 苟晓利 高友君 张亦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8,共10页
广西北山铅锌矿床是桂北地区储量最大的铅锌矿床,开采历史悠久,为矿体形貌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矿床的形成先后经历了层间滑动、倾伏褶皱和断裂3个构造变形阶段。矿体形貌研究发现,矿床从南到北具... 广西北山铅锌矿床是桂北地区储量最大的铅锌矿床,开采历史悠久,为矿体形貌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矿床的形成先后经历了层间滑动、倾伏褶皱和断裂3个构造变形阶段。矿体形貌研究发现,矿床从南到北具有不同的侧伏向和侧伏角,南部矿体向SW侧伏、侧伏角20°;中部矿体延伸近SN向,侧伏不明显;北部矿体向NE侧伏,侧伏角为10°。矿体形貌成因类型包括岩溶型矿体(Ⅰ号矿体群)、构造-岩溶型矿体(Ⅱ号矿体群)、构造型矿体(Ⅲ号矿体群)和流体型矿体(少量小矿体)。通过矿体形貌类型、成矿构造、矿体力性、力向、力度、韵度、时空等构造成矿参数研究,综合评价认为矿区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矿体形貌等级达到“良好”,推测矿床形成于印支期或之前。根据矿体形貌评价结果建立找矿模式,建议矿区下一步找矿方向应在已知Ⅲ号矿体群南部深处侧伏方向以及沿NNE向F3断层上盘或下盘寻找构造型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体形貌 成矿构造 古岩溶 层滑 找矿模式 北山铅锌矿床 广西
下载PDF
层间滑移隔震结构地震作用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海龙 展猛 王社良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8-563,共6页
将二硫化钼作为摩擦材料设计出一种带限位器的滑移隔震支座。根据多层框架结构变形的特点,给出适用于滑移框架隔震结构的计算模型,推导出层间滑移隔震结构的运动方程。运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一层间滑移框架隔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 将二硫化钼作为摩擦材料设计出一种带限位器的滑移隔震支座。根据多层框架结构变形的特点,给出适用于滑移框架隔震结构的计算模型,推导出层间滑移隔震结构的运动方程。运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一层间滑移框架隔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El Centro地震波下摩擦系数和隔震层位置不同时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上部结构的动力反应随摩擦系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滑移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逐渐减弱,但隔震层的滑移量却在不断减小;摩擦系数的选取应综合考虑减震效果和隔震层滑移量两个因素。随着隔震层的增高,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和层间位移反应整体上呈增大趋势,隔震效果不断减弱,且隔震层的加速度值下部层比上部层要大得多,一层隔震和三层隔震时的变形主要集中于隔震层,而五层隔震时结构层间位移并未出现突变,说明隔震层设置在较高位置处对结构体系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SAP2000 框架结构 层间滑移 摩擦系数
下载PDF
二维层间滑移铁电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钟婷婷 吴梦昊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72-280,共9页
近年来有一系列二维范德瓦耳斯材料铁电性被实验证实,层间滑移铁电体是其中重要的一类,该机制是传统铁电所没有,而很多二维材料普遍具有的.本文回顾了相关研究,介绍了这种铁电的起源:不少二维材料双层中上下两层并不对等,造成净层间垂... 近年来有一系列二维范德瓦耳斯材料铁电性被实验证实,层间滑移铁电体是其中重要的一类,该机制是传统铁电所没有,而很多二维材料普遍具有的.本文回顾了相关研究,介绍了这种铁电的起源:不少二维材料双层中上下两层并不对等,造成净层间垂直电荷转移,而层间滑移使该垂直铁电极化得以翻转.这种独特的滑移铁电可广泛存在于范德瓦耳斯双层、多层乃至体相结构中,层间滑移势垒较传统铁电低几个数量级,有望极大节约铁电翻转所需的能量.目前这种滑移铁电机制已在WTe_2和b-InSe双层/多层体系得到实验证实,不少预期极化更高的滑移铁电体系(如BN)也有望在近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范德瓦耳斯铁电体 层间滑移 纳米发电机 铁电莫列超晶格
下载PDF
基于滑动势能面的二维材料原子尺度摩擦行为的量化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史若宇 王林锋 +4 位作者 高磊 宋爱生 刘艳敏 胡元中 马天宝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43-252,共10页
近年来,二维材料优异的摩擦特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缺乏理论上对其摩擦力进行快速、有效、精确的计算预测方法.本文提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真实体系的滑动势能面,利用得到的"数值型势能面"替代传统的解析势函数,... 近年来,二维材料优异的摩擦特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缺乏理论上对其摩擦力进行快速、有效、精确的计算预测方法.本文提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真实体系的滑动势能面,利用得到的"数值型势能面"替代传统的解析势函数,并结合Prandtl-Tomlinson模型,量化求解具有复杂形状势能面的真实二维材料体系的摩擦行为.基于该方法,揭示了原子力显微镜实验中观察到的石墨烯Moire纹超晶格结构的双周期"黏-滑"摩擦现象;理论预测了二维材料异质结构的层间超低摩擦现象,相对于同质材料,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均成数量级降低,发现势能面起伏和驱动弹簧刚度均会影响层间相对滑动路径,进而对层间的摩擦行为产生影响.该方法同样可拓展到其他van der Waals作用主导的界面摩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级摩擦 Prandtl-Tomlinson模型 二维材料 层间滑动
下载PDF
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黄开宇 钟梦武 《公路工程》 2010年第5期56-62,共7页
分析了现行规范中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并考虑当前沥青路面的损坏特点及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考虑了不同层间粘结条件、以弯沉、沥青层最大拉应力、半刚性层底最大拉应力以及剪应力为设计或验算指标的混合式... 分析了现行规范中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并考虑当前沥青路面的损坏特点及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考虑了不同层间粘结条件、以弯沉、沥青层最大拉应力、半刚性层底最大拉应力以及剪应力为设计或验算指标的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比较了新设计方法及2006版规范设计方法的计算差异,并以湖南省邵永高速公路实体工程为例介绍了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方法 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 层间粘结状态 层间滑动系数 设计弯沉 最大拉应力 最大剪应力
下载PDF
胶东蓬家夼金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金中 沈远超 +4 位作者 刘铁兵 张连昌 邹为雷 李光明 曾庆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63,共13页
蓬家夼金矿床是胶东地区新近发现的金矿床之一 ,矿体赋存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层间滑动断层带中、莱阳组砾岩与荆山群地层的构造接触部位 ,为区内燕山期火山活动前期 ,在大气水和岩浆水的参与下形成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同位素研究表... 蓬家夼金矿床是胶东地区新近发现的金矿床之一 ,矿体赋存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层间滑动断层带中、莱阳组砾岩与荆山群地层的构造接触部位 ,为区内燕山期火山活动前期 ,在大气水和岩浆水的参与下形成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同位素研究表明 ,蓬家夼金矿的硫、碳来源于矿区围岩 ;部分铅则可能具有地幔成因。包裹体气相成分以 H2 O、CO2 为主 ;液相成分中富 Na+、Cl- ,贫 K+、F-。成矿流体 δ18OH2 O为 0 .59‰~ 4.0 3‰ ,δDH2 O为 - 97.95‰~- 89.5‰ ,反映了成矿流体由大气水和岩浆水混合组成的特点。成矿时代在 1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菜盆地 地质特征 层间滑动角砾岩型 流体包裹体 金矿床 成矿时代
下载PDF
广西泗顶铅锌矿层间滑动带地质特征及控矿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步清 彭恩生 +1 位作者 唐诗佳 王雨 《广西地质》 2000年第2期35-38,共4页
层间滑动带在泗顶矿区非常发育。文章介绍了泗顶矿层间滑动带及其上下盘的岩石 ,矿物 ,构造特征和矿体的产出状态 ,并初步探讨了该区层间滑动带的形成机制及其控矿作用。
关键词 铅锌矿 层间滑动带层状矿体 地质特征 控矿作用
下载PDF
岷江较场台地地震裂缝形成机制及其边坡稳定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卫宏 王兰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17-19,24,共4页
岷江上游的大、小海子是两个相连的地震滑坡、崩塌堰塞湖。几十年来对湖泊东岸较场镇台地的认识不一,其岸坡稳定问题是利用该天然湖泊建设水电站的关键。通过现场调查与钻探、测试,发现岷江上游的较场台地是一个向岷江凸出的、1万a前形... 岷江上游的大、小海子是两个相连的地震滑坡、崩塌堰塞湖。几十年来对湖泊东岸较场镇台地的认识不一,其岸坡稳定问题是利用该天然湖泊建设水电站的关键。通过现场调查与钻探、测试,发现岷江上游的较场台地是一个向岷江凸出的、1万a前形成的湖相沉积台地。1933年,在强烈地震作用下,较场台地发生了强烈裂陷,未发生大规模的滑移,在台地上形成了两组近于垂直的地裂缝。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两组地裂缝虽然是在同一诱发因素下,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形成的,但它们的形成机制却不同。一组走向近SN,是在强烈地震作用下,追踪岩体中原有的两组构造节理进一步裂开的产物,可称为地震构造追踪型地裂缝;另一组走向近EW,是顺向边坡中的层状岩体,在地震作用下沿软弱层发生层间滑动,地面被拉开、沉陷而形成的,可称为地震层间滑动型地裂缝。两种类型的地裂缝与层面的空间组合,控制着台地的稳定与演化。特别是当遇到类似1933年那样的地震,甚至由于两种地震地裂缝与层间错动面的存在,不需要那么高强度的地震,就可能诱发大规模的边坡稳定问题。这应该引起天龙湖水电站与213国道等管理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场镇台地 地裂缝 地震 岷江 地震构造追踪型地裂缝 地震层间滑动型地裂缝
下载PDF
堆石混凝土层间界面抗剪稳定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1
作者 李友彬 邹爽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9-63,共5页
层间抗剪稳定分析是重力坝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重力坝剖面设计和坝基处理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建立在塑性力学上限定理基础上的萨尔玛(Sarma)法,为重力坝抗剪稳定分析提供一个理论基础更加严密、应用范围更广泛的方法。对比混凝土... 层间抗剪稳定分析是重力坝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重力坝剖面设计和坝基处理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建立在塑性力学上限定理基础上的萨尔玛(Sarma)法,为重力坝抗剪稳定分析提供一个理论基础更加严密、应用范围更广泛的方法。对比混凝土抗剪指标、分析堆石混凝土抗剪力学性能、裂缝产生及剪力传递理论,提出了堆石混凝土层间界面抗剪稳定力学性能特征,该特征能够体现出不同的破坏模式。试验数据来源于实际工程,研究结果基于实际工程堆石混凝土重力坝试验仓,可为堆石混凝土应用推广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混凝土 重力坝 萨尔玛法 层间抗剪稳定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广西六峰山铅锌矿层间滑动带地质特征及控矿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永恩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
广西六峰山铅锌矿床的一个重要构造特征是层间滑动带非常发育。介绍了六峰山矿层间滑动带及其围岩的构成、构造特征和矿体的产出状态,并初步探讨了该区层间滑动带的形成机制及其控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层间滑动构造对矿区成矿流体的迁... 广西六峰山铅锌矿床的一个重要构造特征是层间滑动带非常发育。介绍了六峰山矿层间滑动带及其围岩的构成、构造特征和矿体的产出状态,并初步探讨了该区层间滑动带的形成机制及其控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层间滑动构造对矿区成矿流体的迁移、改造富集、矿化的分布范围及矿体的产出位置等具有直接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层间滑动带 控矿作用 六峰山矿
下载PDF
贵州天柱坑头金矿构造变形特征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国静 余大龙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37-39,46,共4页
天柱坑头金矿床主要受层间构造控制,金矿体主要富集在层间滑动构造带。在纵弯褶皱作用过程中,由于顺层差异性滑动,形成一系列的层间滑动构造。通过对坑头金矿控矿构造中变形岩石及石英脉体的宏观变形特征分析,初步得出研究区控制金矿的... 天柱坑头金矿床主要受层间构造控制,金矿体主要富集在层间滑动构造带。在纵弯褶皱作用过程中,由于顺层差异性滑动,形成一系列的层间滑动构造。通过对坑头金矿控矿构造中变形岩石及石英脉体的宏观变形特征分析,初步得出研究区控制金矿的层间滑动变形带以脆韧性变形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滑动构造 脆韧性变形 坑头金矿
下载PDF
框架结构层间滑移隔震结构隔震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社良 曹晓辉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2年第5期30-32,36,共4页
为了研究层间滑移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从理论上建立了层间滑移隔震结构的力学模型和静动转化条件。使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框架结构进行抗震及隔震结构的模拟。对比分析其在小、中、大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层间滑移隔震结构隔... 为了研究层间滑移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从理论上建立了层间滑移隔震结构的力学模型和静动转化条件。使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框架结构进行抗震及隔震结构的模拟。对比分析其在小、中、大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层间滑移隔震结构隔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滑移隔震 有限元分析 隔震效果 框架结构
下载PDF
甘肃古浪地区石炭系羊虎沟组层内褶皱特征及其对煤层的控制作用
15
作者 余君鹏 李增 《甘肃地质》 2009年第1期47-50,共4页
本文探讨的是见于甘肃古浪地区石炭系羊虎沟组含煤建造中普遍发育的层间褶皱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对煤层储聚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石炭纪地层中的层内褶皱具有多方位的褶皱枢纽,具非共轴叠加褶皱形态,经历了早期B形和晚期A形褶皱演化过程,... 本文探讨的是见于甘肃古浪地区石炭系羊虎沟组含煤建造中普遍发育的层间褶皱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对煤层储聚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石炭纪地层中的层内褶皱具有多方位的褶皱枢纽,具非共轴叠加褶皱形态,经历了早期B形和晚期A形褶皱演化过程,最终形成AB复合型褶皱,此类褶皱普遍控制了该套岩层中煤层的储聚。本文在分析了该类褶皱的几何形态特征及其变形控制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它的形成演化机制和控煤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滑动褶皱 几何形态 形成机制 构造控煤 甘肃古浪
原文传递
粤东四望坪铜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16
作者 古润平 卜安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0年第2期23-28,共6页
以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为特征的广东潮安四望坪铜矿床,在其三位一体(岩浆岩、断裂/层间滑动破碎带、围岩)的控矿组合中,以流纹斑岩、晶屑凝灰岩的层间滑动破碎带为最佳。本文从矿区资料的综合研究入手,深入剖析了岩浆岩、断裂、围... 以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为特征的广东潮安四望坪铜矿床,在其三位一体(岩浆岩、断裂/层间滑动破碎带、围岩)的控矿组合中,以流纹斑岩、晶屑凝灰岩的层间滑动破碎带为最佳。本文从矿区资料的综合研究入手,深入剖析了岩浆岩、断裂、围岩圈闭条件与矿体规模、富集程度的关系。通过对矿区地质环境与矿床成因的深入分析,建立了火山期后热液矿床的控矿模型,为粤东火山岩地区继续寻找该类矿床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期花岗岩 酸性火山碎屑岩 层间滑动破碎带 断裂控矿 四望坪铜矿区
下载PDF
程家沟铁矿边坡结构面特征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17
作者 常全明 韩秀丽 孔凡祉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S1期63-69,共7页
程家沟铁矿边坡结构面研究表明,节理破坏了岩体的连续完整性,降低了岩体的强度。
关键词 边坡 结构面 层间滑面 程家沟
下载PDF
山东胶莱盆地边缘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9
18
作者 邹为雷 杨金中 +2 位作者 曾庆栋 李光明 张连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8-517,共10页
以蓬家夼、大庄子和发云夼为代表的胶莱盆地北缘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是近年来确立的一种新类型金矿。这种新类型金矿产出于走滑拉分盆地边缘,并受层间滑动断裂的控制。层间滑动断裂是在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的,一般沿大理岩等相对脆性岩... 以蓬家夼、大庄子和发云夼为代表的胶莱盆地北缘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是近年来确立的一种新类型金矿。这种新类型金矿产出于走滑拉分盆地边缘,并受层间滑动断裂的控制。层间滑动断裂是在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的,一般沿大理岩等相对脆性岩层产出,是一条由碎裂岩、角砾岩等张性构造岩构成、具有一定宽度的断裂构造岩带,具有倾向滑移的特点。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化主要发生在大理岩质碎裂岩、角砾岩等张性构造岩胶结物内。地质研究及硫、碳及氢氧同位素证据表明,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的特点,以源于下地壳及上地幔的深源成矿流体为主,下渗大气降水及盆地流体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成矿作用过程,对金矿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控矿断裂和金矿化的形成与中生代期间华北东部大地构造环境及胶莱盆地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影响,断裂经历了挤压—伸展—挤压的构造过程。中生代中晚期华北东部岩石圈的剧烈拉张减薄及郯庐断裂带的强烈活动为深源成矿流体的形成和大规模上升创造了聚集和运移的条件,金矿即与这次深源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 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动力学 深源流体
下载PDF
云南盈江邦朗寨铅锌矿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 被引量:2
19
作者 冉启胜 黄兆熙 +1 位作者 李良 朱淑桢 《云南地质》 2014年第4期561-565,共5页
邦郎寨铅、锌多金属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下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下段(Pt1gl1)角闪片岩、板岩及硅质岩和结晶灰岩中,矿体由深部富含挥发分的含矿热液沿层间剥离滑脱构造充填成矿。并在断裂构造有利部位形成热液充填型铅、锌多金属隐伏矿体。
关键词 层间滑脱构造 热液充填矿床 云南盈江邦朗寨
下载PDF
胶东新型金矿——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 被引量:27
20
作者 沈远超 杨金中 +2 位作者 刘铁兵 曾庆栋 李光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4,共4页
在胶东地区胶莱盆地北缘新近发现了一种受滑脱构造控制的新型金矿床———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以对蓬家夼金矿、郭城金矿和发云夼金矿的研究为基础 ,结合国内外有关滑脱构造的研究 ,分析了层间滑动角砾岩型新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矿... 在胶东地区胶莱盆地北缘新近发现了一种受滑脱构造控制的新型金矿床———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以对蓬家夼金矿、郭城金矿和发云夼金矿的研究为基础 ,结合国内外有关滑脱构造的研究 ,分析了层间滑动角砾岩型新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 ,提出了 3点新认识 :(1)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是在盆地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经历了从伸展—挤压—走滑的构造环境。在盆地的伸展过程中形成层状矿体 ;在后期的压扭过程中发生构造富集 ,形成工业矿体 ;(2 )滑脱构造在沉积盆地的不同地域控制着不同的成矿类型 ,构成了完整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成矿系列 ;(3)指出了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的定型依据和初步鉴别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 胶东地区 滑脱构造 成矿系列 成矿作用 矿床地质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