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普通稠油油藏多层合采层间干扰定量表征与定向井产能预测 被引量:62
1
作者 黄世军 康博韬 +2 位作者 程林松 周文胜 常舒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8-495,共8页
采用可视化的多管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结合实际油田生产资料,定量表征海上普通稠油油藏多层合采过程中的层间干扰现象,并建立适用于普通稠油油藏多层合采的定向井产能预测方法。建立了普通稠油油藏多层合采过程中采液指数和采油指数的... 采用可视化的多管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结合实际油田生产资料,定量表征海上普通稠油油藏多层合采过程中的层间干扰现象,并建立适用于普通稠油油藏多层合采的定向井产能预测方法。建立了普通稠油油藏多层合采过程中采液指数和采油指数的干扰系数动态表征关系式;引入干扰系数,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修正Vandervlis定向井产能公式,得到适用于普通稠油油藏定向井多层合采的产能动态预测公式。储集层纵向渗透率的差异是层间干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可用储集层基准渗透率、渗透率级差和渗透率偏差综合描述。多层合采过程中,层间干扰对不同含水阶段油井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中高含水期层间干扰对整体产油能力的抑制作用加剧,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考虑层间干扰后产能预测精度明显提高,修正后的定向井产能公式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现场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普通稠油油藏 多层合采 层间干扰 干扰系数 定向井 产能预测
下载PDF
纵向非均质油藏水驱油实验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于春生 李闽 +1 位作者 乔国安 陈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6,共3页
针对纵向非均质油藏普遍存在层间矛盾突出、水驱采收率低、低渗储层难以动用的特点,纵向非均质严重影响了油藏的高效开发问题,开展了多层长岩芯水驱油实验。实验采用最新研制的带多测压点的多层长岩芯驱替模型,该模型可以记录沿程压力变... 针对纵向非均质油藏普遍存在层间矛盾突出、水驱采收率低、低渗储层难以动用的特点,纵向非均质严重影响了油藏的高效开发问题,开展了多层长岩芯水驱油实验。实验采用最新研制的带多测压点的多层长岩芯驱替模型,该模型可以记录沿程压力变化,更加准确地反映水驱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注水方式对中低渗层的采出程度影响很大;提高注入速度可以提高不同渗透层的压力,且渗透率越低压力提高幅度越大;层间干扰严重,不同工作制度下低渗层压力变化很大。该研究成果对于选择合理的开发层系组合、采取适当的注水方式具有指导意义,为今后非均质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非均质性 层间干扰 水驱油实验 注入速度 采收率
下载PDF
薄层油藏合采层间干扰分析及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鲜波 熊钰 +2 位作者 石国新 李鹏程 陈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1-54,共4页
在薄层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纵向上大都穿越多个油层,而在油藏合采开发方案决策中,多层油藏合采层位组合主要基于开发油井时的层系划分原则,并没有对多层油藏开采中多层合采的划分方法进行系统、定量的研究,而研究多层油藏合采和分采的... 在薄层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纵向上大都穿越多个油层,而在油藏合采开发方案决策中,多层油藏合采层位组合主要基于开发油井时的层系划分原则,并没有对多层油藏开采中多层合采的划分方法进行系统、定量的研究,而研究多层油藏合采和分采的技术对策对划分薄层油藏的开发层系和确定单井采油方式具有明显的工程意义。在建立层间无窜流双层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和单因素、正交因素分析方法,获得薄层油藏合采开发层间干扰程度、消除或降低干扰程度的技术对策以及相应的技术图版。实例分析表明,明确合采层间干扰因素及干扰程度,确定合理的技术对策,可指导现场工程人员科学、高效、迅捷地开发此类特殊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油藏 压力系数 储层物性 合采 层间干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涩北多层气藏合采物理模拟 被引量:43
4
作者 朱华银 胡勇 +3 位作者 李江涛 钟世敏 张利文 和雅琴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136-142,共7页
为了研究气田存在的多层合采问题,更有效地分析各气层的产能特征和动态储量,通过将多个不同物性的岩心组"并联"组合,形成了多层合采模型,模拟分析了多层气藏合采时储层物性差异、压力差异、气井配产等现象对合采的影响,为研... 为了研究气田存在的多层合采问题,更有效地分析各气层的产能特征和动态储量,通过将多个不同物性的岩心组"并联"组合,形成了多层合采模型,模拟分析了多层气藏合采时储层物性差异、压力差异、气井配产等现象对合采的影响,为研究多层合采的生产机理和动态提供了技术手段。实验研究表明层间物性差异越大,各小层在不同时期的产气贡献差异越大,并且这种差异随气井的配产增加而增大,其中相对高渗层早期产气贡献大,相对低渗层产气逐渐上升,其产气贡献主要体现在晚期;不同压力气层进行合采容易产生"高压层向低压层倒灌",对于因储层物性差异在生产中形成了层间压力差的多层合采气井,应避免关井而产生层间压力波动,从而造成储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涩北气田 多层合采 物理模拟 产气特征 层间干扰
下载PDF
非均质油藏中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措施及效果 被引量:32
5
作者 耿师江 曾卫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0-41,共2页
桥口油田属典型的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 ,针对其地质特征及在多层合注合采条件下层间干扰严重、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渗透率较低油层的开发特点 ,开展了稳油控水的前期研究 ,确定了“纵向上开发层系转移”的治理思路 ,并采取了高含水油井挤灰... 桥口油田属典型的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 ,针对其地质特征及在多层合注合采条件下层间干扰严重、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渗透率较低油层的开发特点 ,开展了稳油控水的前期研究 ,确定了“纵向上开发层系转移”的治理思路 ,并采取了高含水油井挤灰堵水、注水井高压增注和高压分注为主的治理措施。通过实践证明有明显的稳油控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储层 层间干扰 稳油控水措施 桥口油田 油藏潜力 剩余油
下载PDF
砂岩油藏多层合采层间干扰及开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余华杰 朱国金 谭先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A油田在纵向上储层多,且各油层物性相差悬殊、流体性质各异、储量分散。油田在笼统注水或多层合采开发过程中,势必会受储层非均质影响,逐渐暴露出注入水单层突进、含水上升快、储量动用程度不均、各层采出程度不等、油藏采收率低等问题... A油田在纵向上储层多,且各油层物性相差悬殊、流体性质各异、储量分散。油田在笼统注水或多层合采开发过程中,势必会受储层非均质影响,逐渐暴露出注入水单层突进、含水上升快、储量动用程度不均、各层采出程度不等、油藏采收率低等问题。如何提高此类纵向非均质油藏的采收率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为手段,根据A油田均质模型进行了多层合采条件下层间干扰的单因素以及复合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并针对油田实际非均质模型进行了不同开发方式下储层动用特征、开发效果评价以及开发指标对比,推荐了该油田切实可行的开发技术方案、提出了指导类似油田开发的技术策略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合采 层间干扰 敏感性分析 开发策略 砂岩油藏
下载PDF
多层非均质油藏开发指标预测方法 被引量:28
7
作者 冯其红 王波 +1 位作者 王相 马小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88,154-155,共4页
考虑多层油藏层间非均质性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基于Buckley-Leverett水驱油理论推导并建立一种多层油藏开发指标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各层的有效注采压差和渗流阻力动态劈分各层的注水量,采用物质平衡原理和水驱油理论预测各小层的开... 考虑多层油藏层间非均质性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基于Buckley-Leverett水驱油理论推导并建立一种多层油藏开发指标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各层的有效注采压差和渗流阻力动态劈分各层的注水量,采用物质平衡原理和水驱油理论预测各小层的开发动态,可以定量刻画多层油藏合注时,各层有效注采压差和供液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真实反映多层油藏实际生产时,高渗层产液比例越来越大,层间矛盾越来越严重等生产特征,可以用于指导油田进行分层注水等生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油藏 层间非均质性 启动压力梯度 层间矛盾 开发指标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运来 廖新武 +2 位作者 胡勇 李廷礼 苏进昌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126,共7页
海上稠油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面临采油速度低、水窜快、产量递减快及采收率低等问题,且缺乏分层系开发调整经验,制约了油田的稳产和高效开发。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利用室内物理实验、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高含水期开发模式研... 海上稠油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面临采油速度低、水窜快、产量递减快及采收率低等问题,且缺乏分层系开发调整经验,制约了油田的稳产和高效开发。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利用室内物理实验、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高含水期开发模式研究,明确了海上非均质稠油油藏分层系开发技术界限、注采井间加密模式和底水油藏水平井布井下限。结果表明:当储层原油黏度级差大于3或渗透率级差大于3时,层间干扰系数增大,实施分层系开采,且各开发层系油层厚度为4~8 m;对于强非均质性储层,不同井型、井网加密模式下体积波及系数差别较大,采用反九点转五点水平井+定向井联合井网加密模式,并将井距调整为220 m,体积波及系数显著提高;储层内部隔夹层渗透率、分布面积和分布位置均对水平井产能具有较大影响,基于隔夹层优化布井后,原油黏度为260 m Pa·s的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累计产油量达到5万m^3,油柱高度可由12 m下推至7 m。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形成了"纵向分层系、平面变井网、水平井挖潜"的海上河流相稠油油田高效开发新模式,应用于秦皇岛32-6油田获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可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田 高含水期 层间干扰 开发层系 注采井网 波及系数 水平井
下载PDF
常规油藏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确定新方法 被引量:26
9
作者 刘洪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5期80-82,149,共3页
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是确定多层合采组合界限以及评价产能一项重要的参数,然而在实际油田编制开发方案过程中,很难获得求取层间干扰系数所需各项参数,从而很难获得较准确的层间干扰系数,取而代之的是采用经验值,这给多层合采界限的确... 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是确定多层合采组合界限以及评价产能一项重要的参数,然而在实际油田编制开发方案过程中,很难获得求取层间干扰系数所需各项参数,从而很难获得较准确的层间干扰系数,取而代之的是采用经验值,这给多层合采界限的确定与产能评价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提出利用单层DST测试数据、油田生产动态数据、生产井压力恢复试井解释结果、实验室原油高压物性及岩心分析结果等资料,对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进行计算,并介绍了计算方法。经实际资料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且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合采 层间干扰系数 开发层系 产能评价
下载PDF
薄互层油藏层间干扰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峙博 黄爱先 魏进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9X期247-250,1,共4页
层间非均质油藏在多油层合采和笼统注水的条件下,表现出严重的层间矛盾,影响着其开采速度以及最终采收率。因此,针对层间干扰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影响层间干扰的7个主要因素,包括平均渗透率、渗透率级差、平均黏度、层数、单... 层间非均质油藏在多油层合采和笼统注水的条件下,表现出严重的层间矛盾,影响着其开采速度以及最终采收率。因此,针对层间干扰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影响层间干扰的7个主要因素,包括平均渗透率、渗透率级差、平均黏度、层数、单层厚度、井距、压差,设计了3个水平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有隔层情况下正反韵律以及无隔层情况下正反韵律油藏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随渗透率级差的升高层间干扰增大,油藏整体采收率明显下降;探讨了各个因素对多层油藏合采层间干扰的影响大小及其变化规律,确定了渗透率级差是层间干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为该类油藏进行层系调整及相应开发部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互层 非均质性 层间干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段合采油井层间干扰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继成 何晓茹 +2 位作者 周文胜 耿站立 唐恩高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106,共6页
针对大段合采油井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严重的问题,开展了层间干扰研究,确定层间干扰的主控因素。结合现场试油实践,以层间干扰系数作为定量评价层间干扰程度的指标,对部分井的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流压、生产压差、含水率等因素均... 针对大段合采油井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严重的问题,开展了层间干扰研究,确定层间干扰的主控因素。结合现场试油实践,以层间干扰系数作为定量评价层间干扰程度的指标,对部分井的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流压、生产压差、含水率等因素均可对层间干扰程度造成影响。收集油田数据资料,计算了渗透率级差、厚度级差、层数、地层压力系数级差、生产压差级差、平均黏度、孔隙度级差、流压级差等因素。采用复相关系数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初筛选,根据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筛选后因素与层间干扰系数间的关联度,确定出层间干扰的主控因素,分别为渗透率级差、层数、静压系数级差、合测含水率、生产压差级差和流压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干扰 主控因素 层间干扰系数 复相关系数 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
下载PDF
东营凹陷页岩油储层层间干扰及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孟勇 贾庆升 +2 位作者 张潦源 郑彬涛 邓旭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0-138,共9页
东营凹陷页岩油储量丰富,但储层物性差,纵向含油层系多而薄,多为灰泥岩互层。为了准确描述东营凹陷页岩油储层层间应力干扰机理及水力压裂裂缝的扩展规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了基于渗流–应力–损伤耦合的多薄互层分层压裂模型,模... 东营凹陷页岩油储量丰富,但储层物性差,纵向含油层系多而薄,多为灰泥岩互层。为了准确描述东营凹陷页岩油储层层间应力干扰机理及水力压裂裂缝的扩展规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了基于渗流–应力–损伤耦合的多薄互层分层压裂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排量、压裂液黏度及不同上、下隔层厚度下的裂缝扩展形态、规律和诱导应力场,研究了裂缝扩展形态与诱导应力场的关系,并对压裂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裂缝扩展,应力干扰区域越来越大;当排量为9~12 m^(3)/min、黏度为20 mPa·s时,裂缝尖端诱导应力大,易连通天然裂缝,压裂改造效果明显;上部隔层厚度大于2.50 m、下部隔层厚度大于4.50 m时,极少出现穿层现象。研究结果可为东营凹陷页岩油储层后续的水力压裂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层间干扰 水力压裂 裂缝扩展 诱导应力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多层合采砂岩稠油油藏层间干扰动态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许家峰 张金庆 +2 位作者 程林松 安桂荣 耿站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4,共7页
为了获得经济产油量,海上大部分油田采取了多层合采的开发方式,但由于储层平面及纵向的非均质,多层合采时层间干扰、注入水突进、储量动用程度低等层间矛盾会逐渐凸现。基于层间干扰测试全过程,从干扰的阶段性及动态特征出发,重新定义... 为了获得经济产油量,海上大部分油田采取了多层合采的开发方式,但由于储层平面及纵向的非均质,多层合采时层间干扰、注入水突进、储量动用程度低等层间矛盾会逐渐凸现。基于层间干扰测试全过程,从干扰的阶段性及动态特征出发,重新定义了层间干扰系数;建立了水驱砂岩稠油油藏多层合采层间动态干扰数学模型,揭示了渗透率、地下原油黏度、启动压力梯度等主控因素对层间干扰的影响规律,并针对不同主控因素提出了细分层系调整策略与时机。对海上油田细分层系的实施提出了建议,即通过细分注水有效缓解纵向矛盾,但须进一步提高3段以上细分注水工艺水平,使注水管理达到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合采 稠油油藏 层间干扰 主控因素 数学模型 调整时机 细分注水
下载PDF
长庆油田分采泵分层采油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大建 牛彩云 +1 位作者 何淼 王百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6期97-98,102,共3页
三叠系延长组是长庆油田主力开发层系,油藏在纵向上表现为多套小层叠合,受到超前注水、笼统注水等因素影响,两层笼统合采油井层间压差较大,层间矛盾突出,因此用分采泵分层采油是消除合采油井层级间干扰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鉴于长庆油... 三叠系延长组是长庆油田主力开发层系,油藏在纵向上表现为多套小层叠合,受到超前注水、笼统注水等因素影响,两层笼统合采油井层间压差较大,层间矛盾突出,因此用分采泵分层采油是消除合采油井层级间干扰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鉴于长庆油田三叠系油藏饱和压力低,地饱压差小,油井气油比高,研发了一种"上泵抽下层,下泵抽上层"的防气式分采泵。现场试验应用表明,该防气式分采泵分采效果明显,对高气油比油井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气式分采泵 分层采油 长庆油田
下载PDF
合采井层间干扰现象数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周文胜 李倩茹 +1 位作者 耿站立 王守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9-116,共8页
海上油田多为大段合采,层间干扰现象较为严重,为了正确评价这一现象,基于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层数、厚度、渗透率、孔隙度、黏度、地层压力、供给半径和相渗数据等因素的层间干扰评价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层间非均质性、启动压力梯... 海上油田多为大段合采,层间干扰现象较为严重,为了正确评价这一现象,基于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层数、厚度、渗透率、孔隙度、黏度、地层压力、供给半径和相渗数据等因素的层间干扰评价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层间非均质性、启动压力梯度、井筒连通、以及液量转移4个方面的层间干扰机理。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了实际井合采时的各层产能和全井产能、分采时的各层产能和全井产能以及层间干扰系数,对合采和分采条件下的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测试工作制度、所处含水阶段、静压及其他,对层间干扰的贡献比例分别为50%、25%、15%、10%。层间干扰主要受层间非均质性的控制,在进行层系组合时,若渗透率级差小于4,则可保证层间干扰系数小于0.6;若渗透率级差小于10,则可保证层间干扰系数小于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油藏 合采 分采 层间干扰 数学模拟
下载PDF
注水井双流量高效分层测调技术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中国 郝伟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6-130,共5页
常规注水井测调技术工序繁琐、测调效率低、控制精度低。介绍了一种用于分层注水井流量调配的带有双流量探头的电动流量测调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地面测试电缆将测调仪器下到井内预定位置,并使之与井下活动式流量控制器对接;通过地面控... 常规注水井测调技术工序繁琐、测调效率低、控制精度低。介绍了一种用于分层注水井流量调配的带有双流量探头的电动流量测调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地面测试电缆将测调仪器下到井内预定位置,并使之与井下活动式流量控制器对接;通过地面控制系统驱动流量控制器,改变流量大小;再通过双流量探头计量控制器的上下流量,计算出目的层流量值,并最终调节到所需流量值。实现了地面实时监控注水井调配过程中的测试数据,自动智能调节井下流量,同步录取测试资料及所有类型配水管柱的单一层段流量测调。注水井单井测调时间可缩短到1.5d,测调误差控制在5%以内,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测试 双流量 测调控制 地面控制 层间干扰 机电一体化 测调效率 控制精度
下载PDF
黔西比德—三塘盆地煤层气井产出水离子动态及其对产能的指示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郭晨 秦勇 韩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0-686,共7页
基于黔西比德—三塘盆地12口煤层气井产出水样品的常规离子测试,揭示该区产出水离子动态特征及其对产能与层间干扰的指示意义:基于R型聚类分析,对离子类别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其意义;比德向斜Z-6,Z-7,Z-10井为压裂液污染井,Cl^-,Na^+,Br^... 基于黔西比德—三塘盆地12口煤层气井产出水样品的常规离子测试,揭示该区产出水离子动态特征及其对产能与层间干扰的指示意义:基于R型聚类分析,对离子类别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其意义;比德向斜Z-6,Z-7,Z-10井为压裂液污染井,Cl^-,Na^+,Br^-浓度呈异常高特点;随排采的进行,K^+,Ca^(2+),Mg^(2+),Si4+等离子浓度呈增加趋势,SO_4^(2-)呈降低趋势,反映产出水封闭性增强;提取Cl^-+Na^+离子浓度作为判识合排井层间干扰程度与产能效果的典型指标,高产井介于833.18~1 768.26 mg/L,平均1 321.55 mg/L,低产井介于259.22~519.4 mg/L,平均380.72 mg/L,高产井产出水Cl^-+Na^+离子浓度显著高于低产井,阈值介于600~800 mg/L,揭示产出水封闭性越强,越有利于煤层气高产,初步建立了基于产出水Cl^-,Na^+离子浓度的多层合排井层间干扰判识模板。结合排采层位,上部含气系统与中、下部含气系统共采兼容性差,建议今后优先开发中、下部含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比德—三塘盆地 产出水 离子动态 层间干扰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多层开采层间干扰及分采界限探讨 被引量:15
18
作者 牛彩云 李大建 +2 位作者 朱洪征 赵晓伟 吕亿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2期118-120,142,共3页
为掌握低渗透油田多层开采层间干扰情况,以长庆油田一套井网两层开采试验区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层间干扰两个主要因素渗透率级差和层间压差入手,借助油井流入动态方程,利用各种生产资料、测试资料建立合采井流入动态曲线并进行了分析,分... 为掌握低渗透油田多层开采层间干扰情况,以长庆油田一套井网两层开采试验区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层间干扰两个主要因素渗透率级差和层间压差入手,借助油井流入动态方程,利用各种生产资料、测试资料建立合采井流入动态曲线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渗透油田,其渗透率级差引起的层间干扰相对较小,影响各产层产量主要为层间流压差,确定了层间压差小于3MPa普通泵笼统合采,层间压差大于3MPa分层开采的技术界限。现场流压测试和分层采油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开采 层间干扰 分采界限 低渗透油田
下载PDF
致密气藏高低压多层合采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文举 潘少杰 +1 位作者 李寿军 高星星 《非常规油气》 2016年第2期59-64,共6页
针对存在纵向层间压差的致密气藏,建立了地质模型和物理模型,模拟致密气藏多层合采的衰竭开采过程,进行层间干扰、气层供气特征、产能变化规律等研究。模拟结果显示,渗透率差异不大的高、低压气层进行合采时,不同压力气层具有明显的层... 针对存在纵向层间压差的致密气藏,建立了地质模型和物理模型,模拟致密气藏多层合采的衰竭开采过程,进行层间干扰、气层供气特征、产能变化规律等研究。模拟结果显示,渗透率差异不大的高、低压气层进行合采时,不同压力气层具有明显的层间干扰,高压气层天然气通过井筒向低压气层倒灌。高、低压气层的最终采收率不受初期配产和初始压差影响。生产初期,高压气层瞬时产气量较高,大于初期配产,低压气层瞬时产气量为负值,随后高压气层瞬时产气量减小,低压气层瞬时产气量增大,最后两者趋于一致。生产末期总产气量贡献率受初始压差和初期配产影响较小,高压气层贡献率大于低压气层。模拟证实,多层合采比单层开采具有更强的稳产能力,产量高,满足合采条件时尽可能进行合采。但开发中需将纵向层间初始压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小层间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层间压差 配产 层间干扰 多层合采
下载PDF
多层合采油藏启动压力及层间干扰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凯 路然然 +2 位作者 张黎明 姜凯亮 李爱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4,共8页
层间非均质油田多层合采时,由于渗透率差异及流体性质不同会产生层间矛盾,因此有必要研究提液的有效性.为了系统、定量地研究合采的组合方式,开展了渗透率级差及黏度级差对层间干扰程度的实验,测定了低渗层位的启动压力随影响因素的变化... 层间非均质油田多层合采时,由于渗透率差异及流体性质不同会产生层间矛盾,因此有必要研究提液的有效性.为了系统、定量地研究合采的组合方式,开展了渗透率级差及黏度级差对层间干扰程度的实验,测定了低渗层位的启动压力随影响因素的变化.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非均质多油层油藏模型,推导了考虑层间干扰的产能公式.通过实例计算,证明该方法正确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 层间干扰 渗透率级差 黏度级差 启动压力 多层合采 产能公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