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免疫调节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8
1
作者 庄权权 林志航 +2 位作者 蒋燕成 叶源春 张志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2及干扰素-γ受体(IFN-γ)3种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了解慢性HBV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以探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新途径。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2及干扰素-γ受体(IFN-γ)3种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了解慢性HBV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以探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新途径。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在医院就诊的51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1例患者按HBV感染后临床表现分为慢性HBV携带组10例,慢性乙型肝炎组1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23例,选取同期1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4、IL-12及IFN-γ水平,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白蛋白(ALB)等代表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V携带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炎肝硬化组患者中IL-4、IL-12及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FN-γ/IL-4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携带组及肝炎肝硬化组患者IFN-γ/IL-4的水平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携带组与肝炎肝硬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测定HBV的某些细胞因子水平,对监测HBV感染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评价其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γ受体 白细胞介素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病患者γ干扰素及其受体检测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邵平扬 蔡卫民 +2 位作者 丁韧烨 乌文琳 黄育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 研究γ干扰素 (IFN γ)及I型γ干扰素受体 (IFN γR1)在慢性血吸虫病 (慢血 )及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患者中表达水平 ,探讨IFN γ和IFN γR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和肝纤维化的关系。 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慢血及晚血患者外周血... 目的 研究γ干扰素 (IFN γ)及I型γ干扰素受体 (IFN γR1)在慢性血吸虫病 (慢血 )及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患者中表达水平 ,探讨IFN γ和IFN γR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和肝纤维化的关系。 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慢血及晚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IFN γR1的表达水平 ;用ELISA法检测慢血及晚血患者血清IFN γ水平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 (HA)、Ⅳ胶原 (Ⅳ C)、层粘连蛋白 (LN)、Ⅲ型前胶原 (PCⅢ )等肝纤维化指标。采用对比分析 ,观察IFN γR1、IFN γ及肝纤维化指标在慢血及晚血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 结果 慢血患者IFN γR1和IFN 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晚血未切脾患者IFN γR1表达明显低于其他组 (P <0 .0 5 ) ,而IFN γ增高 (P <0 .0 1) ;晚血切脾患者此两项指标又恢复正常 ;IFN γR1和IFN γ与HA、Ⅳ C、LN、PCⅢ之间无相关性 (r分别为 0 .19、0 .2 0、0 .14、0 .2 1)。结论 IFN γR1和IFN γ之间存在相互对应关系 ,I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患者 γ干扰素 受体 表达水平 肝纤维化指标 切脾 相关性 日本血吸虫病 病程
下载PDF
MAGE-C3 promotes cancer metastasis by inducing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immunosuppression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被引量:2
3
作者 Qingnan Wu Weimin Zhang +4 位作者 Yan Wang Qingjie Min Hongyue Zhang Dezuo Dong Qimin Zhan 《Cancer Communications》 SCIE 2021年第12期1354-1372,共19页
Background:Evading immune surveillance is necessary for tumor metastasis.Thus,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etastasis and mechanisms of tumor immune evasion.In this study,we aim... Background:Evading immune surveillance is necessary for tumor metastasis.Thus,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etastasis and mechanisms of tumor immune evasion.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clarify a novel mechanism that link tumor metastasis and immunosuppress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Methods:The expression of 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 C3(MAGE-C3)was detect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Transwell assay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bility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cells.Metastasis assays in mice were used to evaluate metastatic ability in vivo.Lymphocyte-mediated cytotoxicity 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visualize the immune suppression function on tumor cells.RNA sequencing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between MAGE-C3 overexpressing ESCC cells and control cells.Gene ontology(GO)enrichment analyses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most altered pathways influenced by MAGE-C3.The activation of the interferon-γ(IFN-γ)pathway was analyzed using Western blotting,GAS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s,immunofluorescence,and flow cytometry.The role of MAGE-C3 in the IFN-γpathway w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precipitation.Furthermore,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monitored the changes of infiltrated T cell populations in murine lung metastases.Results:MAGE-C3 was overexpressed in ESCC tissues.High expression of MAGE-C3 ha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the risk of lymphatic metastasis and poor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ESCC.Functional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MAGE-C3 promoted tumor metastasis by activating the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MAGE-C3 repressed antitumor immunity and regulated cytokine secretion of T cells,implying an immunosuppressive function.Mechanistically,MAGE-C3 facilitated IFN-γsignaling and upregulated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ŋL1)by binding with IFN-γreceptor 1(IFNGR1)and 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FNG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cer metastasi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MMUNOSUPPRESSION interferon-γreceptor interferon-γ 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 C3
原文传递
下丘脑IFN-γR和ER免疫组化双标技术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书海 李洵 赵慧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5451-5452,共2页
[目的]选出一种提高下丘脑中雌激素受体(ER)和γ-干扰素受体(IFN-γR)免疫组化双标阳性检出率和染色强度的方法。[方法]用MaxVision法对大鼠下丘脑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分别进行IFN-γR和ER免疫组化双标染色,其中石蜡切片进行抗原微波修复... [目的]选出一种提高下丘脑中雌激素受体(ER)和γ-干扰素受体(IFN-γR)免疫组化双标阳性检出率和染色强度的方法。[方法]用MaxVision法对大鼠下丘脑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分别进行IFN-γR和ER免疫组化双标染色,其中石蜡切片进行抗原微波修复。[结果]下丘脑石蜡切片抗原微波修复后IFN-γR和ER阳性检出率较冰冻切片有明显提高,且双标着色对比鲜明,易于镜下观察。[结论]下丘脑IFN-γR和ER免疫组化双标染色宜选用石蜡切片并进行微波修复,能提高双标阳性率,且显色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修复 γ-干扰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下丘脑 免疫组织化学法 双标
下载PDF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CRFB1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思司 母尹楠 +2 位作者 丁连帅 陈新华 敖敬群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7,共8页
IFN-γ是哺乳动物的一个关键免疫调节因子,通过特异性地结合IFN-γ受体1(IFNGR1)和IFN-γ受体2(IFNGR2)组成的异源四聚受体复合物,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目前,在鱼类中已经克隆出IFNGR1基因的2个亚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B 13(CRFB13)和细胞... IFN-γ是哺乳动物的一个关键免疫调节因子,通过特异性地结合IFN-γ受体1(IFNGR1)和IFN-γ受体2(IFNGR2)组成的异源四聚受体复合物,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目前,在鱼类中已经克隆出IFNGR1基因的2个亚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B 13(CRFB13)和细胞因子受体家族B17(CRFB17).本研究从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中克隆得到了一个CRFB13基因(Lyc CRFB13),其开放阅读框全长1 158个核苷酸,编码由385个氨基酸组成的1个蛋白.Lyc CRFB13蛋白具有典型的II型细胞因子受体特征,包括1个信号肽、1个胞外的FN III-like结构域,1个单次跨膜结构域,以及胞内的JAK1和STAT1结合位点.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鱼类的CRFB13都具有JAK1和STAT1结合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鱼类的2种IFNGR1,CRFB13和CRFB17形成2个独立的分支,Lyc CRFB13和鱼类的CRFB13聚在一起,与雀鲷(Stegastes partitus)CRFB13的亲缘关系最近.组织分布显示Lyc CRFB13为组成型表达,在大黄鱼鳃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在小肠中的表达量最低.Poly(I:C)刺激后,大黄鱼鳃和头肾中CRFB13的mRNA转录水平都显著升高.此外,poly(I:C)和LPS还能够诱导大黄鱼头肾白细胞中Lyc CRFB13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Lyc CRFB13可能在大黄鱼抗病毒、抗细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大黄鱼 IFN-γ受体 CRFB13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自限性和慢性HBV感染患者IFN-ω1、IFNG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观察
6
作者 王亚莉 赖翼 +3 位作者 刘阳 胡章勇 杨军 邓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自限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干扰素ω1(IFN-ω1)、干扰素γ受体(IFNG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206例自限性HBV感染者(对照组)和210例慢性HBV感染者(病例... 目的观察自限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干扰素ω1(IFN-ω1)、干扰素γ受体(IFNG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206例自限性HBV感染者(对照组)和210例慢性HBV感染者(病例组)IFN-ω1基因上4个SNP位点、IFNGR基因上4个位点,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病例组、对照组IFNGR基因的rs9376267位点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8.4%、60.3%,两组比较,P=0.012。两组IFN-ω1、IFNGR基因其他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限性HBV感染患者IFNGR基因上的rs9376267位点CT基因型频率较慢性HBV感染患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ω1 干扰素γ受体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干扰素-γ受体1部分缺陷病临床及分子特征分析
7
作者 肖敏 蒋利萍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6-611,共6页
目的本研究纳入1例8月龄时发生播散性卡介苗病的女性患儿,旨在探讨IFNGR1缺陷病的临床及分子特征。方法总结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IFNGR1部分缺陷病患儿临床资料,Q-RT-PCR检测IL-12-IFN-γ轴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PHA刺激的T细胞表面IFNGR1... 目的本研究纳入1例8月龄时发生播散性卡介苗病的女性患儿,旨在探讨IFNGR1缺陷病的临床及分子特征。方法总结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IFNGR1部分缺陷病患儿临床资料,Q-RT-PCR检测IL-12-IFN-γ轴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PHA刺激的T细胞表面IFNGR1蛋白表达,Sanger测序法分析IFNGR1基因。结果患儿常规免疫功能无异常。患儿抗凝血经BCG+rhIFN-γ同时刺激后IL-12B的表达水平比单独使用BCG刺激略有增加(P>0.05),但较健康对照显著降低(P<0.05);IFNGR1蛋白表达高于健康对照。基因测序发现患儿IFNGR1第6外显子存在c.819822del4(p.N274Hfs*2)杂合突变,父母均无此突变。结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IFNGR1基因部分缺陷病极为罕见,易发生播散性分枝杆菌感染,应尽早检测IL-12-IFN-γ轴功能、相关蛋白表达并行基因分析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受体1 基因突变 播散性卡介苗病 临床特征 分子特征
下载PDF
补肾生血解毒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红细胞生成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董玢 刘涓 +3 位作者 娄利霞 吴爱明 吕晞滢 柴立民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97-400,409,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解毒方对理化复合因素致骨髓抑制小鼠红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 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小、中、大剂量组,以^(60)Co-γ射线复合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造血抑制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补肾生血解毒方...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解毒方对理化复合因素致骨髓抑制小鼠红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 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小、中、大剂量组,以^(60)Co-γ射线复合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造血抑制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补肾生血解毒方(龟板胶、鹿角胶、人参、枸杞子、黄芪、当归、黄连)干预,中药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当于生药量6.14、12.29和24.57 g/kg灌胃。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红系细胞各项参数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EPO)、干扰素γ(IFN_γ)含量的差异,RT-PCR检测骨髓细胞中EPO、IFN_γ受体(IFN_γR1)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补肾生血解毒方可以明显提高AA小鼠外周血红系细胞参数,缓解贫血症状,显著增加外周血血清中EPO含量和骨髓细胞中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基因的表达,并可以降低外周血中IFN_γ的含量,抑制IFN_γR1基因的表达。结论补肾生血解毒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可能与提高EPO活性,并抑制由IFN_γ介导的免疫反应,恢复造血干细胞的正常功能,恢复红细胞的正常分化和成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生血解毒方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系细胞参数 红细胞生成素 干扰素γ 干扰素γ受体基因 小鼠
原文传递
IFN-γ及IFN-γR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的关联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健阳 陈谦 李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614-3618,共5页
目的分析干扰素-γ(IFN-γ)、干扰素-γ受体(IFN-γR)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82例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脊柱结核组),并将经性别、年龄匹配的8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 目的分析干扰素-γ(IFN-γ)、干扰素-γ受体(IFN-γR)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82例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脊柱结核组),并将经性别、年龄匹配的8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IFN-γ基因rs2430561、rs2069718位点与IFN-γR基因rs1327475、rs223471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对频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的基因位点,进一步分析脊柱结核不同性别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抽烟史及体质量指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各基因位点P均>0.05,提示各基因频率符合遗传平衡法则,具有良好群体代表性。脊柱结核组IFN-γ基因rs2430561位点AA型及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AA型出现脊柱结核的相对风险度OR=4.932,携带等位基因A的OR=1.801;两组IFN-γ基因rs2069718位点及IFN-γR基因rs1327475、rs223471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脊柱结核组不同性别者IFN-γ基因rs243056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FN-γ基因rs2430561位点A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A可增加本地区人群脊柱结核易感性,有望成为脊柱结核防控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干扰素-γ 干扰素-γ受体 基因多态性 性别 易感性
原文传递
干扰素γ受体1缺陷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功能、基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胥焕 蒋利萍 +2 位作者 邢超 刘霞 肖剑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920-1924,共5页
目的探讨1例疑似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Mendelian susceptibility to mycobacterial disease,MSMD)患儿的临床特征,检测IL-12/23-IFN-γ通路的完整性,并进行IFN-γ受体1(IFNGR1)基因分析。方法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常规的免疫... 目的探讨1例疑似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Mendelian susceptibility to mycobacterial disease,MSMD)患儿的临床特征,检测IL-12/23-IFN-γ通路的完整性,并进行IFN-γ受体1(IFNGR1)基因分析。方法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常规的免疫学筛查试验排除常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Q-RT-PCR在mRNA水平检测患儿及健康对照者IL-12/23-IFN-γ通路的完整性,通过PCR及RT-PCR分别对患儿及其父母的IFNGR1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结果患儿有播散性卡介苗(BCG)病及全身多系统损害的表现。患儿全血经BCG和IFN-γ共同刺激48 h后IL-12B的表达水平与单独BCG刺激后比较明显降低(P〈0.05);基因测序发现患儿IFNGR1第6外显子818-821位杂合缺失4个碱基(c.818-821 del TTAA),使第276位脯氨酸突变为终止密码(p.Asn274fsX276),父母此位点正常。结论 MSMD患儿临床特征为BCG病及全身多系统损害。Q-RT-PCR检测IL-12/23-IFN-γ通路完整性是一种有效的筛查MSMD的手段;IFNGR1突变是引起本例患儿发生上述临床特征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受体1缺陷 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 卡介苗
下载PDF
呈孟德尔遗传的分枝杆菌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建新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9-264,共6页
呈孟德尔遗传的分枝杆菌病是少见的遗传异常,特征为对弱毒力的分枝杆菌敏感,如卡介苗和环境分枝杆菌。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2通路是控制分枝杆菌感染的关键,数个相关基因已被鉴定。IFN-γ分泌受损见于IL-12p40和I... 呈孟德尔遗传的分枝杆菌病是少见的遗传异常,特征为对弱毒力的分枝杆菌敏感,如卡介苗和环境分枝杆菌。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2通路是控制分枝杆菌感染的关键,数个相关基因已被鉴定。IFN-γ分泌受损见于IL-12p40和IL-12受体β1(IL-12Rβ1)缺陷患者,对IFN-γ反应受损见于IFN-γ受体1、IFN-γ受体2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子1(STAT1)缺陷患者。其他已获得鉴定的相关生殖突变基因包括细胞色素b(-245)β亚单位(CYBB)、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泛素样修饰子(ISG15)、RORC和TYK2。一半的患者除易感沙门菌外,并不表现有常见的相关感染。现就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分子特征、临床特点、实验室发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为儿科医师在此领域的诊疗工作提供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孟德尔遗传的分枝杆菌病 干扰素γ受体1/2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子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