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沥青岩中界面活性沥青质分子结构及其在矿物表面吸附特征
1
作者
章雪莹
马俊
+2 位作者
何林
隋红
李鑫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8-636,共9页
重质油固体系(如油砂、沥青岩、油页岩、重质油、油泥等)中因油-水-固三相复杂作用,导致分离困难。本文以印尼沥青岩重质油为例,针对重质组分中界面活性最强的界面活性沥青质的结构及其在矿物质表面吸附特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凝胶渗透...
重质油固体系(如油砂、沥青岩、油页岩、重质油、油泥等)中因油-水-固三相复杂作用,导致分离困难。本文以印尼沥青岩重质油为例,针对重质组分中界面活性最强的界面活性沥青质的结构及其在矿物质表面吸附特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仪、XPS等对界面活性沥青质的结构进行分析,提出其初步结构。以SiO_(2)为矿物固体模型,在甲苯溶剂环境中,采用QCM-D和AFM研究界面活性沥青质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征,发现该类沥青质分子在SiO_(2)表面的吸附与普通沥青质分子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多层吸附特征,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吸附膜存在较多高分散性团聚体,黏弹性较大,易于形成具有三维结构的强机械性界面膜。该结构和界面吸附特性可为揭示其在油水乳液稳定过程中的机理提供有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吸附
二氧化硅
界面活性沥青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沥青岩中界面活性沥青质分子结构及其在矿物表面吸附特征
1
作者
章雪莹
马俊
何林
隋红
李鑫钢
机构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8-636,共9页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8JCQNJC06500)。
文摘
重质油固体系(如油砂、沥青岩、油页岩、重质油、油泥等)中因油-水-固三相复杂作用,导致分离困难。本文以印尼沥青岩重质油为例,针对重质组分中界面活性最强的界面活性沥青质的结构及其在矿物质表面吸附特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仪、XPS等对界面活性沥青质的结构进行分析,提出其初步结构。以SiO_(2)为矿物固体模型,在甲苯溶剂环境中,采用QCM-D和AFM研究界面活性沥青质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征,发现该类沥青质分子在SiO_(2)表面的吸附与普通沥青质分子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多层吸附特征,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吸附膜存在较多高分散性团聚体,黏弹性较大,易于形成具有三维结构的强机械性界面膜。该结构和界面吸附特性可为揭示其在油水乳液稳定过程中的机理提供有利基础。
关键词
界面
吸附
二氧化硅
界面活性沥青质
Keywords
interface
adsorption
silica
interfacially
active
asphaltene
分类号
TE6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沥青岩中界面活性沥青质分子结构及其在矿物表面吸附特征
章雪莹
马俊
何林
隋红
李鑫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