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分子结构水杨酸根插层水滑石的组装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邢颖 李殿卿 +3 位作者 任玲玲 EVANS D.G. 段雪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7-272,共6页
以锌铝水滑石ZnAl CO3LDHs为前体 (主体 ) ,以乙二醇为分散介质 ,用离子交换法组装了水杨酸根 (客体 )插层水滑石ZnAl [o HO(C6 H4)COO]LDHs ,并用XRD ,FT IR ,TG DTA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离子交换条件 ,水杨酸... 以锌铝水滑石ZnAl CO3LDHs为前体 (主体 ) ,以乙二醇为分散介质 ,用离子交换法组装了水杨酸根 (客体 )插层水滑石ZnAl [o HO(C6 H4)COO]LDHs ,并用XRD ,FT IR ,TG DTA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离子交换条件 ,水杨酸根阴离子可取代锌铝水滑石前体层间的CO2 -3离子 ,组装得到晶体结构良好的水杨酸根插层水滑石。通过研究发现 ,主体水滑石层板与客体以静电力和氢键相互作用 ,得到的超分子结构材料紫外阻隔作用增强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从而成为一种集屏蔽和吸收双重功能的新型无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结构 水杨酸 水滑石 插层组装 无机-有机复合紫外阻隔材料
下载PDF
超分子结构甲基橙插层水滑石的组装及其光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伟锋 李殿卿 +2 位作者 孙勐 EvansD.G. 段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99-1803,共5页
甲基橙是一种酸性染料 ,但因为它的光和热稳定性较差 ,使其应用范围和使用效果受到了一定限制 .以 Mg0 .6 7Al0 .33( OH) 2 ( CO3) 0 .1 6 5· 0 .5 8H2 O LDHs为前体 ,采用离子交换法 ,将甲基橙插入到 LDHs层间 ,借助 XRD,FTIR,UV-... 甲基橙是一种酸性染料 ,但因为它的光和热稳定性较差 ,使其应用范围和使用效果受到了一定限制 .以 Mg0 .6 7Al0 .33( OH) 2 ( CO3) 0 .1 6 5· 0 .5 8H2 O LDHs为前体 ,采用离子交换法 ,将甲基橙插入到 LDHs层间 ,借助 XRD,FTIR,UV-Vis和 TG-DTA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甲基橙阴离子可以完全取代前体层间的 CO2 - 3离子 ,组装得到晶体结构良好的甲基橙插层 LDHs.对其结构进行研究发现 ,LDHs主体层板与客体甲基橙阴离子之间存在静电吸引、氢键和其它弱化学键相互作用 ,具有超分子结构特征 .该超分子结构材料不仅保持了甲基橙本身的颜色 ,而且与甲基橙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结构 甲基橙 插层组装 水滑石 耐光性 耐热性 离子交换法 颜料
下载PDF
蒙脱土的有机化改性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锦成 杨科 郑晓昱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13,26,共4页
采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羟乙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含氢硅油三种不同有机插层剂对无机蒙脱土进行有机化改性。采用FTIR、XRD、BET以及TGA分析了有机蒙脱土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有机插层剂对蒙脱土的层间距、比表... 采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羟乙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含氢硅油三种不同有机插层剂对无机蒙脱土进行有机化改性。采用FTIR、XRD、BET以及TGA分析了有机蒙脱土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有机插层剂对蒙脱土的层间距、比表面积以及热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含氢硅油对于上述结构与性能的提高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插层剂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聚氯乙烯/粘土熔融插层复合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瞿雄伟 罗艳红 +2 位作者 丁会利 李秀错 张留成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1,23,共4页
用熔融法制备了聚氯乙烯 /粘土插层复合材料 ,用 X-射线衍射、 TEM等手段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 ,测定了力学性能、耐热性、耐溶剂性等性能。结果表明 ,聚氯乙烯熔体能插层于无机粘土和经有机化合物处理过的粘土中 ,但后者在聚氯乙烯中... 用熔融法制备了聚氯乙烯 /粘土插层复合材料 ,用 X-射线衍射、 TEM等手段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 ,测定了力学性能、耐热性、耐溶剂性等性能。结果表明 ,聚氯乙烯熔体能插层于无机粘土和经有机化合物处理过的粘土中 ,但后者在聚氯乙烯中分散效果更好 ,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插层复合 粘土 聚氯乙烯 复合材料 结构 性能 改性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和丙烯酸/蒙脱土纳米复合吸水材料的合成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明 杨燕 +1 位作者 代加林 周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6-39,共4页
淀粉糊化于AA和AM的水溶液中,分散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后的蒙脱土于此水溶液中进行单体原位插层接枝聚合,制得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和丙烯酸/蒙脱土纳米复合吸水材料。X射线衍射(XRD)结果发现,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片层(001)面的层间距增大... 淀粉糊化于AA和AM的水溶液中,分散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后的蒙脱土于此水溶液中进行单体原位插层接枝聚合,制得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和丙烯酸/蒙脱土纳米复合吸水材料。X射线衍射(XRD)结果发现,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片层(001)面的层间距增大到2.37 nm,形成了剥离型纳米插层复合吸水材料。TG分析表明,该复合吸水材料的分解温度比普通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吸水材料提高了70℃。DSC结果表明,随着吸水剂中MMT含量的增加(0%、2%、5%、8%),复合吸水材料的Tg逐渐升高(108℃、118℃、130℃、140℃)。通过SEM观察发现复合吸材料形成了致密的网状结构,蒙脱土与高分子基体有较多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吸水材料 剥离插层 结构与性能
下载PDF
超分子结构姜黄素插层镁铝水滑石的组装、结构及缓释性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邢方方 倪哲明 +3 位作者 王平 潘国祥 夏盛杰 王力耕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738-2742,共5页
以镁铝水滑石为主体,以中药提取物姜黄素为客体,由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焙烧复原法三种不同方法组装得到超分子结构复合材料——姜黄素插层镁铝水滑石.并用XRD,IR,HPLC等手段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成功组... 以镁铝水滑石为主体,以中药提取物姜黄素为客体,由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焙烧复原法三种不同方法组装得到超分子结构复合材料——姜黄素插层镁铝水滑石.并用XRD,IR,HPLC等手段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成功组装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姜黄素插层产物,使材料的层间距扩大为0.82~1.36nm,层间客体姜黄素阴离子是以平行或者单层垂直的定位方向排列于层间的.考察了该材料在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缓释性能,其缓释历程为客体阴离子与介质中PO34-的离子交换过程.该研究指出了阴离子层状材料——水滑石在中药释释剂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姜黄素 插层 超分子结构 缓释
下载PDF
超分子结构二氟尼柳插层镁铝水滑石的合成与表征(英文)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丹 倪哲明 王力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73-1578,共6页
采用离子交换和共沉淀两种不同方法将二氟尼柳插入镁铝水滑石层间,得到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层状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差热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成功地将二氟尼柳... 采用离子交换和共沉淀两种不同方法将二氟尼柳插入镁铝水滑石层间,得到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层状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差热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成功地将二氟尼柳插入水滑石,得到的材料层状结构完整、晶相单一,且层间距均大于二氟尼柳分子尺寸,扩大为1.81 ̄2.14nm;二氟尼柳插入后,复合水滑石材料的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客体二氟尼柳与主体层板之间存在超分子作用力,二氟尼柳分子的羧基与水滑石层板之间相互作用,以双层倾斜交替地排列于层板之间。此外,根据其超分子作用力建立了二氟尼柳插层镁铝水滑石的超分子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二氟尼柳 插层 超分子结构
下载PDF
Spectroscopy Study on Crystal Structure of Ce(NO_3)_3(phen)_2 and Interactions of Ce(NO_3)_3(phen)_2 with DNA 被引量:7
8
作者 胡瑞定 林秋月 +1 位作者 黄炜 俞庆森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72-376,共5页
The absorption, fluorescence and Raman spectra of Ce(NO3)(3)(phen)(2) complex were assigned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was studied. Meanwhil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c (NO3)(3) (phen)(2) and DNA were s... The absorption, fluorescence and Raman spectra of Ce(NO3)(3)(phen)(2) complex were assigned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was studied. Meanwhil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c (NO3)(3) (phen)(2) and DNA were studied by spectrum methods. As DNA was added, it is found that both the UV absorption bands of Ce(NO3)(3)(phen)(2) and the SERS bands of Ce(NO3)(3)(phen)(2) weaken evidently, while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Ce(NO3)(3)(phen)(2) enhance dramatically. The complex compete against EB on the reaction with DNA. It is indicated by this spectrum methods that there are strong interactions between Ce(NO3)(3)(phen)(2) and DNA, and the bond mode is intercalation. The bond constant of the complex with DNA is determined to be 1.7 x 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rum methods cerium 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calf breast gland DNA intercalation effect rare earths
下载PDF
There is plenty of space in the MXene layers: The confinement and fillings 被引量:8
9
作者 Ming Lu Wenjuan Han +2 位作者 Haibo Li Wei Zhang Bingsen Zh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344-363,I0011,共21页
MXenes have emerged as a new kind of 2D transition metal carbides,nitrides and carbonitrides.Origined from the unique 2D structure with a luxuriant combination of elements,MXenes drive a series of the investigations r... MXenes have emerged as a new kind of 2D transition metal carbides,nitrides and carbonitrides.Origined from the unique 2D structure with a luxuriant combination of elements,MXenes drive a series of the investigations related to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biometrics and sensing,lighting,purification and separation.For 2D layered MXene materials,the interspacing confined by the independent MXenes layers affords a distinct confinement space,which is similar to a nanoreactor that can be utilized for the storage of ions,nanoparticles,nanowires,and the materials with 2D or 3D structure.These fillings confined by MXene layers afford new opptunities for achieving improved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 via complementary natural features,further the synergistic effect.Herein,we summarize the recent reports concerning with the confinded MXenes spacing and the fillings.The modification of interlayer distance lead by the intercalants were explored.We expect that our review may offer the route for a series of ongoing studies to address the MX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s Interlayer distance intercalation structure Fillings
下载PDF
四甲基萘并二呋喃的合成和DNA嵌入性能及其结构的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旭红 张玉兰 +1 位作者 徐晓勇 陶志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399-1403,共5页
将2,7-二羰烷氧基萘(2)在三氯氧磷中环化成73%不对称及27%对称的四甲基萘并二呋喃(4和5)。在盐酸作用下2环化成3,随后在乙酰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中及三溴化硼作用下生成区域选择性环化产物(5)。采用荧光强度测定... 将2,7-二羰烷氧基萘(2)在三氯氧磷中环化成73%不对称及27%对称的四甲基萘并二呋喃(4和5)。在盐酸作用下2环化成3,随后在乙酰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中及三溴化硼作用下生成区域选择性环化产物(5)。采用荧光强度测定法发现4对小牛胸腺DNA有嵌入作用。分子模拟方法指出4与5在DNA嵌入性能上的差别主要是由它们分子平面性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并二呋喃 DNA 嵌入 结构 分子模拟 荧光染料
下载PDF
熔融插层法制备聚乳酸/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袁龙飞 甄卫军 +4 位作者 刘月娥 庞桂林 宋晓玲 黄东 贺盛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4-38,共5页
以新疆地产蒙脱土和聚乳酸(PLA)为原料,通过熔融插层的方法制备了PLA/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等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 以新疆地产蒙脱土和聚乳酸(PLA)为原料,通过熔融插层的方法制备了PLA/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等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表明,PLA大分子链已经插入OMMT片层间,层间距明显增大,形成了PLA/OMMT纳米复合材料,体系的相容性良好。PLA/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失重曲线移向高温端,其热分解温度提高。PLA/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熔点、维卡软化点、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热稳定性均比PLA基体有明显的提高。PLA/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降解性初步研究表明其是一种良好的生物可降解环保塑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插层 聚乳酸 有机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插层法制备g-C_3N_4/高岭石复合材料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宏飞 杜贝贝 +1 位作者 孙志明 李春全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58-1262,1266,共6页
高岭石表面与层间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良好的规范性,因而适合对其进行化学修饰,在催化剂负载方面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甲氧基嫁接的高岭石为前躯体,采用置换插层法制备出高岭石/三聚氰胺插层复合物,进一步在550℃煅烧获得g-C_3N_4/高岭石... 高岭石表面与层间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良好的规范性,因而适合对其进行化学修饰,在催化剂负载方面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甲氧基嫁接的高岭石为前躯体,采用置换插层法制备出高岭石/三聚氰胺插层复合物,进一步在550℃煅烧获得g-C_3N_4/高岭石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和热重-差热分析等手段对复合光催化材料进行表征,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高岭石与光催化剂前驱体三聚氰胺质量比为1∶1和1∶2时,较难缩聚得到g-C_3N_4;然而,当高岭石与三聚氰胺质量比为1∶3、1∶4、1∶5时,可获得不同g-C_3N_4占比的复合材料,其整体分散状况因高岭石的加入而有效改善,这表明高岭石的加入能有效避免g-C_3N_4的团聚。所制备的高岭石负载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材料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在探索经济、高效、绿色矿物基复合光催化剂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g-C3N4 插层法 结构 光催化性能
下载PDF
西南某水电站工程边坡泥化夹层构造形迹成因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运江 黄润秋 +3 位作者 冯涛 郑海君 袁和忠 吕回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6-10,共5页
工程区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受控于地层岩性(含软弱结构面)、向斜构造、微地貌等多种因素.边坡岩体中的层间剪切破碎带、断层破碎带不同程度地赋含泥化夹层,直接影响边坡的岩体结构.然而,工程边坡中泥化夹层却分布不均,是各种破碎带中的... 工程区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受控于地层岩性(含软弱结构面)、向斜构造、微地貌等多种因素.边坡岩体中的层间剪切破碎带、断层破碎带不同程度地赋含泥化夹层,直接影响边坡的岩体结构.然而,工程边坡中泥化夹层却分布不均,是各种破碎带中的弱化带,最危险的潜在滑(弱)面,对重点工程部位的边坡岩体稳定性构成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因此,寻求其成因机制,优化治理措施,在整个开挖边坡系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边坡所发育的煤系地层母岩体经多期强烈的构造挤压与研磨,各种风化的长期作用及地下水不断渗入,形成层间剪切破碎带产出、岩性较为复杂的泥化夹层岩组.枢纽区该泥化夹层岩组在实测地层剖面中,所占比例变化较大(1.77%~27.21%).针对泥化夹层岩组的成因机理,提出5个成因阶段,对坝区所发育的泥化夹层作X射线粉晶衍射测试,证实其中确含有新(次生)的粘土矿物,为泥化夹层的存在提供强有力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山脊 沙金坝向斜 层间剪切破碎带 泥化夹层 构造形迹 水电站
下载PDF
蒙脱土改性尿素醛肥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晓鹏 耿阳阳 +1 位作者 赵贵哲 刘亚青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研制氮缓释性能优异且制备工艺简单的缓控释肥料。【方法】采用溶液聚合法将具有纳米层状结构的蒙脱土(MMT)穿插在含有营养元素的聚合物缓释肥料尿素醛(UF)中,制备得到一种具有插层结构的新型生物降解高分子缓控释肥料。采用FTI... 【目的】研制氮缓释性能优异且制备工艺简单的缓控释肥料。【方法】采用溶液聚合法将具有纳米层状结构的蒙脱土(MMT)穿插在含有营养元素的聚合物缓释肥料尿素醛(UF)中,制备得到一种具有插层结构的新型生物降解高分子缓控释肥料。采用FTIR、XRD对制备肥料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SEM观察肥料的表面形貌,研究原料配比对肥料加工性能的影响,测定肥料在静水中的释放特性。【结果】随着MMT的加入,制备的缓控释肥料的动态流变性能得到极大提升;其对氮具有优异的缓释效果,在静水中培养70 d,氮的最大累积释放率为38.79%,表明通过破坏结晶性聚合物原有的晶体结构可以提高其缓释性能。【结论】研究结果对于解决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化学合成型缓释化肥尿素醛由于高结晶度而导致的缓释性能差的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溶液聚合 插层结构 缓释性能 结晶度
下载PDF
二氟尼柳嵌入镁铝水滑石的合成表征与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倪哲明 李丹 +2 位作者 王力耕 方彩萍 潘国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5-919,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焙烧复原法三种不同方法将二氟尼柳嵌入Mg-AI水滑石层间,得到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层状材料。通过XRD、IR、TG-DTA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材料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成功地将二氟尼柳嵌入水滑石。... 采用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焙烧复原法三种不同方法将二氟尼柳嵌入Mg-AI水滑石层间,得到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层状材料。通过XRD、IR、TG-DTA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材料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成功地将二氟尼柳嵌入水滑石。得到的材料层状结构完整、晶相单一,且层间距扩大为1.81~2.14nm:IR分析表明二氟尼柳嵌入水滑石后,原二氟尼柳分子中的vc-o振动峰消失,在1567cm^-1和1412cm^-1处出现羧酸盐的-COO^-对称与不对称吸收谱带;二氟尼柳嵌入水滑石后其分解温度提高了140~180℃。此外,根据表征结果建立了材料超分子结构模型。即客体二氟尼柳与水滑石层板之间以静电力和氢键相互作用,以双层交替式倾斜地排列于层板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二氟尼柳 嵌入 超分子结构 非甾体抗消炎镇痛药(NSA1Ds)
下载PDF
蒙脱土增强EVM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钱黄海 郝敏 +2 位作者 赖亮庆 苏正涛 王景鹤 《世界橡胶工业》 2009年第9期9-12,共4页
通过FTIR、XRD、TEM、TG、CONE等不同试验手段,对蒙脱土增强EVM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耐热、阻燃等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插层剂处理的Na-MMT,硅酸盐的层间距大幅度提高;大部分的org-MMT实现了在EVM橡胶复合材料的纳米... 通过FTIR、XRD、TEM、TG、CONE等不同试验手段,对蒙脱土增强EVM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耐热、阻燃等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插层剂处理的Na-MMT,硅酸盐的层间距大幅度提高;大部分的org-MMT实现了在EVM橡胶复合材料的纳米插层、脱层分散;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比其他填料优异得多;同时材料的阻燃性能提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M橡胶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插层复合 阻隔效应
下载PDF
脲醛树脂-钠基蒙脱土改性杨木的结构与表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先纯 李湘苏 龚铮午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5-126,130,共3页
以脲醛树脂-钠基蒙脱土(UF-Na-MMT)为浸渍液,通过减压-加压方式浸渍改性速生杨木,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IRT)等对改性杨木进行检测与分析。SEM的观察显示:大量的UF树脂和有机Na-MMT进入到了杨木的... 以脲醛树脂-钠基蒙脱土(UF-Na-MMT)为浸渍液,通过减压-加压方式浸渍改性速生杨木,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IRT)等对改性杨木进行检测与分析。SEM的观察显示:大量的UF树脂和有机Na-MMT进入到了杨木的导管中,部分与木材纤维和细胞壁紧密结合;XRD和IRFT的研究表明:改性杨木的结晶度降低,游离羟基减少,缔合羟基和醚键增加,部分UF-Na-MMT与木材中的活性基团发生了键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脲醛树脂 钠基蒙脱土 插层改性 结构与表征
下载PDF
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organically compounded bentonite by molecular intercalation process 被引量:4
18
作者 Si-wei Li Jian Pan +3 位作者 De-qing Zhu Zheng-qi Guo Ji-wei Xu Jian-lei Chou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127-1136,共10页
A new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ally compounded bentonite was devcloped successfully based on the organic intercalation andlayered structure of bentonitc.The main steps in the proposed process included wet sodi... A new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ally compounded bentonite was devcloped successfully based on the organic intercalation andlayered structure of bentonitc.The main steps in the proposed process included wet sodium activation of bentonite ore,organic com-pounding and high-pressure roll grinding.The optimum procedure is recommended as follows:5 mass%of sodium carbonate powderand 30 wt.%water are added to activate the bentonite ore for 24 h to prepare activated bentonice;0.5 wt.%of organic molecules are adiedinto the activated bentonite for organic compounding for 12 h:then,the high-pressure rollgrinding is followed to treat the organicallycompounded bentonice;:and finally,drying and fine prinding are performed for prenaring the final organically compounded bentoniteprodiuct with 10 wt.%moisture and 98% passing 0.074 mm.The obtained organically compounded bentonite was characterized usingan X-ray diffractometer,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an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To confirm the effect of organicallycompounded bentonite on green balls,the pelletizing tests were carried out.The rexsults showed that high-pressure roll grinding can notonly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crystal layer to hold the combined water.but also strengthen the intercalation compounding of the organicadditive,which is beneficial for the formation of a fiber-interlaced structure of the organically compounded bentonite and improvesthe quality index of the bentonite itself.Also,the organically compounded bentonite is helpiul to improve the indexes of green ba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intercalation Sodium activation Organically compounded bentonite •High-pressure roll grinding •Fiber-interlaced structure
原文传递
通过插层Cu实现SnSe_(2)的高效热电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彩云 何文科 +2 位作者 王东洋 张潇 赵立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68-376,共9页
具有层状结构的SnSe展现出非常优异的热电性能.SnSe_(2)与其具有相似结构,但较低的电传输性能导致SnSe_(2)热电性能表现不佳,本征SnSe_(2)在773 K下最大ZT值仅约0.09.本文在Br掺杂提升SnSe_(2)载流子浓度的基础上,通过熔融法结合放电等... 具有层状结构的SnSe展现出非常优异的热电性能.SnSe_(2)与其具有相似结构,但较低的电传输性能导致SnSe_(2)热电性能表现不佳,本征SnSe_(2)在773 K下最大ZT值仅约0.09.本文在Br掺杂提升SnSe_(2)载流子浓度的基础上,通过熔融法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合成了一系列成分为SnSe_(1.98)Br_(0.02–y)%Cu(y=0,0.50,0.75,1.00)的块体材料,研究了在具有层间范德瓦耳斯力结合的SnSe_(2)材料中引入额外的Cu对其电传输性能的协同优化作用:一方面,引入的Cu不仅能提供额外的电子,而且能稳定存在于范德瓦耳斯层间隙并形成插层结构,促进层间和层内的电荷传输,从而实现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的协同优化;另一方面,Cu的动态掺杂特性,使得高温下载流子浓度的增加弥补了因散射作用导致的迁移率的降低,促使样品在高温下仍然保持高电传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300 K下,SnSe_(2)沿平行和垂直于SPS烧结方向(//P,⊥P)的功率因子(PF)分别从本征的约0.65和0.98μW·cm^(–1)·K^(–2)提高到SnSe_(1.98)Br_(0.02)–0.75%Cu的约10和19μW·cm^(–1)·K^(–2).最终,在773 K下,沿⊥P方向的最大ZT值达到约0.8.此研究表明SnSe_(2)是一种很具发展潜力的热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Se_(2) 热电性能 Cu插层 各向异性
下载PDF
SBS/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Ⅰ.复合材料的结构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宏德 李杨 +2 位作者 朱峰 朱结东 余鼎声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4,共5页
分别采用大分子溶液插层法和大分子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大分子溶液插层法还是大分子熔融插层法,都能得到S... 分别采用大分子溶液插层法和大分子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大分子溶液插层法还是大分子熔融插层法,都能得到SBS/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对于溶液插层法,蒙脱土插层剂的种类、SBS牌号对插层效果都有影响:对于熔融插层法,SBS牌号对是否形成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影响最大,淬火对熔融挤出后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无益。星形结构的SBS适宜于采用溶液插层法、线形结构的SBS适宜于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纳米复合材料 蒙脱土 插层 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