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省际间粮食贸易的虚拟水综合效益分析
被引量:
17
1
作者
丁雪丽
张玲玲
王宗志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8-987,共10页
虚拟水概念丰富水资源的形态与内涵,其价值不仅表现在人口-粮食-贸易为纽带的虚拟水贸易上,还表现在其社会属性上。基于虚拟水的双重价值,结合全国粮食各地产消平衡数据,构建线性优化模型,估算我国粮食省际间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从资...
虚拟水概念丰富水资源的形态与内涵,其价值不仅表现在人口-粮食-贸易为纽带的虚拟水贸易上,还表现在其社会属性上。基于虚拟水的双重价值,结合全国粮食各地产消平衡数据,构建线性优化模型,估算我国粮食省际间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从资源、经济、环境3方面出发分析虚拟水流动引发的综合效益。结果发现:我国粮食省际间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表现为北水南运的特点,同实体水的南水北调形成互补,水资源南北互通;资源效益而言,我国省际间粮食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在全国范围内共节约了152.96亿m3的水资源,占总的虚拟水流动量的15.79%,表面的水资源节约现象背后隐藏着缺水区输水给丰水区的反常现象以及广大富水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严重问题;经济效益总体上是增加的,工业增加值为6.77万亿元。经济效益增加分布较为集中,经济效益减损分布较为分散,效益减损需要构建地区补偿机制;环境效益结果不佳,农作物绿水占用指数高的地区在透支当地农业生态绿水情况下大量输出虚拟水,将会对其陆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并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根据结果得出政策启示,为水资源管理、区域发展及生态安全提供新思考:引入实体水与虚拟水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方式;构建协调区域发展的虚拟水补偿机制;维持绿水与蓝水结构平衡的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间粮食贸易
虚拟水流动
资源效益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原文传递
数字治理、营商环境与国内统一大市场
2
作者
李雪松
崔浩宇
谭鸠云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123,共9页
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对搭建稳定健康的双循环体系至关重要,而打破省际贸易壁垒,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赋能产品要素流通是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数字治理发展水平对营商环境的影响,进而对统一大市场建立的作用机制...
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对搭建稳定健康的双循环体系至关重要,而打破省际贸易壁垒,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赋能产品要素流通是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数字治理发展水平对营商环境的影响,进而对统一大市场建立的作用机制,构建指标体系衡量评价各省域数字治理发展能力和营商环境水平,并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数字治理水平能显著提升营商环境并降低省际贸易壁垒,促进资源要素的省际流动,实现产品要素的合理配置。因此,各地政府应当加强数字治理建设,助推政务公开透明化,实现跨部门与跨省协同办公,降低创业与贸易成本,进而降低贸易壁垒,减少资源错配,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营商环境
省际贸易流
国内统一大市场
面板数据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资源要素
产品要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碳”目标下中国省域碳排放核算分析
被引量:
20
3
作者
杨柏
秦广鹏
邬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840-5849,共10页
对各省域CO_(2)排放量进行核算能够确定中国CO_(2)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为碳减排决策提供相关信息.以往的研究表明,核算视角的不同会导致碳排放水平的差异.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不同能源类型,量化中国由生产、需求和供给...
对各省域CO_(2)排放量进行核算能够确定中国CO_(2)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为碳减排决策提供相关信息.以往的研究表明,核算视角的不同会导致碳排放水平的差异.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不同能源类型,量化中国由生产、需求和供给驱动的省级CO_(2)排放量,构建能源-碳排放关系模型,对我国CO_(2)排放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①由煤炭导致的CO_(2)排放占比57.2%(生产视角)、60.7%(消费视角)和58.2%(收入视角).②各产业部门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部门CO_(2)排放占比49.1%(生产视角)、70.2%(消费视角)和14.2%(收入视角).③河北、内蒙古、河南和辽宁等高度工业化省份的碳减排政策应侧重生产侧;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矿产资源丰富省份的政策应分别侧重需求侧和供给侧.④以往被忽略的第三产业在收入视角下贡献了大量的CO_(2)排放.因此各省份及产业部门需要在生产、需求和供给侧制定差别化且具有针对性的碳减排政策才能减少CO_(2)的排放,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视角分析
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
省际贸易
碳排放流
政策制定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省际贸易演变特征与流向蜕变
被引量:
10
4
作者
孙军
高彦彦
宣昌勇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95,共15页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提供新一轮对外开放空间的同时,也为区域协调发展、国内价值链构建提供了新思路,而省际贸易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对2008—2016年中国省际贸易流量进行了测算,总结了省际贸易的演变特征,分...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提供新一轮对外开放空间的同时,也为区域协调发展、国内价值链构建提供了新思路,而省际贸易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对2008—2016年中国省际贸易流量进行了测算,总结了省际贸易的演变特征,分析了省际贸易的空间流向趋势,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于省际贸易流向的影响,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省际贸易额与GDP以及国际贸易额之间的剪刀差持续扩大,省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2)国际贸易顺差逐步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扩散,后者在出现国际贸易顺差或逆差缩小的同时,省际贸易逆差范围则在扩大;(3)区域内贸易是省际贸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除了"长三角"地区,其他地区的区域内贸易均在上升;沿海地区之间的贸易比重基本都在降低,流向中西部地区的贸易以上升为主,流向东北地区的贸易在下降;(4)省际贸易流向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内空间布局相一致,从南北贸易主导转向南北贸易和东西贸易均衡发展。本文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对省级贸易流向变化的影响提供了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贸易
“一带一路”倡议
引力模型
流向蜕变
原文传递
西北地区贸易联系与空间流向分析
被引量:
9
5
作者
陈秀山
张若
杨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3-69,共7页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北各省区对外贸易和省(区)际贸易的绝对量逐步增大,对内和对外开放程度均有所提高。空间上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地区内省(区)际贸易联系较强;二是地区外贸易具有明显的东部沿海指向。对外贸易特别是边境贸易的繁荣是西北...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北各省区对外贸易和省(区)际贸易的绝对量逐步增大,对内和对外开放程度均有所提高。空间上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地区内省(区)际贸易联系较强;二是地区外贸易具有明显的东部沿海指向。对外贸易特别是边境贸易的繁荣是西北各省区国内贸易增长和空间格局变动的重要原因。继续推进西北地区在东、西两个方向上的流通通道建设,同时加强地区内各省区之间的产业关联建设,是促进对外贸易和省(区)际贸易同步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省(区)际贸易
对外贸易
贸易流量估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中部区域省际贸易流量与贸易壁垒研究
6
作者
文武斌
农强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
通过分析中国省际贸易流量与贸易壁垒现状,发现中部区域的省际贸易流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契合。具体而言,中部各省份的产品及服务流出量略大于流入量,省际贸易循环以中部区域内部为集中点。当前,各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各区域贸...
通过分析中国省际贸易流量与贸易壁垒现状,发现中部区域的省际贸易流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契合。具体而言,中部各省份的产品及服务流出量略大于流入量,省际贸易循环以中部区域内部为集中点。当前,各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各区域贸易壁垒障碍尚未解决、各区域产业集群规模尚未成型、各区域经济循环规模作用尚未发挥、各区域基础产业运作优势尚未集聚等问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区域化合理分工、强化产业链效能,借助优势突破地域局限、健全基础设施体系,融圈入群建设城市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立足区域特色优势、推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创新贸易金融业务模式、催化省际贸易快速增长,加快贸易技术投入与优化升级、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六省
省际贸易
贸易流量
贸易壁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省际贸易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菲
朱虹锟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8,共10页
省际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各地区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和互补依存关系,促进国内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通过采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在考察省际贸易的发展格局及主要特征基础上,利用基于引力方...
省际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各地区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和互补依存关系,促进国内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通过采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在考察省际贸易的发展格局及主要特征基础上,利用基于引力方程的边界效应模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边界效应系数的绝对值在1997—2002年增大,2002—2012年持续减小,2012—2017年继续增大,说明省际贸易壁垒呈现出先加深后减轻之后继续加深的波浪形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则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应加强省际贸易合作,打破行政边界壁垒,加强省份之间沟通,同时建议拥有开放优势的区域利用资源和信息优势,充分发挥自身高水平的发展力量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贸易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
引力模型
贸易流量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省际间粮食贸易的虚拟水综合效益分析
被引量:
17
1
作者
丁雪丽
张玲玲
王宗志
机构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实验室
出处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8-98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9064
51479119)
+2 种基金
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2014GXS4B047)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1003)
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8B25014)
文摘
虚拟水概念丰富水资源的形态与内涵,其价值不仅表现在人口-粮食-贸易为纽带的虚拟水贸易上,还表现在其社会属性上。基于虚拟水的双重价值,结合全国粮食各地产消平衡数据,构建线性优化模型,估算我国粮食省际间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从资源、经济、环境3方面出发分析虚拟水流动引发的综合效益。结果发现:我国粮食省际间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表现为北水南运的特点,同实体水的南水北调形成互补,水资源南北互通;资源效益而言,我国省际间粮食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在全国范围内共节约了152.96亿m3的水资源,占总的虚拟水流动量的15.79%,表面的水资源节约现象背后隐藏着缺水区输水给丰水区的反常现象以及广大富水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严重问题;经济效益总体上是增加的,工业增加值为6.77万亿元。经济效益增加分布较为集中,经济效益减损分布较为分散,效益减损需要构建地区补偿机制;环境效益结果不佳,农作物绿水占用指数高的地区在透支当地农业生态绿水情况下大量输出虚拟水,将会对其陆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并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根据结果得出政策启示,为水资源管理、区域发展及生态安全提供新思考:引入实体水与虚拟水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方式;构建协调区域发展的虚拟水补偿机制;维持绿水与蓝水结构平衡的生态安全。
关键词
省际间粮食贸易
虚拟水流动
资源效益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Keywords
inter
provincial
grain
trade
virtual
water
flow
resource
benefit
economic
benefit
environmentalbenefit
分类号
F062.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304
原文传递
题名
数字治理、营商环境与国内统一大市场
2
作者
李雪松
崔浩宇
谭鸠云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123,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农业补贴对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与政策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BJL038)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规划湖北省‘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HBSKZD2020033)
+1 种基金
湖北省政府2021年智力成果采购项目“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HB-ZLCG-01)
湖北省人大2022年度研究课题项目“地方人大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HBRDYJKT2022132)。
文摘
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对搭建稳定健康的双循环体系至关重要,而打破省际贸易壁垒,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赋能产品要素流通是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数字治理发展水平对营商环境的影响,进而对统一大市场建立的作用机制,构建指标体系衡量评价各省域数字治理发展能力和营商环境水平,并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数字治理水平能显著提升营商环境并降低省际贸易壁垒,促进资源要素的省际流动,实现产品要素的合理配置。因此,各地政府应当加强数字治理建设,助推政务公开透明化,实现跨部门与跨省协同办公,降低创业与贸易成本,进而降低贸易壁垒,减少资源错配,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
关键词
数字治理
营商环境
省际贸易流
国内统一大市场
面板数据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资源要素
产品要素
Keywords
digital
governanc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ter
provincial
trade
flow
unified
domestic
market
panel
data
model
mediating
effect
model
resources
factor
product
elements
分类号
F270.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123.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碳”目标下中国省域碳排放核算分析
被引量:
20
3
作者
杨柏
秦广鹏
邬钦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840-5849,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GL147)。
文摘
对各省域CO_(2)排放量进行核算能够确定中国CO_(2)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为碳减排决策提供相关信息.以往的研究表明,核算视角的不同会导致碳排放水平的差异.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不同能源类型,量化中国由生产、需求和供给驱动的省级CO_(2)排放量,构建能源-碳排放关系模型,对我国CO_(2)排放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①由煤炭导致的CO_(2)排放占比57.2%(生产视角)、60.7%(消费视角)和58.2%(收入视角).②各产业部门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部门CO_(2)排放占比49.1%(生产视角)、70.2%(消费视角)和14.2%(收入视角).③河北、内蒙古、河南和辽宁等高度工业化省份的碳减排政策应侧重生产侧;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矿产资源丰富省份的政策应分别侧重需求侧和供给侧.④以往被忽略的第三产业在收入视角下贡献了大量的CO_(2)排放.因此各省份及产业部门需要在生产、需求和供给侧制定差别化且具有针对性的碳减排政策才能减少CO_(2)的排放,实现"双碳"目标.
关键词
三重视角分析
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
省际贸易
碳排放流
政策制定
Keywords
three-perspective
analysis
multi-region
input-output
analysis
inter
-
provincial
trade
CO_(2)
emission
flow
policymaking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省际贸易演变特征与流向蜕变
被引量:
10
4
作者
孙军
高彦彦
宣昌勇
机构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95,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逆全球化背景下沿‘一带一路’重塑全球价值链体系研究"(17BJY2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口岸流通功能转型升级与拓展研究"(16BJY134)
文摘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提供新一轮对外开放空间的同时,也为区域协调发展、国内价值链构建提供了新思路,而省际贸易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对2008—2016年中国省际贸易流量进行了测算,总结了省际贸易的演变特征,分析了省际贸易的空间流向趋势,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于省际贸易流向的影响,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省际贸易额与GDP以及国际贸易额之间的剪刀差持续扩大,省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2)国际贸易顺差逐步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扩散,后者在出现国际贸易顺差或逆差缩小的同时,省际贸易逆差范围则在扩大;(3)区域内贸易是省际贸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除了"长三角"地区,其他地区的区域内贸易均在上升;沿海地区之间的贸易比重基本都在降低,流向中西部地区的贸易以上升为主,流向东北地区的贸易在下降;(4)省际贸易流向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内空间布局相一致,从南北贸易主导转向南北贸易和东西贸易均衡发展。本文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对省级贸易流向变化的影响提供了研究支持。
关键词
省际贸易
“一带一路”倡议
引力模型
流向蜕变
Keywords
inter
-
provincial
trad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Gravity
Model
flow
Direction
Change
分类号
F7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西北地区贸易联系与空间流向分析
被引量:
9
5
作者
陈秀山
张若
杨艳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3-6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7&ZD011)
文摘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北各省区对外贸易和省(区)际贸易的绝对量逐步增大,对内和对外开放程度均有所提高。空间上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地区内省(区)际贸易联系较强;二是地区外贸易具有明显的东部沿海指向。对外贸易特别是边境贸易的繁荣是西北各省区国内贸易增长和空间格局变动的重要原因。继续推进西北地区在东、西两个方向上的流通通道建设,同时加强地区内各省区之间的产业关联建设,是促进对外贸易和省(区)际贸易同步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省(区)际贸易
对外贸易
贸易流量估算
Keywords
northwest
areas
inter
-
provincial
trade
foreign
trade
trade
flow
estimation
分类号
F752.8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中部区域省际贸易流量与贸易壁垒研究
6
作者
文武斌
农强
机构
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
出处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
基金
澳门科技大学一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环境多主体共治的模式及其路径研究”(编号:21AM092)。
文摘
通过分析中国省际贸易流量与贸易壁垒现状,发现中部区域的省际贸易流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契合。具体而言,中部各省份的产品及服务流出量略大于流入量,省际贸易循环以中部区域内部为集中点。当前,各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各区域贸易壁垒障碍尚未解决、各区域产业集群规模尚未成型、各区域经济循环规模作用尚未发挥、各区域基础产业运作优势尚未集聚等问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区域化合理分工、强化产业链效能,借助优势突破地域局限、健全基础设施体系,融圈入群建设城市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立足区域特色优势、推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创新贸易金融业务模式、催化省际贸易快速增长,加快贸易技术投入与优化升级、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部六省
省际贸易
贸易流量
贸易壁垒
Keywords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inter
-
provincial
trade
trade
flow
trade
barriers
分类号
F75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省际贸易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菲
朱虹锟
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交通发展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演变:空间特征及其微观基础”(编号:71903015)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省际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各地区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和互补依存关系,促进国内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通过采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在考察省际贸易的发展格局及主要特征基础上,利用基于引力方程的边界效应模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边界效应系数的绝对值在1997—2002年增大,2002—2012年持续减小,2012—2017年继续增大,说明省际贸易壁垒呈现出先加深后减轻之后继续加深的波浪形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则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应加强省际贸易合作,打破行政边界壁垒,加强省份之间沟通,同时建议拥有开放优势的区域利用资源和信息优势,充分发挥自身高水平的发展力量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关键词
省际贸易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
引力模型
贸易流量法
Keywords
inter
-
provincial
trade
patter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gravity
model
trade
flow
method
分类号
F75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省际间粮食贸易的虚拟水综合效益分析
丁雪丽
张玲玲
王宗志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7
原文传递
2
数字治理、营商环境与国内统一大市场
李雪松
崔浩宇
谭鸠云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碳”目标下中国省域碳排放核算分析
杨柏
秦广鹏
邬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0
原文传递
4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省际贸易演变特征与流向蜕变
孙军
高彦彦
宣昌勇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0
原文传递
5
西北地区贸易联系与空间流向分析
陈秀山
张若
杨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中部区域省际贸易流量与贸易壁垒研究
文武斌
农强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省际贸易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王菲
朱虹锟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