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集约化农区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整治模式研究——以河北曲周为例 被引量:21
1
作者 孙晓兵 孔祥斌 +1 位作者 温良友 胡莹洁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6-564,共9页
科学准确地揭示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因地制宜地构建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是降低耕地细碎化的重要手段。以华北集约化农区典型县域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耕地细碎化评价方法,在阐释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 科学准确地揭示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因地制宜地构建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是降低耕地细碎化的重要手段。以华北集约化农区典型县域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耕地细碎化评价方法,在阐释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结果表明:基于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的曲周县各乡镇耕地细碎化指标与耕地细碎化程度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但耕地细碎化程度总体呈现由北向南依次递减的趋势,其中,曲周镇、河南疃镇和第四疃镇耕地细碎化程度较高,依庄乡耕地细碎化程度较低;基于自然细碎化和产权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构建以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道路交通等土地整治工程与地块互换、地块合并和土地流转等土地权属调整方式为核心的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耕地细碎化整治过程应以村集体为基本单元,重点突出农户的主体地位,还需通过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总体控制、县级政府的指导落实、乡镇政府的沟通协调等过程。因此,耕地细碎化整治应针对细碎化类型从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进行综合评判,基于耕地细碎化成因从土地整治和权属调整角度进行耕地细碎化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细碎化 整治模式 集约化农区 曲周县
原文传递
集约化农业生产区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异规律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新波 郝晋珉 +2 位作者 胡克林 路鹏 牛灵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5-98,共4页
揭示区域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异规律,可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收集和实测河北南部平原—曲周县1990和1999年两个时期地下水埋深的资料,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时期地下水的平均埋深分别为4.64... 揭示区域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异规律,可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收集和实测河北南部平原—曲周县1990和1999年两个时期地下水埋深的资料,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时期地下水的平均埋深分别为4.64m和9.81m,它们的空间相关距离分别为13.6km和10.4km,呈递减趋势。由于该区地形地貌和种植业布局的转变,导致了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呈南深北浅的趋势。从1990年到1999年,地下水埋深具体变化为>9.81m的区域从无增加到324.0km2,<4.6m的区域从281.8km2减少至15.3km2。地下水大量开采和种植业布局的转变是该区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农区 地下水埋深 地统计学 时空变异
下载PDF
滇池流域集约化农田区氮素损失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广贺 张大奕 +1 位作者 张旭 郭华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U04期83-87,共5页
集约化农田区氮素流失是构成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基于滇池流域集约化农田区产业结构特征、施肥方式、土壤物化性质分析,利用现场模拟试验,探讨水土生复合系统中氮素输移、分布和损失机制,量化不同情景下氮素损... 集约化农田区氮素流失是构成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基于滇池流域集约化农田区产业结构特征、施肥方式、土壤物化性质分析,利用现场模拟试验,探讨水土生复合系统中氮素输移、分布和损失机制,量化不同情景下氮素损失量。研究表明,集约化农田土壤氮素损失主要途径是通过气态(NH3、N2O、NO/NO2、N2等)、作物吸收、生物作用和淋失。气态氮损失受温度、土壤特性、施肥类型、方式与施肥量、地下水埋藏条件等因素综合制约,NO-3 N是氮淋失的主要形式。根据试验与计算结果,Ⅰ区和Ⅱ区的合理施肥的氮利用率分别为30 8%和20 8%,高于习惯施肥的11 5%和8 5%,气态损失和淋失率均低于习惯施肥。显然,施肥的合理性是控制集约化农业区氮素损失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农田区 氮素损失 氮素输移 滇池流域
下载PDF
甘蔗集约化种植区施肥显著增加入河硝态氮污染:基于氮氧同位素的流域示踪 被引量:4
4
作者 黎静宜 李勇 +6 位作者 黄智刚 郭豪 陈婷婷 黄俣晴 戴谅 刘小梅 王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目的】过量施用肥料会导致土壤养分过剩,在降雨径流冲刷下极易流失进入河湖水体,引起地表水体污染。本研究旨在阐明农区施肥与入河硝态氮污染的关系,为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广西集约化蔗区客兰水库水源区... 【目的】过量施用肥料会导致土壤养分过剩,在降雨径流冲刷下极易流失进入河湖水体,引起地表水体污染。本研究旨在阐明农区施肥与入河硝态氮污染的关系,为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广西集约化蔗区客兰水库水源区的那辣流域,应用双稳定同位素(δ^(15)N-NO_(3)-、δ^(18)O-NO_(3)-)示踪技术,确定流域内3个子流域(S1、S2和S3)入河硝态氮的来源比例,结合地表水主要离子测定,探讨了丰水期和枯水期硝态氮主要来源贡献的时空变化机理及其对施肥的响应。【结果】那辣流域水体NO_(3)^(-)-N浓度范围是1.24~27.90 mg/L,超过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丰水期施肥量较多,化肥在降雨径流的冲刷下大量流失进入水体,致使NO_(3)^(-)-N浓度在丰水期(均值为22.01 mg/L)显著高于枯水期(均值为5.64 mg/L),丰水期和枯水期NO_(3)^(-)-N浓度从上游向下游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可能是下游区域做植物河道梯级拦截试验所致。δ^(15)N-NO_(3)^(-)、δ^(18)O-NO^(3)-的组成表明流域施肥(化肥和有机肥)与土壤氮素是入河水中硝态氮污染的主要来源,占入河所有硝态氮污染源贡献的90%以上。在丰水期,流域入河硝态氮来源贡献的大小顺序为化肥(42.9%)>土壤氮(28.6%)>有机肥(19.2%)>大气沉降(9.3%);枯水期入河硝态氮来源的贡献大小顺序为土壤氮(39.7%)>化肥(37.6%)>有机肥(15.3%)>大气沉降(7.4%)。【结论】流域施肥与入河硝态氮污染呈正相关,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如肥料撒施,是集约化蔗区入河硝态氮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因此,避免肥料撒施、强化肥料深施,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氮肥流失入河污染,从而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氮氧同位素示踪 污染来源辨识 施肥管理 集约化农区
下载PDF
基于GIS的滨海集约农区耕地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唐秀美 赵庚星 路庆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74,共6页
该文以山东广饶县为例,进行了滨海集约农区耕地生态环境的评价研究。采用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叠置方法划分评价单元,系统聚类与D e lph i法结合筛选参评因素,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模糊评判法确定耕地生态环境等级。结果显示... 该文以山东广饶县为例,进行了滨海集约农区耕地生态环境的评价研究。采用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叠置方法划分评价单元,系统聚类与D e lph i法结合筛选参评因素,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模糊评判法确定耕地生态环境等级。结果显示,广饶县耕地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一、二等地占总面积的39.92%;三、四等地占总面积45.75%;五、六等级仅占14.33%。耕地生态环境等级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部的过渡,与耕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呈现明显的反向关系,同时受不同的耕地利用方式影响明显。该研究探索了滨海集约农区耕地生态环境的评价技术方法,分析了耕地集约利用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对集约农区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滨海集约农区 耕地 生态环境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