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教材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
作者 江波 杜影 顾美俊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50,共12页
智能化是数字教材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首先辨析了智能教材与数字教材、电子书包、智能导学系统的区别和联系,界定了智能教材的概念;其次,将智能教材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智能链接为特征的初级阶段、以人机交互为特征的中级阶段、以... 智能化是数字教材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首先辨析了智能教材与数字教材、电子书包、智能导学系统的区别和联系,界定了智能教材的概念;其次,将智能教材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智能链接为特征的初级阶段、以人机交互为特征的中级阶段、以自适应为特征的高级阶段,并整理了国外典型的智能教材开发平台;再次,从领域模型、学生模型、教学模型等维度综述了智能教材的建模技术,发现自动化的领域模型、全维度的学生模型和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型是智能教材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已有应用实践表明,智能教材的使用对于多项学习指标有正向促进作用。文章最后得出智能教材的三个特征,即深度交互、学习画像和自适应,并从智能教材接受度、资源开发、政策制定和开发技术等角度分析了智能教材的研发及应用困境,以期为国内智能教材的政策制定、编写研发和学校选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材 数字教材 个性化学习 自适应
下载PDF
居家养老场景中智能家具功能适配性探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臻瑜 周橙旻 黄婷 《家具》 2022年第5期22-27,共6页
通过数据研究、入户调研等方法,构建自理型老年人用户画像模型和用户旅程图,从老年人的特点、行为、爱好、心情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发现老年人在居家场景中遇到的问题,最后从卧室、客餐厅、厨房和卫浴4个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入手,研究智能... 通过数据研究、入户调研等方法,构建自理型老年人用户画像模型和用户旅程图,从老年人的特点、行为、爱好、心情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发现老年人在居家场景中遇到的问题,最后从卧室、客餐厅、厨房和卫浴4个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入手,研究智能家具在每个场景中的功能侧重。智能家居发展神速,物联网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在家居场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家具能够在居家养老住宅中发挥出其独特魅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固有难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给社会带来压力和负担,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需要得到特殊的照顾,通过有侧重的功能研究智能家具能够为此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智能家具 功能适配
下载PDF
一种面向复杂场景的无线通信节点智能适变架构 被引量:8
3
作者 尹浩 魏急波 +5 位作者 赵海涛 熊俊 梅锴 张利军 任保全 马东堂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4-304,共11页
针对可能存在对抗的未知通信环境,本文探讨了一种能进行智能适变的通信节点体系架构.该架构包括通信环境理解、通信波形适配和智能节点学习进化3个核心功能,以及支持这些功能的通信计算融合硬件平台.所提出的智能适变架构支持通信环境... 针对可能存在对抗的未知通信环境,本文探讨了一种能进行智能适变的通信节点体系架构.该架构包括通信环境理解、通信波形适配和智能节点学习进化3个核心功能,以及支持这些功能的通信计算融合硬件平台.所提出的智能适变架构支持通信环境知识库、通信波形库,以及波形与环境适配知识图谱的不断累积和进化,通过波形在线重构,通信节点既能匹配典型通信场景,又能快速适应未知环境,因而支持智能通信节点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本文梳理了强化学习、在线学习和迁移学习等3种机器学习技术在智能适变无线通信节点中的应用,并以最经典的信道估计过程为代表,给出了机器学习应用于通信环境识别的典型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节点 通信环境理解 智能适变 学习生长 机器学习 信道估计
原文传递
自适应BDI主体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国梁 王文杰 贾文臣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4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该文首先通过对两种智能主体的介绍,分析当前智能主体研究处理非预期情况的两种主要途径,即反应式和慎思式,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自适应BDI主体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论述建立慎思式智能主体适应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引... 该文首先通过对两种智能主体的介绍,分析当前智能主体研究处理非预期情况的两种主要途径,即反应式和慎思式,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自适应BDI主体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论述建立慎思式智能主体适应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引入原子以及公式的相关性,给出意图、目标的一个基于逻辑概念的形式刻画,进而给出"愿望保持性"和"承诺可传递性"的一个近似规范。基于这一规范,可以实现非预期情况下的愿望修正,并支持承诺调整,给出其若干关键问题的形式化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主体 适应性 非预期情况 自适应BDI主体
下载PDF
Intelligent speed adaptation for visibility technology affects drivers’speed selection along curves with sight limitations
5
作者 Abrar Hazoor Alberto Terrafino +1 位作者 Leandro L.Di Stasi Marco Bassani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24年第1期16-27,共12页
Sight obstructions along road curves can lead to a crash if the driver is not able to stop the vehicle in time.This is a particular issue along curves with limited available sight,where speed management is necessary t... Sight obstructions along road curves can lead to a crash if the driver is not able to stop the vehicle in time.This is a particular issue along curves with limited available sight,where speed management is necessary to avoid unsafe situations(e.g.,driving off the road or invading the other traffic lane).To solve this issue,we proposed a novel intelligent speed adaptation(ISA)system for visibility,called V-ISA(intelligent speed adaptation for visibility).It estimates the real-time safe speed limits based on the prevailing sight conditions.V-ISA comes with three variants with specific feedback modalities(1)visual and(2)auditory information,and(3)direct intervention to assume control over the vehicle speed.Here,we investigated the efficiency of each of the three V-ISA variants on driving speed choice and lateral behavioural response along road curves with limited and unsafe available sight distances,using a driving simulator.We also considered curve road geometry(curve direction:rightward vs.leftward).Sixty active drivers were recruited for the study.While half of them(experimental group)tested the three V-ISA variants(and a V-ISA off condition),the other half always drove with the V-ISA off(validation group).We used a linear mixed-effect model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V-ISA on driver behaviour.All V-ISA variants were efficient at reducing speeds at entrance points,with no discernible negative impact on driver lateral behaviour.On rightward curves,the V-ISA intervening variant appeare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at adapting to sight limitations.Results of the current study implies that V-ISA might assist drivers to adjust their operating speed as per prevailing sight conditions and,consequently,establishes safer driv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ht distance intelligent speed adaptation Driver behaviour Road safety Driving simulation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原文传递
基于grasshopper的天窗遮阳互动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纯 曲明航 +1 位作者 沈书涛 李慧莉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7期51-52,共2页
现代智能建筑发展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互动实践成为可能。作为新晋的一代建筑者,希望针对现实中既有的建筑技术层面的问题,找到更适宜的解决方式,同时保证设计的现代审美属性。通过适宜建筑技术,更好地协调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的关系,... 现代智能建筑发展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互动实践成为可能。作为新晋的一代建筑者,希望针对现实中既有的建筑技术层面的问题,找到更适宜的解决方式,同时保证设计的现代审美属性。通过适宜建筑技术,更好地协调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的关系,探讨建筑技术的发展,扩展建筑功能、形式及空间三者的可能性,使建筑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文章从建筑与光环境的关系出发,探讨了未来建筑遮阳装置自动调节的可能性并提供了一种发展研究新型互动装置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筑 遮阳装置 自适应 逻辑建模 互动实践
下载PDF
基于XML的智能界面自适应策略
7
作者 宁志刚 黄开胜 +1 位作者 傅秀芬 王芳楷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3,61,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智能界面的设计方法。这种界面易于扩展,并且能够实时地处理多个信息。它采用一种自适应策略,此策略容易满足不同应用域和使用者要求,略加修改就可适应不同的应用。
关键词 智能界面 自适应策略 设计方法 XML 用户界面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智能分区存储系统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邹姗蓉 李杰 +1 位作者 王丽平 郝晓明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02-1406,共5页
常规炮弹于恶劣环境下,内部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存在意外瞬时掉电的情况。针对掉电情况下数据存储错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智能分区存储方法,在研究NAND Flash读写、擦除和存储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智能分区存储系统,实现了... 常规炮弹于恶劣环境下,内部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存在意外瞬时掉电的情况。针对掉电情况下数据存储错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智能分区存储方法,在研究NAND Flash读写、擦除和存储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智能分区存储系统,实现了存储数据开始地址的智能检测及断电自动跳址开始下一次数据的续存。实弹试验证明,该系统提高了FLASH存储区域的利用率,有效的解决了数据存储系统在常规弹药制导化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储器 智能分区 数据续存 FPGA
下载PDF
土木工程智能结构体系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付亨利 舒赣平 《江苏建筑》 2024年第2期18-23,共6页
土木工程智能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通过传统土木工程与智能材料、自动控制、信息技术等的交叉融合,使其具有自感知、自适应、自控制和自修复的特性。国家在建筑领域大力发展推广智能结构,旨在满足绿色低碳要求的同时,推动建... 土木工程智能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通过传统土木工程与智能材料、自动控制、信息技术等的交叉融合,使其具有自感知、自适应、自控制和自修复的特性。国家在建筑领域大力发展推广智能结构,旨在满足绿色低碳要求的同时,推动建筑工业化的高质量发展。文章总结了目前土木工程领域应用的智能材料类型,分别从构件和体系层面对土木工程智能结构进行介绍,阐明了智能算法在土木工程智能结构体系中的作用,从智能结构配套体系和智能结构评价标准两方面指出土木工程智能结构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有助于同行对土木工程智能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结构 自感知 自适应 自控制 自修复 建筑工业化
下载PDF
域自适应动态图卷积网络下的地铁客流预测
10
作者 程子涵 张阳 辛东嵘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3期28-35,共8页
针对客流预测中存在因数据量有限导致模型训练过程中出现高方差和泛化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域自适应动态图卷积网络(GCN-DANN)。通过构建地铁线路的节点网络拓扑结构,并利用动态图卷积网络提取相邻站点之间的流量、站点所属线路的交通负... 针对客流预测中存在因数据量有限导致模型训练过程中出现高方差和泛化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域自适应动态图卷积网络(GCN-DANN)。通过构建地铁线路的节点网络拓扑结构,并利用动态图卷积网络提取相邻站点之间的流量、站点所属线路的交通负载以及不同线路之间的流量传播等关联特征。同时采用迁移学习自适应对齐源域和目标域的特征,减少因数据分布不一致而导致预测性能低等现象。最后,通过全连接层将源域和目标域中的特征进行信息融合,进而弥补训练过程出现高方差和泛化性差等缺陷。在深圳地铁数据集上对模型训练,分别在杭州地铁全样本和20%样本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20%样本数据集下,GCN-DANN网络与经典预测网络相比,MAE、RMSER和MAPE分别平均下降5.34%、6.07%、2.97%。在全样本数据集下,GCN-DANN在20%样本基础上的三项指标分别下降2.76%、1.77%、3.5%,相较于其他经典网络下降幅度最小。研究可解决实际应用中因数据稀缺导致预测效果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客流预测 域自适应 图卷积网络 稀缺样本
下载PDF
制造系统的智能监控和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宝春 雷学东 周静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0-303,355,共5页
为适应制造系统向敏捷制造、智能制造发展的需求,建立了面向敏捷制造的智能监控和诊断系统(IMDS)的信息模型;为优化IMDS信息流和支持IMDS自适应能力,建立了IMDS的一般概念模型、对象模型、Agent分类模型;基于软件总线技术和Agent技术,... 为适应制造系统向敏捷制造、智能制造发展的需求,建立了面向敏捷制造的智能监控和诊断系统(IMDS)的信息模型;为优化IMDS信息流和支持IMDS自适应能力,建立了IMDS的一般概念模型、对象模型、Agent分类模型;基于软件总线技术和Agent技术,构建了IMDS的一种可实现的自适应结构系统方案;IMDS在南京金鹏铝业有限公司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制造 智能监控 诊断系统 自适应 代理
下载PDF
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重塑研究:内涵、模型与测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幼如 邱艺 +1 位作者 罗文婧 章锐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0,共8页
以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依托的教育新基建,持续赋能人类社会向数智融合方向转型,这迫切呼唤大学生面向智能时代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学习适应能力,以赋能自身高质量发展。研究结合已有个体适应及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采用文献... 以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依托的教育新基建,持续赋能人类社会向数智融合方向转型,这迫切呼唤大学生面向智能时代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学习适应能力,以赋能自身高质量发展。研究结合已有个体适应及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理论演绎等方法,以双向赋能思维支持双向适应生成,重新界定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内涵;融入人机协同理念,重塑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心理过程,构建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过程模型;渗透“智能+”赋能思维,重构测量结构,编制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适应测量量表,并通过实践应用,检验其信度和效度。研究将为破解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适应难题,培养未来创新人才提供理论模型与实践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大学生 学习适应 模型 CSLAiI量表
下载PDF
基于超级时空网络的公交车辆调度模型及3M进化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胜学 《运筹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82,共15页
针对在时刻表给定条件下如何减少空驶车次和实现具有工作时间公平性的公交车辆调度问题,建立了基于超级时空网络的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具有混生、变异和成长三种基本操作的进化求解算法。首先利用超级网络理念,将出场弧、入场弧、接续、... 针对在时刻表给定条件下如何减少空驶车次和实现具有工作时间公平性的公交车辆调度问题,建立了基于超级时空网络的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具有混生、变异和成长三种基本操作的进化求解算法。首先利用超级网络理念,将出场弧、入场弧、接续、实际车次和空驶车次在时空上整合为一个连通的有向超级时空网络。基于超级网络中流量守恒概念,建立了公交车辆调度模型,并通过合理转化将工作时间公平性约束变为具有简单加和特征的目标函数项。利用可行车次覆盖集合的拓扑结构特征,设计了将多个可行解混合后生成新解的混生算子;通过搜索具有回路特征的接续,实现对可行解构成元素的变异操作;通过构建指派网络、计算指派网络中联接的费用,并利用匈牙利算法求解对应指派问题,实现对可行解的成长操作。以上述操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3M”进化算法。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算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减少空驶车次与平衡车次链之间的实际车次运行时间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矛盾,但是与所需的公交车总数不存在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车辆调度 超级网络 智能优化 自适应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计算金融中agent的适应性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陶倩 黄平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9-11,共3页
在有关基于agent计算金融的研究中,主要强调agent的学习进化机制,却忽略了对agent使用相应学习机制的内在原因—agent不同适应属性的研究。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各个agent在可用信息的解释、理解,本身的认知结构,对风险的态度,时间范围... 在有关基于agent计算金融的研究中,主要强调agent的学习进化机制,却忽略了对agent使用相应学习机制的内在原因—agent不同适应属性的研究。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各个agent在可用信息的解释、理解,本身的认知结构,对风险的态度,时间范围的认识,及决策规则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AGENT 金融市场 基于agent的计算金融 agent适应性
下载PDF
基于可编程控制网关的一体化网络体系结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锋 王渝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59-1965,共7页
当前IP网络和非IP网络长期共存,协议体系和通信体制互不相同,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困难.针对这个问题,首先从异构网络间连接的关键节点——网关出发,通过将网关底层的数据转发和控制功能分离,并将网关上层的管控功能和应用服务功能抽取出... 当前IP网络和非IP网络长期共存,协议体系和通信体制互不相同,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困难.针对这个问题,首先从异构网络间连接的关键节点——网关出发,通过将网关底层的数据转发和控制功能分离,并将网关上层的管控功能和应用服务功能抽取出来,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控制网关的一体化网络体系结构.该系统结构将网络分为一体化网络协同管控单元、子网间可编程控制网关节点和异构子网3层,设计了基于典型异构网络的互联协议栈,以集成不同的网络协议.进一步在一体化网络构架的基础上,给出并分析了异构网络的抽象与描述、基于可编程网关的异构子网智能适配技术、一体化网络的资源管理与协同优化理论等关键技术.最后基于民用航空通信给出了一个异构互联示例,表明一体化网络体系结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网络 体系结构 可编程控制网关 异构互联 网络协议 智能适配
下载PDF
自主可控便携式计算机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巍 吴金哲 +1 位作者 屈涛 纪静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4年第4期172-177,共6页
在基于自主可控处理器、固件、操作系统等自主关键软硬件技术成果进行便携式计算机研制并成功实现的技术基础上,全面论述软硬件及整机的设计实现过程,对系统架构、主要功能电路进行详细阐述,对结构的内部布局、减重和加固设计进行介绍,... 在基于自主可控处理器、固件、操作系统等自主关键软硬件技术成果进行便携式计算机研制并成功实现的技术基础上,全面论述软硬件及整机的设计实现过程,对系统架构、主要功能电路进行详细阐述,对结构的内部布局、减重和加固设计进行介绍,并对智能电源管理技术、软硬件适配、散热等关键技术进行重点论述,最后对原理样机的整型和浮点计算性能、系统响应时间、多任务数据交互能力和处理器综合处理能力进行测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源 龙芯3A 适配 散热设计
下载PDF
Optimizing Alzheimer’s Disease Therapy Using a Neural Intelligent Agent-Based Platform
17
作者 Hamdi Ben Abdessalem Alexie Byrns Claude Frass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2021年第2期70-96,共27页
Alzheimer’s disease affects millions of persons every year.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stress and frustration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memory function and Alzheimer's patients experience more negative emotions th... Alzheimer’s disease affects millions of persons every year.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stress and frustration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memory function and Alzheimer's patients experience more negative emotions than healthy adults. 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such as immersion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could help Alzheimer patients by reducing their negative emotions, but it has restrictions and requirements. In this work, we present three virtual reality relaxing systems in which the patients are immersed in relaxing environments. We propose to use intelligent agents in order to adapt the relaxing environment to each participant and optimize its relaxation effect. The intelligent agents track the emotions of patients using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s input in order to adapt</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environments. We designed each system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intelligenc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adaptation on the patients.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for each system on participants with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relaxing systems can reduce negative emotions and improve participants’ memory performance. The positive effects on affective state and memory persisted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and were generally more effective for the systems with more intelligence. We believe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 </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elaxing environment, virtual reality, intelligent agents for adapting</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G Brain Assessment intelligent Agent Virtual Reality Alzheimer’s Disease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Emotions adaptati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下载PDF
桌面云的智能自适应性调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匡华 谭丽丽 +1 位作者 李梓萌 陈艳 《移动通信》 2016年第8期47-51,共5页
在广东移动现有的桌面云基础上,针对现有云计算平台缺乏针对资源供应量的自动调整机制的问题,研究了云计算平台中基础设施资源供给的自适应性问题。主动监控不同等级用户的性能指标和系统指标,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桌面云的智能自适应性... 在广东移动现有的桌面云基础上,针对现有云计算平台缺乏针对资源供应量的自动调整机制的问题,研究了云计算平台中基础设施资源供给的自适应性问题。主动监控不同等级用户的性能指标和系统指标,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桌面云的智能自适应性理论,统一调度管理不同资源。根据资源需求量对云服务的资源供给进行调整,选择恰当的虚拟机组合为云服务提供足量且高利用率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桌面云 智能调度 自适应性
下载PDF
城市慢行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欢 王亮 +1 位作者 赵磊 谷文杰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对慢行交通出行空间的考虑,致使慢行交通出行比例相对较低。在注重机动化发展的交通体系建设中,弱势群体的出行权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城市公共、行人及非机动车空间被机动车交通干扰、破坏。在概述慢行交通及...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对慢行交通出行空间的考虑,致使慢行交通出行比例相对较低。在注重机动化发展的交通体系建设中,弱势群体的出行权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城市公共、行人及非机动车空间被机动车交通干扰、破坏。在概述慢行交通及慢行交通系统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慢行交通的出行特点。而后,介绍了我国部分城市慢行交通建设与应用现状,并指出慢行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以行人过街自适应系统为例,阐述了未来慢行交通系统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行交通 智能交通 行人过街 自适应
下载PDF
基于“流城市”模型的城市智能化发展与空间型媒介创新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璐 王安中 钱子剑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7-91,共5页
在总结并梳理世界范围内城市智能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流城市"这一概念和城市形态理论模型极具意义,文章着重分析了基于此模型的空间型媒介创新开发的具体策略,以期在观照城市智能化建设的发展浪潮下为城市... 在总结并梳理世界范围内城市智能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流城市"这一概念和城市形态理论模型极具意义,文章着重分析了基于此模型的空间型媒介创新开发的具体策略,以期在观照城市智能化建设的发展浪潮下为城市媒介的创新开发提供学术思考和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城市模型 智能化发展 空间型媒介 适配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