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理智谦逊的内涵与价值
1
作者 王聚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2期29-38,共10页
理智谦逊是当代德性知识论领域的前沿话题,其内涵和价值是学界研究的主要内容。学界已有的三种理智谦逊观共同面临理智屈从的问题,本文主张理智谦逊应该理解为准确的自我认知评价,并且把认知者的认知表现放在社会的、自然的环境中。就... 理智谦逊是当代德性知识论领域的前沿话题,其内涵和价值是学界研究的主要内容。学界已有的三种理智谦逊观共同面临理智屈从的问题,本文主张理智谦逊应该理解为准确的自我认知评价,并且把认知者的认知表现放在社会的、自然的环境中。就价值层面来看,理智谦逊有助于在个人认知层面拓宽知识渠道和加深理解深度,在社会层面有助于构建良好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促成群体性的认知协同任务。培养这一美德有两个突出的困难:认知主体不仅要克服机体在进化过程中自带的节能机制,还要对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的影响具有反思和批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知识论 理智谦逊 理智局限 理智优势 谦逊领导力
下载PDF
当代德性知识论视域中的理智美德——以理智谦逊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聚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8,共8页
当代德性知识论关注认知主体的优秀品格,而理智谦逊就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品格。理智谦逊的无知观、承认局限观和非自我中心观三种观点皆面临各自的困难。鉴于上述困难,理智谦逊被刻画为理智生活领域的一种美德,它是一种在自然和社会的广... 当代德性知识论关注认知主体的优秀品格,而理智谦逊就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品格。理智谦逊的无知观、承认局限观和非自我中心观三种观点皆面临各自的困难。鉴于上述困难,理智谦逊被刻画为理智生活领域的一种美德,它是一种在自然和社会的广阔视角中准确把握自我的认知表现,并进而以此为基础与人交往的倾向。通过理智谦逊的培养,认知者一方面可以准确地认识自我和接受自我,另一方面也获得对世界的更多的知识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理智谦逊带来了具有更高价值的认知成就,因此促使了认知者在认知领域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智谦逊 理智局限 认知成就 自我接受
下载PDF
通感的“看”与“听”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河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4-102,共9页
通感作为感觉的挪移,主要体现为视觉旨向和听觉旨向。视觉旨向,在修辞上倾向于形象性,与比喻相同;在认识论上,是知性逻辑的实证,指向世事的操作。听觉旨向,与意象的装饰相去甚远,其幻听旨向是通感语象控制艺术的神秘经验,极致为人生之醉... 通感作为感觉的挪移,主要体现为视觉旨向和听觉旨向。视觉旨向,在修辞上倾向于形象性,与比喻相同;在认识论上,是知性逻辑的实证,指向世事的操作。听觉旨向,与意象的装饰相去甚远,其幻听旨向是通感语象控制艺术的神秘经验,极致为人生之醉态,而走向知性不及的拯救。通感由"看"到"听"的挪移在于自闭性的"目睹"开放向"聆听"的交互。通感正是"交互"在身体官能上的表达。因"通感"探讨而逼问出的肉身感通学同时也关联着哲学本体论的尝试和一般主体间感应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幻听 知性不及 拯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