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治一体”中的道德治理--作为道德协商主体的乡贤参事会 被引量:44
1
作者 郭夏娟 秦晓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5,155,共11页
近年,乡贤参事会在乡村"三治一体"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在学界引起争论,其中不乏质疑之声。本文运用道德治理、协商民主与理想观察者理论,以浙江省德清县的乡贤参事会为例,分析其在"三治一体"结构中处于何种... 近年,乡贤参事会在乡村"三治一体"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在学界引起争论,其中不乏质疑之声。本文运用道德治理、协商民主与理想观察者理论,以浙江省德清县的乡贤参事会为例,分析其在"三治一体"结构中处于何种地位。研究发现,民间自主产生的乡贤参事会具有"理想观察者"的中立与公正特征,因此可以发挥协商民主的道德谈商与调控功能;其运行机制依赖于道德主体的自主调控,在"三治一体"治理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因此,乡贤参事会作为道德协商主体,对化解基层社会治理失灵不仅必要,而且也是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道德治理 乡贤参事会 “三治一体” 理想观察者
下载PDF
“三治融合”视域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三维审视 被引量:32
2
作者 黄博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92,M0006,共13页
不同于主要依托村民自治制度展开的传统村治形式,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方式具有更为丰富的构成要素与更为深刻的价值意蕴。乡村"三治融合"体现了基层民主力量、规范力量与柔性力量的融合,其... 不同于主要依托村民自治制度展开的传统村治形式,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方式具有更为丰富的构成要素与更为深刻的价值意蕴。乡村"三治融合"体现了基层民主力量、规范力量与柔性力量的融合,其实践过程即乡村自治能力、法治能力与德治能力的提升过程,其诉求指向涉及参与均衡、权威转化和乡贤培育。从乡村自治能力提升的维度观之,需要推进村民公共参与的均衡化;从乡村法治能力提升的维度观之,需要驱动精英权威向制度权威的转化;从乡村德治能力提升的维度观之,需要挖掘传统乡贤文化精髓并培育新乡贤群体。以上三个通道的打开,可以有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愿景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三治融合” 自治能力 法治能力 德治能力 公共参与 制度权威 乡贤文化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宋婧 张立辉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23,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现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的产物,是一个基于政治、法律、经济和地域等因素的命运共同体。文章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构的基础,宪法确立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为铸牢中...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现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的产物,是一个基于政治、法律、经济和地域等因素的命运共同体。文章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构的基础,宪法确立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法治保障,通过宪政制度和法律规范,将现代国家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中的制度选择和法理塑造结合起来,借助民族国家建构的政治法律制度,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由历史文化共同体到政治法律共同体转型,最终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共同体 宪法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文传递
“三治融合”视域下乡规民约的实践困境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洪连 孙百才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88,共9页
乡规民约在促进乡村“三治融合”,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然而,乡规民约还面临自治色彩淡化、法治精神缺失、德治资源匮乏、权威地位弱化、执行效力削减等实践困境。破解之道在于提高乡规民约的规范化水平,优化乡... 乡规民约在促进乡村“三治融合”,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然而,乡规民约还面临自治色彩淡化、法治精神缺失、德治资源匮乏、权威地位弱化、执行效力削减等实践困境。破解之道在于提高乡规民约的规范化水平,优化乡规民约的制定程序,实现乡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衔接融通,推动乡规民约获得公共精神的滋养,提高乡规民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治融合 乡规民约 乡村自治 乡村法治 乡村德治
下载PDF
关于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2
5
作者 丛文胜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17期29-40,共12页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可以为加快提升国防实力和军队战斗力提供法治保障,为深化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奠定法治基础。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建设应当与国家...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可以为加快提升国防实力和军队战斗力提供法治保障,为深化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奠定法治基础。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建设应当与国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任务接轨,与中国特色军事法律体系建设目标衔接,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军民融合法治化的需求相适应。当前,我国国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存在法治缺失和实践困境,军民融合体制机制运转存在深层矛盾,现有军民融合法律制度架构存在明显弊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要遵循四个原则,破除三个矛盾,强化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宪法基础,优化顶层设计;消除体系分离的法律制度障碍,完善配套立法。同时,还要建立军事需求管理法律制度和风险评估法律制度,确保国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军民融合 法律体系 法治化
下载PDF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合作的执法协调 被引量:12
6
作者 石佑启 潘高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1,共7页
政府合作是回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的明智选择。执法协调是政府合作的重要内容,具有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它在协调各方利益、明确执法主体权责、减少执法冲突、提高执法效能、促进执法标准统一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它主要以联合执... 政府合作是回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的明智选择。执法协调是政府合作的重要内容,具有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它在协调各方利益、明确执法主体权责、减少执法冲突、提高执法效能、促进执法标准统一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它主要以联合执法、行政协助、跨地区案件移送、执法信息通报、执法争议协调、区域执法联合评议等方式发挥效用,实现协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政府合作 执法协调 区域法治
下载PDF
德国环境刑法的立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梁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4-70,共7页
在立法模式上,德国环境刑法采取的是分立模式,在罪名、行为、结果、罪过形式、刑罚等方面均实现了分立。分立模式的法治意义在于不仅严格贯彻了明确性原则,而且深度实现了责任主义原则,同时有效地落实了刑罚个别化。与此不同,我国环境... 在立法模式上,德国环境刑法采取的是分立模式,在罪名、行为、结果、罪过形式、刑罚等方面均实现了分立。分立模式的法治意义在于不仅严格贯彻了明确性原则,而且深度实现了责任主义原则,同时有效地落实了刑罚个别化。与此不同,我国环境刑法立法采取了统合模式,在罪名、行为、结果、罪过形式、刑罚等方面均实现了统合。该立法模式虽然有利于社会保护和风险防控,但与法治机制存在明显冲突。因而,我国应当借鉴德国环境刑法立法的分立模式对环境刑法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环境刑法 分立模式 统合模式 法治意义
原文传递
论转型期社会公正的实现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昆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2-136,共5页
一个公正的社会是制度与精神、个人与社会的现实统一。要实现社会公正,既不能否定客观制度,也不能否定主观道德,而是要求客观制度与主观道德间的恰当张力,要求制度公正与个体善、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这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公正的现实道路... 一个公正的社会是制度与精神、个人与社会的现实统一。要实现社会公正,既不能否定客观制度,也不能否定主观道德,而是要求客观制度与主观道德间的恰当张力,要求制度公正与个体善、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这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公正的现实道路:制度整合与道德整合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正 制度整合 道德整合 法治 德治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涉外法治建设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瀚 《法学教育研究》 2021年第1期21-28,共8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法治大国的战略高度,坚持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建设。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提出,对贯彻我国法治理论和依法治国理念有重大意义,能够促成我国通过涉外法治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稳健地参与全球...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法治大国的战略高度,坚持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建设。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提出,对贯彻我国法治理论和依法治国理念有重大意义,能够促成我国通过涉外法治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稳健地参与全球秩序构建,更有力地破解单边主义,应对相关摩擦。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挖掘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的理论内容,统筹推进中国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切实加强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对涉外法治人才实行专门的单独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提高涉外法治人才综合素质,将国际法学科建设和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的标准,纳入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估的议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法治 国内法治 涉外法治 外法治人才培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立法的优化路径——基于299部地方性法规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付子堂 李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42,共8页
对地方性法规文本的统计分析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地方立法的过程中,呈现出逐年递增、区域差异明显、主题集中、整体融入与部分融入相结合等特点。同时,也存在法规接纳能力不足以及导向性、保障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必须增强法... 对地方性法规文本的统计分析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地方立法的过程中,呈现出逐年递增、区域差异明显、主题集中、整体融入与部分融入相结合等特点。同时,也存在法规接纳能力不足以及导向性、保障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必须增强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坚持价值内容的次序性,充分发挥目的条款的价值宣示功能、原则条款的概括指引功能、规则条款的刚性约束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地方立法全过程中,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提升地方的良法善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地方立法 融入 法治 德治
下载PDF
“三治融合”视域下乡村“积分制”治理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四川省Y村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艳 陈思颖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三治融合”是宏观层面对乡村治理的政策指引,乡村“积分制”治理正是“三治融合”理念的应用。文章以“三治融合”理念为视角,基于治理组织、治理工具、治理目标三个维度构成的治理逻辑,分析论证“三治融合”理念和乡村“积分制”治... “三治融合”是宏观层面对乡村治理的政策指引,乡村“积分制”治理正是“三治融合”理念的应用。文章以“三治融合”理念为视角,基于治理组织、治理工具、治理目标三个维度构成的治理逻辑,分析论证“三治融合”理念和乡村“积分制”治理运作机理的同一性;依据治理逻辑和运作机理,构建由起始动力机制、协调助力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形成的乡村“积分制”治理实践运行机制;通过把握乡村“积分制”治理实践运行机制,提出从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参与的共建共治格局、运用制度和技术工具、建立因地制宜的积分评价考核机制和激励政策等方面优化完善乡村“积分制”治理,以期推动乡村治理方式的创新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治融合 积分制治理 实践机制
下载PDF
关于我国村庄规划法治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春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5,共8页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村庄规划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中都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尽快妥善处理并应对村庄规划发展的法治建设问题。然而,这一问题至今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为促进我国村庄规划法治化建设,当...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村庄规划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中都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尽快妥善处理并应对村庄规划发展的法治建设问题。然而,这一问题至今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为促进我国村庄规划法治化建设,当前至少要着力推进如下工作:正确认识村庄规划的法律约束力;充分吸纳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性内容并形成合力;正确处理村庄规划与其他规划、制度的关系;严格遵循村庄规划编制、实施与修改的法定程序;进一步完善并加强村庄规划的法律督导体系和司法保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村庄规划 法治建设
下载PDF
一体化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法治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春萍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80-83,共4页
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并注重其整体推进和统筹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起始阶段的思政课,法治教育是其重要的教育主题,不同学段的法治教育也遵循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排特点。教师要把握法治教育的一体化布局,在教... 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并注重其整体推进和统筹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起始阶段的思政课,法治教育是其重要的教育主题,不同学段的法治教育也遵循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排特点。教师要把握法治教育的一体化布局,在教学中处理好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探讨提高法治教育实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培养学生成为知法懂法、尊法守法的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 法治教育 道德教育 法治意识
下载PDF
“三治融合”何以赋能农村集体公益设施建设和管护——基于内生动力的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军 白欣宇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内生动力不足是困扰农村集体公益设施建设和管护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西安市长安区四皓村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分析“三治融合”如何激发内生动力进而赋能农村集体公益设施建设和管护:首先,“三治融合”构成的农村“现代公共规则”与农村发... 内生动力不足是困扰农村集体公益设施建设和管护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西安市长安区四皓村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分析“三治融合”如何激发内生动力进而赋能农村集体公益设施建设和管护:首先,“三治融合”构成的农村“现代公共规则”与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中的认同、参与、资源等基本要素相嵌合;其次,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机构,通过“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形成内外部力量的有效互动,构建不同价值的双重循环,搭建个体与集体间的利益关联,产生农村集体公益设施建设和管护中的内驱力;最后,乡村公共事务治理不能仅依赖外部力量的介入,内外力量的互动是农村发展过程中内生动力生成的逻辑前提,构建村民个体与村社共同体的关联和认同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公益设施 三治融合 内生动力
下载PDF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区治理的经验、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建兵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57-64,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创新,坚持把马克思国家治理理论与新时代社区治理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持续深化对社会治理的规律性认识,并把成功经验应用于治理实践,这是我国社区治理取得显著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创新,坚持把马克思国家治理理论与新时代社区治理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持续深化对社会治理的规律性认识,并把成功经验应用于治理实践,这是我国社区治理取得显著成就的关键所在。同时,也要看到,社区治理仍然面临治理主体权责界定模糊、保障要素配置欠佳、运行体制机制协同性不强、法治德治自治“三治”深度融合不够等问题。新时代促进社区治理效能持续稳步提升,必须坚持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运用好既得基本经验,创造性地解决社区治理实践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三治”融合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的法治促进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春业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要使该战略得到有效落实,法治的作用不可忽视。目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地方立法间冲突以及以立法手段实现地方保护主义的法治壁垒,对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要使该战略得到有效落实,法治的作用不可忽视。目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地方立法间冲突以及以立法手段实现地方保护主义的法治壁垒,对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强京津冀地方立法间的协调,为区域发展创造和谐一致的法治环境。为此,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要创新立法协作方式,加强区域内地方立法间的紧密协作,并根据京津冀区域发展要求,对各自的地方立法及时进行废改立,实现区域法治一体化,并进而推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 法治一体化
原文传递
厚植德法底蕴: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研究
17
作者 白思 刘婉芯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国家。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国家和社会需要大量德法兼修、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融入法治教育,有助于在德法共治的价值理念下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精神以及法律素养,坚定大学生的法治信... 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国家。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国家和社会需要大量德法兼修、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融入法治教育,有助于在德法共治的价值理念下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精神以及法律素养,坚定大学生的法治信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践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的思路,运用多元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凝聚社会主义法治共识,坚定社会主义法治立场和文化自信,为法治国家建设厚植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想 法治人才培养 多元融合 法律信仰 法治国家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视域下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法治逻辑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晨希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25,共11页
区域市场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单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底层逻辑,以法治为根本保障,并遵循着“区域市场”逐步走向“全国市场”的发展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区域整体利益协调是推进区... 区域市场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单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底层逻辑,以法治为根本保障,并遵循着“区域市场”逐步走向“全国市场”的发展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区域整体利益协调是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法治可以为前述目标的推进与实现提供制度保障。面对当前区域市场中要素市场建设的规则保障不充分、对政府间无序竞争规制不足、统一市场协同监管机制不健全等症结,可通过完善区域要素市场统一规则体系、改进区域层面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区域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监管机制等举措来优化法治路径,以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区域一体化 要素市场 区域法治 反垄断 法治建设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道发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法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系统梳理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的法治教育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法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系统梳理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的法治教育资源,通过加强统筹规划、重视教师培训、优化教学模式和转变教育理念等措施构建推动法治教育融入的保障机制,完成好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研究 法治教育
下载PDF
乡村治理中的“三治融合”:地方实践、基本共识及规则安排
20
作者 杨骏 张雨莎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4期30-38,共9页
“三治融合”源于浙江桐乡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地方实践,具有浓厚的地方实践经验色彩。各地“三治融合”的共同点是通过内部自我创新与外部制度供给的联动,形成因地制宜的“三治融合”实践经验。在当前治理环境下,将“三治融合”从地方实... “三治融合”源于浙江桐乡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地方实践,具有浓厚的地方实践经验色彩。各地“三治融合”的共同点是通过内部自我创新与外部制度供给的联动,形成因地制宜的“三治融合”实践经验。在当前治理环境下,将“三治融合”从地方实践经验提炼形成规则安排,才能实现乡村治理的长期稳定。在桐乡、枫桥、曲阳、象山四地“三治融合”的实践经验中,其治理成效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其在增强利益机制建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和治理要素流通等方面经验上均有可取之处。基于四地经验,得出“三治融合”的基础性原则、主体定位重构和创新机制保障等基本共识。以此为基础,从规则目标、手段和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完善整体规则安排的建议,在规则框架内推动“三治融合”制度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基层治理 三治融合 地方经验 基本共识 规则安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