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石油新能源发展路径探索与创新实践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孔令峰
岳小文
-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计划部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
出处
《石油科技论坛》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中国石油清洁替代的实施路径与相关政策研究”(编号:中油研20210126)。
-
文摘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践行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承诺的重要举措。国家碳达峰碳中和“1+N”系列政策和能源领域相关发展规划与政策,要求油气企业统筹好油气供应安全和绿色低碳协调发展。中国石油将绿色低碳纳入公司发展战略,在新能源领域具备资源、市场、技术、消纳场景等比较优势,有条件依托油气产业链综合优势大力推进油气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在发展路径上,中国石油通过大力实施清洁替代解决自身低碳生产问题、规模化发展新能源提升综合能源供应能力、加快推动CCS/CCUS产业化发展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等,实现新能源的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在近几年发展实践中,中国石油形成了上下游协同低碳发展、老油田转型发展、油区低碳示范区建设等新模式。
-
关键词
中国石油
新能源
绿色低碳转型
油气与新能源融合
发展路径
实践案例
-
Keywords
CNPC
new energy
green and low-carbon transition
integration of oil and gas with new energy
development pathway
practice cases
-
分类号
F426.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E0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
题名双碳背景下海上新型储能技术的适应性分析
- 2
-
-
作者
沈琦
李欧萍
刘超
程光远
喻西崇
-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分公司
-
出处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24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
文摘
本文聚焦新型储能在3种场景下的适应性分析,包括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竞配时的强制配储,海上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时为提升海上波动性新能源电力穿透率提供稳定电力的主动配储,以及深远海离网制绿氢、绿氨及绿甲醇时的主动配储。分析了各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在海上应用的优缺点,并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工程案例,发现目前国内尚无储能设施在海上布置的工程案例,认为海上配储目前能够兼顾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紧凑、轻量、经济的储能方式仍然是磷酸铁锂。未来,考虑到钛酸锂电池安全方面的优越性,在成本下降、具备经济竞争力后,可选用钛酸锂电池。但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较低,设备体积和质量较磷酸铁锂偏大,需进一步考虑海上平台的布置问题。此外,由于目前尚无一种单一储能系统能同时具备高功率、高能量密度、可靠安全以及较长生命周期等特点,无法完全满足海上应用的所有需求,考虑采用“飞轮十电化学”和“超级电容十电化学”的混合储能系统,最大限度弥补单一储能方式的不足,从而获得性能更佳的储能系统。为确保海上新型储能工程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议进一步开展海上浮式设施储能抗晃荡条件下储能的本质安全、安全监测和预警等技术的攻关和工程化应用。
-
关键词
海上
新型储能技术
适应性分析
油气与新能源融合
离网制氢
-
Keywords
offshore
new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adaptive analysis
integration of oil and gas with new energy
off grid hydrogen production
-
分类号
TK0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