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范文贵 王兄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46-50,共5页
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新课程理念下,要把握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本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理解数学知识的平台,促进数学变式教学的发展。有效地开展数学实验,促进信息技术与数... 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新课程理念下,要把握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本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理解数学知识的平台,促进数学变式教学的发展。有效地开展数学实验,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理念的整合。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调整数学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促使教学知识结构化,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数学课程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整合 数学变式教学 数学知识结构化 数学课程资源 计算机软件
下载PDF
五育融合如何在学科教学当中实现——新课标“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郭艳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123,共8页
五育融合基于系统与整合思维,强调“五育”的深度联系。学科教学应兼顾知识结构与学生思维结构整合学科内容,形成学习单元,融入五育元素,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在融通了五育元素的活动中,学生的道德、智力、体力、审美、劳动技能等同... 五育融合基于系统与整合思维,强调“五育”的深度联系。学科教学应兼顾知识结构与学生思维结构整合学科内容,形成学习单元,融入五育元素,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在融通了五育元素的活动中,学生的道德、智力、体力、审美、劳动技能等同时得到发展。在五育融合导向下,教学是对人类实践的精致模拟,教学需要瞻前顾后的内容整合,教学是知情意行协作的学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学科教学 新课标 课程内容结构化 学生活动
下载PDF
单元整合视域下的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策略刍议
3
作者 何勇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6期89-92,共4页
单元整合视域下的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能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单元整合视域下的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整合阅... 单元整合视域下的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能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单元整合视域下的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整合阅读资源,注重相同文体单元的整合;分析学生学情,整合单元内部的教学内容;结合单元主题,设定大单元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任务驱动阅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整合 小学语文 大单元教学 阅读教学 教学情境 人文素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内插法的时栅位移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蒲红吉 冯济琴 +2 位作者 郑芳燕 凌旭 谢启河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7-509,共3页
为了提高时栅位移传感器的动态性以及测量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内插法的时栅信号处理系统;利用粗计数法和数字内插法将时栅信号分成粗测和细测两部分分别进行测量,降低了对插补脉冲频率的要求,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采用SOPC技术实现... 为了提高时栅位移传感器的动态性以及测量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内插法的时栅信号处理系统;利用粗计数法和数字内插法将时栅信号分成粗测和细测两部分分别进行测量,降低了对插补脉冲频率的要求,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采用SOPC技术实现了系统电路的高度集成,并利用自定义指令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实验表明,采用该系统后,时栅在40 kHz激励情况下误差为±1.2″,实现了时栅信号的高精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栅 信号处理 数字内插法 集成 自定义指令
下载PDF
工业工程专业ERP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敏 刘军伟 张良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03-106,共4页
作者分析了社会对ERP人才的需求现状,根据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兴趣、能力的差异性,提出了工业工程专业ERP人才分层培养模式。通过在企业构建ERP实战平台、组建ERP研发团队、产学研互动等方法培养ERP人才,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分层培养 ERP 研发团队 产学研互动 知识共享
下载PDF
以绘本为载体的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巳仲 张秉祺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6期93-96,共4页
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间存在学科共性与联系。在分析了"绘本"的功能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支撑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涵盖学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实操、教辅工具等方面的多学科融合方法,并在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间存在学科共性与联系。在分析了"绘本"的功能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支撑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涵盖学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实操、教辅工具等方面的多学科融合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本 学科融合 辅助教学
原文传递
测量学与C语言程序设计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尚民 章诗芳 +1 位作者 武文娇 贾蓓 《地理空间信息》 2018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通过分析当前测量学与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两门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的设想,并进行初步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将测量学与C语言程序设计进行一体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等具有... 通过分析当前测量学与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两门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的设想,并进行初步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将测量学与C语言程序设计进行一体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等具有明显的作用。提出的设想不仅对测绘工程学生的专业课教学和培养具有显著作用,同时为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的专业课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测量学 C语言程序设计 实践 测绘工程
下载PDF
化学教学论整合课程的教学设计
8
作者 陈承声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从整合课程资源的目的出发,对《化学教学论》等三门高师化学专业必修课进行重新组织,成为化学教学论整合课程.既突出了化学教学活动的实践性特点,又能让师范生充分认识到化学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化学... 从整合课程资源的目的出发,对《化学教学论》等三门高师化学专业必修课进行重新组织,成为化学教学论整合课程.既突出了化学教学活动的实践性特点,又能让师范生充分认识到化学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化学教学的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符合中学化学教育实习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学论 课程整合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基于线程集成的系统设计方法
9
作者 蒋书波 刘仲辉 程明霄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80-1383,共4页
实现嵌入式系统任务的并行性是改善系统性能的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影响嵌入式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了基于线程概念的嵌入式系统并行设计方法,利用指令级并行来改善系统性能。主要论述了线程集成的实现方法,通过编译技术在指令级代码... 实现嵌入式系统任务的并行性是改善系统性能的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影响嵌入式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了基于线程概念的嵌入式系统并行设计方法,利用指令级并行来改善系统性能。主要论述了线程集成的实现方法,通过编译技术在指令级代码中融合多个线程,从而实现任务的并行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仪器仪表显示模块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线程集成 系统性能 并行设计 指令级
下载PDF
物理化学中“积分法测定反应级数”的教学探索
10
作者 刘文萍 陈上 +1 位作者 李佑稷 吴贤文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7期164-166,共3页
宏观动力学研究和化工设计都是从反应速率方程开始,确定速率方程的首要任务是测定反应级数。以生活和科研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为驱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探究性实验“电导率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反应级数”的PBL教学设计和实施,激发和... 宏观动力学研究和化工设计都是从反应速率方程开始,确定速率方程的首要任务是测定反应级数。以生活和科研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为驱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探究性实验“电导率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反应级数”的PBL教学设计和实施,激发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掌握了积分法,提高了学生宏观动力学实验设计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积分法 反应级数 PBL教学 实验设计
下载PDF
探索基础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途径——支架式教学案例分析
11
作者 丁芳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57-59,共3页
根据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倡导"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支架式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一课改核心理念。以"铁的重要化合物"这部分知识内容为案例,说明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支架式教学,探... 根据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倡导"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支架式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一课改核心理念。以"铁的重要化合物"这部分知识内容为案例,说明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支架式教学,探索如何让学生学习和教师成长达到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课程 研究性学习 整合 支架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反向支配关系的指令重用优化
12
作者 吴炳廉 何炎祥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支配关系的指令重用优化,在编译器中计算条件分支的反向支配基本块以及基本块内的控制无关语句,将这些信息编码成一条指令放置在分支指令之前.修改过的寄存器重命名阶段根据指令提供的信息保留部分错路指令的结果以... 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支配关系的指令重用优化,在编译器中计算条件分支的反向支配基本块以及基本块内的控制无关语句,将这些信息编码成一条指令放置在分支指令之前.修改过的寄存器重命名阶段根据指令提供的信息保留部分错路指令的结果以便恢复后重用,降低了处理器分支预测错误的代价.实验表明该方法对典型应用有性能提升,与纯硬件方法相比硬件开销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存器集成 反向支配关系 Y-行为 控制无关 指令重用
下载PDF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开发
13
作者 张晓艳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2年第6期39-42,共4页
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列出该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对工作态度的要求,再根据职业情境和职业能力的同一性原则,对其共同点进行归纳,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从操作层面分析了课程体系的... 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列出该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对工作态度的要求,再根据职业情境和职业能力的同一性原则,对其共同点进行归纳,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从操作层面分析了课程体系的开发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开发 工作过程 核心一体化 集中授课
下载PDF
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 被引量:167
14
作者 俞红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13,共5页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二次开发”的基本涵义,不仅包括教师对既有教材的灵活运用,还包括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教师自主开发教材资源。从本质上说,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有五种过程:课程...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二次开发”的基本涵义,不仅包括教师对既有教材的灵活运用,还包括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教师自主开发教材资源。从本质上说,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有五种过程:课程情景化的过程,“课程重构”过程,多元主体的“对话”过程,课程教学一体化的过程,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从传统的课程“消费者”转变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通过“二次开发”教材,教师也拥有课程开发的话语权。与专家、学者开发教材所不同的是,这种开发存在于教师的日常职业生活,是教师专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二次开发” 课程情景化 课程重构 对话 课程教学一体化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五育融合的路径与方式 被引量:59
15
作者 郝志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9,共9页
“五育”及其“融合”问题,是新时代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基础性和实践性问题,直接关系全面发展目标在学校中的实施。从学校层面看,五育融合主要有三条路径:文化制度融合路径、课程教学融合路径和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路径。文化... “五育”及其“融合”问题,是新时代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基础性和实践性问题,直接关系全面发展目标在学校中的实施。从学校层面看,五育融合主要有三条路径:文化制度融合路径、课程教学融合路径和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路径。文化制度融合路径主要是价值理念融合和精神品质融合;课程教学融合路径主要包括德育类、艺体类课程教学的一体化设计融合和学科类课程教学的多层次融合;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路径主要包括活动场境的融合与活动方式的融合,每种融合路径有相应的融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课程教学 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
下载PDF
影响我国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根源追溯 被引量:19
16
作者 周勇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文基于五年来对我国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访谈调查与观察结果,提出了当前我国科学教学现实中影响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六个基本问题;探讨了科学课程的三种统整属性,即"社会统整"、"知识统整"与"人格经验统整&quo... 本文基于五年来对我国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访谈调查与观察结果,提出了当前我国科学教学现实中影响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六个基本问题;探讨了科学课程的三种统整属性,即"社会统整"、"知识统整"与"人格经验统整";基于科学课程统整属性的视角,分别追溯了当前我国科学教学现实中这些基本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发现:影响当前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六个基本问题,在根源上无一不是背离科学课程统整属性的结果。得到的研究启示是: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必须针对科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同时,基于科学课程统整属性视野探究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是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课程 社会统整 知识统整 经验统整 有效教学
下载PDF
构建远程ICAI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建国 张小真 周竹荣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9年第2期1-3,共3页
该文介绍了将远程网络教学与ICAI相结合并构建远程ICAI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个基于远程网络的ICAI模型,以及验证该模型的实验系统中有关知识表示、智能综合集成、协同教学模式和在超文本中增加教学控制描述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ICAI 远程网络 协同教学 计算机网络 CAI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教学生态系统的融合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陈仕品 何济玲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77,共6页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教学生态系统是教学环境中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围绕着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生态集合体。在此基础上我们阐述了教学生态系统的构成与运行机制,分析了新兴信息技术的技术特征,揭示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生态系...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教学生态系统是教学环境中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围绕着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生态集合体。在此基础上我们阐述了教学生态系统的构成与运行机制,分析了新兴信息技术的技术特征,揭示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生态系统的具体表现,并根据教学交往论分析了信息化教学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其在教学方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生态系统 融合 信息化教学生态系统
下载PDF
影响教师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数学教学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文玉婵 周莹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8,共5页
影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相关因素有内在因素——教师的知识经验、内在促动因素和外在因素——软硬件设备、教学资源、学校管理等.因素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影响中小学数学教师整合层次的因素关系;在影响教师整合层次的因素模型中,... 影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相关因素有内在因素——教师的知识经验、内在促动因素和外在因素——软硬件设备、教学资源、学校管理等.因素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影响中小学数学教师整合层次的因素关系;在影响教师整合层次的因素模型中,外在环境因素扮演着影响教师知识经验和内在促动发挥的重要平台.个体内在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和谐互动是影响教师整合层次的重要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 因素 整合层次
下载PDF
营养评估与专病一体化饮食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卢远征 许细惠 谢春莹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营养评估与专病一体化饮食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评估与专病一体化的饮食指导干预... 目的:探讨营养评估与专病一体化饮食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评估与专病一体化的饮食指导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6个月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营养评估与专病一体化的饮食指导应用于护理期间的血液透析患者中,可以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治疗效果,帮助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营养评估 专病一体化 饮食指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