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G通感算一体化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友祥 裴郁杉 +2 位作者 黄蓉 唐雄燕 卢琰琳 《移动通信》 2023年第9期1-10,共10页
面向2030及未来,融合通信、感知和计算的6G网络成为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目前业界更多的开展通信感知一体化的研究工作,因此从网络系统架构设计和应用部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通感算一体化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系统功能、无线空口... 面向2030及未来,融合通信、感知和计算的6G网络成为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目前业界更多的开展通信感知一体化的研究工作,因此从网络系统架构设计和应用部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通感算一体化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系统功能、无线空口设计、多模态协同感知、算力供给、业务编排、网络调度、安全等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面向通感算一体化服务的网络和服务性能指标体系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6G网络架构 通感算一体网络架构 通感融合 通算融合
下载PDF
面向6G的通感算融合服务、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姜大洁 袁雁南 +2 位作者 周通 孙布勒 秦飞 《移动通信》 2023年第3期1-13,共13页
5G系统主要面向通信服务而设计,并不是为原生支持通感算融合服务而设计的。6G将原生地支持通信、感知和计算服务,成为支撑未来社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网络信息底座,赋能丰富多彩的未来新业务。为此,解释了通感算服务以及服务用例,并定义... 5G系统主要面向通信服务而设计,并不是为原生支持通感算融合服务而设计的。6G将原生地支持通信、感知和计算服务,成为支撑未来社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网络信息底座,赋能丰富多彩的未来新业务。为此,解释了通感算服务以及服务用例,并定义了不同服务对应的性能指标和效率指标。为满足通感算融合服务及其指标,给出了一种通感算融合的系统架构及其关键特征。感知数据传输和计算数据传输既不同于通信的用户面数据传输,也不同于通信的控制面数据传输,进而提出了面向通感算融合的数据面,以解决通感算融合业务的数据传输需求。进一步地,面向通算融合,给出了6G通算融合基本流程,并给出了6G通算融合方案与算力网络协同的三种选项。面向通感融合,简要介绍了通感一体化的9个关键技术。还对感知和计算的“对外服务”和“对内服务”的逻辑关系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通感算融合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通感算融合系统架构 数据面 通感一体化关键技术 通算融合
下载PDF
基站对低空无人机通感算一体化应用组网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川斌 罗宏亮 高飞飞 《移动通信》 2024年第9期57-63,70,共8页
基站对低空无人机的通信感知算力一体化是6G通信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应用场景、基站组网、以及网络架构对工程落地至关重要。首先详细分析了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及在无人机上的应用及关键性能指标。其次,提出了针对无人机应用的四种多... 基站对低空无人机的通信感知算力一体化是6G通信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应用场景、基站组网、以及网络架构对工程落地至关重要。首先详细分析了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及在无人机上的应用及关键性能指标。其次,提出了针对无人机应用的四种多基站协同组网模式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建议。最后,对核心网络架构功能、多站多模态多终端感知、以及移动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为未来低空经济的规模发展和6G演进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多基站协同 通信感知算力一体化 移动边缘计算
下载PDF
基于6G通感算融合的沉浸式XR实践与展望
4
作者 金凌 曾婷 +1 位作者 徐宏 陈仲华 《移动通信》 2024年第3期8-13,46,共7页
国际电信联盟为6G确定了六大应用场景,通信-感知-计算(简称“通感算”)的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将沉浸式XR作为通感算融合的一个典型用例,首先基于毫米波技术设计了通感算融合试验平台,其人体位置感知精度可达厘米级。在该试验平台的基础... 国际电信联盟为6G确定了六大应用场景,通信-感知-计算(简称“通感算”)的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将沉浸式XR作为通感算融合的一个典型用例,首先基于毫米波技术设计了通感算融合试验平台,其人体位置感知精度可达厘米级。在该试验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搭建一套沉浸式XR直播系统,实现了“车随人走”沉浸式观看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算融合 毫米波 沉浸式 XR
下载PDF
面向边缘智能网络的通-感-算融合:架构、挑战和展望
5
作者 齐俏 陈晓明 《移动通信》 2024年第3期40-46,共7页
通-感-算融合作为边缘智能网络的赋能手段,可以有效实现海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从而为各行各业提供高效、实时的智能服务。首先,基于边缘智能网络的特点,明确了通-感-算功能的定义,提出了通-感-算融合赋能的网络架构和系统架构... 通-感-算融合作为边缘智能网络的赋能手段,可以有效实现海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从而为各行各业提供高效、实时的智能服务。首先,基于边缘智能网络的特点,明确了通-感-算功能的定义,提出了通-感-算融合赋能的网络架构和系统架构,给出了通-感-算融合的典型应用场景。其次,重点分析了在边缘智能网络中实现通-感-算融合的关键挑战,包括海量数据处理、复杂干扰协调和联合资源管理,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智能网络 通-感-算融合 海量数据
下载PDF
面向卫星通信的6G雾计算网络技术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赵亚飞 周家恩 +2 位作者 王鑫洋 孙耀华 彭木根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5期834-841,共8页
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是网络强国的重要标志,是信息时代的战略性基础设施。通过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将以地面信息网络为主的网络边界,扩张到太空、空中、海洋等自然空间。雾计算(Fog Computing)技术是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的重要技术之一,... 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是网络强国的重要标志,是信息时代的战略性基础设施。通过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将以地面信息网络为主的网络边界,扩张到太空、空中、海洋等自然空间。雾计算(Fog Computing)技术是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的重要技术之一,可满足6G原生人工智能(AI)、通感算一体化、泛在连接、原生可信等需求。相比云计算技术,雾计算采用分布式计算模型,将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从云端扩展到边缘,提供低时延、高可靠、高灵活性的服务。卫星通信凭借广覆盖、强算力、高带宽、低成本等特点成为6G的关键要素,卫星高移动性、分布式算力的特点深度契合雾计算技术特征。介绍了6G雾计算当前国内外研究背景及现状,提出面向卫星通信的6G雾计算架构,探讨其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卫星雾计算通信网络通过与地面网络优势互补、互相耦合,能够提供更大规模的覆盖面积、支持更多样化的业务服务,实现更智能化的网络管理,在应急通信保障、赋能AI卫星网络、赋能算力网络、手机直连卫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化无线网络 6G雾计算 通信计算一体化 卫星通信
下载PDF
6G通信–感知–计算融合网络的思考 被引量:10
7
作者 尹浩 黄宇红 +1 位作者 韩林丛 金婧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38-1842,共5页
移动信息网络是支撑数字经济提速提质的关键基础.为满足超能交通、智慧安防、元宇宙等新场景新业务的多元化需求,未来6G移动信息网络需提供极致的通信能力、精确的感知能力,以及强大的计算能力,助力构建“数字孪生、智慧泛在”新世界.... 移动信息网络是支撑数字经济提速提质的关键基础.为满足超能交通、智慧安防、元宇宙等新场景新业务的多元化需求,未来6G移动信息网络需提供极致的通信能力、精确的感知能力,以及强大的计算能力,助力构建“数字孪生、智慧泛在”新世界.本文从应用需求、网络特征和关键技术及挑战3方面,对6G通信–感知–计算融合网络进行研究,为后续6G通感算融合网络的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算融合网络 6G 网络特征 网络协作感知 多频段协同
原文传递
立体交通系统通感算一体化关键技术
8
作者 李晨玮 周建山 +1 位作者 田大新 段续庭 《移动通信》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以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等空地平台为载体的立体交通系统是智慧城市综合交通在6G网络中发展的前沿方向。随着海量无线通信终端、智能传感器等物理设备与交通运输环境、载运工具和道路基础设施深度融合,立体交通系统对通... 以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等空地平台为载体的立体交通系统是智慧城市综合交通在6G网络中发展的前沿方向。随着海量无线通信终端、智能传感器等物理设备与交通运输环境、载运工具和道路基础设施深度融合,立体交通系统对通信感知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当前系统的发展受网络体系结构、通信资源、计算资源和感知能力的制约,其信息交互与综合处理能力亟待协同提高。另一方面,通信感知与边缘计算一体化(ISACEC)技术发展及其在空地协同网络中应用,为立体交通系统演进提供了新的推动力。面向立体交通系统应用场景,总结了ISAC-EC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然后构建了空对地、地对空通信感知联合优化模型,给出了通信波束和雷达波束联合设计的关键技术思路;最后,针对典型应用场景开展仿真实验,结果展现了通感算一体化关键技术在立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潜力和优势,可为系统发展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交通系统 无人机 智能网联汽车 通信感知与边缘计算一体化 凸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