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脂肪组织中IGF2和IGFBP3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品种差异 被引量:22
1
作者 郭玉姣 唐国庆 +2 位作者 李学伟 朱砺 李明洲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2-606,共5页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长白猪和太湖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在30、60、90、120和150日龄时表达水平的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1)品种内日龄间比较,长白猪IGF2mRNA在30日龄时的表达量极...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长白猪和太湖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在30、60、90、120和150日龄时表达水平的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1)品种内日龄间比较,长白猪IGF2mRNA在30日龄时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之后逐渐下降,至120日龄降到最低,150日龄时又明显上升;太湖猪IGF2mRNA在30~60日龄的表达量较高,90日龄降至最低,120日龄迅速回升,之后又有所下降。两品种IGFBP3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基本相同,3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60日龄显著下降(P<0.05),之后趋于平缓但略有波动。(2)品种间同日龄比较,120日龄时太湖猪IGF2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150日龄时太湖猪IGFBP3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长白猪(P<0.01),其余日龄间两品种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猪脂肪组织IGF2和IGFBP3基因表达存在明显的发育性变化和品种差异;IGF2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脂肪细胞的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荧光实时定量PCR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
下载PDF
草原红牛IGFBP3基因多态性及与部分屠宰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永宏 高妍 +6 位作者 陈承祯 刘同欣 姜昊 戴立胜 孙博兴 张嘉保 赵志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9-551,564,共4页
以草原红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IGFBP3基因的多态性,并将不同基因型与部分屠宰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第2内含子发现多态性位点,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测序结果显示在8 069 bp处存在C→T的碱基突变;该位点的多态性... 以草原红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IGFBP3基因的多态性,并将不同基因型与部分屠宰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第2内含子发现多态性位点,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测序结果显示在8 069 bp处存在C→T的碱基突变;该位点的多态性对草原红牛的眼肌面积有显著影响(P<0.05),AA型显著高于BB型(P<0.05),但与AB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屠宰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以初步推断IGFBP3基因可能是影响草原红牛肉质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一个与影响肉质性状的QTL连锁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红牛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PCR-SSCP 屠体性状
原文传递
胆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IGFBP3促进淋巴内皮细胞的迁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瑞 陈晨 +5 位作者 宋虎伟 李起 张东 李文智 王林 耿智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7,29,共8页
目的探讨胆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淋巴内皮细胞(LECs)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酶消化法提取胆囊癌的原代CAFs和正常胆囊的纤维细胞(NFs),收集相应细胞上清液(condition medium,CM),采用半定量蛋白因子芯片和ELISA... 目的探讨胆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淋巴内皮细胞(LECs)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酶消化法提取胆囊癌的原代CAFs和正常胆囊的纤维细胞(NFs),收集相应细胞上清液(condition medium,CM),采用半定量蛋白因子芯片和ELISA实验筛查两者CM中IL-6、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等常见细胞因子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胆囊癌和癌旁组织中α-SMA(CAFs标志物)和IGFBP3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LECs细胞,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将其分为无血清培养基组(Control组)、CAF-CM共培养组、NF-CM共培养组、IGFBP3组和CAF-CM+IGFBP3抑制剂(2-Deoxy-D-glucose)组,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中LECs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LECs的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蛋白因子芯片和ELISA检测发现CAF-CM较NF-CM中IGFBP3水平明显升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胆囊癌组织α-SMA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IGFBP3高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CAF-CM组中的IGFBP3可明显促进LEC迁移,并上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采用2-Deoxy-D-glucose处理后,可以逆转CAF-CM对LECs迁移和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论CAFs通过分泌IGFBP3影响EMT过程,从而促进LEC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 淋巴内皮细胞 细胞迁移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下载PDF
IGFBP3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萍萍 沈素朋 +4 位作者 王晶田 郭炜 董稚明 郭艳丽 邝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2-478,共7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基因的表达情况及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E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基因的表达情况及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E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8至2011年间的82例ESCC手术患者的ESCC原发灶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RT-PCR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MSP)的方法分别检测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 C)处理前后的ESCC细胞系(TE1、TE13、YES-2、T.TN、Eca109)及82例ESCC及相应癌旁组织中IGFBP3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GFBP3在E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IGFBP3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其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在ESCC细胞株TE1、TE13、YES-2、T.TN、Eca109中,IGFBP3基因mRNA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用5-Aza-d C培养处理后,其mRNA表达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MSP检测结果显示,在ESCC细胞株TE1、TE13、T.Tn、Yes-2中IGFBP3基因均呈高甲基化状态。在ESCC组织中IGFBP3 mRNA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15±0.07)vs(0.88±0.32),P<0.01],且IGFBP3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29.3%(24/82)vs84.1%(69/82),P<0.01],并与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IGFBP3基因在ESCC组织中的甲基率为68.3%(56/8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5.9%(13/82)(P<0.01);IGFBP3基因在Ⅲ和Ⅳ期肿瘤组织中的甲基化率明显高于Ⅰ和Ⅱ期肿瘤组织(P<0.05),而该基因的甲基化率与肿瘤患者的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IGFBP3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其表达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ESCC组织及细胞株中IGFBP3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该基因的甲基化可能导致其表达下调,并有可能是ESCC的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表达 DNA甲基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下载PDF
IGFBP3基因多态性与秦川牛部分屠宰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35
5
作者 孙维斌 陈宏 +5 位作者 雷雪芹 雷初朝 张英汉 李瑞彪 昝林森 胡沈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1-516,共6页
以IGFBP3基因作为秦川牛(Bostaurus)部分屠宰指标的侯选基因,在对60头秦川牛的IGFBP3基因进行PCR RFLP和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对秦川牛群体中IGFBP3基因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及其与秦川牛部分屠宰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以IGFBP3基因作为秦川牛(Bostaurus)部分屠宰指标的侯选基因,在对60头秦川牛的IGFBP3基因进行PCR RFLP和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对秦川牛群体中IGFBP3基因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及其与秦川牛部分屠宰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秦川牛群体中,651bp的PCR产物经过限制性内切酶HaeIII消化后,表现出3种基因型,其中等位基因A、B及3种基因型AA、AB、BB的频率分别为0.84、0.16和0 70、0.28、0.02。经序列分析发现,第299位的C→A颠换(GGCC变成了GGAC)导致了1个HaeIII限制性酶切位点的丢失而产生了该基因座多态性。在所研究的群体中,该多态基因座处于Hardy Weinberg平衡状态(P>0 05)。对13头24月龄秦川牛进行屠宰分析,发现不同基因型对秦川牛部分屠宰指标有一定影响,AA、AB及BB型个体的屠宰率、净肉率及西冷、牛柳、眼肉和嫩肩肉的产率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AA型个体的眼肌面积大于BB型个体(P<0.05),AB型和BB型个体胴体脂肪含量高于AA型个体(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bp3基因 多态性 秦川牛 屠宰性状 相关性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下载PDF
大白猪IGFBP3基因G3695A位点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士红 李中昌 +5 位作者 兰国湘 张燕林 严达伟 计春律 董新星 鲁绍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6-709,共4页
采用PCR-RFLP方法对369头大白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基因G3695A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4个生长性状的关联。结果显示:大白猪IGFBP3基因G3695A位点... 采用PCR-RFLP方法对369头大白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基因G3695A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4个生长性状的关联。结果显示:大白猪IGFBP3基因G3695A位点的杂合度(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88 5和0.396 2,G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频率最高;GG基因型达30 kg,100 kg体重日龄显著短于AA和GA基因型(P〈0.01);30~100 kg日增重最大(P〈0.01);GA基因型100 kg体重背膘最薄,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基因型(P〈0.01)。IGFBP3基因G3695A位点与大白猪的生长速度和背膘厚存在显著关联,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猪 igfbp3基因 多态性 生长性状
下载PDF
IGFBP-3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向航 马洪 段晓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SPA)中的表达。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GFBP-3在40例SPA、40例正常腺体组织及10例恶性唾液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IGFBP-3 mRNA在50...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SPA)中的表达。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GFBP-3在40例SPA、40例正常腺体组织及10例恶性唾液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IGFBP-3 mRNA在50例SPA组织、50正常腺体组织及10例唾液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结果:IGFBP-3蛋白在唾液腺正常组织(N组:8.54±3.95)的表达(A值)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组(PA组:4.78±2.07)及恶性肿瘤组(CA组:3.63±2.27)(P<0.05)。而PA组与CA组之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IGFBP-3 mRNA在SPA组织与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组织(PA/N组:0.654±0.387,CA/N组:0.452±0.229),PA组与CA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包膜浸润程度的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相对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性别及有无复发上无明显差异。结论:IGFBP-3在多形性腺瘤中的低表达可能减低了拮抗IGF-1R的作用,引起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涎腺多形性腺瘤(SPA) 蛋白免疫印迹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IGFBP7基因表达下调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满孝蕊 胡绍燕 +2 位作者 吴水燕 岑建农 陈子兴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基因表达下调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筛选最有效的IGFBP7干扰序列,瞬时转染处于对数生长期U937细胞,用Westernblot法检...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基因表达下调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筛选最有效的IGFBP7干扰序列,瞬时转染处于对数生长期U937细胞,用Westernblot法检测转染后U937细胞IGFBP7蛋白表达。观察转染IGFBP7基因干扰序列后U937细胞的增殖、黏附、穿膜和浸润能力。结果IGFBP7基因干扰序列转染24h后U937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明显低于对照1组(未转染siRNA组)和对照2组(阴性干扰序列组)(A值分别为0.580±0.159、1.049±0.274、0.946±0.195)(P〈0.01)。IGFBP7基因下调后的U937细胞黏附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A值分别为0.247±0.031对0.406±0.023和0.395±0.011)(P〈0.01);穿越ECV304细胞包裹的细胞培养小室到底层的细胞明显减少[(0.387±0.021)×10^5对(1.017±0.031)×10^5、(0.908±0.027)×10^5];实验组黏附于Matrigel基质膜的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0.197±0.098)×10^5对(0.493±0.067)×10^5和(0.469±0.083)×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IGFBP7基因通过影响U937细胞增殖以及与基质内皮细胞的黏附、穿膜、侵袭能力而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igfbp7 细胞系 U937 RNA干扰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小鼠胰岛内皮细胞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的影响
9
作者 袁磊 杨旭光 +1 位作者 王建国 徐宛玲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31-934,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鼠胰岛内皮(MS1)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可溶性TNF受体Ⅰ(sTNFRⅠ)(50ng/ml)和不同浓度TNF-α(0、10、50、100、200、500ng/ml)作用MS...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鼠胰岛内皮(MS1)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可溶性TNF受体Ⅰ(sTNFRⅠ)(50ng/ml)和不同浓度TNF-α(0、10、50、100、200、500ng/ml)作用MS1细胞,再收集TNF-α(100ng/ml)作用MS1细胞12h后的培养液,直接或加入sTNFRⅠ(50ng/ml)后培养新鲜的MS1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S1细胞中IGFBP7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0ng/ml TNF-α组相比,100、200、500ng/ml TNF-α均可使MS1细胞中IGFBP7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其中500ng/ml TNF-α组最高(P<0.05);TNF-α(100ng/ml)作用MS1细胞12h后的培养液可明显提高IGFBP7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5),但该效应可被sTNFRⅠ(50ng/ml)完全抑制(P<0.05)。结论TNF-α可能是在转录水平促进MS1细胞IGFBP7表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可溶性TNF受体Ⅰ 小鼠胰岛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IGF-Ⅰ、IGFBP-3诊断矮小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的价值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智勇 李兴华 +5 位作者 欧阳常理 沙培培 季雪静 顾苏 高莉莉 樊卫民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14-616,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诊断矮小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的价值。方法:①对64例身材矮小患儿用精氨酸激发试验和左旋多巴激发试验检测其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两项药物激发试验GH峰值均&l...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诊断矮小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的价值。方法:①对64例身材矮小患儿用精氨酸激发试验和左旋多巴激发试验检测其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两项药物激发试验GH峰值均<10ng/ml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GHD组,40例),其中有一项激发试验GH峰值>10ng/ml,即可确实诊断为特发性矮小症(ISS组,23例)。选取4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②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F-Ⅰ和IGFBP-3水平。结果:①血清IGF-Ⅰ水平,GHD组为(80.35±32.46)ng/ml,ISS组为(123.26±62.13)ng/ml,正常对照组为(362.20±78.21)ng/ml;血清IGFBP-3水平,GHD组为(2.67±1.32)ng/ml,ISS组为(3.62±1.524)ng/ml,正常对照组(6.39±1.06)ng/ml。②GHD组和ISS组患儿血清IGF-Ⅰ和IGFBP-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GHD组比ISS组患儿血清IGF-Ⅰ、IGFBP-3水平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按正常对照组x-2s作为临界值诊断GHD,IGF-Ⅰ的阳性率为95%;IGFBP-3的阳性率为92.5%;IGF-Ⅰ、IGFBP-3水平同时评价时,阳性率为87.50%。结论:IGF-Ⅰ、IGFBP-3检测可用于诊断身材矮小儿童的生长激素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缺乏症胰 岛素样生长因子-I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下载PDF
秦川牛高档牛肉产量的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维斌 陈宏 +5 位作者 雷雪芹 张夫千 雷初朝 李瑞彪 张英汉 昝林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70,共4页
以 IGFBP- 3基因作为侯选基因 ,对秦川牛群体中 IGFBP- 3位点与秦川牛高档牛肉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不同基因型对秦川牛高档牛肉产出率有一定影响 ,AA、AB及 BB型个体的屠宰率、净肉率及西冷、牛柳、眼肉和嫩肩肉的产率逐... 以 IGFBP- 3基因作为侯选基因 ,对秦川牛群体中 IGFBP- 3位点与秦川牛高档牛肉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不同基因型对秦川牛高档牛肉产出率有一定影响 ,AA、AB及 BB型个体的屠宰率、净肉率及西冷、牛柳、眼肉和嫩肩肉的产率逐渐降低 ,但差异不显著 (P>0 .0 5 ) ;AA型个体的眼肌面积大于 BB型个体 (P<0 .0 5 ) ,AB型和 BB型个体胴体脂肪含量高于 AA型个体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牛肉产量 分子标记 igfbp-3基因 产出率 净肉率 眼肌面积 脂肪含量
下载PDF
儿童生长贴对特发性矮小儿童IGF-1和IGFBP-3水平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颖 周华斐 +2 位作者 叶建敏 冯海英 吴丹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8期46-48,52,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生长贴对特发性身材矮小儿童血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儿科因儿童特发性身材矮小就诊的患儿60例,按是否使用生长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 目的探讨儿童生长贴对特发性身材矮小儿童血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儿科因儿童特发性身材矮小就诊的患儿60例,按是否使用生长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为仅采用饮食加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制儿童生长贴,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身高增长值及IGF-1和IGFBP-3水平。结果两组治疗12个月后身高增长值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6.40,P<0.01);两组治疗前IGF-1与IGFBP-3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t=0.61、1.05,P>0.05);治疗12个月后血清IGF-1与IGFBP-3水平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2.83、3.55,P<0.01)。结论儿童生长贴可显著提高特发性身材矮小儿童身高增长值,可增高血液IGF-1和IGFBP-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生长贴 特发性身材矮小 身高增长值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下载PDF
增强CT联合血清指标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蔡丽 全祥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47,共5页
本文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增强CT在结直肠癌中的联合诊断效果。选取100例结直肠癌患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结直肠良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EA、CA19-9、IGFBP-3,... 本文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增强CT在结直肠癌中的联合诊断效果。选取100例结直肠癌患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结直肠良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EA、CA19-9、IGFBP-3,同时给予增强CT检查。观察组血清CEA和CA19-9高于对照组(P<0.05),而IGFBP-3低于对照组(P<0.05);TNM分期Ⅲ~Ⅳ和Ⅰ~Ⅱ患者血清CEA、CA19-9和IGFBP-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联合血清指标联合诊断灵敏性为89.00%、特异性为90.00%;增强CT诊断结直肠癌T分期、N分期与病理结果Kappa值分别为0.696和0.790(P<0.05)。CEA、CA19-9、IGFBP-3联合增强CT是一种具有较高效能的结直肠癌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增强CT 结直肠癌
下载PDF
生长1号方结合小儿推拿对特发性矮小症儿童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莉城 杨亭亭 王勤 《中医儿科杂志》 2021年第6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生长1号方结合小儿推拿对特发性矮小症(ISS)儿童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儿科收治的ISS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有氧运... 目的观察生长1号方结合小儿推拿对特发性矮小症(ISS)儿童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儿科收治的ISS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有氧运动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生长1号方及小儿推拿,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身高均明显增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增加更显著(P<0.05)。2组治疗前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生长1号方结合小儿推拿能明显改善ISS患儿身高,提高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脾肾两虚型 生长1号方 小儿推拿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阴道分泌物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诊断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蒋红 吴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5期1889-1890,共2页
目的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评价其诊断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阴道液涂片镜检、pH试纸、IGFBP-1检测试剂盒分别对113例入院时临床确诊为胎膜早破的患者、113例未胎膜早破的者和236... 目的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评价其诊断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阴道液涂片镜检、pH试纸、IGFBP-1检测试剂盒分别对113例入院时临床确诊为胎膜早破的患者、113例未胎膜早破的者和236例入院时临床疑诊为胎膜早破的患者进行检测,并将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FBP-1检测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7.3%、98.2%、97.8%,pH试纸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1.4%、90.3%、85.8%,涂片镜检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65.5%、100.0%、82.7%。IG-FBP-1检测法的灵敏度与其余两种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FBP-1检测法较pH试纸法和涂片镜检法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诊断胎膜早破可靠,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胎膜早破 阴道分泌物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血液GH、IGF-1、IGFBP-3和E2的检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陆干满 郭绮 +5 位作者 刘星 周尹 毕杨 瞿平 李明 王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4-598,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儿血液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雌二醇(E2)的水平。[方法]118例AIS患儿,125例健康青少年作为对照。根据侧弯方向分为S型侧弯组(双向侧弯...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儿血液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雌二醇(E2)的水平。[方法]118例AIS患儿,125例健康青少年作为对照。根据侧弯方向分为S型侧弯组(双向侧弯)、C型侧弯组(单向侧弯),再根据侧弯严重程度分为轻度(10°~20°)、中度(20°~40°)、重度(>40°)。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GH、IGF-1、IGFBP-3、E2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型和C型侧弯患儿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血清GH、E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型侧弯的血清E2水平较S型侧弯显著增高(P<0.05)。IGF-1、IGFBP-3与Cobb's角Pearson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C型侧弯的中、重度组血清GH水平较轻度组显著降低(P<0.05)。C型侧弯的重度组血清E2水平较轻、中度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IGF-1、IGFBP-3水平在患儿中表达低于正常者,提示可能是AIS发病因素之一。S型侧弯和C型侧弯骨代谢存在差异。GH、E2与AIS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 生长激素(GH) 类胰岛素生长因-1(IGF-1)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 蛋白-3(igfbp-3) 雌二醇(E2)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在组织和器官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永芬 黄义德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65-168,184,共5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具有调节组织细胞增殖、分化、有丝分裂等功能。研究表明IGF1不仅参与众多疾病的发生,还参与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发育过程。对IGF1信号通路及其在机体发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信号通路 发育
下载PDF
检测血清IGF-1和IGFBP-3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腊红 陈兆军 +2 位作者 林艳 李伟 刘霞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 (IGF - 1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3(IGFBP - 3)浓度在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 (GHD)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免疫放射分析检测 38例GHD患儿和 4 2例对照儿童的血清IGF - 1和IGFBP - 3,同时...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 (IGF - 1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3(IGFBP - 3)浓度在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 (GHD)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免疫放射分析检测 38例GHD患儿和 4 2例对照儿童的血清IGF - 1和IGFBP - 3,同时进行生长激素 (GH)激发试验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GH ,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GHD组患儿IGF - 1和IGFBP - 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 ,且在GH激发试验中 ,GH的增加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检测血清中的IGF - 1和IGFBP -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IGF-1 igfbp-3 儿童 生长激素缺乏症 氨基酸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诊断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邓演超 李全双 +1 位作者 沈红艳 郑子菊 《中国校医》 2019年第11期807-808,814,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检测在诊断矮小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5例临床诊断为矮小儿童血清标本,其中生长激素缺乏(GHD)组52例,特发性矮小症(ISS)组13例。收集46名健...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检测在诊断矮小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5例临床诊断为矮小儿童血清标本,其中生长激素缺乏(GHD)组52例,特发性矮小症(ISS)组13例。收集46名健康儿童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IGF-1和IGFBP-3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HD组和ISS组患儿血清IGF-1和IGFBP-3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HD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分别为(105.53±75.22)ng/mL、(2.52±1.06)μg/mL,ISS组分别为(197.41±87.43)ng/mL、(3.61±1.50)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IGFBP-3可以为临床诊断矮小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矮小儿童 人生长激素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与胎儿宫内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钱美伦 樊庆泊 +2 位作者 边旭明 朱兰 郎景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目的 检测孕妇静脉血、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 )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探讨 IGF-Ⅰ、 IGFBP-3与胎儿宫内发育的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 DSL公司试剂盒。总计 81例孕妇,其中正常孕妇 38例,妊娠糖尿... 目的 检测孕妇静脉血、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 )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探讨 IGF-Ⅰ、 IGFBP-3与胎儿宫内发育的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 DSL公司试剂盒。总计 81例孕妇,其中正常孕妇 38例,妊娠糖尿病孕妇 20例,正常妊娠分娩巨大儿孕妇 23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 结果 正常组及巨大儿组孕妇静脉血 IGF-I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 (r=0.653, r=0.640,两组 P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I 胎儿宫内发育 igfbp-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