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意赋能 艺文交融——“创意读写”课程建设、施教和回顾
1
作者 谢海泉 《上海视觉》 2023年第1期45-51,共7页
为深耕艺术学院的创新教育,建立“创意读写”课程,旨在引领学生能读出作品创意,并写出自己的创意,适应“创时代”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精心设计校本实验教材《艺文导读》,以“文之桥”进达“艺之苑”为教学路径,采用艺文交融、丰富多彩的示... 为深耕艺术学院的创新教育,建立“创意读写”课程,旨在引领学生能读出作品创意,并写出自己的创意,适应“创时代”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精心设计校本实验教材《艺文导读》,以“文之桥”进达“艺之苑”为教学路径,采用艺文交融、丰富多彩的示例,开展“创读”和“创写”活动,生发灵动的创意,为学生启思赋能。教师的教学智慧要在课堂挥洒自如,课前课后须悉心研读。梳理“艺”和“视”字的文本语迹,明了语义发展,是践行创意读写课程本土化建设的需要。认真回顾和总结,使精彩、新颖、生动和实用的特色得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读写 艺文交融 启思赋能 新颖独创 务实致用
下载PDF
论数字技术赋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
2
作者 李江静 黎晓琳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8-107,共10页
数字技术全方位融入社会生产生活,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活动场域与生存样态,也推动着信息生产传播模式和意识形态格局发生新变化。新的时代境遇下,数字技术造成了意识形态传播立体化场景化与碎片化娱乐化并存、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创新与... 数字技术全方位融入社会生产生活,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活动场域与生存样态,也推动着信息生产传播模式和意识形态格局发生新变化。新的时代境遇下,数字技术造成了意识形态传播立体化场景化与碎片化娱乐化并存、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创新与话语权威解构同在、意识形态内容分发精准化与价值认同分化等方面的双重影响。为了更好实现数字技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的赋能助力,有必要从战略层面加强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从传播层面打造全媒体数字化传播矩阵、推动主流意识形态感性化传播,从内容层面适配受众需求与信息偏好、促进意识形态内容的供给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引领力 数字技术赋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