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医面部色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洁
胡志希
+3 位作者
李杰
凌智
李琳
侯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85-88,共4页
从面部色诊分区、常色、病理五色、病证相关研究四个方面对现代面部色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
关键词
面部色诊
色诊分区
常色现代研究
病理五色
病证相关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丹溪对中医望形色的运用
2
作者
陈芬
章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8期73-75,共3页
望形色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形色是在先天获得与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在临床中,具有判断患者体质和提示病邪性质的作用,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也有重要的价值。朱丹溪的《格致余论》一书中有大量的望形色指导临床诊治...
望形色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形色是在先天获得与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在临床中,具有判断患者体质和提示病邪性质的作用,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也有重要的价值。朱丹溪的《格致余论》一书中有大量的望形色指导临床诊治的医案,该文通过具体医案分析,浅述丹溪先生望形色的临床运用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丹溪
格致余论
望形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16名正常人群印堂与准头部面色的可见反射光谱色度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关晓月
曾常春
+2 位作者
杨利
刘汉平
刘颂豪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55-2560,共6页
目的:检测正常人群印堂与准头部位面色的可见反射光谱色度学数据,分析正常人群面色的色度学参数结果特性。方法:于广东省高校学生中筛选了516名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法采集印堂与准头部面色的数据,进行CIE XYZ的颜色匹...
目的:检测正常人群印堂与准头部位面色的可见反射光谱色度学数据,分析正常人群面色的色度学参数结果特性。方法:于广东省高校学生中筛选了516名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法采集印堂与准头部面色的数据,进行CIE XYZ的颜色匹配三刺激值的计算,获得CIE 1964色度坐标、亮度、主波长、色纯度等色度学参数。结果: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数据反演于CIE 1964色度图,正常人群面色于印堂部的色度坐标x10为(0.3455±0.0071)、y10为(0.3483±0.0052);准头部的色度坐标x10为(0.3511±0.0065)、y10为(0.3518±0.0047);正常面色于印堂与准头部的亮度Y值分别为(30.28±4.80)、(29.60±3.80);正常面色于印堂与准头部的主波长值分别为(581.1±3.3)nm、(580.7±2.5)nm;正常面色于印堂与准头部的兴奋纯度值分别为(0.1377±0.0325)、(0.1634±0.0291)。结论: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法对色诊资料采集可提供一种标准的测色方法,对正常人群的印堂与准头部面色的色坐标、主波长与色纯度数据的检测与归纳总结,可以为病理性面色的病证诊断提供基本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色
印堂
准头
可见反射光谱
XYZ三刺激值
色度学
亮度
主波长
兴奋纯度
原文传递
唐以前五色诊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丁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0,共5页
五色诊首见于《周礼》,唐以前(包括唐)的出土文献和传世典籍中有许多关于五色诊的记载。五色诊的理论基础是五色为五脏之气外发,诊断部位主要是在面部。五色诊常用于诊断五脏之病和判断疾病预后,具体方法一种是本色过于显露,另一种是转...
五色诊首见于《周礼》,唐以前(包括唐)的出土文献和传世典籍中有许多关于五色诊的记载。五色诊的理论基础是五色为五脏之气外发,诊断部位主要是在面部。五色诊常用于诊断五脏之病和判断疾病预后,具体方法一种是本色过于显露,另一种是转为客色。古人认为五色通天应时可与脉诊合参,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来判断疾病和预后。古人也意识到在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不能局限于五行的抽象概念,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因此五色诊还增加了许多补充内容,并以五行学说为理论核心,又被数术家所用成为相术的一部分,根据人之五色来判断吉凶。五色诊曾是重要的诊病方法,但因其缺陷和局限性,后世逐渐沦为辅助性诊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色
五行学说
色脉合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常人群中医面部色诊中印堂与准头的色差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曾常春
李丽君
+2 位作者
杨利
刘汉平
刘颂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6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检测了正常人群面部印堂与准头部位的可见反射光谱色度学数据,欲于探讨印堂与准头部位的色差特点。方法:应用光谱测色法采集516例正常人群印堂与准头部色诊的色度学参数,以CIE LAB均匀色彩空间进行印堂与准头部位的L*、a*、b...
目的:本研究检测了正常人群面部印堂与准头部位的可见反射光谱色度学数据,欲于探讨印堂与准头部位的色差特点。方法:应用光谱测色法采集516例正常人群印堂与准头部色诊的色度学参数,以CIE LAB均匀色彩空间进行印堂与准头部位的L*、a*、b*分析与色度角、彩度的比较,并计算其总色差、明度差、色度差、饱和度差、色相差参数。结果:结果表明,正常人群于印堂与准头部位的L*、a*、b*三维分布区域不同,印堂部的L*值大于准头部(P<0.05),而印堂部的a*、b*值明显小于准头部(P<0.01);印堂部的色度角与彩度均明显小于准头部(P<0.01);总色差为1.846、明度差为0.514、色度差为1.773、饱和度差为1.759、色相差为0.218单位。结论:应用光谱测色对印堂与准头部位色诊的检测,在CIE LAB色空间的基础上色差研究显示这2个位点存在着明显的色差,通过色差矢量值的计算,可以以人眼观察能力探讨的色诊差别的大小及其特点,为正确地理解色诊的色度学参数与分析其结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诊
面色
印堂
准头
光谱测色
色差
色度学
明度
色度
饱和度
色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面部色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洁
胡志希
李杰
凌智
李琳
侯超
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
出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85-8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01518
30973317)
+2 种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JJ6086)
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重点项目(11K049)
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1-181)
文摘
从面部色诊分区、常色、病理五色、病证相关研究四个方面对现代面部色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
关键词
面部色诊
色诊分区
常色现代研究
病理五色
病证相关研究
Keywords
inspection
of
complexion
partition
of
complexion
inspection
modern
research
of
normal
complexion
five
colors
of
pathology
disease
and
pattern
related
research
分类号
R241.24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丹溪对中医望形色的运用
2
作者
陈芬
章亭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8期73-75,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0]59号)
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
福建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闽卫中医函[2019]129号)。
文摘
望形色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形色是在先天获得与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在临床中,具有判断患者体质和提示病邪性质的作用,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也有重要的价值。朱丹溪的《格致余论》一书中有大量的望形色指导临床诊治的医案,该文通过具体医案分析,浅述丹溪先生望形色的临床运用经验。
关键词
朱丹溪
格致余论
望形色
Keywords
ZHU
Danxi
On
Inquiring
the
Properties
of
Things
inspection
of
complexion
and
body
figure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4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16名正常人群印堂与准头部面色的可见反射光谱色度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关晓月
曾常春
杨利
刘汉平
刘颂豪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内科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55-256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873238)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07B031401010
+1 种基金
No.2011B031700056)
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项目(No.2009284)~~
文摘
目的:检测正常人群印堂与准头部位面色的可见反射光谱色度学数据,分析正常人群面色的色度学参数结果特性。方法:于广东省高校学生中筛选了516名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法采集印堂与准头部面色的数据,进行CIE XYZ的颜色匹配三刺激值的计算,获得CIE 1964色度坐标、亮度、主波长、色纯度等色度学参数。结果: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数据反演于CIE 1964色度图,正常人群面色于印堂部的色度坐标x10为(0.3455±0.0071)、y10为(0.3483±0.0052);准头部的色度坐标x10为(0.3511±0.0065)、y10为(0.3518±0.0047);正常面色于印堂与准头部的亮度Y值分别为(30.28±4.80)、(29.60±3.80);正常面色于印堂与准头部的主波长值分别为(581.1±3.3)nm、(580.7±2.5)nm;正常面色于印堂与准头部的兴奋纯度值分别为(0.1377±0.0325)、(0.1634±0.0291)。结论: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法对色诊资料采集可提供一种标准的测色方法,对正常人群的印堂与准头部面色的色坐标、主波长与色纯度数据的检测与归纳总结,可以为病理性面色的病证诊断提供基本参照。
关键词
面色
印堂
准头
可见反射光谱
XYZ三刺激值
色度学
亮度
主波长
兴奋纯度
Keywords
inspection
of
the
complexion
Supranasal
point
Apex
nasi
Visible
reflection
spectrum
XYZ
tristimulusvalues
Chromaticity
coordinates
Brightness
Dominant
wavelength
Excitation
purity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R31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原文传递
题名
唐以前五色诊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丁媛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0,共5页
基金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195)-出土先秦秦汉医药文献与文物综合研究。
文摘
五色诊首见于《周礼》,唐以前(包括唐)的出土文献和传世典籍中有许多关于五色诊的记载。五色诊的理论基础是五色为五脏之气外发,诊断部位主要是在面部。五色诊常用于诊断五脏之病和判断疾病预后,具体方法一种是本色过于显露,另一种是转为客色。古人认为五色通天应时可与脉诊合参,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来判断疾病和预后。古人也意识到在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不能局限于五行的抽象概念,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因此五色诊还增加了许多补充内容,并以五行学说为理论核心,又被数术家所用成为相术的一部分,根据人之五色来判断吉凶。五色诊曾是重要的诊病方法,但因其缺陷和局限性,后世逐渐沦为辅助性诊法。
关键词
望色
五行学说
色脉合参
Keywords
inspection
of
the
complexion
Five
elements
theory
Combination
of
complexion
and
pulse
分类号
R241.24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常人群中医面部色诊中印堂与准头的色差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曾常春
李丽君
杨利
刘汉平
刘颂豪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中医药与光子技术实验室
华南师范大学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内科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6期1215-121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3238)
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7B031401010
+2 种基金
2009B030801291
2011B031700056)
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项目(2009284)
文摘
目的:本研究检测了正常人群面部印堂与准头部位的可见反射光谱色度学数据,欲于探讨印堂与准头部位的色差特点。方法:应用光谱测色法采集516例正常人群印堂与准头部色诊的色度学参数,以CIE LAB均匀色彩空间进行印堂与准头部位的L*、a*、b*分析与色度角、彩度的比较,并计算其总色差、明度差、色度差、饱和度差、色相差参数。结果:结果表明,正常人群于印堂与准头部位的L*、a*、b*三维分布区域不同,印堂部的L*值大于准头部(P<0.05),而印堂部的a*、b*值明显小于准头部(P<0.01);印堂部的色度角与彩度均明显小于准头部(P<0.01);总色差为1.846、明度差为0.514、色度差为1.773、饱和度差为1.759、色相差为0.218单位。结论:应用光谱测色对印堂与准头部位色诊的检测,在CIE LAB色空间的基础上色差研究显示这2个位点存在着明显的色差,通过色差矢量值的计算,可以以人眼观察能力探讨的色诊差别的大小及其特点,为正确地理解色诊的色度学参数与分析其结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色诊
面色
印堂
准头
光谱测色
色差
色度学
明度
色度
饱和度
色相
Keywords
inspection
of
the
complexion
facial
complexion
supranasal
point
apex
nasi
optical
spectrum
colorime-try
chromatism
chromaticity
brightness
chroma
saturation
hue
分类号
R241.24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医面部色诊的研究进展
陈洁
胡志希
李杰
凌智
李琳
侯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朱丹溪对中医望形色的运用
陈芬
章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516名正常人群印堂与准头部面色的可见反射光谱色度学调查研究
关晓月
曾常春
杨利
刘汉平
刘颂豪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原文传递
4
唐以前五色诊研究
丁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正常人群中医面部色诊中印堂与准头的色差比较研究
曾常春
李丽君
杨利
刘汉平
刘颂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