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油藏各赋存态油相体积的计算理论与方法
1
作者 李亚军 庄春辉 +4 位作者 吴忠宝 董明哲 桑茜 宫厚健 徐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105-12111,共7页
页岩油是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的石油,勘探开发潜力巨大。页岩油赋存状态多样,油相主要以游离态赋存于无机矿物孔隙和有机质内部发育的孔隙中,以及以溶解态存在于有机质高分子缩聚物内部的溶解态油相,准确劈分不同赋存状态的油相体... 页岩油是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的石油,勘探开发潜力巨大。页岩油赋存状态多样,油相主要以游离态赋存于无机矿物孔隙和有机质内部发育的孔隙中,以及以溶解态存在于有机质高分子缩聚物内部的溶解态油相,准确劈分不同赋存状态的油相体积对页岩油藏储量精细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页岩油储层含油量主要是在孔径分析法、流体饱和实验、热解法或氯仿沥青“A”法等实验测试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但受限于测试原理和条件,这些方法无法准确表征不同赋存态页岩油体积。现基于页岩储集特征和流体赋存状态分析,建立页岩油藏各赋存态油相体积的理论计算模型,模型能够根据页岩物性参数定量计算页岩无机孔隙中的游离态油相体积、有机孔隙中的游离态油相体积、有机质内部的溶解态油相体积和总含油量,并能够得到页岩无机矿物介质和有机质的非常规物性参数,实现页岩各赋存态油相体积和总含油量的准确计算。结果表明:总有机碳含量主要影响有机质内部的有机游离态油相体积与溶解态油相体积,有机质溶解度主要对溶解态油相体积产生影响,页岩总孔隙度主要受无机孔隙度的影响,对于总孔隙度较高的页岩,其内部的无机游离态油相含量越高,有利于弹性开采。研究成果为页岩油藏的储层表征和储量准确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无机孔隙 有机孔隙 游离态 溶解态 储量
下载PDF
有机质孔隙对页岩气流动能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姚军 宋文辉 +3 位作者 李阳 孙海 杨永飞 张磊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62,共12页
页岩中存在有机质孔隙和无机质孔隙,目前页岩气表观渗透率模型忽略了孔隙类型、孔隙半径分布对气体流动能力的影响.本文基于页岩二维剖光扫描电镜图像数值重建页岩三维数字岩心,并提取孔隙相中轴拓扑结构.根据地质上对有机质孔隙空间分... 页岩中存在有机质孔隙和无机质孔隙,目前页岩气表观渗透率模型忽略了孔隙类型、孔隙半径分布对气体流动能力的影响.本文基于页岩二维剖光扫描电镜图像数值重建页岩三维数字岩心,并提取孔隙相中轴拓扑结构.根据地质上对有机质孔隙空间分布、有机质孔隙和无机质孔隙半径分布的认识,在对应孔隙喉道位置,充填满足对应孔隙半径分布以及空间分布关系的有机质孔隙和无机质孔隙,建立3种不同有机质孔隙分布模式的页岩孔隙网络模型:有机质孔隙条带状分布、有机质孔隙连片分布、有机质孔隙分散在无机质孔隙中.有机质孔隙中气体流动考虑吸附解吸、表面扩散、黏性流、努森扩散,无机质孔隙中气体流动考虑黏性流、努森扩散,气体性质计算考虑真实气体效应以及在微纳米孔道中相态变化.结果表明,当有机质孔隙半径分布小于无机质孔隙半径分布,有机质孔隙成条带状分布模型气体流动能力最强,有机质孔隙连片分布模型气体流动能力最弱.当有机质孔隙半径分布大于无机质孔隙半径分布,有机质孔隙成条带状分布模型气体流动能力最强,有机质孔隙分散在无机质孔隙模型气体流动能力最弱.本文的研究对认识页岩气流动能力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运移机制 孔隙网络模型 有机质孔隙 无机质孔隙
原文传递
含水对页岩无机微观孔隙结构影响——以龙马溪露头页岩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顾可名 宁正福 王质鹏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5,116,I0006,共11页
采用水力压裂进行页岩开发时,页岩吸水能力较强,水与矿物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导致孔隙结构的变化。以龙马溪组露头页岩岩心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衡水分法、氮气吸附实验和扫描电镜观察,获取不同含水饱和度前后的孔径吸附曲线及原位孔隙结构... 采用水力压裂进行页岩开发时,页岩吸水能力较强,水与矿物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导致孔隙结构的变化。以龙马溪组露头页岩岩心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衡水分法、氮气吸附实验和扫描电镜观察,获取不同含水饱和度前后的孔径吸附曲线及原位孔隙结构图片。利用图像处理软件、SPSS软件分析无机微观孔隙的结构参数,分析结构参数在不同含水饱和度前后的均值、峰度、中位数变化趋势,以及矿物颗粒间特征长度变化。结果表明:水侵入页岩初期速度较快,后期侵入速度逐渐变慢,微观孔隙的结构参数与含水饱和度非线性相关;水对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存在两类相反的作用机制,新裂缝或孔隙的产生源于黏土矿物较强的脱水皱缩效应。水基压裂液中的水对微观孔隙结构的作用较为复杂,颗粒运移、矿物颗粒排列扭转对储层物性及地层结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 页岩 无机微观孔隙 含水饱和度 扫描电镜 氮气吸附实验 水基压裂液
下载PDF
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陆相页岩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22
4
作者 冯动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9-230,共12页
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已取得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建成了涪陵、威远、长宁、昭通、威荣、永川6个页岩气田。陆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大,是重要的勘探接替领域。采用全岩X衍射、有机碳含量分析、干酪根碳同位素、有机岩石学、高压压汞—氮吸附联... 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已取得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建成了涪陵、威远、长宁、昭通、威荣、永川6个页岩气田。陆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大,是重要的勘探接替领域。采用全岩X衍射、有机碳含量分析、干酪根碳同位素、有机岩石学、高压压汞—氮吸附联合测定、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及物性等多种测试分析手段,综合评价了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气形成条件,并探讨了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陆相页岩具有岩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页岩与砂岩、灰岩频繁互层特征;有机质丰度低,TOC为0.04%~3.89%,有机质类型以Ⅱ_(2)型和Ⅲ型为主;热演化程度低,R_(o)介于1.10%~1.83%,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以凝析油和湿气为主。陆相页岩物性较好,孔隙度介于0.95%~8.42%,平均值3.21%,以无机矿物质孔为主,主要为微孔和介孔,现场含气量测试平均为0.96 m^(3)/t。发育于半深湖相、有利的岩相组合、裂缝和保存条件是陆相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基于主控因素分析,突出陆相页岩品质及热演化程度,结合保存条件和工程技术条件,建立了四川盆地大安寨段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标准。采用GIS融合的空间叠合技术,评价出元坝西南部、阆中东南部、仪陇地区、涪陵西北部和建南西北部是四川盆地大安寨段陆相页岩气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气 岩相 无机矿物质孔 有利区 大安寨段 侏罗系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