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129
1
作者 范柏乃 单世涛 陆长生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3-668,共6页
本研究根据城市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结构模式 ,初步构造了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评价模型 ,并运用专家筛选法、相关分析法和评价指标的辨别力分析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 。
关键词 城市 专家筛选法 相关分析法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40
2
作者 朱海就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5,共6页
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网络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三个部分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网络的创新能力 ,但网络的创新能力最终又是作用于企业的 ,创新环境是支撑条件。本文指出了构造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 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网络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三个部分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网络的创新能力 ,但网络的创新能力最终又是作用于企业的 ,创新环境是支撑条件。本文指出了构造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评估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因素分析与聚类研究——兼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因素分析替代方法 被引量:120
3
作者 周立 吴玉鸣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103,共8页
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数据,采用因素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我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及比较,同时探讨了因素分析法对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的替代技术。结果显示,中国省域创新能力的地... 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数据,采用因素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我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及比较,同时探讨了因素分析法对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的替代技术。结果显示,中国省域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用因素分析法替代现有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是可行的,必须分集团而非整齐划一地制定和实施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加权综合评价 因素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1
4
作者 王婉娟 危怀安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1-480,共10页
解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能力的内涵与要素,梳理出协同创新能力的测量指标。通过德尔菲法、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对指标进行甄别筛选,构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 解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能力的内涵与要素,梳理出协同创新能力的测量指标。通过德尔菲法、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对指标进行甄别筛选,构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选取化学领域的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对象,对其协同创新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协同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层次分析法
原文传递
基于VIKOR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50
5
作者 毕克新 王筱 高巍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以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内外部影响因素为依据,以VIKOR法作为评价方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分析了包括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的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包含自主创新研发能... 以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内外部影响因素为依据,以VIKOR法作为评价方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分析了包括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的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包含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自主创新生产制造能力、自主创新管理能力、自主创新营销能力和自主创新风险防范能力的内部要素;然后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VIKOR法对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VIKOR法 创新能力评价
下载PDF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9
6
作者 万勇 文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43-646,共4页
区域创新能力体现了区域技术创新的总体水平。建立一套全面、客观、准确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一方面要参考国内外的指标体系与模式,吸收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各区域间统计指标的差异。指标选择过程中,... 区域创新能力体现了区域技术创新的总体水平。建立一套全面、客观、准确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一方面要参考国内外的指标体系与模式,吸收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各区域间统计指标的差异。指标选择过程中,要遵循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并行、系统性与开放性结合、代表性和可比性同步等原则。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可以从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产出、技术扩散和区域创新环境四个方面来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评估 指标选择 体系构建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演化及规律探索 被引量:44
7
作者 张治河 潘晶晶 李鹏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共12页
本研究以奥斯陆手册中的指标体系为基础,利用灰色模糊评判法和内核密度分析法,对21个样本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深入探究其内在演化规律及该规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应用。研究发现:样本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 本研究以奥斯陆手册中的指标体系为基础,利用灰色模糊评判法和内核密度分析法,对21个样本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深入探究其内在演化规律及该规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应用。研究发现:样本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发展遵循"蠕虫状"演进规律,也即遵循从Ⅰ区探头、Ⅱ区波动、Ⅲ区起伏、Ⅳ区收缩到Ⅴ区汇拢的复合演进过程,并且该演进规律在西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得到了验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演化规律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灰色模糊评价法 创新能力评价 内核密度分析法 蠕虫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康健 胡祖光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6,共8页
三螺旋模型中的企业维度可区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个具有不同特征并互动演化的亚类,依据SCP分析范式,在解析"大学—政府—生产性服务业"和"大学—政府—制造业"两个并行三螺旋协同创新结构和行为的基础上,引... 三螺旋模型中的企业维度可区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个具有不同特征并互动演化的亚类,依据SCP分析范式,在解析"大学—政府—生产性服务业"和"大学—政府—制造业"两个并行三螺旋协同创新结构和行为的基础上,引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式进行理论推演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两个并行互动的创新三螺旋对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可以在理论上丰富三螺旋理论体系,同时在实践上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更为详细的决策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互动 三螺旋 协同创新能力 评价
原文传递
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施星国 张建华 仲伟俊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对省级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明确了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定义,设计了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1996、2001以及2006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系统的... 对省级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明确了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定义,设计了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1996、2001以及2006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技创新 能力 评价
下载PDF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理论框架与创新能力评价——基于二十国集团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6
10
作者 王丹 赵新力 +2 位作者 郭翔宇 胡月 杜旭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35,共18页
本文从系统角度研究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过程,首次基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概念框架推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提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为实证研究对象,... 本文从系统角度研究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过程,首次基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概念框架推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提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为实证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分析2001-2016年G20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均名列前茅,但得分未能继续冲高,反而出现下滑趋势;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能力得分差距正逐年缩短,但在科研水平、教育质量、现代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本研究有望为G20国家完善农业科技政策、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创新能力评价 二十国集团
下载PDF
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基于华东地区高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刘勇 应洪斌 蒋芬君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119,共7页
通过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这一重要概念的界定和解析,设计了包含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运用模型对华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东高校... 通过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这一重要概念的界定和解析,设计了包含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运用模型对华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东高校科研水平总体稳步上升,但增长速度差异较大,同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普遍偏弱,值得引起政府与高校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模型
下载PDF
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艳华 柳卸林 刘建兵 《技术经济》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在对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与创新特征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技术产出、创新经济绩效四个维度设计了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为代表城市,运用实际数据对其现代服务业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 在对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与创新特征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技术产出、创新经济绩效四个维度设计了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为代表城市,运用实际数据对其现代服务业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变化分析——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09-2016)》的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李兴光 王玉荣 周海娟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8年第2期9-16,共8页
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编写的系列研究报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2016)》为基础,参照区域创新能力的各项评价指标,对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呈现较快的上升态势,三地的综合创... 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编写的系列研究报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2016)》为基础,参照区域创新能力的各项评价指标,对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呈现较快的上升态势,三地的综合创新能力在稳定快速提高;京津冀三地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北京市最高,天津市次之,河北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最低;河北省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短板",不利于京津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进行创新资源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京津冀 评价指标 雄安新区
下载PDF
基于个性优势特征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赵希男 温馨 王艳梅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3-480,共8页
针对现有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弱点,采用一种基于个性优势特征分析的民主评价方法。该方法从最有利于各区域的角度确定各指标权重,所得到的权重系数能够充分反映出各个区域创新能力的个性特征;应用该权重系数评价各个区域的创新能力,... 针对现有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弱点,采用一种基于个性优势特征分析的民主评价方法。该方法从最有利于各区域的角度确定各指标权重,所得到的权重系数能够充分反映出各个区域创新能力的个性特征;应用该权重系数评价各个区域的创新能力,能够获取从最有利于每个区域角度对所有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排序,在汇集每个被评价对象所有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各评价对象的个性优势特征民主评价情况。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31个省级区域创新能力的分析,得到的各地区创新能力的个性优势特征等研究成果,能够为各地区制定调整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优势特征 创新能力 民主评价 区域
下载PDF
闽、浙、粤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王德平 陈建华 任宝莲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81,共9页
运用创新经济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实证调查、数理统计、模糊数学分析等方法,对闽、浙、粤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予以评价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创新能力是产业在进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客观性... 运用创新经济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实证调查、数理统计、模糊数学分析等方法,对闽、浙、粤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予以评价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创新能力是产业在进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客观性是综合评价闽、浙、粤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而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其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闽、浙、粤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综合能力以浙江省为最强,其次是福建省和广东省;体育器材类行业广东省最强,浙江省次之,福建省则较弱;运动服装类行业以浙江省为最强,其次为广东省,福建省则较弱;运动鞋类行业则以福建省为最强,其次为浙江省,广东省则较弱。创新意识较弱,人才、技术、资金等实力不足,融资难、税赋重,政府直接支持少、市场风险大、短期效益至上等因素是影响闽、浙、粤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用品产业 创新能力 模糊综合评价 福建 浙江 广东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李柏洲 董媛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29,共5页
从原始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核心能力、实施能力和原始创新环境支撑5个角度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相关要素排序。根据排序结果,总结... 从原始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核心能力、实施能力和原始创新环境支撑5个角度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相关要素排序。根据排序结果,总结出影响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大型企业 原始创新能力 评价
下载PDF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及政策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邵云飞 穆荣平 李刚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73,共8页
基于能力观视角,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创新管理理论,从创新政策扶持等5个方面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搜集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2016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衡量我国各省级行政... 基于能力观视角,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创新管理理论,从创新政策扶持等5个方面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搜集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2016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衡量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揭示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差异与原因,并对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进行类别判断。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较弱,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多数地区存在创新短板,“木桶效应”限制了区域整体创新潜力;不同地区创新能力大致呈金字塔形态分布,且“胡焕庸线”两侧差距明显。最后,针对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和区域特征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能力评价 创新政策
下载PDF
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25
18
作者 刘国新 冯德雄 +1 位作者 姚汉军 罗险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3年第1期84-88,共5页
区域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区域利用各种资源 ,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所具备的综合实力和潜力。在建立区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运用最优脱层法、神经网络法和熵值法等方法 ,对全国各省市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了... 区域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区域利用各种资源 ,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所具备的综合实力和潜力。在建立区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运用最优脱层法、神经网络法和熵值法等方法 ,对全国各省市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综合评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创新创业能力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最优脱层法 神经网络法 熵值法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河南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崔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116,共5页
科技创新人才作为竞争和科技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而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影响科技人才作用发挥的根本因素。系统阐述了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现状,并对比分析了郑州市和其它14个副省级城市在科... 科技创新人才作为竞争和科技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而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影响科技人才作用发挥的根本因素。系统阐述了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现状,并对比分析了郑州市和其它14个副省级城市在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人才 创新能力 人才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总体离差平方和最大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动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陈国宏 李美娟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53,共11页
提出基于总体离差平方和最大的动态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十一五"期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最强,其次是中部地区和... 提出基于总体离差平方和最大的动态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十一五"期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最强,其次是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最弱;东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呈稳步发展趋势,不同年份排名变化不大;西部和东北地区也较稳定;中部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跳跃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离差平方和 动态评价 三维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