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6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ESG表现与创新——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372
1
作者 方先明 胡丁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106,共16页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企业的ESG表现逐渐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并对企业长期经营产生持续影响。在新发展阶段,ESG表现能否促进企业创新值得深入研究。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ESG表现对企业创新可能的影响及机制,利...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企业的ESG表现逐渐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并对企业长期经营产生持续影响。在新发展阶段,ESG表现能否促进企业创新值得深入研究。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ESG表现对企业创新可能的影响及机制,利用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的创新效应。研究表明:ESG表现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创新产出,这一促进作用在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员工创新效率和风险承担水平等机制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表现不仅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数量,还有助于提升创新质量;但随着ESG评级不确定性程度提高,ESG表现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减弱。为此,应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强ESG建设,加快构建ESG信息标准化和强制披露制度,提高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推动企业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创新效率
原文传递
政府R&D资助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效率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11
2
作者 白俊红 李婧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1-193,共13页
应用1998~2007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分行业面板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基于效率的视角,实证考察了政府R&D资助等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R&D资助对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有... 应用1998~2007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分行业面板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基于效率的视角,实证考察了政府R&D资助等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R&D资助对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自身R&D投入的提高有利于其吸收和利用政府的R&D资助,但企业规模和产权类型对政府R&D资助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R&D资助 技术创新 效率
原文传递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47
3
作者 肖仁桥 钱丽 陈忠卫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98,共14页
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构建规模报酬可变情形下的两阶段链式关联DEA模型,对2005年至2009年中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和两阶段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两阶段间的关联有效程度,并给出创新资源利用方式的4种模式,然后利用Tobit模型... 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构建规模报酬可变情形下的两阶段链式关联DEA模型,对2005年至2009年中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和两阶段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两阶段间的关联有效程度,并给出创新资源利用方式的4种模式,然后利用Tobit模型检验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偏低,且呈现U型变化趋势,资源利用模式主要为低研发低转化型;企业规模、滞后期效率值等对知识创新效率影响显著,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等对科技成果商业化效率的作用明显,政府支持、金融环境等对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最后提出进一步提高职业高等教育水平、开展产学研合作机制、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完善知识产权法律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价值链 创新效率 网络DEA模型 TOBIT模型
原文传递
股权制衡、高管持股与企业创新效率 被引量:233
4
作者 朱德胜 周晓珮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4,共9页
考虑创新投入创造收益的滞后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10年以前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2010-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股权制衡度和高管持股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股... 考虑创新投入创造收益的滞后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10年以前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2010-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股权制衡度和高管持股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股权制衡度高的企业创新效率更高;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变化,股权制衡与高管持股在影响企业创新效率方面具有替代作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使制衡股东和管理层都积极作为。在提高企业股权制衡度时,应避免制衡股东对高管的过度监督,过度监督会使管理层因担心投资失败、经营绩效下降而缺乏进行创新投资的积极性,需给予管理层经营上的适度自由。研究结论为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创新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制衡 高管持股 创新效率
下载PDF
基于投入与绩效评价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182
5
作者 池仁勇 唐根年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27,共5页
本文介绍了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概念和DEA测算方法 ,以浙江省十一个地区为例测算了技术创新效率 ,并对影响该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回归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制度、研发项目投入强度、企业群体结构和产业集群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有显... 本文介绍了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概念和DEA测算方法 ,以浙江省十一个地区为例测算了技术创新效率 ,并对影响该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回归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制度、研发项目投入强度、企业群体结构和产业集群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然而 ,政府对技术创新投入并不会对效率有显著影响。因此 ,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应更加关注制度创新、产业布局和市场竞争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效率 区域 创新政策
下载PDF
我国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195
6
作者 池仁勇 虞晓芬 李正卫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8-131,127,共5页
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决定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因而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利用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原因是多方面的,统计分析显示,劳动者素质、轻重工业比例结构等是显著影响因素... 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决定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因而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利用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原因是多方面的,统计分析显示,劳动者素质、轻重工业比例结构等是显著影响因素。因此,要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必须更加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企业制度创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部 西部 技术创新效率 地区差异 区域经济 创新网络
下载PDF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207
7
作者 史修松 赵曙东 吴福象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55,共11页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以省级区域为样本,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的创新效...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以省级区域为样本,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的创新效率也有明显差异。在时间趋势上呈阶段性波动。区域创新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效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并大于人力资本的推动作用,专利产出效率高于新产品产出效率。最后,本文从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水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效率 空间差异
原文传递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基于SFA方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09
8
作者 韩晶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7-472,共6页
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地位。应用SFA方法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呈改善的趋势;其中,电子计算机及相关行业创新效率最高,... 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地位。应用SFA方法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呈改善的趋势;其中,电子计算机及相关行业创新效率最高,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最低;科技人员在高技术产业创新中的产出弹性弱于科研经费的产出弹性,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主要是经费拉动型的。在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企业数量对于创新效率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产业内三资企业总资产、产业利润对于创新效率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为此,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创造性;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大型产业集团,为产业创新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适当提高产业开放度,促进中资企业获得技术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 效率 随机前沿方法(SFA)
原文传递
区域协同创新效率的多维溢出效应 被引量:170
9
作者 赵增耀 章小波 沈能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44,共13页
基于价值链活动,本文将创新过程划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子阶段(知识创新和产品创新),并构建了两阶段非合作博弈的创新效率评价方法,对中国(区域)知识创新效率、产品创新效率及整体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将空间溢出和价值链溢出纳... 基于价值链活动,本文将创新过程划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子阶段(知识创新和产品创新),并构建了两阶段非合作博弈的创新效率评价方法,对中国(区域)知识创新效率、产品创新效率及整体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将空间溢出和价值链溢出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中检验中国创新效率的多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创新价值链不同环节之间存在显著主从关联,知识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之间相互牵制成为制约中国创新的共同因素。两阶段效率失衡问题明显,产品创新效率明显低于知识创新效率。创新价值链中知识创新的前向关联溢出效应显著,而产品创新的后向关联效应缺失。中国创新效率空间依赖性明显,具有地理空间集群特征,这种溢出效应在东部地区显得更加突出。创新溢出和传播会受到创新主体之间地理距离的限制,随着空间距离的扩大,创新溢出强度呈现脉冲式衰减。一方面,要破除行政壁垒篱笆,促进创新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互通有无,实现创新空间外部性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加强不同创新环节的合作和联系,尤其是要充分利用产品创新的后向关联效应,实现创新价值链的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效率 非合作博弈 空间溢出
原文传递
基于DEA方法的吉林省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166
10
作者 赵树宽 余海晴 巩顺龙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3,104,共9页
首先基于创新效率评价的现有研究成果,构建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然后结合实地调研获取的数据,运用DEA方法,从效率、有效性、规模收益及投影分析四个方面,对吉林省151家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 首先基于创新效率评价的现有研究成果,构建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然后结合实地调研获取的数据,运用DEA方法,从效率、有效性、规模收益及投影分析四个方面,对吉林省151家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高技术企业创新综合效率偏低,不同类型企业创新效率差异较大,规模效率是导致创新综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因素;多数企业呈规模报酬递增态势,科技活动人员和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过少是企业规模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企业创新效率改进目标、方案和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创新效率 DEA 规模收益 投影分析
原文传递
创新要素集聚、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被引量:164
11
作者 余泳泽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3-101,共9页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研究了创新要素集聚、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创新要素集聚对于科研机构创新效率具有负影响,对于高校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于企业的影响...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研究了创新要素集聚、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创新要素集聚对于科研机构创新效率具有负影响,对于高校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于企业的影响为正。政府支持对于科研机构和高校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而对于企业具有负影响。制度因素对于科研机构和高校创新效率没有明显影响,而对于企业具有明显的正影响。人力资本对于高校和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影响。FDI因素对于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的外溢效应。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健康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才能实现更快的创新产出和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集聚 政府支持 空间面板模型 创新效率
原文传递
考虑环境因素的区域创新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方法 被引量:162
12
作者 白俊红 蒋伏心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4-112,136,共9页
以往研究在测算区域创新的效率时并未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以中国省级数据为基础,应用三阶段DEA方法,在控制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较低,且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不高所致;... 以往研究在测算区域创新的效率时并未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以中国省级数据为基础,应用三阶段DEA方法,在控制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较低,且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不高所致;与经典DEA方法相比,三阶段DEA方法的测算结果更符合经济现实,更能客观地反映各地区的创新效率水平。本文结论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效率改进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三阶段DEA 效率
原文传递
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分析 被引量:160
13
作者 李向东 李南 +1 位作者 白俊红 谢忠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61,共10页
以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两种方法实证测算了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主要的发现有:考察期内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但其时间演变基本呈现出逐年上升... 以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两种方法实证测算了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主要的发现有:考察期内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但其时间演变基本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的效率高于随机前沿分析法,但后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虽然两种方法测算的效率在均值上具有显著差异,但在排序方面却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提高研发创新效率对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研发创新 效率
下载PDF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158
14
作者 桂黄宝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107,共8页
首先采用DEA-Malmquist创新效率指数测度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空间计量面板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①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处于倒... 首先采用DEA-Malmquist创新效率指数测度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空间计量面板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①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处于倒退状态;②地理邻近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③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来看,企业规模和劳动力两因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本投入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工业化进程、政府支持程度及当地科技水平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空间计量 DEA-MALMQUIST指数
原文传递
管理层能力、创新水平与创新效率 被引量:157
15
作者 姚立杰 周颖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77,共8页
企业创新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作为重要人力资源的高管能力对企业创新有无影响以及有何影响一直缺乏相关实证研究。本文以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管理层能力对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的... 企业创新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作为重要人力资源的高管能力对企业创新有无影响以及有何影响一直缺乏相关实证研究。本文以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管理层能力对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能力对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企业管理层能力越强,企业创新水平越高,企业创新效率也越高。进一步研究还表明:不同产权性质和行业差异,管理层能力对企业创新水平及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简言之,本文发现管理层能力对企业创新活动起到推动作用,本研究丰富了管理层能力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能力 企业创新 创新效率 研发支出 专利
原文传递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156
16
作者 刘满凤 李圣宏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52,155,共12页
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各地区创新生产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其创新生产的效果直接影响地区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2年我国高新区的创新效率进行了研究。不仅研究了环境变量对各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而且通过传... 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各地区创新生产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其创新生产的效果直接影响地区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2年我国高新区的创新效率进行了研究。不仅研究了环境变量对各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而且通过传统DEA模型和三阶段DEA模型结果对比,分析了高新区创新效率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最高的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其次为东北和环渤海地区,最差的是西部和中部地区。环境因素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高新区的创新效率。环境变量的作用表现在: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场开放程度都有利于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改善,这些也是提高落后地区创新效率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开发区 三阶段DEA 创新效率 环境变量
原文传递
绿色低碳视角下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137
17
作者 曹霞 于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9,共10页
绿色低碳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如何有效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以及改善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角度出发,结合投影寻踪模型处理高维数据的特点,对随机前沿模型进行改... 绿色低碳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如何有效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以及改善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角度出发,结合投影寻踪模型处理高维数据的特点,对随机前沿模型进行改进,从而构建了更加有效的估算创新效率的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选用2005-2011年中国30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各区域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平均创新效率约为0.645,虽然超过0.5,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无效率现象,创新效率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且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各区域发展不均衡。同时,环境规制强度与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表明环境规制初期,由于成本的增加,会对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又会促进创新效率的提升;区域开放程度、技术市场成熟度和政府资助这三个因素对绿色创新效度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说明较高的区域开放程度能够显著拉动中国创新效率向更高水平发展,成熟的技术市场有利于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实现并推动创新效率的提高,政府资助可有效降低区域绿色创新主体的创新成本和风险,激发其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对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要想有效提高中国及各区域的创新效率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当重视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环境的改善,积极推进绿色创新技术,一方面要均衡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并学习国外先进绿色创新技术,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来调控各区域创新能力的失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 低碳 创新效率 投影寻踪模型(PP)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
下载PDF
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4
18
作者 肖丁丁 朱桂龙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8,共8页
基于2005-2009年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的面板数据,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评了260家合作企业的创新效率,并基于系统视角考察了影响合作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处于偏低但稳步提升的状态;系统内... 基于2005-2009年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的面板数据,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评了260家合作企业的创新效率,并基于系统视角考察了影响合作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处于偏低但稳步提升的状态;系统内关键因素的作用路径与效果存在差异性,其中,企业家精神、外部技术依存和政府资助对合作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政府资助的影响效果具有长效性,出口导向与合作模式对合作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出口导向的非效率影响程度更高,而行业差异对合作效率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终,结合相关理论与实践对结果进行讨论,并指出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效率 协同创新 随机前沿模型
原文传递
董事技术专长、创新效率与企业绩效 被引量:129
19
作者 胡元木 纪端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52,共13页
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历程中,技术专家型董事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日渐凸显,这为研究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下的董事会治理提供了崭新而重要的视角。本文以我国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手工搜集的技术专家型董事数据,探讨其对企业绩... 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历程中,技术专家型董事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日渐凸显,这为研究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下的董事会治理提供了崭新而重要的视角。本文以我国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手工搜集的技术专家型董事数据,探讨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实证结果显示,技术专家型董事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效率在二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该作用兼具时滞效应与当期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不同类型的技术专家型董事在内部信息持有量与独立性方面存在差异,但对创新效率皆有显著提升作用。上述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为技术专家型董事的创新驱动效应提供了实证依据,也对构建支持创新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技术专长 创新效率 企业绩效 中介作用
下载PDF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吗?——基于2002—2013年高技术17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16
20
作者 孙早 徐远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2-92,共21页
发达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时代产业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考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2002—2013年间1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 发达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时代产业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考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2002—2013年间1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发现是:(1)在整个考察期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处于持续改善之中;(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趋于增强;(4)进一步引入高技术产业的行业异质性变量后发现,在国有产权比重较低、平均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强的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而在技术密集度较高的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虽能改善创新效率,但是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基础设施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市场化程度 行业异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