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热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宇捷 刘景 +3 位作者 王颖燕 李晶 邵海悦 王锡友 《现代中医临床》 2020年第4期21-24,30,共5页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腰椎小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65例,剔除脱落病例后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腰椎小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65例,剔除脱落病例后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 2组VAS评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内热针治疗可以缓解患者腰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病 腰痛 内热针
原文传递
内热针疗法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琳 高谦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第24期21-23,共3页
内热针疗法作为一种特色治疗,其在治疗肌肉软组织损伤和周围神经损伤方面有着普通物理治疗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更好的进一步研究内热针疗法,本文通过阅读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内热针研究的文献,针对内热针的发展、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 内热针疗法作为一种特色治疗,其在治疗肌肉软组织损伤和周围神经损伤方面有着普通物理治疗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更好的进一步研究内热针疗法,本文通过阅读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内热针研究的文献,针对内热针的发展、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针疗法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内热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梁育磊 高谦 +2 位作者 桂昕 柯丽 黄俊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使用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内热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为内热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03-2016-09临床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32例(病例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47.2±11)岁,健康志愿... 目的使用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内热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为内热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03-2016-09临床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32例(病例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47.2±11)岁,健康志愿者32例(对照组),男25例,女7例,年龄(45.0±10)岁,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量病例组及对照组腰部竖脊肌的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病例组采用内热针疗法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月测量其竖脊肌杨氏模量值、VAS评分、JOA评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①腰痛组的竖脊肌杨氏模量值(18.4±4.2)kPa显著高于对照组(10.7±1.0)kPa(P<0.05);②腰痛组经内热针治疗1周后:竖脊肌杨氏模量值为(14.3±2.3)kPa、VAS评分为(2.25±0.92)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JOA评分为(22.53±2.34)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病情好转;③腰痛组经内热针治疗2月后:竖脊肌杨氏模量值为(12.9±1.8)kPa、VAS评分为(1.38±0.75)分、JOA评分为(24.90±1.83)分,较治疗后1周病情进一步好转(P<0.05)。结论内热针治疗可以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肌肉张力增高的状态,并且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针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超声弹性成像 竖脊肌
下载PDF
内热针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翠平 梁翼 李敏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肾虚督寒型AS患者68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抗风湿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内热针治疗。...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肾虚督寒型AS患者68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抗风湿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内热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症状体征指标改善情况、脊柱痛VAS评分、BASDAI评分、BASFI评分及CRP、ESR水平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1. 18%,显著高于对照组70. 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BASDAI评分、BASFI评分、指地距、枕墙距显著小于对照组,腰椎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CRP、ES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常规抗风湿药物联合内热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肾虚督寒型AS患者全身症状体征,延缓病情进展,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并明显下调CRP、ESR炎症因子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针 肾虚督寒型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内热针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L-1β、YKL-4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代传国 瞿群威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 观察内热针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 YKL-40)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 观察内热针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 YKL-40)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运用内热针治疗,对照组运用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联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评分及血清IL-1β、YKL-40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WOMAC评分及血清IL-1β、YKL-4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热针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效果优于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联合口服塞来昔布,能够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使血清IL-1β、YKL-40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内热针 骨关节炎 针药并用 白介素-1Β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下载PDF
内热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周萍 黄丽萍 +3 位作者 王刚 方壮巍 别凡 李哲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789-792,共4页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onspecific chronic neck pain,NCN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康复理疗科就诊并确诊为NCNP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onspecific chronic neck pain,NCN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康复理疗科就诊并确诊为NCNP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30)使用内热针治疗,对照组(n=30)使用热磁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颈部残损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 scale,ND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VAS及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VAS评分、NDI评分在组间、时间、交互作用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周和3个月,治疗组VAS评分、NDI评分均持续下降,任意两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AS:5.3±1.4 vs 2.0±1.2和1.7±0.8;NDI:14.6±4.6 vs 8.1±3.9和7.7±3.6;P均<0.05),说明患者疼痛程度持续减轻,颈部功能持续恢复;治疗组VAS评分、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周,对照组VAS评分、NDI评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S:4.8±1.6 vs 3.3±1.3;NDI:15.9±4.4 vs 11.9±3.7;P均<0.05);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4.9±1.5)及NDI评分(16.1±4.4)均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远期治疗效果不佳。结论内热针治疗可缓解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疼痛并改善颈椎的功能,且与常规理疗相比具有更好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针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 热磁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VAS评分 NDI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