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1
1
作者 王声涌 王淑芬 池桂波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4-137,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1951~1994年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车祸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43年中我国车祸发生数增加了42倍,死亡人数增加了77倍。1984~1994年车祸年死亡率由2.43/10万人上升到5.56/10万人,平均年增...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1951~1994年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车祸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43年中我国车祸发生数增加了42倍,死亡人数增加了77倍。1984~1994年车祸年死亡率由2.43/10万人上升到5.56/1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2.9%。广东、浙江、辽宁、四川和江苏是车祸最多的省份,5省的车祸发生数占全国总发生数45%,死亡人数占38%。1994年30个省市区的车祸死亡率以北京市为最低(3.41/10万人),浙江省最高(12.09/10万人),广东省的升幅最大。致死性车祸多发生于天气晴朗时的平直路段,以20~50岁的农民和职工居多,死者2/3为行人、骑自行车者和乘车者。各类事故的原因中驾驶员责任、无证开车、骑自行车人责任和行人过失等人的因素占90%。驾驶员肇事原因主要是违章行车、判断错误或疏忽大意。车辆增加、运输繁忙和道路不足、交通条件欠完善是导致车祸的主要因素。预防和控制车祸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善交通环境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祸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交通事故
原文传递
医院间护士锐器伤分布差异的多因素研究 被引量:78
2
作者 谢红珍 聂军 +2 位作者 白杨 潘绍山 梅桂萍 《护理研究》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了解医院间导致护士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为宏观上针对单位制定预防锐器伤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对 13所医院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与床护比、年人均手术量、使用后针头处理方法等 13项院间因素进行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间导致护士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为宏观上针对单位制定预防锐器伤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对 13所医院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与床护比、年人均手术量、使用后针头处理方法等 13项院间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床护比、年人均手术量、静脉导管使用量、套管针使用量、真空采血针头的使用量与医院间护士锐器伤发生率相关 ,前 3项为锐器伤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 ,后两项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工作超负荷与锐器伤发生相关 ,配备足够的护理编制可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安全产品的使用可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护士 锐器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急诊救治探讨 被引量:71
3
作者 黄国兵 潘学武 +3 位作者 曹盛生 刘颖 李伯和 蔡龙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9-822,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的有关指标以及综合治疗的意义. 方法 收集宜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3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性别、年龄... 目的 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的有关指标以及综合治疗的意义. 方法 收集宜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3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性别、年龄、收缩压、基础疾病、手术治疗、GCS评分、伤情严重程度(ISS)评分、伤后时间、血小板计数、血糖、颅脑损伤伴损伤部位、并发症等因素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8.0 kPa、存在基础疾病、GCS评分≤8分、ISS评分≥25、伤后时间、胸腹部损伤和休克这7个变量是导致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收缩压、基础疾病、GCS评分、ISS评分、伤后时间、胸腹部损伤和休克对评估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重视颅脑损伤的治疗是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多发伤 预后 影响因素 综合治疗
原文传递
ABAQUS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0
4
作者 刘劲松 刘红军 《装备制造技术》 2009年第6期69-70,107,共3页
介绍了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的原理、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塑性计算过程、混凝土损伤因子的定义及计算,通过对一根钢筋混凝土悬臂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比了理论计算和有限元计算的差异,探讨了粘性系数和混凝土损伤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等问题,... 介绍了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的原理、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塑性计算过程、混凝土损伤因子的定义及计算,通过对一根钢筋混凝土悬臂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比了理论计算和有限元计算的差异,探讨了粘性系数和混凝土损伤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等问题,为进一步利用ABAQUS对钢筋混凝土进行有限元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塑性模型 有限元 损伤因子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2
5
作者 符永华 王兰 陈翠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83-78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其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1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肺部感染组(152例)和无肺部感染组(266例),对肺部感...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其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1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肺部感染组(152例)和无肺部感染组(266例),对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1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病率为36.4%(152/418)。152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68株,以革兰阴性菌(66.7%)和革兰阳性菌(25.0%)为主。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持续时间≥4 h、机械通气时间≥7 h、有气管切开、留置引流管、GCS评分<5分及APACHEⅡ评分≥18分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95%CI)值分别为5.837(3.125~13.168)、3.172(1.748~5.975)、5.106(2.683~11.829)、4.913(2.284~10.716)、3.625(1.972~7.218)、2.618(1.327~4.721)。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应加强患者的护理及其危险因素的早期预防,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神经外科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
下载PDF
影响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2
6
作者 马力 温晓红 +2 位作者 杨海波 黄金华 陈楠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1-475,共5页
目的 分析早产儿不同类型脑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39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及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分析产前、产时、产后因素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结果 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为25.5%,其中出血性脑损伤占10.5%,缺血性脑损伤... 目的 分析早产儿不同类型脑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39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及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分析产前、产时、产后因素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结果 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为25.5%,其中出血性脑损伤占10.5%,缺血性脑损伤占10.5%,出血+缺血性脑损伤占4.6%。胎龄越小,出血性脑损伤及总脑损伤发生率越高(P〈0.01),缺血性脑损伤及出血+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率与胎龄无关(P〉0.05)。出血性、缺血性及总脑损伤发生率均与出生体重无关(P〉0.05)。胎龄〈34周早产儿脑损伤的保护因素是经产(OR=0.292,95%CI:0.088~0.972)和剖宫产(OR=0.075,95%CI:0.015~0.368);胎龄≥34周早产儿脑损伤的保护因素是剖宫产(OR=0.296,95%CI:0.131~0.672),危险因素是严重感染(OR=8.176,95%CI:1.202~55.617)。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延长早产儿的胎龄、掌握剖宫产指征,积极有效地预防及治疗感染,以期预防或减少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回顾性研究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早产儿
原文传递
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特征及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56
7
作者 郭莉 高兴莲 +6 位作者 赵诗雨 刘婷 常后婵 李莉 曾玉 边冬梅 易凤琼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治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全国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8622例手术患者,收集相关人口学资料、手术类别、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特征等,并对...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治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全国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8622例手术患者,收集相关人口学资料、手术类别、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特征等,并对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28%,1期最多见(91.24%),骶尾部发生率最高(46.08%),坐位是发生率最高的手术体位(13.64%),胸外科是发生率最高的手术专科(4.33%),≥75岁老龄患者发生率最高(3.53%);麻醉分级、受压部位皮肤状态、术前肢体活动、计划手术时间、高危疾病(糖尿病)、体温丢失因素、实际手术时间是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高危因素较多,应早期识别患者的高危因素,采取个性化防治措施,降低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患者 压力性损伤 特征分析 危险因素 手术中护理 手术体位 麻醉分级
下载PDF
ICU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8
8
作者 刘伟 亓慧娟 +2 位作者 于永强 薛岩 王东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711-5713,共3页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以制定预防治疗对策,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2年6月人住ICU18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一般资料如年龄、...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以制定预防治疗对策,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2年6月人住ICU18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及病例特征如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创伤前有休克、多发损伤、合并基础疾病及病原学检查等,采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评价影响ICU中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OR=1.769,95%CI:1.4202.115)、住院时间长(OR=6.447,95%CI:1.826~22.769)、使用呼吸机(0R=1.863,95%CI:1.709~2.051)、气管切开(OR=1.539,95%CI:1.042~2.635)、创伤前有休克(OR=3.640,95%CI:2.169~6.193)以及基础疾病(OR=4.632,95%CI:2.357~6.103)为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7株占63.3%,革兰阳性菌23株占25.6%,真菌10株占11.1%。结论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变等,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随时间延后,细菌耐药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颅脑损伤 颅内感染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绞痛再发作的影响 被引量:46
9
作者 李明 赵鸿彦 +1 位作者 张亚玲 赖金川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00-1105,共6页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绞痛再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7例)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绞痛再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7例)和观察组(98例)。两组患者均行PCI术,于术后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并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尼可地尔片5 mg,ti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其手术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血管扩张功能(FM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记录心绞痛再发作、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有6、4例患者脱落。术前1天,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FMD、NO水平均显著降低,ET-1、cTnⅠ、CK-M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1、6个月,两组患者FMD、NO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ET-1、cTnⅠ、CK-MB、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再发作发生率及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Ⅲ级患者的比例以及MACE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尼可地尔可进一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其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水平,减少PCI术后心绞痛再发作和MACE的发生,且不影响常规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管内皮功能 心肌损伤 炎症因子 心绞痛再发作
下载PDF
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3
10
作者 姜红振 马晓东 +3 位作者 周定标 梁永平 林和璞 刘嘉霖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55-156,159,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颅脑外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分析了我科439例颅脑外伤病人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和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组间的相关差异因素。结果 439例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65例,颅内感...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颅脑外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分析了我科439例颅脑外伤病人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和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组间的相关差异因素。结果 439例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65例,颅内感染率为14.81%。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与开放性颅脑损伤、GCS评分、术后放置外引流管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无关。结论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颅脑外伤的病人应给予更密切的关注和预防性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武警新兵入伍前状况与入伍后军事训练伤发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9
11
作者 王心 史俊祥 +2 位作者 吕辉 薛文龙 周蔚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 :了解武警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 ,探讨武警新兵入伍前状况与入伍后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关系 ,为制订训练伤预防措施及选兵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 ,选取80 7名男性武警新兵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表 ,依照《军事训练伤诊... 目的 :了解武警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 ,探讨武警新兵入伍前状况与入伍后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关系 ,为制订训练伤预防措施及选兵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 ,选取80 7名男性武警新兵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表 ,依照《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进行军事训练伤的诊断 ,随访 1年。结果 :武警新兵军事训练伤的累积发生率为 16 .1人次 / 10 0人年。在损伤类型中以过劳性损伤为主 ,占全部损伤的 77.7% ,而急性损伤仅占 2 2 .3%。经单因素分析发现 :民族差异、是否参加农业劳动、下肢损伤史、是否参加体育活动、跑步情况以及是否参加跑步比赛均与军事训练伤有统计学联系 (P <0 .0 5 ) ;将上述 6项指标一次性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 ,发现入伍前有下肢损伤史、参加农业劳动是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而入伍前参加跑步活动则是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 6 .75、2 .4 7和 0 .4 6。结论 :武警新兵入伍前状况与入伍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有关。为减少武警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 ,应选取入伍前身体素质良好 ,无下肢损伤史者入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兵 军事训练伤 过劳性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12
作者 赵三虎 陈道莅 +1 位作者 薛德麟 蒋先惠 《临床外科杂志》 2000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53 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49 例。GCS评分高低、去脑强直、中枢性高热、血糖浓度与上消化道出血显著相关,属于风险因素。结论 ...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53 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49 例。GCS评分高低、去脑强直、中枢性高热、血糖浓度与上消化道出血显著相关,属于风险因素。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治疗中,应警惕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尤其是对具有出血风险因素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Mechanism of 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被引量:39
13
作者 Yan-Qing Huang Zheng-Rong Peng +1 位作者 Fang-Ling Huang A-Li Y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2286-2295,共10页
Many hypotheses exist regarding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including the inflammation and immune-mediated damage hypothesis and the cellular apoptosis... Many hypotheses exist regarding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including the inflammation and immune-mediated damage hypothesis and the cellular apoptosis and direct neuronal toxicity hypothesis;however,no existing hypothesis provides a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for the complex clinical processes observed in DEACMP.Leucine-rich repeat and immunoglobulin-lik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1(LINGO-1)activates the 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Rho A)/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 2(ROCK2)signaling pathway,which negatively regulates oligodendrocyte myelination,axonal growth,and neuronal survival,causing myelin damage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man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However,whether LINGO-1 is involved in DEACMP remains unclear.A DEACMP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rats by allowing them to inhale 1000 ppm carbon monoxide gas for 40 minutes,followed by 3000 ppm carbon monoxide gas for an additional 20 minut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ontrol rats,DEACMP rats show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ater maze latency and increased protein and m 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LINGO-1,Rho A,and ROCK2 in the brain.Compared with normal rats,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injured neurons in the hippocampus and myelin sheath damage in the lateral geniculate body were observed in DEACMP rats.From days 1 to 21 after DEACMP,the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retinoic acid(10 mg/kg),which can inhibit LINGO-1 expression,was able to improve the above changes observed in the DEACMP model.Therefore,the overexpression of LINGO-1 appeared to increase following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tivating the Rho A/ROCK2 signaling pathway,which may be an important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underlying DEACMP.This study was reviewed and approved by the Medical Ethics Committee of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Hospital(approval No.201612684)on December 26,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 injury cell dea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factor injury model PATHWAYS rat
下载PDF
早产儿脑损伤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 被引量:39
14
作者 田鸾英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为预防或降低早产儿脑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儿童医院NICU收治的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胎龄分组,计算脑损伤的患病率,采...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为预防或降低早产儿脑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儿童医院NICU收治的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胎龄分组,计算脑损伤的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确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早产儿总的脑室内出血(IVH)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患病率分别为17.7%和4.9%,而存活病例的患病率分别为14.4%和4.5%。按胎龄分组,IVH和PVL的患病率分别为:23~<25周龄组48.1%和14.8%、25~<28周龄组35.2%和11.2%、28~<33周龄组13.8%和3.1%、33~<37周龄组2.8%和1.7%。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DA、机械通气(MV)是IVH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胎龄、5minApgar评分为保护因素(负相关);IVH、MV、母亲产前或产时感染是PVL的危险因素,而出生体质量和女性为保护因素。同时IVH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胎龄越小,脑损伤的患病率越高;围生期感染、窒息缺氧以及影响脑血流的因素如PDA和MV等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高危因素 患病率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上海市0~14岁儿童伤害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15
作者 周德定 卢伟 +2 位作者 李延红 周顺福 喻彦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儿童非致死性伤害的流行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上海市两个区(分别代表城区和郊区)的2695名0~14岁的儿童进行伤害问卷调查,分析伤害发生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上海市0~14岁儿童的伤害发... [目的]了解上海市儿童非致死性伤害的流行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上海市两个区(分别代表城区和郊区)的2695名0~14岁的儿童进行伤害问卷调查,分析伤害发生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上海市0~14岁儿童的伤害发生率为10.6%,未见性别差异。年龄越小,伤害发生率越高。发生率居前5位的伤害是跌倒/坠落(占全部伤害的31.7%)、碰撞/挤压伤(26.2%)、割伤/刺伤(9.6%)、交通事故(8.4%)、烧/烫伤(8.4%)。面部和手指/脚趾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8、9、10月份是伤害发生的高峰期,50.6%的伤害发生在家里/宿舍和47.1%发生在进行娱乐活动时。父母分居、母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性格外向的儿童更易发生伤害。[结论]为了有效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需要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居环境,对孩子的各类活动(尤其是在参加娱乐活动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伤害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大黄蒽醌与鞣质对大鼠肝脏的保护和损伤双向作用 被引量:38
16
作者 覃鲁珊 赵海平 +11 位作者 赵艳玲 马致洁 曾灵娜 张雅铭 张萍 鄢丹 柏兆方 李越 郝庆秀 赵奎君 王伽伯 肖小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8-703,共6页
目的比较大黄总蒽醌与总鞣质提取物对肝脏的保护和损伤双向作用。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加蒽醌低、高剂量组,空白加鞣质低、高剂量组;模型加蒽醌低、高剂量组,模型加鞣质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共10组。采用四氯化... 目的比较大黄总蒽醌与总鞣质提取物对肝脏的保护和损伤双向作用。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加蒽醌低、高剂量组,空白加鞣质低、高剂量组;模型加蒽醌低、高剂量组,模型加鞣质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共10组。采用四氯化碳(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各给药组分别给予大黄总蒽醌和总鞣质低、高剂量(5.40、14.69 g生药/kg)灌胃,1天1次,共6天。观察大鼠一般状态、生化指标(ALT、AST、ALP)、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肝组织病理结果,并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大黄醌和鞣质对大鼠肝脏的作用规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生化指标均升高(P<0.05,P<0.01),空白加蒽醌高剂量组HA、空白加鞣质高剂量组AST、ALT、HA亦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加蒽醌低、高剂量组及模型加鞣质低剂量组AST、ALT、ALP、HA、TGF-β1均降低(P<0.05,P<0.01),模型加鞣质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ST、ALT、ALP亦降低(P<0.05,P<0.01)。病理结果显示:空白加蒽醌高剂量组肝细胞轻度肿胀,空白加鞣质高剂量组肝脏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脂肪变性、小片状坏死。模型加蒽醌低剂量组能改善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损伤。因子分析提取到肝纤维化和肝细胞损伤两个公因子,大黄总蒽醌对大鼠两个公因子的改善作用均强于总鞣质。结论大黄蒽醌和鞣质类成分对肝脏具有保护和损伤双向作用,在相当于药材生药量可比的剂量下,大黄蒽醌类成分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优于鞣质类成分,而高剂量大黄鞣质具有一定的肝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蒽醌 鞣质 肝损伤 肝保护 纤维化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Apelin-13 inhibits apoptosis and excessive autophagy in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被引量:37
17
作者 Zi-Qi Shao Shan-Shan Dou +4 位作者 Jun-Ge Zhu Hui-Qing Wang Chun-Mei Wang Bao-Hua Cheng Bo Ba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044-1051,共8页
Apelin-13 is a novel endogenous ligand for an angiotensin-like orphan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and it may be neuroprotective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 injury.However,the precise mechanisms of the effects of apelin-1... Apelin-13 is a novel endogenous ligand for an angiotensin-like orphan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and it may be neuroprotective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 injury.However,the precise mechanisms of the effects of apelin-13 remain to be elucidated.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pelin-13 on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in models of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a ra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Apelin-13(50μg/kg)was injected into the right ventricle as a treatment.In addition,an SH-SY5Y cel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with cells first cultured in sugar-free medium with 95%N2 and 5%CO2 for 4 hours and then cultured in a normal environment with sugar-containing medium for 5 hours.This SH-SY5Y cell model was treated with 10-7 M apelin-13 for 5 hours.Results showed that apelin-13 protected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Apelin-13 treatment alleviated neuronal apoptosis by increasing the ratio of Bcl-2/Bax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ing cleaved caspase-3 expression.In addition,apelin-13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excessive autophagy by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LC3B,p62,and Beclin1.Furthermore,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the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Akt/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pathway was markedly increased.Both LY294002(20μM)and rapamycin(500 nM),which are inhibitors of the PI3K/Akt/mTOR pathway,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the inhibition of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caused by apelin-13.In conclusion,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 that Bcl-2 upregulation and mTOR signaling pathway activation lead to the inhibition of apoptosis and excessive autophagy.These effects are involved in apelin-13-induced neuroprotection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The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Animal Ethical and Welfare Committee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China(approval No.2018-JS-001)in February 2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rain brain injury factor pathways apoptosis AUTOPHAGY NEUROPROTECTION regeneration
下载PDF
陕西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6
18
作者 姚娜 王素娜 +4 位作者 连建奇 孙永涛 张谷芬 康文臻 康文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合并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肝功能变化、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唐都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40例COVID-19患者的一般情况、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凝血、血常规、UGT1A1*28基因多态性等资料,比...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合并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肝功能变化、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唐都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40例COVID-19患者的一般情况、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凝血、血常规、UGT1A1*28基因多态性等资料,比较肝损伤组与肝功能正常组患者的肝损伤临床特点、影响因素以及预后。单因素分析中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个以上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描述,采用非参数检验。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损伤的主要因素。结果40例患者中,男性25例(62.5%),女性15例(37.5%),年龄22~83(53.87±15.84)岁。疾病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害的22例(55%)。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多在病程第2周开始升高,分别为正常值的4.4倍和3.5倍,伴同时段白蛋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总胆红素(TBil)异常者10例(43.5%),最高54.1μmol/L,转氨酶的升高和血总胆红素的升高无相关关系(r=-0.006,P=0.972)。3例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50%,10例患者出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升高,13例出现D二聚体升高,均为重型或危重型患者。肝功能损害更易发生在使用药物种类多及使用激素量较大的患者中(P=0.002,P=0.031),与UGT1A1*28基因位点TA6TA7突变无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肝损伤发生仅与是否危重症相关。经常规保肝治疗,所有患者肝功能均在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COVID-19可能合并肝功能损害,以轻度转氨酶升高为主,多发生于病程第2周前后。重症患者发生肝损害比例更高,危重型是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损伤 临床特点 影响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试析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责任界定 被引量:27
19
作者 肖国良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3-94,101,共3页
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不可避免 ,事故因素多种多样 ,如何认识伤害事故 ,合理区分责任事故与非责任事故 ,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是体育教师所关注的话题。本文从法律角度对体育教学中的事故责任进行论述 ,以引起广大体育工作和管理者的高... 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不可避免 ,事故因素多种多样 ,如何认识伤害事故 ,合理区分责任事故与非责任事故 ,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是体育教师所关注的话题。本文从法律角度对体育教学中的事故责任进行论述 ,以引起广大体育工作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伤害事故 责任 法律 因素
原文传递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早期预测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姜洁 吕菁君 +2 位作者 叶璐 江贵军 魏捷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3-540,共8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管内皮损伤、肾小管损伤、炎症、凝血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脓毒症患者进行单中心研究。回顾性研究:入组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119例脓毒症患...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管内皮损伤、肾小管损伤、炎症、凝血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脓毒症患者进行单中心研究。回顾性研究:入组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119例脓毒症患者,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分析入院时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t-PAI-C)、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降解产物(PI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凝血酶原时间(PT)、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降钙素原质量浓度(PCT)、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血小板计数(PLT),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前瞻性研究:入组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46例脓毒症患者,入院时检测sTM、t-PAI-C、FDP、AT-Ⅲ、TAT、PIC、FIB、D-Dimer、PT-INR、PCT、血清胱抑素C(Cys C)、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L)、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①入组119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组(AKI组)与脓毒症非急性肾损伤组(非AKI组)比较,PCT、PT、PT-INR、sTM、D-Di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PT、PT-INR、sTM、D-Dimer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sTM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AUC=0.857,95%CI:0.790,0.924)和灵敏度(0.644)、特异度(0.918);sTM高表达、慢性肾衰竭病史是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管内皮损伤 凝血功能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血清胱抑素C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