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抑制法测定抗坏血酸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峰 张文艳 朱果逸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523-1526,共4页
基于抗坏血酸对Luminol-KIO4-H2O2体系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化学发光抑制快速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 1.0 × 10-7~ 1.0 × 10-5 mol/L,检出限为6.0×... 基于抗坏血酸对Luminol-KIO4-H2O2体系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化学发光抑制快速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 1.0 × 10-7~ 1.0 × 10-5 mol/L,检出限为6.0× 10-8mol/L,对8.0× 10-7mol/L抗坏血酸 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0%。用于维生素C片剂及注射液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抗坏血酸 维生素C片 注射液 测定
下载PDF
穴位注射丹参联合中药面膜及左旋维生素C外用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进 叶伟 李宗超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23期2162-2164,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丹参联合中药面膜及左旋维生素C外用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背部俞穴注射丹参联合中药面膜及左旋维生素C治疗组(A组)和中药面膜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组(B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丹参联合中药面膜及左旋维生素C外用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背部俞穴注射丹参联合中药面膜及左旋维生素C治疗组(A组)和中药面膜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组(B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VISIA面部棕色斑评分法与传统评价法(评分计算法)评价两组有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按评分计算法评价A组和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本治愈率和显效率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VISIA面部棕色斑评分法与评分计算法所得结果相当。结论:背部俞穴穴位注射丹参联合中药面膜及左旋维生素C外用治疗黄褐斑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丹参注射液 中药面膜 左旋维生素C 黄褐斑
原文传递
鲁米诺-高碘酸钾-抗坏血酸体系化学发光反应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远远 李丽清 +1 位作者 耿征 刘谦光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1999年第2期58-61,共4页
基于抗坏血酸在碱性条件下与高碘酸钾和鲁米诺反应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在碱性条件下的氧化过程易产生过氧化物和超氧自由基,是产生化学发光的关键。该法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6.0×... 基于抗坏血酸在碱性条件下与高碘酸钾和鲁米诺反应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在碱性条件下的氧化过程易产生过氧化物和超氧自由基,是产生化学发光的关键。该法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6.0×10-6~4.0×10-2g/L,检出限达8×10-7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n=11),采样频率为120次/h。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选择性好的优点,对药用维生素C中抗坏血酸含量进行测定,得到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抗坏血酸 测定
下载PDF
饮料、甜橙、药片和尿液中维生素C的流动注射分析——2,6-二氯吲哚酚光度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惠昌 冯建章 曹勃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2-184,共3页
流动注射2,6-二氯吲哚酚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具有灵敏,快速的特点,检出限为0.5μg/ml,分析速度120样/h,取Vc 40μg/ml时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测定各类样品中Vc含量获得较好的结果。
关键词 维生素C 分光光度法 测定 FIA
下载PDF
顺序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中的抗坏血酸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小娜 王乃芝 范世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79,共4页
基于在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抗坏血酸产生化学发光反应.HCHO的存在能使发光强度增强的原理,建立了顺序注射技术与化学发光分析联用测定痕量抗坏血酸的新方法。对进样顺序、体积、流速和浓度各因素进行了优化,在150μL进样体积下,方... 基于在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抗坏血酸产生化学发光反应.HCHO的存在能使发光强度增强的原理,建立了顺序注射技术与化学发光分析联用测定痕量抗坏血酸的新方法。对进样顺序、体积、流速和浓度各因素进行了优化,在150μL进样体积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9~2.0×10mol/L.检出限(3σ)为5.0×10^-10 mol/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1.0×10^-7mol/L.n=11)。采样频率为80样/h。应用该法测定雏生素C针剂和片剂中的抗坏血酸.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注射 化学发光 抗坏血酸
下载PDF
鲁米诺-溴酸钾体系增敏化学发光法测定抗坏血酸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雄志 王立红 吕晓惠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基于碱性条件下抗坏血酸对KBrO3-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抗坏血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10-8~3.0×10-7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1(n=7),检出限为7.0×10-9mol/L,... 基于碱性条件下抗坏血酸对KBrO3-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抗坏血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10-8~3.0×10-7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1(n=7),检出限为7.0×10-9mol/L,对7.0×10-8mol/L的抗坏血酸进行了平行测定(n=11),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5%。方法可用于水果、VC药片和VC针剂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抗坏血酸 鲁米诺 增敏作用
原文传递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抗坏血酸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罗万芬 曾仁权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研究发现,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在碱性介质条件下,可以氧化抗坏血酸,在荧光素的增敏作用下,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基于此建立了测定痕量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抗坏血酸在0.05~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 研究发现,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在碱性介质条件下,可以氧化抗坏血酸,在荧光素的增敏作用下,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基于此建立了测定痕量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抗坏血酸在0.05~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σ)8.7ng/mL,对0.5μg/mL的抗坏血酸连续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3%.将本方法用于抗坏血酸制剂和片剂含量的分析,并与药典标准方法对照,其结果比较一致,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析 化学发光 抗坏血酸 N-溴代琥珀酰亚胺 荧光素
下载PDF
抗坏血酸在聚甲苯胺蓝膜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流动注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袁军华 陈艳玲 宋琳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91-693,共3页
在玻碳电极上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一层聚甲苯胺蓝膜,该膜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VC)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能够降低其过电位约100mV。将该修饰电极应用于流动注射能大大提高VC的检测灵敏度,其线性范围为2.0×10-7~1.2×10-3m... 在玻碳电极上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一层聚甲苯胺蓝膜,该膜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VC)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能够降低其过电位约100mV。将该修饰电极应用于流动注射能大大提高VC的检测灵敏度,其线性范围为2.0×10-7~1.2×10-3mol·L-1,检出限为4.8×10-8mol·L-1,连续注射检测,其电流信号能够保持稳定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聚甲苯胺蓝 膜修饰电极 玻碳电极 电催化氧化 流动注射 化学修饰电极
下载PDF
流动注射在线柱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玲燕 谢志海 +2 位作者 刘宇 蔡清 王海力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2-75,共4页
建立了流动注射在线反应柱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AA)的方法。在流动注射管路中装载吸附了Fe3+的聚合物树脂作为反应柱,当AA溶液通过反应柱时,将Fe3+还原为Fe2+,Fe2+不被吸附而进入水相与邻菲罗啉络合,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被AA定量还... 建立了流动注射在线反应柱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AA)的方法。在流动注射管路中装载吸附了Fe3+的聚合物树脂作为反应柱,当AA溶液通过反应柱时,将Fe3+还原为Fe2+,Fe2+不被吸附而进入水相与邻菲罗啉络合,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被AA定量还原的Fe2+的量,从而间接测定药品中AA的含量。AA质量浓度在0.5~20.0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28 mg/L,对10.0 mg/L的AA溶液平行测定6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8%。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9.2%~106.6%之间,采样频率为60次/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在线反应柱 分光光度法 抗坏血酸
原文传递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抗坏血酸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银环 吕九如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83,共3页
基于抗坏血酸对鲁米诺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一种测定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由紫外光照射碱性核黄素溶液产生 .抗坏血酸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的抑制值在 0~ 2× 1 0 -6 mol/L... 基于抗坏血酸对鲁米诺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一种测定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由紫外光照射碱性核黄素溶液产生 .抗坏血酸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的抑制值在 0~ 2× 1 0 -6 mol/L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 .对浓度为 6× 1 0 -7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进行 1 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 .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含量测定 药物测定 鲁米诺 发光强度 超氧阴离子自由机
下载PDF
硫氰酸盐-抗坏血酸体系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水中钼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庆霞 苏苓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38,共2页
建立了水中钼的硫氰酸盐-抗坏血酸体系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测定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在0 mg/L^16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19 mg/L,废水样品测定的RSD≤1.6%,加标回收率为96.3%~104%,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分光光度法 硫氰酸盐 抗坏血酸 水质
下载PDF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药物、果蔬中的抗坏血酸 被引量:4
12
作者 樊静 叶青 +1 位作者 叶存玲 冯素玲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192-193,共2页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 抗坏血酸对草酸根加速重铬酸钾- 碘化钾/ 罗丹明6G 这一反应体系具有抑制作用, 建立了动力学抑制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 ~4-00mg/L, 检出限为0-08mg/L. ...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 抗坏血酸对草酸根加速重铬酸钾- 碘化钾/ 罗丹明6G 这一反应体系具有抑制作用, 建立了动力学抑制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 ~4-00mg/L, 检出限为0-08mg/L. 该方法已用于维生素C 药片、维生素C注射液、西红柿、橙子、西芹、西瓜皮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光度法 罗丹明6G 流动注射分析 抗坏血酸
原文传递
固定化酶反应柱联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抗坏血酸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东梅 杨佳 汪敬武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49,153,共4页
基于抗坏血酸对Luminol-HRP-H2O2体系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结合固定化酶技术,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4.0×10^-8 -4.0×10^-4 mol·L^-1,检测限为1.6... 基于抗坏血酸对Luminol-HRP-H2O2体系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结合固定化酶技术,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4.0×10^-8 -4.0×10^-4 mol·L^-1,检测限为1.6×10^-8 mol·L^-1,进样频率为50样/h,对4.0×10^-7 mol·mL^-1抗坏血酸进行10次平行测定,其化学发光强度相对标准偏差为2.4%。该方法用于维生素C片剂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固定化酶 抗坏血酸
下载PDF
MnO2纳米溶胶-抗坏血酸化学发光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虹 杜建修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3-46,共4页
在中性条件下利用Na2S2O3还原KMnO4制备出平均粒径约40 nmMnO2溶胶。研究发现,该溶胶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抗坏血酸产生化学发光。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对影响化学发光反应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 在中性条件下利用Na2S2O3还原KMnO4制备出平均粒径约40 nmMnO2溶胶。研究发现,该溶胶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抗坏血酸产生化学发光。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对影响化学发光反应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测定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2.0×10-6~1.0×10-4g/mL,检出限为4×10-7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1%(1.0×10-5g/mL抗坏血酸溶液,n=11)。该方法已用于片剂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方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纳米溶胶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抗坏血酸
原文传递
KMnO_4-乙二醛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抗坏血酸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书民 樊雪梅 +3 位作者 崔孝炜 张成 杨喆 郑行望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26,共4页
基于维生素C对KMnO4-乙二醛化学发光体系强烈的抑制作用,建立了维生素C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在最佳测试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5×10-13 mol/L,线性范围为1.0×10-12~1.0×10-4 mol/L;对1.0×10-8mol/L的维生素... 基于维生素C对KMnO4-乙二醛化学发光体系强烈的抑制作用,建立了维生素C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在最佳测试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5×10-13 mol/L,线性范围为1.0×10-12~1.0×10-4 mol/L;对1.0×10-8mol/L的维生素C平行测定11次,其RSD为1.7%。该方法可应用于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KMNO4 乙二醛 维生素C
原文传递
药物中抗坏血酸的顺序注射光度法的研究
16
作者 陈旭伟 王乃芝 范世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2-45,共4页
基于抗坏血酸在H2SO4介质中能把Fe3+还原成Fe2+,并与2,2′ 联吡啶生成有色络合物的原理,建立了顺序注射分光光度测定药物中抗坏血酸的方法。实验参数采用单因素法进行优化,优化后Fe3+的浓度为0 005mol L,2,2′ 联吡啶的质量浓度为2 5g L... 基于抗坏血酸在H2SO4介质中能把Fe3+还原成Fe2+,并与2,2′ 联吡啶生成有色络合物的原理,建立了顺序注射分光光度测定药物中抗坏血酸的方法。实验参数采用单因素法进行优化,优化后Fe3+的浓度为0 005mol L,2,2′ 联吡啶的质量浓度为2 5g L,流速为6mL min。在300μL进样体积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18μg mL(3σ),RSD为1.6%(n=11),采样频率为60样 h。一般的赋形剂不产生干扰,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无显著性差异,适合于制药过程中的质量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注射分析 分光光度法 抗坏血酸
下载PDF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注射液含量
17
作者 方洪壮 吴洪斌 +1 位作者 雷力力 何勇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67-68,共2页
本文研究了 PH—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波庋为265nm,pH 选做6.2和2.0。样品回收率为99.94~100.02相对标准差小于0.32%。该法同碘量法比较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抗坏血酸 针剂 维生素C 测定
下载PDF
流动注射分析测定锅炉给水中微量异抗坏血酸
18
作者 张子红 孙爱玲 +2 位作者 刘桂华 刘道杰 柳仁民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1期52-56,共5页
基于导抗坏血酸定量还原Fe3+生成Fe2+的反应,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建立了流动注射测定导抗坏血酸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mg/l.可应用于锅炉给水除氧中异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满意.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 基于导抗坏血酸定量还原Fe3+生成Fe2+的反应,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建立了流动注射测定导抗坏血酸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mg/l.可应用于锅炉给水除氧中异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满意.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8%~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注射分析 异抗坏血酸 锅炉给水测定
下载PDF
高灵敏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抗坏血酸 被引量:11
19
作者 章竹君 秦伟 陈浩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1079-1081,共3页
基于抗坏血酸对Fe2+-Luminol-O2体系化学发光的抑制效应,利用反相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个测定抗坏血酸的高灵敏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法检出限达2×10-10g/mL;抗坏血酸浓度在 1×10-9~1×... 基于抗坏血酸对Fe2+-Luminol-O2体系化学发光的抑制效应,利用反相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个测定抗坏血酸的高灵敏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法检出限达2×10-10g/mL;抗坏血酸浓度在 1×10-9~1× 10-6g/mL范围内与体系化学发光强度减小量呈良好线性相关;相对标准偏差为1.9%(C=5×10-8g/mL,n=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 流动注射分析 化学发光 抗坏血酸
下载PDF
铁(Ⅲ)置换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片剂及针剂中抗坏血酸 被引量:10
20
作者 曾盔 周军 +1 位作者 王锦 丁春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9-551,共3页
基于将测定抗坏血酸的碘滴定(药典)法和铁铵矾滴定法相结合,即先用铁铵矾基准物氧化碘化钾置换出相当量的I2,再在维生素C药物溶液滴定中让相当量的I2定量氧化抗坏血酸。合适的反应条件是:乙酸介质,碘离子过量,室温置暗处置换反应10 min... 基于将测定抗坏血酸的碘滴定(药典)法和铁铵矾滴定法相结合,即先用铁铵矾基准物氧化碘化钾置换出相当量的I2,再在维生素C药物溶液滴定中让相当量的I2定量氧化抗坏血酸。合适的反应条件是:乙酸介质,碘离子过量,室温置暗处置换反应10 min。将该法用于维生素C药物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法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片或针剂 抗坏血酸 硫酸高铁铵 碘量法 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