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二硝基苯甲醚基钝感熔铸含铝炸药的冲击起爆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淑睿 段卓平 +2 位作者 高天雨 欧卓成 黄风雷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95,I0004,共9页
为了探究钝感熔铸含铝炸药的冲击起爆特性,建立化学爆炸加载一维拉格朗日锰铜压阻测试系统,获得了不同加载压力下一典型2,4‑二硝基苯甲醚(DNAN)基钝感熔铸含铝炸药的冲击起爆过程压力成长历史。利用熔铸含铝Duan‑Zhang‑Kim(DZK)细观反... 为了探究钝感熔铸含铝炸药的冲击起爆特性,建立化学爆炸加载一维拉格朗日锰铜压阻测试系统,获得了不同加载压力下一典型2,4‑二硝基苯甲醚(DNAN)基钝感熔铸含铝炸药的冲击起爆过程压力成长历史。利用熔铸含铝Duan‑Zhang‑Kim(DZK)细观反应速率模型,确定了该钝感含铝炸药的反应速率模型参数,并对其冲击起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钝感熔铸含铝炸药的冲击起爆过程中,波阵面附近炸药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均较低,而随着热点点火反应的进行以及化学反应的不断累积,炸药的波后化学反应速率不断增加,并在一段时间后到达峰值。当加载压力越高时,钝感熔铸含铝炸药内部的爆轰成长速率越快。同时,与粒子速度成长历史相比,压力成长历史包含更多的反应速率变化信息,更适用于反应速率模型的验证以及炸药反应流模型参数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感熔铸含铝炸药 2 4‑二硝基苯甲醚(DNAN) 冲击起爆 拉格朗日试验 起爆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点火位置对两相旋转爆震波起爆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明皓 王可 +2 位作者 王致程 焦中天 范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123,共10页
为了揭示两相旋转爆震波在空筒形燃烧室内的建立过程及传播特性,以航空煤油为燃料,富氧空气为氧化剂,在不同氧化剂供给条件下,实验研究了垂直预爆管安装位置(即点火位置)对旋转爆震起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个点火位置上(距喷注端... 为了揭示两相旋转爆震波在空筒形燃烧室内的建立过程及传播特性,以航空煤油为燃料,富氧空气为氧化剂,在不同氧化剂供给条件下,实验研究了垂直预爆管安装位置(即点火位置)对旋转爆震起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个点火位置上(距喷注端面分别为20,40,60和90 mm,相对点火位置分别为0.15,0.30,0.46和0.69)均可触发并实现旋转爆震波的稳定传播,并观察到稳定爆震和不稳定爆震两种模态;旋转爆震波的建立过程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缓燃燃烧阶段、起爆阶段和稳定旋转爆震阶段。其中,缓燃燃烧阶段耗时最长,占爆震波建立时间的60%~80%,是制约RDE快速启动的关键环节;在相对点火位置为0.46处点火时,稳定爆震模态的建立时间最短且对应的工作范围最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震 点火位置 起爆特性 传播模态 空筒形燃烧室
下载PDF
张开度影响的水平裂隙类岩试件破断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曾佳君 张志军 +1 位作者 张栩栩 蒲成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3-532,共10页
为探究张开度影响的水平裂隙岩体破断机理,利用水泥砂浆制备不同张开度水平单裂隙类岩体试件,基于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机对制备的类岩体试件进行单轴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同一预制裂隙长度下,随着裂隙张开度的减小,微裂纹萌生位置由预... 为探究张开度影响的水平裂隙岩体破断机理,利用水泥砂浆制备不同张开度水平单裂隙类岩体试件,基于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机对制备的类岩体试件进行单轴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同一预制裂隙长度下,随着裂隙张开度的减小,微裂纹萌生位置由预制裂隙中部向尖端转移。为验证此现象,基于PFC数值仿真平台的平行黏结接触单元构建了裂隙体数值模型进行分析,在数值计算边界条件与试验测试环境相一致的条件下,得到了与试验测试结果相一致的微裂纹起裂模式与破断特征。为进一步探究水平裂隙岩体微裂纹起裂扩展机制,结合微裂纹起裂扩展过程中数值模型颗粒位移场演化规律,基于裂纹面变形屈服特征,提出了固支梁简化计算力学模型,对不同张开度下水平裂隙岩体出现的微裂纹起裂扩展机制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岩体试件 裂隙张开度 水平裂隙 微裂纹起裂特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锆/聚四氟乙烯活性材料的动态压缩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尉 任会兰 +1 位作者 宁建国 郝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56-62,共7页
采用弹道枪和高温同步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研究了锆/聚四氟乙烯(Zr/PTFE)活性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撞击反应特性和动态力学行为。高速摄影结果显示,Zr/PTFE活性材料撞击钢靶时可以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材料的反应持续时... 采用弹道枪和高温同步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研究了锆/聚四氟乙烯(Zr/PTFE)活性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撞击反应特性和动态力学行为。高速摄影结果显示,Zr/PTFE活性材料撞击钢靶时可以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材料的反应持续时间强烈地依赖于撞击速度。在应变率范围6000~10800 s-1内,活性材料的动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典型弹性-塑性强化的变形特征;材料的屈服强度和强度极限均反映出材料有明显的温度软化效应。扫描电镜结果显示,Zr/PTFE活性材料的主要失效机制是金属颗粒和聚四氟乙烯基体的脱粘以及聚四氟乙烯基体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聚四氟乙烯 活性材料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撞击反应特性 动态压缩
下载PDF
基于特征曲线法的CFRP干涉连接结构损伤萌生及扩展分析
5
作者 卢志军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41-145,共5页
干涉连接是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主要连接方式,然而不恰当的干涉量会导致孔周围区域产生损伤,从而严重影响整个连接结构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分析了干涉连接过程连接板的受力形式,建立了基于干涉量的孔边应力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Y... 干涉连接是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主要连接方式,然而不恰当的干涉量会导致孔周围区域产生损伤,从而严重影响整个连接结构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分析了干涉连接过程连接板的受力形式,建立了基于干涉量的孔边应力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Yamada准则建立了孔边损伤萌生模型,利用特征曲线法界定了材料损伤区域传播的极限位置;其次,针对CFRP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特点,利用ABAQUS软件对干涉连接过程损伤的萌生及扩展进行仿真模拟;最后,对不同孔径不同干涉量条件下的损伤萌生和损伤扩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损伤萌生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连接 损伤区域 萌生 扩展 特征曲线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