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邵慧中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思路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京本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7期100-104,共5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精髓。关于辨证,历代医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主要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性(六淫)辨证、经络辨证等八种传统辨证方法。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涉及免疫...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精髓。关于辨证,历代医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主要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性(六淫)辨证、经络辨证等八种传统辨证方法。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涉及免疫、营养缺乏、感染等因素,但有时也与诊疗欠缺有关。笔者有幸师从著名中医内科专家邵慧中医师,佐诊学习五种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门辨证,其后15年间治疗共13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其治疗口腔溃疡临证辨治思路、遣方用药和疗效观察加以整理和分析,总结邵医师在辨证论治方面的独到经验。邵医师根据辨证分型将复发性口腔溃疡分为五个类型,此文对此五类辨证分型的辨证依据、所选方剂、主要药物和善后中成药进行了详细报道。结果显示:(1)这五类辨证分型涵盖了绝大多数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要点;(2)疗效:根据复发性口腔溃疡诊断及疗效评价试行标准,治愈率显著提高,病程明显缩短;(3)用药平均7~8味,药少力专。基于精确辨证的个体化论治是邵慧中有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独到之处,值得传承和发扬;对于其他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精确辨证施治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慧中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疮 精准辨证 分型 个体化施治 案例 经验传承
下载PDF
数据挖掘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应用现状与智能化趋势 被引量:8
2
作者 陶竹 徐梓铭 +1 位作者 郭艳 李倩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918-1922,1927,共6页
现在,数据挖掘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的趋势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西医学的广泛应用,尤其是AI分析方法在疾病早期诊断与评估、疾病的治疗策略与医疗资源管理这几个方面突出的使用效果,为AI与中医药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尤其在名老中... 现在,数据挖掘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的趋势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西医学的广泛应用,尤其是AI分析方法在疾病早期诊断与评估、疾病的治疗策略与医疗资源管理这几个方面突出的使用效果,为AI与中医药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尤其在名老中医经验的学习与传承方面。近十余年来,名老中医经验学习与传承领域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成果颇多,在梳理常用数据挖掘工具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AI分析方法在西医学的应用,可以对中医药领域数据挖掘的智能化学习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与展望,为继承与发展名老中医经验提供更高效的途径,加快中医现代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中医 名老中医 经验传承 西医 人工智能 综述
下载PDF
名老中医经验数字化传承的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倪敬年 曹天雨 +4 位作者 陈雅静 魏明清 李婷 时晶 田金洲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754-1758,共5页
名老中医经验数字化传承是指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名老中医知识、技能、经验等进行记录、整理、保护、传播、分享和创新,有助于克服传统经验传承方式的低效率问题,实现中医文化传承与发展。数字化传承在可及性、抗佚失性、准确性、创新... 名老中医经验数字化传承是指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名老中医知识、技能、经验等进行记录、整理、保护、传播、分享和创新,有助于克服传统经验传承方式的低效率问题,实现中医文化传承与发展。数字化传承在可及性、抗佚失性、准确性、创新能力、有效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以辅助名老中医经验的数字化保存、分析和发掘,是传统跟师学习传承方式的重要补充。数字化传承通常分为构建中医药知识数据库、构建名老中医经验病案资料库、数据挖掘发现规律、借助机器学习辅助临床决策等步骤。名老中医数字化传承不只是经验信息的利用,也是基于经验的创新和产品化过程,可能成为一种新型中医药诊疗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名老中医经验 经验传承 人工智能 数字化
原文传递
陈瑞雪教授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经验 被引量:6
4
作者 郭利 隋娟 +4 位作者 任梦雪 周琳 陈紫薇 毕红 陈瑞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9期119-122,130,共5页
本文总结陈瑞雪教授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经验。陈教授认为“虚气”和“留滞”是导致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其中“虚气”主要责之肾虚、脾虚,“留滞”包括气滞、痰阻和络瘀。治疗上陈教授主张补肾健脾以... 本文总结陈瑞雪教授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经验。陈教授认为“虚气”和“留滞”是导致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其中“虚气”主要责之肾虚、脾虚,“留滞”包括气滞、痰阻和络瘀。治疗上陈教授主张补肾健脾以调补虚气,疏肝气、化痰湿、散瘀血以通畅留滞,尤其强调益肾培元、活血通络为本病的核心治则,临床运用补肾养血助孕方化裁,根据月经周期分期用药,内服与外敷合治,效果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气留滞 薄型子宫内膜 不孕症 经验传承 补肾养血助孕方
下载PDF
师带徒模式引入生药学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孟华 张英 +1 位作者 周光雄 曹晖 《药学教育》 2018年第3期32-36,共5页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应用。分析生药学原有的教学模式与结构,剖析存在问题,从加强中药鉴定老药工经验的传承着手,将师带徒模式引入高等院校的生药学教学课堂。师带...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应用。分析生药学原有的教学模式与结构,剖析存在问题,从加强中药鉴定老药工经验的传承着手,将师带徒模式引入高等院校的生药学教学课堂。师带徒模式注重言传身教,传承实践技能经验。运用该模式后,学生能熟练掌握传统生药鉴定实践技能,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带徒模式 生药学 经验传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与抑木扶土理论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机与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包一珺 吕文良 +3 位作者 强睿 冯佳琪 姚子昂 张丽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55-58,共4页
肠道微生物通过肠-肝轴参与了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ILD)的发生与发展。吕文良教授将调节肠道菌群与中医抑木扶土理论结合,探讨AILD的病机治疗。吕文良教授指出,脾气虚弱,肝气郁结,肝脾同病是AILD的发病基础,患者... 肠道微生物通过肠-肝轴参与了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ILD)的发生与发展。吕文良教授将调节肠道菌群与中医抑木扶土理论结合,探讨AILD的病机治疗。吕文良教授指出,脾气虚弱,肝气郁结,肝脾同病是AILD的发病基础,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是中医脾气虚弱,脾失健运的病理表现之一。在治疗上应以抑木扶土,实脾理肝,健脾为主作为治疗大法,通过肠-肝轴改善患者肠道微生态,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恢复肝脏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肠道微生态 抑木扶土 吕文良 经验传承
下载PDF
李曰庆从“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论不育 被引量:2
7
作者 代恒恒 王彬 +2 位作者 赵琦 王继升 李海松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61-2663,共3页
男性不育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李曰庆教授从医50余年,对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认为可以从阴阳的功能属性入手,使用“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理论来治疗男性不育症。治疗弱精子症,可生不可杀,用药需性... 男性不育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李曰庆教授从医50余年,对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认为可以从阴阳的功能属性入手,使用“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理论来治疗男性不育症。治疗弱精子症,可生不可杀,用药需性质温而不热,辛而不散;治疗少精子症,可长不可藏,用药需性质凉而不寒,酸而不敛;治疗精液不液化,应辨明寒热,注意阴阳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 经验传承 阴阳 不育 弱精子症 少精子症
原文传递
赵海滨教授基于“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理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经验撷粹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东方 王超 +4 位作者 赵海滨 侯季秋 丁婉丽 史金玉 郜亚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5期129-133,共5页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是常见的双心疾病,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赵海滨教授基于此理论,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的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心阳不足”为致病之本和始动因素,“...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是常见的双心疾病,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赵海滨教授基于此理论,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的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心阳不足”为致病之本和始动因素,“瘀血”“水饮”“郁”为发病之标和关键病理因素。治疗上赵海滨教授主张“温阳益心”以治其本,“祛瘀利水、养心安神”以愈其标,运用苓桂术甘双心方化裁,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慢性心力衰竭 抑郁 经验传承
下载PDF
张超教授运用疏肝健脾法论治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经验浅析
9
作者 李瑞莹 吕娇 +2 位作者 冯少扬 张卓 张超(指导)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0期71-74,共4页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PCD)是胆囊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且发病率逐年升高,西医对此病的疗效不尽如人意,中医药对于本病的治疗优势日益凸显。导师张超教授根据多年从事消化病科研及临床工作经验,溯源晰本、整体辨析可知实则是因“肝之疏...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PCD)是胆囊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且发病率逐年升高,西医对此病的疗效不尽如人意,中医药对于本病的治疗优势日益凸显。导师张超教授根据多年从事消化病科研及临床工作经验,溯源晰本、整体辨析可知实则是因“肝之疏泄太过”而起,病机乃“肝郁乘脾”,张超教授以疏肝健脾法治疗PCD疗效显著,同时能提高PC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心理问题,临床遣方用药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 疏肝健脾 经验传承
下载PDF
基于距离聚类结合伪BIC准则研究中医临床核心处方的筛选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颖 张晓冉 +3 位作者 王俊宏 房祥忠 任昕昕 柏冬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9-187,共9页
目的:该研究基于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采用距离聚类、距离聚类结合伪清零指令(BIC)准则2种方法模拟医生临床诊疗过程,挖掘某一临床医生治疗特定病证的核心处方。方法:该研究认为中医临床处方可分为治疗主证的核心处方和治疗兼证... 目的:该研究基于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采用距离聚类、距离聚类结合伪清零指令(BIC)准则2种方法模拟医生临床诊疗过程,挖掘某一临床医生治疗特定病证的核心处方。方法:该研究认为中医临床处方可分为治疗主证的核心处方和治疗兼证的随证加减用药部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导出治疗特定疾病病历资料,采用距离聚类、距离聚类结合伪BIC准则2种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俊宏教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气阴两虚型103首处方进行研究分析,寻找药味数量与药味使用人群比例两者关系的最优平衡折点,而筛选核心处方。结果:以距离聚类结合伪BIC准则形成的核心处方筛选方法,筛选出由石菖蒲、山楂、枸杞子、醋鸡内金、太子参等15味药组成的test4为核心处方,经中医理论分析和王俊宏教授确认符合中医治疗ADHD的理法方药特点。结论:以距离聚类结合伪BIC准则方法可有效整理、筛选中医临床核心处方,而且相比于目前核心处方筛选方法,具有符合医生临证处方过程的特点,以期该方法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及中药新药开发提供一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处方 核心处方 方法学 经验传承
原文传递
从治法入手探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应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铸烨 付长庚 张京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43-2045,共3页
治法是多种因素集约的合理运用,治法一方面蕴含病证、病因、病机和组方配伍规律的内容,包涵着方-证相关的内在逻辑性;另一方面治法对证、方、药具有提纲挈领和逻辑分类的重要作用。理法方药理论体系是随着临床实践和理论认识的不断加深... 治法是多种因素集约的合理运用,治法一方面蕴含病证、病因、病机和组方配伍规律的内容,包涵着方-证相关的内在逻辑性;另一方面治法对证、方、药具有提纲挈领和逻辑分类的重要作用。理法方药理论体系是随着临床实践和理论认识的不断加深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法方药相一致是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应用研究的前提,病证结合是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应用研究的基础,以治法为切入点进行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应用研究是发展和创新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突破口,基于此进行的理论提炼将是未来中医药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结合 理法方药 经验继承
原文传递
黄春林防治慢性肾脏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思路——一项探索传承名老中医经验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苏国彬 秦新东 +6 位作者 张腊 吴禹池 许苑 温泽淮 卢富华 邹川 刘旭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黄春林教授对慢性肾脏病患者(CKD)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药防治思路,探索传承名老中医经验的定性研究形式。方法:对黄春林教授进行定性访谈,录音并转录,进一步利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归纳,按照国际公认的定性研究报告标... 目的:探讨黄春林教授对慢性肾脏病患者(CKD)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药防治思路,探索传承名老中医经验的定性研究形式。方法:对黄春林教授进行定性访谈,录音并转录,进一步利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归纳,按照国际公认的定性研究报告标准(COREQ)进行报告。结果:CKD患者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时常见外寒内热证以及风水相搏证;由于CKD患者免疫力下降,传统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病的"消、托、补"治法及相关方药可能有利于CKD患者难治性肺炎的治疗。"培土生金"及"清邪于肺门"可为未来制定预防CKD患者呼吸道感染提供方向。结论:定性访谈可作为探索、总结名老中医诊疗经验的传承研究形式之一,但需进一步借助定量研究的方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呼吸道感染 定性研究 中医经验传承 访谈 录音
原文传递
李曰胜自拟息肉丸(散)治疗胃肠息肉 被引量:6
13
作者 汪楠 王垂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4期22-23,共2页
胃肠息肉为寒客肠胃,气血壅塞而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应从解决息肉的存在和纠正人体免疫缺陷两方面着手。李曰胜用白僵蚕、乌梅肉、薏苡仁等量,自拟息肉丸(散),治疗多发性胃肠息肉及预... 胃肠息肉为寒客肠胃,气血壅塞而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应从解决息肉的存在和纠正人体免疫缺陷两方面着手。李曰胜用白僵蚕、乌梅肉、薏苡仁等量,自拟息肉丸(散),治疗多发性胃肠息肉及预防息肉复发,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息肉 自拟息肉丸(散) 李曰胜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下载PDF
研究性学习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继承中的实际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磊 张晓丽 +1 位作者 史小花 赵岩松 《中医教育》 2011年第3期19-21,24,共4页
研究性学习方法是现代高等院校主要提倡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理念,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继承与学习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是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本文就研究性学习的概况及其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习中实际应用的主要模式,以及继承名老中医临... 研究性学习方法是现代高等院校主要提倡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理念,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继承与学习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是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本文就研究性学习的概况及其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习中实际应用的主要模式,以及继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发展情况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充分体现大学生学习的特色,并能为学习和继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名老中医经验继承 学习方法
原文传递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内容与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36
15
作者 胡镜清 路洁 +1 位作者 刘喜明 路志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46-1348,共3页
对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是提高我国卫生健康保障水平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就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讨论,提出名老中医诊疗经验的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研究、名老中医医... 对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是提高我国卫生健康保障水平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就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讨论,提出名老中医诊疗经验的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研究、名老中医医德与治学的研究是其主要研究内容。并指出在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应对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诊疗经验和医德与治学等内容互参学习;从名老中医经验的独特处入手通过差异比较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基于文化背景去理解名老中医的学术渊源及其学术思想发展脉络;注重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隐性知识的显化过程;强化名老中医经验评价、推广与应用的循证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 经验传承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知识图谱的名医经验传承模式探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吕子畔 黄仲羽 +1 位作者 刘凤斌 候政昆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200-4204,共5页
名医经验传承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当前名医经验传承研究的基本现状以及名医学术经验整理与深度传承发展的核心需求,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名医经验传承模式研究构想。利用知识图谱在多维度知识及海量信息网络整合... 名医经验传承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当前名医经验传承研究的基本现状以及名医学术经验整理与深度传承发展的核心需求,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名医经验传承模式研究构想。利用知识图谱在多维度知识及海量信息网络整合方面的优势,从名医学术源流整理,学术思想挖掘及临床经验整理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知识图谱构建和挖掘分析的研究思路。通过多主题、结构化的知识图谱构建,探索名医经验传承系统化、规范化建设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传承 知识图谱 数据挖掘 流派传承 诊疗规律
下载PDF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现状梳理及传承研究——以乌铜走银工艺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皓纯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73-76,共4页
云南乌铜走银,是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工艺传承发展的一个典型。云南乌铜走银工艺早先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传授而传承下来。顺应时代的不断变化,乌铜走银现状仍保留传统,导致产品样式陈旧、产出效率低等现象,为更好地面对不同的挑战和克... 云南乌铜走银,是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工艺传承发展的一个典型。云南乌铜走银工艺早先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传授而传承下来。顺应时代的不断变化,乌铜走银现状仍保留传统,导致产品样式陈旧、产出效率低等现象,为更好地面对不同的挑战和克服更多的困扰,文章以传承的角度进行研究,突破常规,为乌铜走银寻求更好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铜走银现状 传承模式 传承经验 传承困境
下载PDF
中医经验继承方法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海舒 苏静 +4 位作者 段兰英 王体 王蕊 李兵 李宗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8-629,共2页
根据文献梳理结果,关于中医经验继承的方法主要有文献的分析总结、数据库挖掘技术以及少量的视频访谈方法。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信息所与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利用多媒体技术整理名老中医经验的尝试进行整理归纳,同时指出在整理过程中需要... 根据文献梳理结果,关于中医经验继承的方法主要有文献的分析总结、数据库挖掘技术以及少量的视频访谈方法。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信息所与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利用多媒体技术整理名老中医经验的尝试进行整理归纳,同时指出在整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学术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能不辨源流而只讲继承;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经验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 经验传承 研究方法 视频访谈 多媒体技术
下载PDF
张洪义教授治疗白疕验案拾遗 被引量:2
19
作者 边晶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713-714,共2页
阐述张洪义教授治疗白疕的独到经验。张教授在治疗白疕时,不仅重视血分之热,对于严重的患者更加关注其精神情志的变化,治疗时兼以调神,凉血安神并用,使患者身心健康得以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白疕 传承经验 治疗
下载PDF
目标值法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临床研究中的方法学价值和设计要点 被引量:9
20
作者 于明坤 于河 +6 位作者 王迪 胡瑞学 夏如玉 明扬 文玲子 刘建平 费宇彤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41,共6页
名老中医经验是传统医学的重要载体,由于患者寻求名老中医诊治的主观意愿较为强烈,故而研究结果多以病例系列或病例报告的形式报道和推广。目标值法可作为随机对照试验或非随机的同期对照设计无法使用时的替代方法之一,但目标值的选择... 名老中医经验是传统医学的重要载体,由于患者寻求名老中医诊治的主观意愿较为强烈,故而研究结果多以病例系列或病例报告的形式报道和推广。目标值法可作为随机对照试验或非随机的同期对照设计无法使用时的替代方法之一,但目标值的选择及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相结合的方法学设计还存在一定困难。基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临床研究现有研究方法及其面临的挑战,结合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目标值法中病种、结局指标、目标值的选择、样本量计算及统计方法的使用等多个环节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解决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中存在的严格的方法学设计要求与真实世界中诸多实际困难二者之间的矛盾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合理节约研究投入,减少伦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值法 名医经验传承 病例系列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