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DN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1
作者
支琴
郭金超
龚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6期4204-4211,共8页
肉制品主要成分标识的真实性是全球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特别是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掺假和标识问题已引发全球关注。如何对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进行鉴定和标识已成为产品真实性鉴定的热点。基于DNA分子稳定性强的优点,DNA检测技...
肉制品主要成分标识的真实性是全球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特别是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掺假和标识问题已引发全球关注。如何对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进行鉴定和标识已成为产品真实性鉴定的热点。基于DNA分子稳定性强的优点,DNA检测技术被广泛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测诸多领域,体现出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本文重点从动物源性检测的靶序列DNA选择和DNA分析技术研究2个方面,阐述了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定性、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讨论动物源性成分定量分析的可能性,为我国实施动物源性成分量化监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安全
肉制品掺假
动物源性成分
DNA检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牛羊肉中的掺杂肉
被引量:
4
2
作者
于媛媛
曲勤凤
张奕南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5-330,共6页
面对肉制品掺假突发事件频发的现状,对动物源性成分快检方法需求迫切。在等温扩增方法基础上,开展了肉制品掺假鉴定方法研究。以猪、鸡、鸭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为目的序列,采用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5,通过序列比对设计并筛选环...
面对肉制品掺假突发事件频发的现状,对动物源性成分快检方法需求迫切。在等温扩增方法基础上,开展了肉制品掺假鉴定方法研究。以猪、鸡、鸭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为目的序列,采用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5,通过序列比对设计并筛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的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反应体系优化建立猪、鸡、鸭源性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分析方法,对常见9种动物源性成分进行特异性分析,检出限达到0.001 ng/μL,高浓度牛、羊DNA不影响方法检出限。通过分析模板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浓度与反应循环数的关系,建立牛羊肉产品中,阈值为1%的猪、鸡、鸭掺杂成分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分析时间36 min。采用该方法对深加工模拟掺杂肉样本分析结果与现行国家标准方法结果一致。研究可为肉制品原材料、市售生鲜肉及加工肉制品的肉成分快速筛查提供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牛羊肉
掺杂肉
动物源性成分
原文传递
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微流控检测芯片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宇飞
杨柳
王磊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95,共4页
试验以"LAMP+微流控"技术为基础,开发饲料动物源性成分检测芯片。针对牛、羊、猪、鸡的16srRNA靶序列,根据LAMP引物设计软件进行4种肉类LAMP引物设计。在LAMP优化试验、芯片优化测试、特异性验证试验和芯片应用测试中,进行最...
试验以"LAMP+微流控"技术为基础,开发饲料动物源性成分检测芯片。针对牛、羊、猪、鸡的16srRNA靶序列,根据LAMP引物设计软件进行4种肉类LAMP引物设计。在LAMP优化试验、芯片优化测试、特异性验证试验和芯片应用测试中,进行最佳引物筛选测试和特异性测试。结果显示,筛选出的4种肉类最佳引物特异性强,最佳反应温度为65℃。芯片特异性验证试验的归一化荧光曲线显示,试验结果准确、特异性稳定。对饲料市场购买的16份样本中检测出的动物源性成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验证,符合率100%。微流控检测芯片的开发与应用为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提供新方法,为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P技术
微流控技术
动物源性成分
芯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核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19
4
作者
石盼盼
李旭
+1 位作者
吴昊
陈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1-214,共4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肉类为人类的生命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B族维生素等,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品。但在利益的驱动下肉制品行业内掺假事件时有发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并造成了不良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因此加强研究肉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肉类为人类的生命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B族维生素等,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品。但在利益的驱动下肉制品行业内掺假事件时有发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并造成了不良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因此加强研究肉类产品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技术,广泛开展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检验意义重大。本文综合论述了目前已有的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核酸检测技术,并对有应用前景的新技术做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及肉制品
动物源性成分核酸检测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8例植物、动物组分化妆品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宋佳
陈华龙
+4 位作者
冯波
赖焕华
蓝献泉
姜丽君
何绍萍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41-44,共4页
统计分析2018-2022年韶关地区198例由植、动物组分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不良反应病例为调查对象,探讨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198例报告中,患者性别女性(90.40%)明显高于男性(9.60%),年龄主要...
统计分析2018-2022年韶关地区198例由植、动物组分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不良反应病例为调查对象,探讨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198例报告中,患者性别女性(90.40%)明显高于男性(9.60%),年龄主要集中在21岁~40岁(58.59%);不良反应结果判断主要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93.94%);不良反应所涉及的化妆品种类中,普通化妆品剂型主要为霜类(21.21%)、面膜类(16.16%)和乳液(18.69%),特殊用途化妆品类别主要为除臭类(4.55%)、祛斑美白类(3.03%)、染发类(2.02%);报告来源以医疗机构(66.16%)和经营企业(27.27%)为主;实施斑贴实验的患者仅为2例(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不良反应
植、动物组分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DN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1
作者
支琴
郭金超
龚强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管理办公室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6期4204-4211,共8页
基金
淮安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HAS201618)~~
文摘
肉制品主要成分标识的真实性是全球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特别是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掺假和标识问题已引发全球关注。如何对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进行鉴定和标识已成为产品真实性鉴定的热点。基于DNA分子稳定性强的优点,DNA检测技术被广泛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测诸多领域,体现出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本文重点从动物源性检测的靶序列DNA选择和DNA分析技术研究2个方面,阐述了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定性、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讨论动物源性成分定量分析的可能性,为我国实施动物源性成分量化监管提供思路。
关键词
肉制品安全
肉制品掺假
动物源性成分
DNA检测
Keywords
meat
products
safety
meat
products
adulteration
ingredients
of
animal
origin
DNA
testing
分类号
TS251.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牛羊肉中的掺杂肉
被引量:
4
2
作者
于媛媛
曲勤凤
张奕南
机构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出处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5-330,共6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高通量测序用于食品中动物源性成分DNA检测共性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16DZ0501700
文摘
面对肉制品掺假突发事件频发的现状,对动物源性成分快检方法需求迫切。在等温扩增方法基础上,开展了肉制品掺假鉴定方法研究。以猪、鸡、鸭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为目的序列,采用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5,通过序列比对设计并筛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的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反应体系优化建立猪、鸡、鸭源性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分析方法,对常见9种动物源性成分进行特异性分析,检出限达到0.001 ng/μL,高浓度牛、羊DNA不影响方法检出限。通过分析模板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浓度与反应循环数的关系,建立牛羊肉产品中,阈值为1%的猪、鸡、鸭掺杂成分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分析时间36 min。采用该方法对深加工模拟掺杂肉样本分析结果与现行国家标准方法结果一致。研究可为肉制品原材料、市售生鲜肉及加工肉制品的肉成分快速筛查提供解决途径。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牛羊肉
掺杂肉
动物源性成分
Keywords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beef
and
mutton
mix
meat
ingredients
of
animal
origin
分类号
TS251.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微流控检测芯片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宇飞
杨柳
王磊
机构
吉林工商学院粮食学院
出处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95,共4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0201051SF)
吉林工商学院重点实验室项目(项目编号:[2016]第005号)。
文摘
试验以"LAMP+微流控"技术为基础,开发饲料动物源性成分检测芯片。针对牛、羊、猪、鸡的16srRNA靶序列,根据LAMP引物设计软件进行4种肉类LAMP引物设计。在LAMP优化试验、芯片优化测试、特异性验证试验和芯片应用测试中,进行最佳引物筛选测试和特异性测试。结果显示,筛选出的4种肉类最佳引物特异性强,最佳反应温度为65℃。芯片特异性验证试验的归一化荧光曲线显示,试验结果准确、特异性稳定。对饲料市场购买的16份样本中检测出的动物源性成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验证,符合率100%。微流控检测芯片的开发与应用为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提供新方法,为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
LAMP技术
微流控技术
动物源性成分
芯片
Keywords
LAMP
microfluidics
technology
ingredients
of
animal
origin
chip
分类号
S816.17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核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19
4
作者
石盼盼
李旭
吴昊
陈蕾
机构
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1-214,共4页
文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肉类为人类的生命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B族维生素等,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品。但在利益的驱动下肉制品行业内掺假事件时有发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并造成了不良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因此加强研究肉类产品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技术,广泛开展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检验意义重大。本文综合论述了目前已有的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核酸检测技术,并对有应用前景的新技术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肉及肉制品
动物源性成分核酸检测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
Keywords
meat
and
meat
product
ingredients
of
animal
origin
nucleic
acid
detection
technology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
分类号
TS251.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8例植物、动物组分化妆品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宋佳
陈华龙
冯波
赖焕华
蓝献泉
姜丽君
何绍萍
机构
韶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出处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41-44,共4页
基金
广东省化妆品禁用植(动)物组分检验检测技术重点项目(2020ZDB14)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金项目(2021TDB39)
韶关市科技局基金项目(21081044531868)。
文摘
统计分析2018-2022年韶关地区198例由植、动物组分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不良反应病例为调查对象,探讨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198例报告中,患者性别女性(90.40%)明显高于男性(9.60%),年龄主要集中在21岁~40岁(58.59%);不良反应结果判断主要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93.94%);不良反应所涉及的化妆品种类中,普通化妆品剂型主要为霜类(21.21%)、面膜类(16.16%)和乳液(18.69%),特殊用途化妆品类别主要为除臭类(4.55%)、祛斑美白类(3.03%)、染发类(2.02%);报告来源以医疗机构(66.16%)和经营企业(27.27%)为主;实施斑贴实验的患者仅为2例(1.01%)。
关键词
化妆品
不良反应
植、动物组分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Keywords
cosmetics
adverse
reaction
plant-
origin
ingredients
and
animal
-
origin
ingredients
contact
dermatitis
分类号
TQ658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DN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支琴
郭金超
龚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牛羊肉中的掺杂肉
于媛媛
曲勤凤
张奕南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
4
原文传递
3
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微流控检测芯片的研究
陈宇飞
杨柳
王磊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核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石盼盼
李旭
吴昊
陈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198例植物、动物组分化妆品不良反应分析
宋佳
陈华龙
冯波
赖焕华
蓝献泉
姜丽君
何绍萍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