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2013年深圳市流感疫情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秦彦珉 房师松 +4 位作者 梅树江 谢旭 王昕 孔东锋 唐秀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985-988,共4页
目的分析2009-2013年深圳市流感病毒分离情况及流行特点,了解流感病毒优势株的情况,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监测哨点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培养分离流感病毒,经血凝抑制试验鉴定病毒型别,并对病... 目的分析2009-2013年深圳市流感病毒分离情况及流行特点,了解流感病毒优势株的情况,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监测哨点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培养分离流感病毒,经血凝抑制试验鉴定病毒型别,并对病原学结果和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共检测咽拭子标本20 579份,分离出流感病毒2 939株,总检出率为14.28%,其中甲型H1N1亚型969株(32.97%),季节性H1N1亚型140株(4.76%),H3N2亚型939株(31.95%),B-Victoria亚型710株(24.16%),Yamagata亚型181株(6.16%)。5年的优势流行株依次为H3N2亚型、B-Victoria亚型、新甲H1N1型、H3N2亚型和新甲H1N1型。2009年总检出率最高占44.44%,2011年最低占8.98%。2009-2013年共报告896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感PCR检测阳性820起,以新甲型H1N1型和乙型为主,分别占39.76%和39.51%,季节性甲型和乙型混合感染10起占1.22%。结论深圳市流感流行优势毒株在H3N2亚型、B-Victoria亚型、新甲H1N1型之间交替出现,同时存在多种流感病毒交叉流行现象,3月和6月出现流行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新甲型h1n1亚型 h3n2亚型
原文传递
2014年北京市西城(南)区学校集中发热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景異 肖征 +1 位作者 陈瑜 庞晶晶 《职业与健康》 CAS 2015年第17期2396-2398,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南)区学校集中发热疫情的流行特征,探讨疫情控制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学校集中发热疫情报告、流行特点、症状、疫苗接种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疫情发生原因和控制措施效果。结果 2014年11、12月...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南)区学校集中发热疫情的流行特征,探讨疫情控制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学校集中发热疫情报告、流行特点、症状、疫苗接种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疫情发生原因和控制措施效果。结果 2014年11、12月共报告学校集中发热疫情34起,涉及11所学校,均由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疫情呈现内部聚集,81.81%的学校有多个班级出现疫情。发热学生就诊率为45.65%,体温以中、高热为主,70.81%的发热学生符合流感样病例定义,临床表现以咳嗽、咽痛和头痛为主。结论 2014年辖区学校集中发热疫情报告明显高于上一年度,主要是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寄宿制学校和小学是疫情防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集中发热 甲型h3n2亚型流感
原文传递
2002年广东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的分子基础 被引量:8
3
作者 鄢心革 陆家海 +2 位作者 张欣 彭国文 万卓越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02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及抗原性变异情况。方法 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和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用交叉血凝抑制实验对毒株进行抗原性分析;提取病毒RNA,用一步法RT-PCR扩增血凝素基因(H3A),产物纯化后,并将其克隆到pM...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02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及抗原性变异情况。方法 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和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用交叉血凝抑制实验对毒株进行抗原性分析;提取病毒RNA,用一步法RT-PCR扩增血凝素基因(H3A),产物纯化后,并将其克隆到pMD18-T Vector,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2002年1~10月共获得流感病毒246株,其中H3N2亚型210株,占85.4%,H1N1亚型2株,占0.8%,B型34株,占13.8%;2002年流感流行的高峰是6月;抗原性分析显示,2002年广东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A/粤/236/2002和2001年流行株A/粤/448/2001以及目前国内代表株A/闽/151/2001的抗原比分别是5.6和4.0;其HA1区氨基酸序列和国际代表株A/悉尼/5/97同源性为94.2%,有19个氨基酸差异,其中发生在抗原决定族A、B、E上的有6个,受体结合部有3个。结论2002年广东省流感病毒以H3N2亚型为主,其流行的分子基础是基因变异导致抗原性发生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h3n2亚型 流感病毒 流行 分子基础 抗原性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一起院内感染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被引量:7
4
作者 伍忠辉 雷鸣 +7 位作者 罗平 邓志红 胡世雄 曾舸 唐雨新 粟晓玲 袁新健 张陈熙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明确某院内感染流感疫情流行特征及可能的暴发原因,为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订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个案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结合病例临床特征和实验... 目的明确某院内感染流感疫情流行特征及可能的暴发原因,为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订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个案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结合病例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可能的暴发原因。结果此次院内感染疫情共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9人,临床诊断病例8人。发病高峰为5月31日。推算潜伏期最短为1 d,最长4 d,平均为2.6 d;一楼住院病人和护士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5);护士是否在1楼上班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60,95%CI:1.48~29.36);采集10例患者标本进行RT-PCR检测,9例均为H3N2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所有护士无流感疫苗免疫接种史;通过对病例的隔离治疗,所有病例病情稳定或痊愈,且在最长潜伏期内无新发病例出现。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医院内由新入院患者作为传染源,在护士和其他住院患者间经飞沫传播的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护士可能是导致此次流感疫情暴发的主要传播者之一;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应加强流感疫苗的接种,以增强免疫力或减轻流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3n2 流行病学调查 院内感染
原文传递
深圳市2007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基因特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周丽 程小雯 +1 位作者 吕星 吴春利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900-902,908,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2007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及血凝素基因特性。方法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和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收获病毒后提取病毒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送大连宝生物公司纯化... 目的了解深圳市2007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及血凝素基因特性。方法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和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收获病毒后提取病毒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送大连宝生物公司纯化及测序。测序结果用Simmonic软件和Mega3.1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H3N2亚型流感毒株为深圳市2007年流感流行的优势株,与2006年的深圳株比较未发生明显变异,但与2007年的疫苗株相比,有多个位点的氨基酸发生了替换,造成了其间的抗原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论深圳市2007年H3N2亚型流行株,并未形成一个新的变种。推测是由于与疫苗株之间的抗原性的变异导致了2007年深圳市H3N2亚型流感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2亚型流感病毒 变异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广州市2019年H3N2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曹蓝 吴迪 +7 位作者 陈艺韵 曾庆 夏丹 刘艳慧 陆剑云 李魁彪 狄飚 张周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1-897,共7页
目的:对广州市2019年不同来源的H3N2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分析H3N2流感病毒的进化变异特点。方法:对广州市2019年门诊监测、暴发疫情、住院重症病例等不同标本来源的H3N2流感病毒进行分离并对其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进行测序... 目的:对广州市2019年不同来源的H3N2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分析H3N2流感病毒的进化变异特点。方法:对广州市2019年门诊监测、暴发疫情、住院重症病例等不同标本来源的H3N2流感病毒进行分离并对其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进行测序,运用DNA Star 7.1、Mega 6.0软件分析病毒的变异和进化特点。结果:2019年广州市H3N2流感表现为流行期Ⅰ(2019年1-8月)和流行期Ⅱ(2019年11-12月)2个流行高峰。男性和女性的H3N2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3.46%(703/5221)和11.50%(510/4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P=0.00)。10~20岁年龄组H3N2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25.18%,665/2641),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测序发现,不同标本来源的毒株高度同源,亲缘关系相近,属于3C.2a.1分支。根据流行时间和进化特点,进一步划分为Group 1~3共3个小进化分支,Group 1分支流行于流行期Ⅰ、Group 3分支流行于流行期Ⅱ,Group 2分支为2个流行期过度的进化分支,流行期Ⅱ的病毒由流行期Ⅰ的病毒进化而来,且不同分支存在基因重组的现象。在疫苗选择压力下,Group 1~3分支逐渐出现HA抗原位点突变,导致新的抗原漂移。HA抗原位点变异主要发生A和B区,Group 1分支和Group 3分支受体结合位点变异发生在前壁和后壁,Group 2~3分支在HA抗原位点A区缺失2个糖基化位点。结论:2019年广州市H3N2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包括位点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疫苗免疫压力下H3N2流感病毒发生快速的进化变异,抗原位点变异逐渐累积,进而出现新的抗原漂移。应对H3N2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特点进行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h3n2型 抗原变异 基因重组
原文传递
2014年邢台市流感监测结果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志 董江华 《职业与健康》 CAS 2015年第17期2428-2430,共3页
目的对邢台市2014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规律,为以后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哨点医院对流感样病例(ILI)进行监测,并按要求采集ILI咽拭子标本运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 目的对邢台市2014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规律,为以后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哨点医院对流感样病例(ILI)进行监测,并按要求采集ILI咽拭子标本运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实验室在24 h内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并完成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结果 2014年邢台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病例120 122例,ILI 2 565例。病例以25岁~年龄组为主(35.32%),60岁~年龄组最少(7.72%),其中0岁~和25岁~年龄组所占比例较大。2014年共检测ILI标本1 336份,核酸阳性328份,阳性率24.55%。其中B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5份,A型H3N2阳性175份,新A型H1N1阳性77份,B型和新A型H1N1混合阳性1份。5岁~年龄组核酸阳性率最高。结论邢台市2014年流感均为散发,无流感疫情暴发。2014年邢台市流行的流感病毒有新A型H1N1、A型H3N2、B型,其中以A型H3N2流感流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原学 甲型h3n2流感 荧光定量PCR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江苏省南通市一起小学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魏叶 朱平 +2 位作者 袁建明 苏婧 季霄雷 《医学动物防制》 2018年第5期484-486,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某小学发生一起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总结学校流感防控经验。方法对某小学流感暴发的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10例新发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6年11月17日... 目的调查分析某小学发生一起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总结学校流感防控经验。方法对某小学流感暴发的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10例新发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6年11月17日~12月10日某小学累计报告44例流感样病例,包括一、二年级42名学生和2名教师,发病呈现两个高峰,发病时间(22 d)超过一个最长潜伏期(7 d),一、二年级罹患率为2.78%,未波及其余年级。共采集10份新发病例咽拭子标本,经检测7份甲型H3N2阳性,阳性率70.00%。结论确定本次疫情为一起季节性甲型H3N2流感暴发疫情。学校要严格执行晨检和因病缺课监测制度,加强病例隔离诊治,加强教室消毒和通风,采取健康教育等各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甲型h3n2流感 暴发
原文传递
我国2014-2019年季节性A(H3N2)流感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韩雅俊 杨静 +4 位作者 曾晓旭 杨佳璎 何广学 王大燕 陈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7-941,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季节性A(H3N2)[A(H3N2)]亚型流感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14-2019年A(H3N2)流感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分析和绘制折线图描述流行趋势,采用ArcGIS 10.7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 目的分析我国季节性A(H3N2)[A(H3N2)]亚型流感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14-2019年A(H3N2)流感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分析和绘制折线图描述流行趋势,采用ArcGIS 10.7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10.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2014年3月31日至2019年3月31日共检测2603209例流感样病例标本,A(H3N2)流感检测阳性率为5.96%(155259/2603209)。每个监测年度A(H3N2)流感阳性率在南、北方省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H3N2)流感在北方省份冬季高发,在南方省份夏季或冬季高发。2014-2015年和2016-2017年A(H3N2)流感在31个省份存在空间聚集性。2014-2015年高-高聚集区分布在8个省份(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2016-2017年高-高聚集区分布在5个省份(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和上海市)。2014-2019年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山东省及其周边12个省份为一类聚集区(RR=3.59,LLR=9875.74,P<0.001)。结论我国2014-2019年A(H3N2)流感具有在北方省份冬季流行、南方省份夏季或冬季流行的季节性分布特征且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3n2)流感 季节性 聚集性 时空扫描
原文传递
2022—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征分析
10
作者 张冲 邹林 +5 位作者 佟玲 刘肖 杨丽丽 高翔 王芳 张猛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4期221-227,共7页
目的分析2022—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流感病原学监测中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特性,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通州区2022—2023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选取不同时间分离到的34株甲型H3N2亚... 目的分析2022—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流感病原学监测中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特性,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通州区2022—2023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选取不同时间分离到的34株甲型H3N2亚型流感毒株,进行HA基因扩增和测序,应用MEGA11进行HA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HA基因遗传进化树,在线预测N-糖基化位点,分析其基因变异和进化特征。结果2022—2023年共检测流感病原学监测样本3660件,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1.50%,其中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占比为57.81%。发热疫情样本共计4855件,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54.25%,其中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占比为61.50%。34株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序列与疫苗株A/Darwin/9/2021相比,核苷酸相似度为97.00%~98.50%,氨基酸相似度为97.40%~98.10%。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22—2023均分布在3c.2a1b.2a分支,2022年8—11月分离的14株毒株分布在1a.1亚分支,2023年2—3月分离的20株毒株则分布在2a.3a.1亚分支。与疫苗株相比,2022—2023年的34株毒株在4个抗原决定簇上(B、C、D和E)发生了多位点氨基酸变异,且在186和225位点上均发生了替换。2022年的14株毒株,增加了158NYTY位点,存在13个潜在糖基化位点,2023年的20株分离株122NESF糖基化位点丢失,共有12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存在。结论2022—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人群中流行的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分布在2个进化分支上,2023年3C.2a1b.2a.2a.3a.1分支取代了2022年3C.2a1b.2a.1a.1分支,成为流行株。及时分析流感病毒基因特性和进化趋势,对流感的防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 基因特征
下载PDF
宜昌市某戒毒所一起甲型H3N2季节性流感暴发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蕾 张皓 +4 位作者 曹亚军 潘会明 马静 杨忠诚 刘莉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分析宜昌市某戒毒所内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流感及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可借鉴的措施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宜昌市某戒毒所内一起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并采集患者相应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 目的分析宜昌市某戒毒所内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流感及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可借鉴的措施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宜昌市某戒毒所内一起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并采集患者相应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 2014年7月16日—23日,宜昌市某戒毒所内出现流感暴发疫情,累计65人发病,无死亡病例。疫情波及2名干警和该戒毒所内仅有的两个戒毒大队。对发病人员采集的鼻咽拭子样本经过PCR核酸检测,检出甲型H3N2季节性流感病毒。此起疫情可判断为由甲型H3N2季节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结论该疫情是本市当年夏季监测到的首起流感暴发疫情,暴发的原因主要因戒毒所内人员基础健康状况较差、人员密集且未采取针对性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所致。通过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综合防控措施,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3n2流感 暴发 戒毒所
原文传递
2009~2014年河北邢台市A型H3N2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江华 孙伟明 +4 位作者 闫英民 庞俊华 苏铭 陈风阳 杨度华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5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2009~2014年邢台市A型H3N2流感病毒流行情况,为科学预防和控制流感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6月~2014年5月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型H3N2流感病毒核酸,以每年6月至次年5月为监测周期... 目的:分析2009~2014年邢台市A型H3N2流感病毒流行情况,为科学预防和控制流感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6月~2014年5月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型H3N2流感病毒核酸,以每年6月至次年5月为监测周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五个监测周期采集ILI咽拭子标本分别为1391、514、643、628和1185份,阳性率分别为6.25%(86/1391)、7.60%(40/514)、0.31%(2/643)、7.32%(46/628)和1.19%(14/1185),不同监测周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28 P〈0.01)。高峰期主要出现在1、3和9月,每年4~8月未检测到阳性病例。不同年龄组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5,P〈0.01),5~岁年龄组阳性率(7.94%)最高。结论2009~2014年邢台市A型H3N2流感每年均有流行,流行期为当年的9月至次年的3月,高峰期出现在当年的9月至次年的1月。因此为更好防控流感,及时掌握流行趋势,仍需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3n2 流行性感冒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2018-2019北京市门头沟区甲型H3N2流感疫情病毒HA基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川 刘海涛 +1 位作者 宋景红 张博文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42-148,共7页
目的分析2018-2019北京市门头沟区流感疫情中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HA基因特性,了解其与WHO推荐的疫苗株和同时期北京其他地区的毒株匹配情况。方法选取门头沟区2018-11/2019-01多起流感疫情中的13株甲型H3N2流感病毒,进行HA基因扩增和测序... 目的分析2018-2019北京市门头沟区流感疫情中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HA基因特性,了解其与WHO推荐的疫苗株和同时期北京其他地区的毒株匹配情况。方法选取门头沟区2018-11/2019-01多起流感疫情中的13株甲型H3N2流感病毒,进行HA基因扩增和测序,并从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库(GISAID)上下载北京其他地区同时间段H3N2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运用MEGA-X软件分析HA的分子特征,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2018-11/2019-01北京市门头沟区和北京市其他地区的数据显示,H3N2流行株以3C.2a.1b和3C.3a两个亚分支为主。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3C.2a.1b亚分支同WHO2018-2019推荐疫苗株3C.2a.1进化距离比较近,但与3C.3a进化距离较远。分子特征显示,没有发现氨基酸序列的丢失与插入。在抗原决定簇区域,3C.2a.1b亚分支和3C.2a.1比对有3处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3C.3a亚分支和3C.2a.1比对有10处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结论引起流感疫情的毒株3C.2a.1b与2018-2019 WHO推荐疫苗株匹配,3C.3a与2019-2020WHO推荐疫苗株匹配。应加强开展流感分子生物学监测力度。分析病毒基因特性和构建进化树,对流感的防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3n2流感病毒 血凝素 分子特征 进化树 亚分支
原文传递
2008年深圳市甲3亚型流感病毒基因特异性分析
14
作者 肖丽霞 刘涛 吴春利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055-1057,1080,共4页
目的了解2008年深圳市H3N2亚型流感流行及病毒变异情况。方法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和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收获病毒后提取病毒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送大连宝生物公司纯化及测序,测序... 目的了解2008年深圳市H3N2亚型流感流行及病毒变异情况。方法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和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收获病毒后提取病毒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送大连宝生物公司纯化及测序,测序结果用SIMMONIC软件和MEGA3.1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深圳2008年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与深圳2007年流行的差异不大,而与同期疫苗毒株A/Wisconsin/67/2005比较有一定的差异,B抗原决定簇上有1个位点发生替换,158位R替换了K;1个糖基化位点增加,在122位氨基酸由D变成了N;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009年流感疫苗毒株比较差异不大。结论深圳市2008年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并未形成新的变种,其漂移趋势与世界H3N2亚型流感漂移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2亚型流感病毒 变异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H3N2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及其对293T细胞增殖的影响
15
作者 迟莹 卞倩 +3 位作者 李燕 张文帅 温恬 焦永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构建甲型H3N2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al-1,NS1)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其编码蛋白;探讨NS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从江苏省甲型H3N2流感病毒毒株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NS1全长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 Simple Vecto... 目的:构建甲型H3N2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al-1,NS1)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其编码蛋白;探讨NS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从江苏省甲型H3N2流感病毒毒株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NS1全长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 Simple Vector中构建pMD18-T/NS1质粒,双酶切pMD18-T/NS1与pXJ40-HA后,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XJ40-HA-NS1,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质粒转染到293T细胞中,通过免疫印迹法鉴定NS1蛋白的表达。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法检测NS1转染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经双酶切、测序鉴定证实NS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免疫印迹法证实NS1蛋白的表达。MTT法证实转染NS1质粒后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克隆了NS1全长基因,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并初步验证了NS1蛋白过表达后能抑制细胞的增殖,该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后期建立稳定表达NS1的细胞模型和NS1蛋白对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2流感病毒 非结构蛋白-1基因 克隆 真核表达 细胞增殖
下载PDF
2011-2012年度中国H3N2亚型流感病毒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黄维娟 成艳辉 +12 位作者 李希妍 赵翔 郭俊峰 王钊 谭敏菊 李明 隋竑弢 隗合江 陈瑶瑶 肖宁 蓝雨 王大燕 舒跃龙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8-264,共7页
为了解2011~2012年监测年度我国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和变异特点,本文对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流感监测年度中国大陆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毒株进行了抗原性和基因特性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大陆H3N2亚型流感病毒活动水平较低,2... 为了解2011~2012年监测年度我国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和变异特点,本文对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流感监测年度中国大陆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毒株进行了抗原性和基因特性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大陆H3N2亚型流感病毒活动水平较低,2012年1月以来活动水平逐渐升高并于3月初成为流行优势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中大部分毒株与疫苗株A/PER/16/09(87.2%)和国内代表株A/FJ/196/09(76.0%)抗原性类似,但2012年以来低反应株比例有升高趋势,基因特性分析大部分低反应株主要集中在Vic/208分支上,HA晶体结构分析发现与疫苗株相比,近期毒株在抗原决定簇A区、B区和C区均发生了氨基酸位点突变,而且在HA的45位,NA的367位各增加了一个糖基化位点。总之,虽然在此流感监测年度中我国大陆流行的大多数H3N2亚型流感病毒与疫苗株和国内代表株类似,但是随着低反应株的逐步流行,需要及时监测疫苗的保护效果并及时更换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2亚型流感病毒 抗原性分析 基因特性分析
原文传递
甲3(H3N2)亚型流感病毒相变异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郭元吉 董婕 +2 位作者 王敏 张烨 郭俊峰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弄清甲3(H3N2)亚型流感病毒相变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病毒粒RNA经逆转录合成c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纯化,采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35株甲3(H3N2)亚型流感病... 目的弄清甲3(H3N2)亚型流感病毒相变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病毒粒RNA经逆转录合成c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纯化,采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35株甲3(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HA1区基因长度均为984个核苷酸,它们间无发生任何核苷酸丢失或插入并发现HA1蛋白分子上氨基酸序列多变点主要在HA蛋白的顶部,尤其抗原决定簇B区和受体结合部位(RBS),这进一步证实了,HA蛋白分子上氨基酸替换主要是人群免疫压力所造成。同时还发现了半胱氨酸和脯氨酸具有高保守性及糖基化位点主要集中在HA1区的N和C端,尤其N端。糖基化位点如此分布在病毒基因进化和流行病学上意义至今不清楚。结论H3N2亚型病毒“O”相毒株的出现与其蛋白分子上第226位氨基酸发生替换密切相关并推测“O”相毒株HA蛋白三维结构与“D”相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核苷酸序列 相变 h3n2
原文传递
2017—2018年广州市H3N2流感病毒流行及血凝素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曹蓝 鲁恩洁 +4 位作者 陈艺韵 马钰 李魁彪 陆剑云 狄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99-904,921,共7页
目的对广州市H3N2流感病毒进行基因变异和进化分析,为H3N2流感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17年1月-2018年9月流感监测标本进行H3N2病毒检测和分离,并对HA基因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变异和进化特点。结果所监测... 目的对广州市H3N2流感病毒进行基因变异和进化分析,为H3N2流感科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17年1月-2018年9月流感监测标本进行H3N2病毒检测和分离,并对HA基因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变异和进化特点。结果所监测的8 535份标本中,检出H3N2流感阳性标本386份,阳性率为4.52%。对其中16株分离株H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同年度疫苗推荐株A/Hong Kong/4801/2014相比,2017年广州H3N2病毒A 区抗原位点变异频率较高,多发生于140位、144位和150位,其中有7株病毒发生新抗原漂移,变异毒株占比43.75%。受体结合位点变异主要发生在前壁,位于T131K位和T135K(N)位。糖基化位点变异同样多发生于A区抗原位点和受体结合位点前壁。2017年广州H3N2流感病毒均位于3C.2a分支,但分支内又进一步进化形成3个不同的小流行分支,包括3C.2a1分支,以及与2016年北京、2017年美国分离株亲缘相近的另外两个小分支。结论 2017年广州H3N2流感病毒HA蛋白重要氨基酸位点的变异表现遗传多态性,特别是在抗原性上可能发生了较大变异。在基因进化上表现为多样性和复杂性,呈现多分支进化特点。因此有必要密切监测流行毒株的进化趋势,以期及时对疫苗株的匹配性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2流感病毒 血凝素 基因变异 基因进化
下载PDF
济宁市2017-2020年流感流行季甲型H3N2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韩淑琪 王胜男 +2 位作者 王玉宁 江亚娟 焦伯延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目的了解济宁市甲型H3N2流感病毒流行株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特征。方法于2017-2020年流感流行季在济宁市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流感聚集疫情中选取流感样疾病(ILI)病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获得的19株甲型H3N2流感病毒,分析HA和N... 目的了解济宁市甲型H3N2流感病毒流行株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特征。方法于2017-2020年流感流行季在济宁市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流感聚集疫情中选取流感样疾病(ILI)病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获得的19株甲型H3N2流感病毒,分析HA和NA基因序列同源性、HA基因进化特征、HA和NA基因位点的氨基酸差异。结果济宁市2017-2020年流感流行季ILI病例中甲型H3N2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为4.77%(218/4575),检测阳性数占流感病毒检测总阳性数的25.89%(218/842)。19株甲型H3N2流感病毒之间HA和NA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7%-100%和98.6%-99.5%,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9和0.008。HA基因进化树显示,19株分离株均属3C.2a1b分支,与疫苗代表株A/Kansas/14/2017的亲缘性较远。与该疫苗代表株相比,分离株HA的33个位点存在氨基酸差异,包括10个抗原表位位点、4个受体结合位点、3个糖基化位点、1个潜在类泛素蛋白修饰分子化修饰位点和1个潜在泛素化修饰位点;NA的27个位点存在氨基酸差异,但NA的酶活性催化位点、耐药位点和糖基化位点均无氨基酸差异。结论济宁市2017-2020年流感流行季甲型H3N2流感病毒可能发生了抗原漂移;需加强甲型H3N2流感监测,为疫苗株筛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3n2流感病毒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抗原漂移 基因特征
原文传递
岭南甲型H3N2流感病毒感染病例中医证候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际强 云芯芯 +2 位作者 张忠德 胡聪 刘云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0-471,共2页
目的:旨在探讨岭南地区甲型H3N2流感病毒感染病例中医证候分型,为中医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病源学诊断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感染病例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资料,并将所有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提炼出其基本证候,参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目的:旨在探讨岭南地区甲型H3N2流感病毒感染病例中医证候分型,为中医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病源学诊断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感染病例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资料,并将所有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提炼出其基本证候,参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赋予适当证型名称,分析其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岭南地区221例甲型H3N2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经聚类分析,其中医证型分别是:外感风寒化热挟湿证42例,外感风热挟湿证92例,外感风热证87例。结论:岭南地区H3N2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多兼挟湿邪为患,与岭南多湿的特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3n2流感病毒感染 中医证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