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FLOW在地下水流模拟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68
1
作者 贺国平 邵景力 +1 位作者 崔亚莉 张德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6-361,共6页
介绍了基于有限元原理的 FEFLOW软件 ,它的应用领域覆盖了水量、水质与温度的模拟 ,软件提供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接口 ,能自动产生空间有限单元网格。FEFLOW程序包中配备了快速精确的数值算法来控制和优化求解过程 ,结果输出具有先进的图... 介绍了基于有限元原理的 FEFLOW软件 ,它的应用领域覆盖了水量、水质与温度的模拟 ,软件提供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接口 ,能自动产生空间有限单元网格。FEFLOW程序包中配备了快速精确的数值算法来控制和优化求解过程 ,结果输出具有先进的图形视觉化效果 ,并能很好地处理相关的水文地质条件。举例说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原理 水文地质条件 影响带 模拟模型 地下水流
下载PDF
双巷布置工作面留巷塑性区演化规律及稳定控制 被引量:51
2
作者 刘洪涛 吴祥业 +2 位作者 镐振 赵希栋 郭晓菲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9-697,共9页
为了揭示双巷布置工作面留巷塑性区演化特征,以石圪台矿为研究背景,应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针对主应力大小、角度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展开研究,获取了留巷主应力变化规律、塑性区扩展特征,阐明了留巷发生非对称变形的原因。结果表明:1... 为了揭示双巷布置工作面留巷塑性区演化特征,以石圪台矿为研究背景,应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针对主应力大小、角度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展开研究,获取了留巷主应力变化规律、塑性区扩展特征,阐明了留巷发生非对称变形的原因。结果表明:1)得出了留巷轴向主应力分布特征,并沿走向将其划分为7个阶段,主应力特征曲线左右大致对称,中部高且平缓、左右两侧较低但变化幅度大,其中主应力大小及角度急剧变化过程位于滞后影响阶段;2)主应力大小与塑性区扩展范围正相关,主应力角度决定了塑性区扩展方位,二者共同作用下塑性区产生非对称扩展,从而引起留巷围岩非对称变形;3)得出了石圪台矿31203工作面留巷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确定了隐患部位,提出了留巷非对称补强支护方案,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巷布置 采动影响 塑性区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消除矿井瓦斯抽采空白带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刘军 王兆丰 +1 位作者 李学臣 康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9-61,87,共4页
为了解决煤矿瓦斯抽采过程中,抽采钻孔有效影响范围随时间不断变化,煤与瓦斯突出效果检验指标经常超限等问题,研究了抽采时间、钻孔间距和瓦斯抽采有效影响半径的关系,发现延长抽采时间和缩短抽采钻孔布置间距等2种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抽... 为了解决煤矿瓦斯抽采过程中,抽采钻孔有效影响范围随时间不断变化,煤与瓦斯突出效果检验指标经常超限等问题,研究了抽采时间、钻孔间距和瓦斯抽采有效影响半径的关系,发现延长抽采时间和缩短抽采钻孔布置间距等2种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抽采区域的突出危险性,但是延长抽采时间可能会造成采、掘、抽失衡。因此,针对九里山煤矿的煤层赋存条件,在突出煤层中加密了抽采钻孔布置,将抽采钻孔布置间距由传统的2倍抽采有效影响半径缩短为槡2倍,结果表明:缩短抽采钻孔布置间距可有效消除抽采空白带,降低效检指标超标率,预防和消除在掘进过程中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提高巷道掘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矿井 瓦斯抽采 钻孔布置 抽采时间 有效影响半径 空白带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南段肥东群石榴角闪岩变质P-T演化史对其构造属性的制约 被引量:21
4
作者 石永红 朱光 王道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335-3345,共11页
通过对张八岭隆起南端肥东群中磁铁石榴铁闪石岩的岩相学、矿物成分分析和热力学评价,并结合野外地质填图和共生围岩分析表明,该岩石经历了5期变质作用,展现了顺时针的P-T演化特征,早期阶段表现为近等压升温,晚期阶段为降温降压的过程,... 通过对张八岭隆起南端肥东群中磁铁石榴铁闪石岩的岩相学、矿物成分分析和热力学评价,并结合野外地质填图和共生围岩分析表明,该岩石经历了5期变质作用,展现了顺时针的P-T演化特征,早期阶段表现为近等压升温,晚期阶段为降温降压的过程,其峰期变质平均P-T条件为:524℃和0.49GPa。结合地质背景和郯庐断裂带的演化特征分析,早期过程可能反映的扬子基底所经历的区域变质过程,晚期过程可能是由于郯庐断裂的后期抬升分量所致,不具有造山带的P-T演化特征。对比前人对宿松群的变质演化历史的研究,肥东群和宿松群峰期变质压力差可达0.8GPa,表明两者属于不同变质级别的块体。因而,肥东群和宿松群不能作为被郯庐断裂左行错开的标志层。由此表明,张八岭隆起南段所出露的肥东群变质杂岩,属于扬子板块上的变质基底,郯庐断裂带活动中将其剥露地表,并没有经历过大别造山带的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张八岭隆起 肥东 石榴角闪岩 峰期变质 演化史 构造属性 influence fault zone 演化特征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nalysis late stage 宿松群 belong to 过程 变质作用 southern TERRAIN peak PRESSURE
下载PDF
重复采动巷道塑性区调控原理与稳定控制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祥业 王婧雅 +2 位作者 陈世江 张玉江 卜庆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5-217,共13页
为研究双巷布置工作面留巷受重复采动影响围岩的变形破坏规律及稳定控制问题,综合运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等方法,研究双巷间距对重复采动下留巷围岩塑性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偏应力的影响规律,揭示二次采动对留巷塑性区的诱导扩... 为研究双巷布置工作面留巷受重复采动影响围岩的变形破坏规律及稳定控制问题,综合运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等方法,研究双巷间距对重复采动下留巷围岩塑性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偏应力的影响规律,揭示二次采动对留巷塑性区的诱导扩展机制,提出围岩塑性区二次扩展抑制方法。结果表明:重复采动巷道围岩塑性区在巷道轴向上均可划分为6个区域,整体表现为双巷间距越大,则塑性区破坏深度越小的特征,且其形态由非对称分布向对称分布状态转化,双巷距离增加造成的应力旋转程度和偏应力峰值低是主要原因。一次采动滞后影响稳定区维护距离及周期最长,且为二次采动塑性区叠加扩展的基础,是重复采动巷道围岩稳定的关键控制区域。据此提出通过调整巷道空间位置,达到改善应力环境、调整巷道围岩破坏状态的目的,并建立了分区补强支护相结合的调控方法和控制技术体系。现场实测结果表明,该技术体系能够达到巷道安全稳定目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采动影响 保留巷道 塑性区 围岩控制
下载PDF
采动影响下特厚煤层巷道围岩支护技术 被引量:11
6
作者 吕坤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12,共8页
针对酸刺沟煤矿特厚煤层巷道受2次采动影响后围岩支护困难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采动影响下特厚煤层巷道围岩破坏规律,提出了采动影响下特厚煤层巷道围岩分次支护技术,并进行了工程实践。结果表明... 针对酸刺沟煤矿特厚煤层巷道受2次采动影响后围岩支护困难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采动影响下特厚煤层巷道围岩破坏规律,提出了采动影响下特厚煤层巷道围岩分次支护技术,并进行了工程实践。结果表明:一次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呈“增大-平稳”趋势,主要表现为滞后影响,工作面后方300 m外,塑性区保持不变,二次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呈“减小-平稳”趋势,工作面30 m范围内影响较大,随后逐渐趋于稳定,试验巷道围岩能够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采动影响 塑性区 破坏机理 巷道支护
下载PDF
采空区侧保留巷道围岩破坏分析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凯文 高运增 +1 位作者 代双成 邢旭东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31,共5页
针对王家塔煤矿3s101工作面采空区侧保留巷道受采动影响导致围岩破坏变形的问题,采用现场监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采动影响下保留巷道的围岩变形破坏特征、采动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围岩塑性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王家塔煤矿3s101工作面采空区侧保留巷道受采动影响导致围岩破坏变形的问题,采用现场监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采动影响下保留巷道的围岩变形破坏特征、采动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围岩塑性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工作面采动影响,保留巷道位移变化主要在工作面后方顶底板,最大顶底板移近量达310 mm;巷道围岩主应力、主应力比值、最大主应力与z轴夹角的变化值在工作面后方175 m左右达到最大,最大主应力达到16 MPa,主应力比值达到2.32,最大主应力与z轴的夹角偏转至20°左右;受采动应力的影响,巷道围岩塑性破坏区也主要发生在工作面后方,塑性破坏范围在工作面后方175 m左右达到最大,顶板最大破坏深度达7.5 m。针对性地提出了“锚索+钢带”加强支护顶板的补强治理方案,保证了巷道围岩稳定,回采期间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影响 保留巷道 应力分布 塑性区 补强支护
下载PDF
基坑降水开挖对邻近铁路高架桥的影响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项宝 王志杰 +2 位作者 范文昊 蔡李斌 徐海岩 《工程勘察》 2023年第5期14-21,34,共9页
以国内首例下穿城际铁路结构的基坑工程——深圳轨道交通12号线和平站为依托,建立了基坑近接铁路高架桥降水开挖有限元模型,对邻近高架桥进行近接影响区研究,以期对地铁车站基坑施工过程中邻近桥梁的状态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发现:在仅考... 以国内首例下穿城际铁路结构的基坑工程——深圳轨道交通12号线和平站为依托,建立了基坑近接铁路高架桥降水开挖有限元模型,对邻近高架桥进行近接影响区研究,以期对地铁车站基坑施工过程中邻近桥梁的状态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发现:在仅考虑基坑降水开挖时,桥梁墩顶水平位移比竖向位移更容易超限,当桥坑间距为0.341~3.029倍基坑开挖总深度时墩顶位移会超过极限值,当桥坑间距大于3.664倍基坑总深度时墩顶位移会始终小于警戒值(极限值的60%);将铁路高架桥受邻近基坑降水开挖的影响范围划分为三类大区和五类小区,根据桥坑间距及基坑开挖深度预测桥梁结构状态,在仅考虑基坑降水开挖时,邻近铁路高架桥30号和31号桥墩随着基坑开挖会存在位移超限的可能,因此现场采取隔离桩和旋喷桩的组合加固措施来保证桥墩安全;数值计算结果及现场监测结果吻合性较好,均表明采用的加固措施能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基坑 高架桥 近接 影响区 现场监测
下载PDF
砂卵石地层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影响分区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郭成祥 《路基工程》 2021年第2期51-58,共8页
以成都地铁5号线下穿地铁3号线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研究合理的影响分区,并论证CRD工法在下穿既有隧道时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与埋深呈正相关,与净距呈负相关;影响分区揭示了大部分在成都... 以成都地铁5号线下穿地铁3号线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研究合理的影响分区,并论证CRD工法在下穿既有隧道时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与埋深呈正相关,与净距呈负相关;影响分区揭示了大部分在成都砂卵石地层进行的既有隧道近接施工均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CRD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成都砂卵石地层强影响区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弱影响区可采用注浆加固以及超前支护等方法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地层 地铁隧道 近接既有隧道施工 影响分区 CRD工法 控制措施
下载PDF
通风网络区域划分算法与程序实现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红刚 吴奉亮 +1 位作者 常心坦 肖鹏 《工矿自动化》 2009年第10期39-43,共5页
通风网络风道之间的风量依从关系对于通风网络的合理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任意复杂的通风网络系统,有时很难从图形上直接判断出任意2条风道之间的风量依从关系。文章提出了通风网络任意风道影响区和依赖区的概念,指出其可用于任意... 通风网络风道之间的风量依从关系对于通风网络的合理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任意复杂的通风网络系统,有时很难从图形上直接判断出任意2条风道之间的风量依从关系。文章提出了通风网络任意风道影响区和依赖区的概念,指出其可用于任意风道之间的风量依从关系的分析;介绍了通风网络各风道依赖区、影响区划分方法以及任意风道之间归属度和依赖度计算方法,并采用C#语言编制了程序;最后用实例验证了文中所论及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通风网络 风道 影响区 依赖区 归属度 依赖度
下载PDF
采动巷道围岩非均匀变形特征及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影 张宜海 蒋绍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4,共6页
受到原岩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影响的巷道会产生非均匀变形,甚至发现顶板事故,采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针对长岭一号煤矿152106工作面轨道巷受到采动影响变形严重的问题,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 受到原岩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影响的巷道会产生非均匀变形,甚至发现顶板事故,采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针对长岭一号煤矿152106工作面轨道巷受到采动影响变形严重的问题,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采动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塑性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呈非均匀特征,工作面前方巷道围岩变形量小于工作面后方,巷道煤柱侧变形量大于煤壁侧,顶板出现离层并且靠近煤柱侧底鼓量更大,局部可达400mm;工作面前方最大主应力、主应力比值、塑性区范围均小于工作面后方,塑性区呈椭圆形分布,巷道围岩位移量与塑性区范围具有一致性。据此提出了补强支护方案,即顶板补打锚索、煤柱对穿锚索及打设单体液压支柱,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轨道巷煤柱帮变形减少了65%,巷道底鼓量260mm,工程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巷道 采动影响 塑性区 非均匀变形 围岩控制
下载PDF
倾斜煤层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破坏演化规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顾国民 《陕西煤炭》 2022年第3期30-33,共4页
针对倾斜煤层沿空留巷服务阶段围岩变形破坏严重问题,以龙门峡南矿3131工作面机巷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沿空留巷掘进阶段、一次采动影响阶段、留巷阶段及二次采动影响阶段的围岩塑性区分布形态及服务周期内的演化... 针对倾斜煤层沿空留巷服务阶段围岩变形破坏严重问题,以龙门峡南矿3131工作面机巷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沿空留巷掘进阶段、一次采动影响阶段、留巷阶段及二次采动影响阶段的围岩塑性区分布形态及服务周期内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态在服务周期内呈现非均匀分布特征;受重复采动影响时,沿空留巷全服务周期内围岩不同位置塑性区扩展呈现差异化特征;掘进阶段和一次采动阶段,塑性区破坏范围向矮帮侧扩展。留巷阶段和二次采动阶段,巷道围岩塑性区破坏深度增大同时沿着下一个工作面方向大幅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煤层 沿空留巷 采掘影响 塑性区 围岩变形
下载PDF
掏槽爆破作用下振动波形预测及影响分区确定
13
作者 李坚 赵岩 +1 位作者 周文磊 王海龙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30,共9页
为研究隧道掘进过程中掏槽爆破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构建地表质点爆破振动波形预测函数,引入基于爆破振动波形理论的影响区域划分方法。基于等效球形药包理论,结合萨道夫斯基公式和爆破振动频率预测公式,将拟合系数与等效振源强度函数中... 为研究隧道掘进过程中掏槽爆破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构建地表质点爆破振动波形预测函数,引入基于爆破振动波形理论的影响区域划分方法。基于等效球形药包理论,结合萨道夫斯基公式和爆破振动频率预测公式,将拟合系数与等效振源强度函数中的工程参数建立联系,构建适用于实际工程的爆破振动波形函数。依托现场监测数据,验证引入方法的可靠性。最后,分别以质点峰值振速、振动位移作为标准划分爆破振动影响区域。根据计算结果,掌子面在邻近被保护对象水平距离D=50 m时应采取相应的控制爆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振动 波形预测 影响分区
下载PDF
安徽省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对沿线自然公园生态及景观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李斌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引江济淮工程是我国水利建设的标志性调水工程。引江济淮二期工程经过淮河以北的8个自然公园,对沿线自然公园的扰动和影响不可避免。根据工程影响区的生态及景观现状的系统调查,分析和预测该工程对沿线的生态及景观影响程度,探讨减轻该... 引江济淮工程是我国水利建设的标志性调水工程。引江济淮二期工程经过淮河以北的8个自然公园,对沿线自然公园的扰动和影响不可避免。根据工程影响区的生态及景观现状的系统调查,分析和预测该工程对沿线的生态及景观影响程度,探讨减轻该工程在自然公园生态及景观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优化工程方案、建立常态化生物多样性监测、用本土植物进行栖息地生态恢复等措施。安徽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对沿线涉及的自然公园生态和景观影响程度为“中低度影响”,通过施工阶段和运行期生态保护手段和栖息地恢复措施可有效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二期工程 影响区 自然公园 生态影响 生态保护
下载PDF
基于空间效应基坑开挖引起的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成志勇 杨春山 吕志刚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1-494,共4页
介绍基坑开挖引起的土层水平位移和横向沉降空间效应,借助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耦合主要影响因素的地表纵向沉降空间分布公式。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基坑开挖环境影响分区,分析了既有建筑物处于不同分区时的受影响模式和影响度。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开挖影响 空间效应 数值计算 影响分区
下载PDF
南昌地铁地下多管线近邻地铁人行通道的施工影响分区
16
作者 吴波 郑卫强 +4 位作者 郭方雨 徐世祥 万友生 覃君 朱文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79-4688,共10页
针对地下地铁人行通道暗挖施工对近邻多管线扰动影响问题,依托南昌地铁3号线邓埠站1号出入口人行通道暗挖工程,采用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通道暗挖施工扰动作用下近邻多管线的力学特性,总结关键因素对管线力学行为... 针对地下地铁人行通道暗挖施工对近邻多管线扰动影响问题,依托南昌地铁3号线邓埠站1号出入口人行通道暗挖工程,采用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通道暗挖施工扰动作用下近邻多管线的力学特性,总结关键因素对管线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通道暗挖下近邻密集管线影响分区计算方法与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结合Peck曲线分布规律确定出以控制值的60%与20%作为强影响分区、弱影响分区、无影响分区的阈值;采用多元非线性函数进行拟合得出的线竖向位移与多因素的关系函数,对影响分区划分效果较好;建立的地铁隧道暗挖对近邻密集管线强弱影响分区方法,可通过有效的措施将密集管线强影响区转变为弱影响区和无影响区,进而保障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暗挖 多管线 数值模拟 影响区 控制措施
下载PDF
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带泥沙沉积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彬俨 文安邦 严冬春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0,共9页
为揭示三峡水库消落带不同自然环境因素对泥沙沉积过程的影响及判别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采用原位观测方法,对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带的泥沙沉积量及其潜在影响因素(消落带微地形、河流水文泥沙条件、消落带土壤侵蚀、消落带植被状况和人类活... 为揭示三峡水库消落带不同自然环境因素对泥沙沉积过程的影响及判别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采用原位观测方法,对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带的泥沙沉积量及其潜在影响因素(消落带微地形、河流水文泥沙条件、消落带土壤侵蚀、消落带植被状况和人类活动)展开调查、分析和量化测算,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不同因素对泥沙沉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库尾江津—涪陵河段以人类活动的影响最为剧烈,自然环境因素与泥沙沉积量均无显著关系。2)库中涪陵—奉节河段以消落带地形特征中的坡度和高程影响较为明显,二者与泥沙沉积量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508和-0.714;坡度越小,泥沙沉积越多;高程越低,消落带被含沙水流淹没的时间越长,泥沙沉积量也越多。3)库首奉节-秭归段则以坡度的影响为主,其与泥沙沉积量的相关程度为-0.517,坡度越小,泥沙沉积越多,不同高程间的泥沙沉积量并无太大差异。研究说明,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带泥沙沉积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消落带坡度、高程、河流水沙条件和人类活动4种,植被盖度对消落带泥沙沉积过程没有影响,4种因素的影响范围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泥沙 影响因素 消落带 微地形 河流水沙条件 土壤侵蚀 人类活动 三峡水库
下载PDF
大跨度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种健 蒋永祥 马玉坤 《公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5-252,共8页
对于软岩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由于软岩工程性质差,且隧道施工工序较多,隧道围岩稳定性受施工扰动的影响更为显著,隧道净距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更为直接;分析软岩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的净距对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的影响,确定最小净距有着重要的现... 对于软岩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由于软岩工程性质差,且隧道施工工序较多,隧道围岩稳定性受施工扰动的影响更为显著,隧道净距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更为直接;分析软岩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的净距对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的影响,确定最小净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二广高速公路西岸大跨度小净距隧道为实例,以隧道Ⅴ级围岩为研究对象,在模型概化、参数综合选取的基础上,通过ANSYS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不同净距对隧道围岩应力、变形及塑性区分布的影响,并确定此类隧道的最小净距不宜小于0.45倍的单洞跨度,该结论对软弱围岩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的净距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软岩 影响分析 数值模拟 塑性区
原文传递
水泥粉体深层喷射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及其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礼来 郜云峰 +1 位作者 苗先文 段宗贵 《河南地质》 1998年第1期45-52,共8页
水泥粉体深层喷射搅拌桩与干振碎石桩〔1〕、干振灰土桩等一样,也是处理松软地基土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与干振碎石桩等其他挤密型复合地基处理方法不同,水泥粉体深层喷射搅拌桩属于摩擦桩型。由于天然地基土对桩体的侧摩擦力和端阻力... 水泥粉体深层喷射搅拌桩与干振碎石桩〔1〕、干振灰土桩等一样,也是处理松软地基土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与干振碎石桩等其他挤密型复合地基处理方法不同,水泥粉体深层喷射搅拌桩属于摩擦桩型。由于天然地基土对桩体的侧摩擦力和端阻力的共同作用,使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大幅度提高。然而人们普遍认为,水泥粉体深层喷射搅拌桩法复合地基处理不能解决场地土的液化问题。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和瑞雷波检测结果,证实了该方法处理的复合地基,除了承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外,地基土的抗液化能力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处理 搅拌桩 水泥粉体 深层喷射
下载PDF
武汉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福平 田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47-50,共4页
选取武汉市15个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结合2014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理想最优法确定统一理想值... 选取武汉市15个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结合2014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理想最优法确定统一理想值并计算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分值,再对开发区集约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分值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硚口、汉阳、江汉、武汉、江岸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产出、土地综合效益等对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影响因素 武汉市 开发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