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沉积磷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99
1
作者 张路 范成新 +2 位作者 池俏俏 王建军 秦伯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3-432,共10页
选择了我国第三大浅水湖泊——太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进行沉积磷形态的连续提取研究。太湖湖区沉积磷中不稳态磷(LP)及铝结合态磷(Al-P)含量很低,其余形态磷为铁结合态磷(Fe-P)<钙结合态磷(Ca-P)<有机磷(Org-P)。河流沉积物中有机... 选择了我国第三大浅水湖泊——太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进行沉积磷形态的连续提取研究。太湖湖区沉积磷中不稳态磷(LP)及铝结合态磷(Al-P)含量很低,其余形态磷为铁结合态磷(Fe-P)<钙结合态磷(Ca-P)<有机磷(Org-P)。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的相对含量高于湖泊沉积物,绝对含量平均值约为湖泊沉积物的3.9倍,铁结合态磷的绝对含量约为湖泊沉积物的3/4,湖区沉积物Fe-P含量与水体中PO3-4、Chl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与间隙水的氧化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太湖各湖区沉积物的磷形态表现为空间差异较大,活性组分的差异性要大于活性较差的组分。总的来说北部湖区沉积物中Fe-P和Org-P含量高于其他湖区,这与太湖北部湖区水体高营养级和藻类爆发关系密切。湖区沉积磷的垂直分布规律较复杂,既有随深度增加的,也有随深度降低的,河流沉积物同样如此。这与太湖及河流生态条件、污染物排放以及沉积动力学条件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形态分布 入湖河流 太湖
下载PDF
巢湖入湖河流分类及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58
2
作者 王书航 姜霞 金相灿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34-2839,共6页
为识别巢湖入湖河流主要污染特征和来源,以2008年入湖河流水质监测参数和河流入湖区藻类生物量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入湖河流进行了聚类和污染等级分级,并判别了湖区藻类生物量与河流营养盐输入负荷的关系.结果表明,入湖河流... 为识别巢湖入湖河流主要污染特征和来源,以2008年入湖河流水质监测参数和河流入湖区藻类生物量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入湖河流进行了聚类和污染等级分级,并判别了湖区藻类生物量与河流营养盐输入负荷的关系.结果表明,入湖河流可分为3组,其水质分别受城市污染、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影响,其中城市污染控制型河流输入到巢湖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量分别占全部入湖河流污染负荷的41.29%、89.49%、72.27%和60.14%;因子分析显示有机污染是入湖河流主要污染来源,9条环湖河流污染分级排序为: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双桥河>柘皋河>裕溪河>白石山河>兆河>杭埠河;河流入湖区藻类生物量与入湖河流NH 4+-N、TN、TP的输入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湖河流 聚类 因子分析 巢湖 湖泊
原文传递
夏季滇池和入滇河流氮、磷污染特征 被引量:37
3
作者 余丽燕 杨浩 +5 位作者 黄昌春 黄涛 余艳红 姜泉良 刘大庆 李帅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1-971,共11页
为探讨滇池入湖河流水体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2014年7月采集了入滇4类典型河流(城市纳污型河流、城乡结合型河流、农田型河流、村镇型河流)及滇池水样,分析其氮、磷浓度.结果表明:4条入湖河流总氮(TN)、总磷... 为探讨滇池入湖河流水体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2014年7月采集了入滇4类典型河流(城市纳污型河流、城乡结合型河流、农田型河流、村镇型河流)及滇池水样,分析其氮、磷浓度.结果表明:4条入湖河流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和氨氮污染均较严重;河流水体中TN、TP平均浓度大小为:农田型河流(大河)>村镇型河流(柴河)>城乡结合型河流(宝象河)>城市纳污型河流(盘龙江),其中农田型河流(大河)水体TN、TP污染最为严重;在夏季,4条入湖河流水体中TN、TP浓度从上游向下游增加趋势比较明显,表明氮、磷沿河流不断富集;氮磷比分析表明,夏季河流输入氮、磷营养盐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并且滇池浮游植物生长主要受TN浓度限制;夏季滇池南部入湖河流水体的TN、TP浓度高于北部入湖河流,该特征与滇池水体中TN、TP污染分布状况相反,推测滇池北部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内源释放.因此,在今后的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研究中,应对滇池内源释放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入湖河流 营养状况 污染
下载PDF
内蒙古岱海表层沉积物中孢粉的分布及来源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月丛 许清海 +3 位作者 阳小兰 肖举乐 梁文栋 彭彦嘉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6-328,共13页
岱海位于半干旱区东部边缘及东亚夏季风的尾闾区 ,生态环境体系脆弱 ,气候和环境变化敏感 ,是研究环境变化的理想地区。 6 5个湖泊表层及入湖河流冲积物样品的孢粉分析揭示了岱海表层孢粉沉积特征及孢粉来源。岱海表层孢粉主要来源于区... 岱海位于半干旱区东部边缘及东亚夏季风的尾闾区 ,生态环境体系脆弱 ,气候和环境变化敏感 ,是研究环境变化的理想地区。 6 5个湖泊表层及入湖河流冲积物样品的孢粉分析揭示了岱海表层孢粉沉积特征及孢粉来源。岱海表层孢粉主要来源于区域性植被的孢粉 ,其总体特征反映了区域植被的组成 ,但不同部位孢粉组合的差异反映了湖滨当地植被的变化。受沉积环境的影响 ,岱海湖区孢粉浓度总体上要低于入湖河流孢粉浓度 ,湖区中部孢粉浓度最高。岱海孢粉以河流携带的为主 ,同时受风力传播的影响。蒿、藜科、桦、虎榛子等花粉和蕨类孢子以河流搬运的为主 ,松、禾本科及莎草科花粉可能还受风力传播的影响。一些仅在个别样品中出现且百分比很低的花粉类型如豆科、十字花科等还有可能是昆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 孢粉分布 孢粉来源 传播媒介 内蒙古
下载PDF
我国典型湖泊及其入湖河流氮磷水质协同控制探讨 被引量:25
5
作者 高可伟 朱元荣 +4 位作者 孙福红 陈艳卿 廖海清 马蕙蕙 胡晓燕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00-1414,共15页
入湖河流是外源氮磷输入湖泊的主要途径,是湖泊外源输入控制的关键中间环节.本文主要开展我国一些典型湖泊及其主要入湖河流总氮、总磷浓度对比研究,结合入湖河流氮磷输入对湖体营养水平和富营养化程度的影响分析,初步探讨我国入湖河流... 入湖河流是外源氮磷输入湖泊的主要途径,是湖泊外源输入控制的关键中间环节.本文主要开展我国一些典型湖泊及其主要入湖河流总氮、总磷浓度对比研究,结合入湖河流氮磷输入对湖体营养水平和富营养化程度的影响分析,初步探讨我国入湖河流与湖体氮磷水质协同控制的必要性和途径.结果表明,目前入湖河流氮磷水平仍然是我国一些典型湖泊水体氮磷水平和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单纯依靠入湖河流氮磷协同控制已经无法较好地实现我国一些湖泊氮磷水平达到Ⅲ类及以下水平和中营养化水平及以下,建议结合内源控制、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除了入湖河流氮磷水质,水量也是湖泊水体氮磷水平和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进一步结合国际上入湖河流和湖泊氮磷协同控制,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等,最终提出我国入湖河流与湖体氮磷协同控制政策建议,以期为富营养化湖泊外源氮磷输入控制,湖泊内源治理和生态修复有效开展等提供支撑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湖河流 湖泊 富营养化效应 基准标准 协同控制
下载PDF
南四湖入湖重点污染河流筛选与水环境问题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武周虎 张晓波 张芳园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5-481,共7页
根据南四湖主要河流入湖口水质空间分布监测数据,按平均综合污染指数Pj>2的标准共筛选出洸府河和薛城小沙河等17条重污染河流,这些河流CODcr、TP、TN的单项污染贡献率平均值依次为45.5%、76.3%、86.4%,说明南四湖TN和TP主要来自于重... 根据南四湖主要河流入湖口水质空间分布监测数据,按平均综合污染指数Pj>2的标准共筛选出洸府河和薛城小沙河等17条重污染河流,这些河流CODcr、TP、TN的单项污染贡献率平均值依次为45.5%、76.3%、86.4%,说明南四湖TN和TP主要来自于重污染河流,CODcr、TP、TN的单项污染分担率平均值依次为22.7%、15.4%、61.9%,说明南四湖的首要入湖污染物是TN,其次是CODcr和TP。给出了南四湖湖东区入湖河口NH3-N与TN的线性回归方程,受湖西与湖东地形地势、河流形态、水力停留时间以及水体中pH、SS、叶绿素a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湖西比湖东河流的硝化过程较完全,湖西区和湖东区入湖河口氨氮与总氮的平均比值分别为0.25和0.65。分析表明,重污染河流的汇水区域一般都在主要城镇和工矿区分布,CODcr和氮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和城市生活等点污染源,磷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部分工业行业。因此,加强南四湖流域的工业结构调整、重点企业截污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等点源控制措施仍是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南四湖 入湖河流 重污染筛选 水质评价 水环境问题分析
原文传递
洱海北部入湖河流水质特征及其对北部湖区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严春丽 赵明 +2 位作者 李泽坤 李金 段云松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9-63,5,共6页
基于2016-2018年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及洱海北部湖区监测数据分析,探讨洱海北部入湖河流污染变化特征及对北部湖区的影响。结果表明:1)"北三江"监测断面总磷、COD、氨氮浓度整体稳定在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基于2016-2018年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及洱海北部湖区监测数据分析,探讨洱海北部入湖河流污染变化特征及对北部湖区的影响。结果表明:1)"北三江"监测断面总磷、COD、氨氮浓度整体稳定在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Ⅲ类标准限值内,年内污染物浓度变化表现出典型的农业面源污染特征,且受流域内产业模式等的综合影响 2)研究期间,河流首要污染物为TN,旱季次要污染物为COD,雨季为TP。雨季入湖负荷高于旱季,弥苴河污染负荷大于罗时江、永安江。"北三江"入湖TN和TP污染负荷分别占洱海允许负荷的50.1%和59.7% 3)入湖河流的磷元素输入是洱海北部湖区磷污染的重要来源。北部湖区污染物浓度对氮、磷入湖污染负荷相关性次月强于当月,响应存在延迟。筛选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控制"北三江"氮磷入湖负荷,有利于保护洱海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北部湖区 入湖河流 污染负荷 响应
原文传递
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河口区表层沉积物磷的形态与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安文超 张书武 +1 位作者 和慧 李小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5-901,共7页
利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对南四湖湖区及主要入湖河流河口区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磷的化学形态进行了提取.分析结果表明:南阳湖、独山湖和位于湖西的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总磷含量较高,变化范围为571.67~1113.55mg·kg-1;不同形态磷的含量... 利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对南四湖湖区及主要入湖河流河口区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磷的化学形态进行了提取.分析结果表明:南阳湖、独山湖和位于湖西的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总磷含量较高,变化范围为571.67~1113.55mg·kg-1;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差异较大,排序为:钙磷(Ca-P)>有机磷(OP)>弱吸附态磷(Ads-P)>铁磷(Fe-P)>铝磷(Al-P);TP与Ca-P、Ads-P、O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85(p<0.01)、0.85(p<0.01)和0.63(p<0.01);Ads-P与Ca-P、Ads-P与OP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4(p<0.01)和0.60(p<0.05);Fe-P与Ca-P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62,p<0.05);BAP只与OP之间显著正相关(r=0.82,p<0.01),由OP可以粗略地估算出沉积物中潜在的可释放磷,即有效的内源磷负荷;南四湖沉积物中有机磷的含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入湖河流 表层沉积物 磷形态
原文传递
湖泊污染物入湖通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凌霄 秦雪 金赞芳 《环境科技》 2014年第2期61-64,共4页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十分严重,湖泊污染物入湖通量的研究可为营养盐入湖总量控制管理提供基础数据。针对入湖河流、大气湿沉降以及农业非点源污染这几个湖泊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综述了相关污染物通量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目前研...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十分严重,湖泊污染物入湖通量的研究可为营养盐入湖总量控制管理提供基础数据。针对入湖河流、大气湿沉降以及农业非点源污染这几个湖泊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综述了相关污染物通量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还对污染物通量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入湖通量 入湖河流 大气湿沉降 农业非点源污染
下载PDF
巢湖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的形态分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强 尹俊华 +3 位作者 席北斗 王晓伟 任雨晴 谭远友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1-447,共7页
为识别巢湖流域污染物的特征、来源及其沉积物有机磷各形态分布与富营养化的关系,测定了7条巢湖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各形态的含量,分析不同污染类型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各形态分布的差异及与其他因素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不同污... 为识别巢湖流域污染物的特征、来源及其沉积物有机磷各形态分布与富营养化的关系,测定了7条巢湖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各形态的含量,分析不同污染类型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各形态分布的差异及与其他因素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不同污染类型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水土保持控制型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顺序为残渣态P o>富里酸-P o>HCl-P o>胡敏酸-P o>NaHCO3-P o,平均的相对比例为7.5∶3.1∶1.9∶1.5∶1.0,而城市污染控制型和面源污染控制型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顺序恰好相同,面源污染控制型河流沉积物P o各形态含量低于城市污染控制型和水土保持控制型河流。中活性P o和OM、TP、P i、P o、TN、NaHCO3-P i、NaOH-P i呈正相关,非活性P o与P o、NaOH-P 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反映了中活性P o很容易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磷和非活性P o,且非活性P o仍然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入湖河流 沉积物 有机磷 形态
原文传递
巢湖湖区及入湖河流表层水体、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分布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元 刘桂建 刘荣琼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9-678,共10页
本研究基于GC-MS分析了巢湖湖区及入湖河流共40个采样点的表层水及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有机氯杀虫剂(OCPs)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年内不同季节中,巢湖湖区及入湖河流表层水体∑OCPs浓度均较低,春季6.09—11.53 ng·L^(-1),夏季6.32... 本研究基于GC-MS分析了巢湖湖区及入湖河流共40个采样点的表层水及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有机氯杀虫剂(OCPs)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年内不同季节中,巢湖湖区及入湖河流表层水体∑OCPs浓度均较低,春季6.09—11.53 ng·L^(-1),夏季6.32—11.10 ng·L^(-1),秋季6.76—16.23 ng·L^(-1),冬季5.97—16.29 ng·L^(-1);相应季节OCPs平均浓度分别为8.33±1.19 ng·L^(-1),8.43±1.21 ng·L^(-1),9.25±1.96 ng·L^(-1)和8.33±2.14 ng·L^(-1).表层水体中OCPs主要为工业生产六六六(HCHs)以及杀虫剂林丹.湖区及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OCPs浓度(ng·g^(-1)级别)远高于表层水体(ng·L^(-1)级别)的浓度,∑OCPs浓度范围为2.55—19.03 ng·g^(-1),平均浓度为5.80±4.07 ng·g^(-1),且巢湖西部地区OCPs污染大于东部区域,其中较高浓度的狄氏剂和硫丹成分说明巢湖区域受到这两类物质的污染.异构体分析表明,表层沉积物中OCPs的来源也与周边农田土壤和地表径流所带来的污染以及不同程度工业品HCHs粉剂和林丹的陆源性输入有关;在绝大多数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滴滴涕类农药(DDTs)的检出为历史的残留污染.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巢湖湖区及入湖河流表层水体中OCPs对该区域的生态风险几乎没有影响且表层沉积物中OCPs亦处于较低的风险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入湖河流 有机氯杀虫剂 表层水体 表层沉积物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太湖入湖河流氮磷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丛杨 史宸菲 +6 位作者 方家琪 张世伟 汪旋 辛悦 刘华基 刘金娥 王国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为探究典型入湖河流的水环境状况,选取太湖入湖河流梁溪河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行定期取样监测,开展水体氮磷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梁溪河支流的污染状况比干流严重,大多支流为劣Ⅴ类水。其中,干流总氮(TN)、... 为探究典型入湖河流的水环境状况,选取太湖入湖河流梁溪河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行定期取样监测,开展水体氮磷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梁溪河支流的污染状况比干流严重,大多支流为劣Ⅴ类水。其中,干流总氮(TN)、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总磷(TP)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57~2.86、0.10~0.75、0.02~0.53和0.05~0.39 mg·L^(-1),支流TN、NH4^(+)-N、NO3^(-)-N、TP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42~5.63、1.12~3.35、0.32~2.33和0.07~0.52 mg·L^(-1)。对其氮磷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氮磷的输入形式和途径上一致。时间分布上,TN浓度在春季和夏季出现峰值,TP浓度则表现出冬季低、夏季高的趋势;空间分布上,夏季氮磷浓度沿干流流向呈上升趋势,支流氮磷污染严重,并对干流产生影响。在今后的河流修复与整治中,应遵循对干流和支流共同调控的综合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湖河流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骆马湖及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水体中抗生素的赋存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龚润强 赵华珒 +4 位作者 高占啟 胡冠九 卜元卿 张圣虎 邱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84-1393,共10页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UPLC-MS/MS)分析了骆马湖及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水体中磺胺类(SAs)、喹诺酮类(QUs)、四环素类(TCs)、大环内酯类(MLs)和青霉素类(PLs)这5类39种抗生素的浓度水平,分析了主要入湖河流的污染贡献...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UPLC-MS/MS)分析了骆马湖及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水体中磺胺类(SAs)、喹诺酮类(QUs)、四环素类(TCs)、大环内酯类(MLs)和青霉素类(PLs)这5类39种抗生素的浓度水平,分析了主要入湖河流的污染贡献率,并评价了抗生素潜在的生态与健康风险.结果表明,42个采样点ρ(抗生素)范围为30.10~582.37 ng·L^(-1),共检出4类23种抗生素,其中恩诺沙星(ERX)平均检出浓度最高(88.05 ng·L^(-1)),林可霉素(LIN)检出率最高(100%).骆马湖北部的抗生素平均值高于南部,且两条主要入湖河流中,沂河是骆马湖主要的抗生素污染贡献河流,贡献率为53.91%.风险评价结果表明,ERX具有最大的风险商,对于联合风险商(RQ_(cum)),除了L6、R30、R31、R32、R33和R42这6个点的RQ_(cum)处于0.1~1之间,属于中等风险,其他点位均RQ_(cum)>1,属于高风险;对11种抗生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商(RQ_(H))处于4.16×10^(-6)~2.46×10^(-3)之间,对人体无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骆马湖 入湖河流 赋存特征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太湖西部环湖河道污染物输移速率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金格 刘鑫 +2 位作者 邓建才 彭俊翔 张海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09-1517,共9页
阐明污染物出入湖输移速率对于湖泊陆域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太湖西部主要环湖河道总氮(TN)、溶解性总氮(DTN)、总磷(TP)、溶解性总磷(DT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输移速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环湖河道上述指标净输入速率分别为... 阐明污染物出入湖输移速率对于湖泊陆域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太湖西部主要环湖河道总氮(TN)、溶解性总氮(DTN)、总磷(TP)、溶解性总磷(DT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输移速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环湖河道上述指标净输入速率分别为707.9、727.0、28.8、18.2和700.9 g/s.城东港、百渎港、大浦港和沙塘港4条河道TN、DTN、TP、DTP和CODMn输入速率分别占西部河道总输入速率的62.7%、63.6%、67.1%、66.6%和64.8%.太浦河、长兜港和大钱港TN、DTN、TP、DTP和CODMn输出速率占总输出的86.5%、86.9%、85.0%、85.3%和80.6%.污染物净输入速率受水情影响,TN和DTN浓度汛前最大,而TP、DTP、CODMn浓度汛期增大,汛后分别降低44.2%、48.8%和39.8%.城东港氮、磷输入速率受浓度控制,其他河道各指标输移速率受流量控制.近岸湖体TN浓度与入湖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离岸湖体TN、TP、CODMn浓度对入湖速率的变化响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氮 入湖河道 外源污染 太湖西部 输移速率
下载PDF
2009-2018年江苏省太湖西岸主要入湖河道水质变化趋势 被引量:9
15
作者 陆隽 孔繁璠 +1 位作者 张鸽 李骏 《江苏水利》 2020年第3期5-9,共5页
为了解太湖西岸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质变化趋势,选取陈东港、殷村港、太滆运河、大浦港、漕桥河5条主要入湖河流2009—2018年水质监测资料,通过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质量浓度年际变化分析及季节性Kendall检验,分析5条主要入湖河... 为了解太湖西岸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质变化趋势,选取陈东港、殷村港、太滆运河、大浦港、漕桥河5条主要入湖河流2009—2018年水质监测资料,通过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质量浓度年际变化分析及季节性Kendall检验,分析5条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质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湖河流 水质 趋势 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 太湖
下载PDF
焦岗湖及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飘雪 王变 孙庆业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3,共7页
以焦岗湖及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中7种重金属(As、Cd、Cu、Ni、Pb、Zn和Hg)的含量,并结合多种方法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焦岗湖及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7种重金属含量都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湖泊沉积物重金... 以焦岗湖及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中7种重金属(As、Cd、Cu、Ni、Pb、Zn和Hg)的含量,并结合多种方法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焦岗湖及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7种重金属含量都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湖泊沉积物重金属Cd、Hg、Cu、Ni、As、Pb和Zn地质累积评价污染等级的平均值分别为1.89、0.94、0.47、0.25、0、0和0,所有采样点中,Cd、Hg、Cu和Ni表现出一定的污染水平,其它元素为清洁等级;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Cd、Hg、Cu、Ni、As、Pb和Z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109.37、76.99、8.17、7.42、6.96、4.44和1.59,湖泊及入湖河流沉积物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都为Cd和Hg,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平均值(214.9)高于入湖河流沉积物的平均值(119.5)。焦岗湖及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分别为中等和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入湖河流 焦岗湖
原文传递
洱海10条入湖河流缓冲带三圈内氮含量沿程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卢少勇 张闻涛 邢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61-1567,共7页
2013年7月采集了10条洱海入湖河流缓冲带三圈(外圈、内圈、中圈)内沿程34个断面的表层水样,测定了水样中总氮、可溶性总氮和氨氮的含量,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缓冲带内3个采样点的水质变化规律有9种类型:连续升高型,连续降低... 2013年7月采集了10条洱海入湖河流缓冲带三圈(外圈、内圈、中圈)内沿程34个断面的表层水样,测定了水样中总氮、可溶性总氮和氨氮的含量,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缓冲带内3个采样点的水质变化规律有9种类型:连续升高型,连续降低型,先降低后升高的"V"字型,先升高后降低的倒"V"字型,平稳型,先升高后平稳型,先下降后平稳型,先平稳后降低型,先平稳后升高型,10条洱海入湖河流水体ρ(TN)较高,平均值为2.93mg/L,特别是内圈入湖河口处ρ(TN)平均值为3.74mg/L,对洱海威胁较大,应加大河道治理,完善缓冲带内圈村落管网收集系统和垃圾处理设施.其中,茫涌溪、黑龙溪和清碧溪流域缓冲带ρ(DTN)为0.30~2.31mg/L,占TN比例的平均值为81%,中圈水体中氮负荷明显较内圈和外圈的高,应通过测土平衡施肥以及有机肥增施来降低化肥使用量,减少农田污染物随径流流失.考虑入湖河流水质上游普遍较好,中游开始恶化,建议在缓冲带外圈建设生态砾石床、生态塘和地下渗透池等生态截蓄净化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缓冲带 入湖河流
下载PDF
太湖西北部湖区入湖河流氮磷水质标准修正方案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晨 万荣荣 +1 位作者 马倩 杨桂山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80-1188,共9页
氮磷污染一直是太湖流域的首要污染问题,有效遏制氮磷入湖量的增加是治理太湖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河流和湖泊氮、磷水质标准存在差异,即河流无总氮控制指标、河湖总磷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往... 氮磷污染一直是太湖流域的首要污染问题,有效遏制氮磷入湖量的增加是治理太湖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河流和湖泊氮、磷水质标准存在差异,即河流无总氮控制指标、河湖总磷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往往造成通过控制入湖河流污染来改善太湖湖泊水质时,湖泊污染物浓度往往达不到治理目标。以太湖西北部湖区及其入湖河流为例,利用BATHTUB模型模拟入湖河流与湖泊TN、TP的关系,推算太湖在满足现行湖泊水质标准中TN和TP各类别目标值的情形下的环境容量并以此环境容量决定入湖河流的水质,进而提出相应的方案进行比选,从而提出太湖入湖河流氮磷水质标准修正方案。结果表明:(1)当太湖入湖河流执行现行河流水质TP标准时,对应湖泊的水质TP超标,并不能达到保护湖泊的目标;(2)当太湖西北部湖区入湖河流TN、TP执行现行湖泊水质标准,对应湖区水质均能达标并且优于目标限值,然而该方案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太湖区域的实际参考意义不足;(3)以现行湖泊水质标准TN、TP各类别为目标值反推计算入湖河流水质指标,既能保证湖泊水质达标,又不会使河流水质标准过于严格,因此其结果可作为入湖河流水质标准修正的参考,从而提出太湖入湖河流TN、TP水质标准建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HTUB 太湖 入湖河流 TN TP 水质标准
原文传递
白洋淀夏季汛期入淀河流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的光谱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佳靖 窦红 +6 位作者 陈哲 周石磊 底怡玲 武辰彬 王晨光 张家丰 崔建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40-2650,共11页
溶解性有机物(DOM)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碳储存库,在天然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流是连接源头与受纳水体的过渡区,是进行DOM交换的关键环节.因此,运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EEMs)结合平行因... 溶解性有机物(DOM)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碳储存库,在天然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流是连接源头与受纳水体的过渡区,是进行DOM交换的关键环节.因此,运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EEMs)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分析了夏季汛期白洋淀流域府河、小白河、白沟引河和瀑河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光谱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府河和小白河水体的a245和a355显著高于白沟引河和瀑河;E2/E3显示入淀河流水体DOM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为:瀑河>白沟引河>府河>小白河.三维荧光通过PARAFAC共解析出3种组分,分别为类酪氨酸(C1)、陆源类腐殖质(C2)和类色氨酸(C3);各荧光组分间不存在差异(P>0.05),C2和C3组分在不同入淀河流间存在差异(P<0.05);易降解类蛋白质组分(C1+C3)占比高于类腐殖质组分C2.各入淀河流自生源指数BIX都大于1,腐殖化指数HIX都小于4,表明入淀河流水体自生源特征明显,腐殖化程度较弱;府河水体具有最高的FI指数(1.96±0.25)和最低的HIX指数(0.46±0.08),且沿入淀河流方向自生源特征逐渐加强,表明府河水体呈现更高的内源特征.经入淀河流水体DOM的荧光组分与特征参数相关性分析得出,府河水体与小白河水体相关性呈现相似关系,白沟引河水体与瀑河水体呈现相似关系;各入淀河流水体DOM的荧光组分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呈现明显差异,并且与水体氮、磷关联较强;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入淀河流在C1组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C2组分和C3组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所述,通过对夏季汛期入淀河流水体的DOM光谱特征及来源的研究,进一步认识了白洋淀入淀河流的碳循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入淀河流 溶解性有机物(DOM)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三维荧光光谱(EEMs)
原文传递
阿哈水库枯水期入库河流可溶性氮、磷含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孟凡非 杨成 +4 位作者 彭艳 郭云 李婷婷 袁菊 王志康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2-621,共10页
以贵阳市阿哈水库五条入库河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阿哈水库枯水期入库河流水体可溶性氮、磷含量分布特征,可溶性氮组分比例及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五条入库河流水体可溶性氮、磷含量差异较大,可溶性总氮(DTN)、可溶性总磷(DTP)平均含... 以贵阳市阿哈水库五条入库河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阿哈水库枯水期入库河流水体可溶性氮、磷含量分布特征,可溶性氮组分比例及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五条入库河流水体可溶性氮、磷含量差异较大,可溶性总氮(DTN)、可溶性总磷(DTP)平均含量分别为1.71~9.74 mg/L和0.03~0.52 mg/L。蔡冲河、烂泥沟河、金钟河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水体DTN、DTP含量较高。不同河流水体可溶性氮组分比例差异显著,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的游鱼河、白岩河,其水体可溶性氮以可溶性有机氮(DON)为主,DON占DTN的比例高达94%。受人类活动影响大的蔡冲河、烂泥沟河、金钟河则相反,以可溶性无机氮(DIN)为主。不同河流氮、磷含量自上到下游沿程波动较大,人为源造成的氮、磷污染远高于自然源。金钟河的DTN、DTP年输入量分别为97.03 t、46.64 t,对阿哈水库的DTN、DTP输入贡献最大,分别达到45%和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哈水库 入库河流 可溶性总氮 可溶性总磷 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