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s of therapeutic effects of rhubarb on gut origin sepsis 被引量:27
1
作者 陈德昌 王虑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9年第6期365-369,共5页
It is proposed that gut-liver-lung ax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physiologic development of the critical illness, and it induces excessiv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vivo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 It is proposed that gut-liver-lung ax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physiologic development of the critical illness, and it induces excessiv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vivo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The mechanisms of therapeutic effects of rhubarb on critical patients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es demonstrate that rhubarb can be used to protect gut barrier, maintain intestinal mic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event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It also can be used to inhibit the release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by liver inflammatory-effector cells, reduce inflammatory reaction in the liver and protect hepatic cell functions. Furthermore, rhubarb can be used to reduce 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and extenuate pulmonary edema, inhibit the release of neutrophil myeloperoxidase, and lower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decrease 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 circulation. 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hubarb may interrupt or partly interrupt the gut-liver-lung axis after trauma and reduce the intensity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Therefore, rhubarb may obviously lower the incidence of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and be used to prevent and treat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after trau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SIS Systemic inflammtory response syndrome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原文传递
冠脉慢血流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宓宝斌 张清潭 +5 位作者 崔建国 闫晓红 梁淑琴 安可英 石斗飞 王云文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冠脉慢血流(SCF)发生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正常但存在SCF的50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1±6岁)为试验组,冠脉造影正常且无SCF的48例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1例,... 目的探讨冠脉慢血流(SCF)发生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正常但存在SCF的50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1±6岁)为试验组,冠脉造影正常且无SCF的48例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2±5岁)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计算两组患者血浆脂质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血压、血浆脂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F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hs-CRP及Hcy的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CF与IR、hs-CRP及Hcy的水平呈正相关。IR可能通过相关炎症通路介导体内hs-CRP及Hcy水平上调进而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血小板的激活,参与SCF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慢血流 胰岛素抵抗 C反应蛋白 血同型半胱氨酸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合成鱼腥草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爽 于庆海 初正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合成鱼腥草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正常大鼠及去肾上腺大鼠足肿胀的测定;大鼠胸膜炎模型炎症渗出和白细胞游走的测定;大鼠巴豆油气囊肿测定;大鼠肾上腺重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炎症渗出物中PGE含量的测定;SRS-A致豚... 目的进一步研究合成鱼腥草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正常大鼠及去肾上腺大鼠足肿胀的测定;大鼠胸膜炎模型炎症渗出和白细胞游走的测定;大鼠巴豆油气囊肿测定;大鼠肾上腺重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炎症渗出物中PGE含量的测定;SRS-A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测定。结果合成鱼腥草素(HOU)ig对角叉菜胶致正常大鼠及去肾上腺大鼠足肿胀、大鼠白细胞游走和巴豆油所致向芽组织增生都有显著抑制作用;明显降低炎症渗出物中PGE含量;体外给药可以拮抗SRS-A(LTC4、LTD4、LTE4三者混和物)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其IC50为6×10-6mol·L-1;对肾上腺重量及肾上腺中维生素C的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HOU对炎症3种不同时相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而和抑制炎症介质PGE、SRS-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鱼腥草素 抗炎作用 PGE SRS-A 维生素C
下载PDF
克痹康的抗炎、抑制免疫和镇痛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曹永孝 张风鸣 +2 位作者 刘静 王世祥 王秉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15-19,共5页
克痹康0.12,0.3,0.75g/kg生药灌胃,能明显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足跖肿胀,有增加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体重的趋势,能明显抑制大鼠蛋清性关节炎,能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小鼠耳廓皮肤迟发型超敏... 克痹康0.12,0.3,0.75g/kg生药灌胃,能明显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足跖肿胀,有增加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体重的趋势,能明显抑制大鼠蛋清性关节炎,能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小鼠耳廓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抑制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明显减少醋酸引起的小白鼠扭体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痹康 抗炎 抑制免疫 镇痛 药理学 中药
下载PDF
白及提取物对炎症因子抑制活性的谱效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蒋福升 李美芽 +3 位作者 盛振华 张春椿 丁志山 吕圭源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55-2661,共7页
目的:建立白及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以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为炎症模型,考察各提取物对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抑制活性,分析其谱效关系。方法:采用聚酰胺柱色谱和系统溶剂萃取等方法制备系列白及提取物,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 目的:建立白及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以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为炎症模型,考察各提取物对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抑制活性,分析其谱效关系。方法:采用聚酰胺柱色谱和系统溶剂萃取等方法制备系列白及提取物,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以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为炎症模型,采用CBA法及流式细胞术测定各提取物对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抑制作用;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其谱效关系。结果:白及各提取物F1~F8,除了F5抗炎活性较差外,其余各部位均具有一定抗炎活性,其中F7和F3具有显著抗炎活性。白及醇提物18个特征峰中,对IL-1β、IL-6、TNF-α抑制活性关联度大于0.8的峰分别有7、7、4个,其中9号峰对各炎症因子抑制活性均表现出较强活性;通过制备、鉴定该峰对应化合物为贝母兰宁,并进一步确证了其抗炎活性。结论:本研究构建了白及抗炎谱效关系,并鉴定了其抗炎活性较强的药效成分,确证贝母兰宁为白及发挥抗炎活性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这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白及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炎症因子 巨噬细胞 谱效关系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NSTEMI患者的效果及PCI术后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玲洁 许平 +1 位作者 陈洁 尤春辉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9期2938-2941,共4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PCI术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5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NSTEMI患者,根据患者术前使用抗血小...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PCI术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5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NSTEMI患者,根据患者术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5),观察组患者采用300 mg阿司匹林+180 mg替格瑞洛治疗,此后每天替格瑞洛90 mg 2次,阿司匹林100 mg 1次;对照组患者采用300 mg阿司匹林+600 mg氯吡格雷治疗,此后75 mg氯吡格雷+100 mg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比较2组患者炎性因子、左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RP、IL-6、TNF-α水平含量显著降低,sCD40L水平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CD40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LVEF、LVDs、LVDd、LVESV及L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EF增加,LVDs、LVDd、LVESV及LVEDV减小。观察组患者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Ds、LVDd、LVESV及LVEDV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发现包括呼吸困难、出血、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6.50%,对照组患者为37.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够显著降低急性NSTEMI患者PCI术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左心功能恢复,其治疗效果优于氯吡格雷,不良反应比较无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急性NSTEMI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Mulligan手法及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对颈椎活动度、TCD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明伟 庞金磊 +7 位作者 葛维鹏 王中伟 楚云超 王成彬 刘亚光 吴宪宏 白会波 孙海燕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究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Mulligan手法及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对颈椎活动度、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疼痛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疼痛科确诊为... 目的探究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Mulligan手法及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对颈椎活动度、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疼痛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疼痛科确诊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颈椎活动度、TCD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6.429,P=0.011)。2组患者治疗后的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AROM均高于对照组(t=8.076、8.317、8.533、9.544、8.455、8.472,P均<0.01);2组患者治疗后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椎动脉左右侧Vp、Vm、Vd及基底动脉Vp、Vm、Vd均优于对照组(t=3.060、2.509、2.402、2.195、2.193、2.694,2.054、2.276、2.229,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1、IL-6、IL-8和TNF-α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7.577、36.062、29.346、43.656,P均<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Mulligan手法及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提升患者的颈椎活动度,改善患者的TCD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旁神经阻滞 Mulligan手法 头痛 颈源性 颈椎活动度 经颅多普勒检查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机制及药物干预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晓琴 徐艳 赵发国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机制 ,以及免疫抑制剂甲基强的松龙和非选择性腺苷受体激动剂 2 CAdo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缺血1h再灌注 2 3h后皮质肿瘤坏死因子 ...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机制 ,以及免疫抑制剂甲基强的松龙和非选择性腺苷受体激动剂 2 CAdo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缺血1h再灌注 2 3h后皮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丙二醛 (MDA)、微血管内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胞浆酶CK、CK BB、LDH含量的变化。结果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TNF α及MDA含量增加 ,胞浆酶水平增高 ,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浸润。甲基强的松龙及 2 CAdo可降低皮质TNF α的表达 ,使MDA含量下降 ,胞浆酶水平降低 ,并减轻微血管内白细胞的聚集、浸润。结论 急性炎症反应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织损伤有关。甲基强的松龙与 2 CAdo具有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的炎症反应 ,减少过氧化物的产生 ,稳定神经细胞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炎症机制 甲基强的松龙 2-CADO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对严重烫伤大鼠凝血功能和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胥阳 宋学敏 +2 位作者 李建国 王焱林 王成夭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3-456,461,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严重烫伤大鼠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和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严重烫伤大鼠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和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ay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n=8):假烫伤(NC)组、烫伤(Tem)组、足三里+烫伤(ST36)组、非经非穴+烫伤(NA)组和足三里+烫伤+α-银环蛇毒素(α-BGT)组。建立大鼠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足三里"穴取双侧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下5mm处;烫伤后立即行(3V,2ms,3Hz)脉冲电流持续刺激12min,每8h刺激1次。烫伤后48h,经右颈总动脉取血,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PT、APTT、TT和Fbg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TNF-α、IL-1β、IL-6和HMGB1的水平。结果:严重烫伤后48h,烫伤组大鼠血浆PT、APTT缩短,TT延长,Fbg升高;与烫伤组相比,电针足三里组大鼠PT、APTT延长(P<0.05),TT缩短(P<0.05),Fbg含量下降(P<0.05);同时,烫伤使大鼠血浆IL-1β、IL-6和HMGB1水平明显增高;而TNF-α并未发现明显变化;针刺足三里后血浆IL-1β、IL-6和HMGB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α-BGT的处理显著逆转针刺足三里这一效应;非经非穴组、α-BGT组PT、APTT、TT和Fbg,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HMGB1水平与"足三里"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明显改善严重烫伤后大鼠的凝血功能状态,降低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该效应可能是通过激活含α7亚基N型胆碱能受体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凝血功能 细胞因子 胆碱能抗炎通路
原文传递
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翟爱峰 李玛琳 《医学综述》 2006年第16期1000-1002,共3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应用于临床已有一个多世纪。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陆续有研究报道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抗肿瘤方面也具有活性,现就其在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介绍。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抗肿瘤 进展
下载PDF
氯诺昔康对上腹部术后患者血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志宏 刘健 +1 位作者 管忍 李伟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57-1060,I0006,共5页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吗啡组20例,手术结束使用吗啡患者自控镇痛(PCA)泵(负荷剂量0.05mg/kg,冲击剂量1mg,锁定时间10m in,背景剂量为...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吗啡组20例,手术结束使用吗啡患者自控镇痛(PCA)泵(负荷剂量0.05mg/kg,冲击剂量1mg,锁定时间10m in,背景剂量为0);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20例,手术结束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同时使用吗啡PCA泵,设置同吗啡组,术后12、24、36 h分次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氯诺昔康预给药组20例,手术开始前30m in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手术结束时使用吗啡PCA泵,设置同吗啡组,术后12、24、36 h分次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记录各组术后4、8、12、24和48 h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分别随机抽取三组各6例患者,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后2、6、12、24 h的静脉血2 m l,测定血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浓度。结果:术后至术后48 h,三组患者静息VAS无统计学意义。各时段吗啡总用量:吗啡组均高于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及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而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又高于氯诺昔康预给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患者相似。三组患者术前IL-6、IL-10几乎测不到,术后2 h,三组患者血浆IL-10均达峰值,但吗啡组明显低于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及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术后6 h,三组患者IL-6达峰值,其中吗啡组明显高于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及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12 h吗啡组仍明显高于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结论:术前预给予氯诺昔康可明显减少上腹部术后镇痛的吗啡用量,并减轻术后炎性细胞因子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术后镇痛 超前镇痛 炎性反应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粪钙卫蛋白在炎症性肠病应用中的优势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麻婧 吴开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前对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诊断和病程评估主要依靠内镜与活组织检查的有创手段。其他炎性指标如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对IBD诊断、活动性及病程评价有很大局限性。粪钙卫蛋白(fec... 目前对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诊断和病程评估主要依靠内镜与活组织检查的有创手段。其他炎性指标如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对IBD诊断、活动性及病程评价有很大局限性。粪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来源于中性粒细胞胞浆,其升高与肠道炎症活动相关,对IBD活动性判断、严重程度分级、病程复发预测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作用。此外,FC检测方法简单、无创、便宜、可靠,是IBD诊断的理想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钙卫蛋白 炎症性肠病 疾病评估
下载PDF
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修义 邵亚辉 +5 位作者 汪延明 张爱民 郑金峰 田军 孙奔 葛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病理学、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报告1例确诊为肾脏IMT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例肾脏IM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病理检查及... 目的探讨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病理学、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报告1例确诊为肾脏IMT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例肾脏IM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病理检查及临床表现与转归有一定特征性:(1)CT平扫呈等密度,边界欠清晰,增强扫描皮质期及实质期均呈轻到中度强化,且强化不均,排泄期呈带状环形强化,肿块邻近脂肪囊密度增高,肾筋膜明显增厚,增厚的包膜较广泛;PET/CT检查示肿块FDG代谢增高,肾外其他部位未见明确肿瘤转移征象。(2)镜下见肿瘤内梭形细胞分布,并见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肿瘤细胞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弥漫(+)、结蛋白局灶(+)。(3)临床上无血尿表现,随访未见病灶复发或扩散。结论肾脏IMT少见,容易误诊,熟悉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表现对IMT正确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肾脏IMT临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诊断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宫颈旁注射治疗急慢性盆腔炎12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淑莉 黄小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2期16-17,共2页
目的总结中西药结合宫颈旁注射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对确诊为急慢性盆腔炎的69例患者行宫颈旁注射治疗,随访统计其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121例中,治愈116例,显效5例,治愈率95.9%,有效率100%。1年复发率为0,5年复发率14.88%... 目的总结中西药结合宫颈旁注射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对确诊为急慢性盆腔炎的69例患者行宫颈旁注射治疗,随访统计其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121例中,治愈116例,显效5例,治愈率95.9%,有效率100%。1年复发率为0,5年复发率14.88%。结论宫颈旁注射是治疗急慢性盆腔炎较好的方法,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结合 宫颈旁注射 急慢性盆腔炎
下载PDF
10种香豆素衍生物神经保护作用筛选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修云 胡金凤 +2 位作者 孙明娜 刘刚 陈乃宏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701,共5页
检测10种新型香豆素衍生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索。采用MTT法筛选10个香豆素衍生物对神经毒性剂(Aβ25-35及鱼藤酮)或氧糖剥夺(OGD)所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获得活性较好的化合物;采用显微形态学观察各种神... 检测10种新型香豆素衍生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索。采用MTT法筛选10个香豆素衍生物对神经毒性剂(Aβ25-35及鱼藤酮)或氧糖剥夺(OGD)所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获得活性较好的化合物;采用显微形态学观察各种神经毒性剂模型下该化合物的作用情况;通过脂多糖(LPS)致小胶质细胞炎症病变,并采用ELISA法检测化合物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最后,检测此化合物对自由基的直接清除能力。化合物3不但对3种神经元毒性模型所致细胞存活率降低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且能显著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另外,化合物3具有很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相当于维生素C。化合物3显著的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可能是其重要的神经保护机制。化合物3作为一种潜在的神经保护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衍生物 神经保护 炎症因子 自由基
原文传递
炎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俊生 向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炎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炎性肠病病变范围广泛,消化道症状重,病情反复,病程长,加之代谢改变,极易发生营养不良。炎性肠病病人在初诊时多已伴有营养不良,而病情进展、药物... 炎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炎性肠病病变范围广泛,消化道症状重,病情反复,病程长,加之代谢改变,极易发生营养不良。炎性肠病病人在初诊时多已伴有营养不良,而病情进展、药物或手术治疗则更加重了营养障碍,故作为炎性肠病的治疗手段,营养支持与药物、手术等同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道疾病 营养治疗 克罗恩病
原文传递
新型NSAIDs药物对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安 蔡旺 +1 位作者 秦鸣放 李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3881-3886,共6页
目的:观察新型和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tory drugs,NSAIDs)药物对预防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c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胰腺炎发生、减轻术后高胰酶血症、缓解术后疼痛的作用.... 目的:观察新型和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tory drugs,NSAIDs)药物对预防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c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胰腺炎发生、减轻术后高胰酶血症、缓解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入选2012-05/2013-05于我院行十二指肠镜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97例,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帕瑞昔布组和对照组.内镜治疗前后采用新型NSAIDs帕瑞昔布钠及传统NSAIDs氯诺昔康静脉注射.所有患者术前、术后4、24、48 h监测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并同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疼痛评分.结果:帕瑞昔布组、氯诺昔康组和对照组PEP发生率分别为4.55%、9.09%、10.8%,两种NSAIDs药物组内镜后胰腺炎(post 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其中帕瑞昔布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组高胰酶血症发生率(9.09%)与对照组(21.5%)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氯诺昔康组高胰酶血症发生率(15.2%)与对照组(2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帕瑞昔布组和氯诺昔康组的血清CRP水平(23.41 mg/L±14.07 mg/L、36.35 mg/L±15.75 mg/L),均比同时相对照组(58.35 mg/L±19.07 mg/L)低,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24 h两组的血清CRP水平(13.63 mg/L±11.73 mg/L、21.39 mg/L±13.38 mg/L),均比同时相对照组(48.10 mg/L±18.42 mg/L)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的VAS疼痛评分帕瑞昔布组(2.73±1.34)、氯诺昔康组(3.28±1.27)均比对照组(6.45±1.89)低,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瑞昔布和氯诺昔康可减少内镜后高胰酶血症的发生,其中帕瑞昔布可能能预防内镜后胰腺炎发生.两种方法都可以减轻内镜术后的疼痛和炎症反应.提示新型NSAIDs药物即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在预防内镜后胰腺炎方面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高胰 酶血症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勇军 熊滨 +5 位作者 吕立文 王风 韩林 张静 陈解语 柳锋霖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应用及对血浆TNFα-、IL-1β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浓度的影响。方法 MODS患者39例,在基础治疗上给予CBP治疗,于CBP前、CBP开始后4 h、12 h、24 h、48 h、72 h留取血标...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应用及对血浆TNFα-、IL-1β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浓度的影响。方法 MODS患者39例,在基础治疗上给予CBP治疗,于CBP前、CBP开始后4 h、12 h、24 h、48 h、72 h留取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1β和HMGB-1;治疗前、治疗后24 h、48 h、72 h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同时以未行CBP治疗的MODS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结果与CBP前比较,TNFα-、IL-1,βHMGB-1明显下降(P<0.05);CBP治疗48 h、72 h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点TNFα-、IL-1β、HMGB-1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度的炎症反应是MODS发生的本质原因之一,CBP能够削弱血循环中炎症介质的峰值浓度,有效遏制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起到防治MOD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净化 炎症介质 高迁移率族蛋白
下载PDF
血清vaspin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滕宗艳 韩丽红 +4 位作者 张海金 陈汉蕊 王满凤 王莉 孟松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vaspin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分级的相关性,血清vaspin在慢性心力衰竭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83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CHF组按NYHA分级,分为Ⅱ、Ⅲ、... 目的探讨血清vaspin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分级的相关性,血清vaspin在慢性心力衰竭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83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CHF组按NYHA分级,分为Ⅱ、Ⅲ、Ⅳ级。测定血清vaspin和TNF-α水平,同时测定实验对象的空腹血糖、血脂、CRP,并记录血压、身高、体重、BMI。给予心脏三维彩超检查,记录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RP、LVEF水平差异明显(P<0.05);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清vaspin的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心衰程度越重血清vaspin水平越低(P<0.05)。慢性心衰组TNF-α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心衰程度越重血清TNF-α水平越高(P<0.05)。回归分析表明,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清vaspin的水平与BMI、LVEF、TG呈正相关,与TNF-α呈负相关。结论血清vaspin对心功能可能起保护作用。vaspin有可能通过抑制炎症而发挥其心脏保护的作用,推测其参与血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PIN 慢性心力衰竭 炎症介质
原文传递
电针足三里对雷公藤甲素致急性肝损伤大鼠IL-10与TNF-α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鉥泺 言枫 顾一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5-246,296,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雷公藤甲素致急性肝损伤大鼠IL-10与TNF-α的影响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模型组给予雷公藤甲素灌胃5 d,电针组给予同等剂量雷公藤... 目的:观察电针对雷公藤甲素致急性肝损伤大鼠IL-10与TNF-α的影响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模型组给予雷公藤甲素灌胃5 d,电针组给予同等剂量雷公藤甲素灌胃并给予电针足三里刺激5 d后,检测各组大鼠ALT、AST、TNF-α、IL-10含量。结果:模型组ALT、AST、TNF-α含量高于空白组,IL-10含量低于空白组;电针组IL-10含量高于模型组,TNF-α、ALT、AST含量低于模型组;电针组IL-10、AST含量高于空白组,TNF-α、ALT含量低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足三里能减轻雷公藤甲素所致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抗炎及促炎作用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雷公藤 肝损伤 抗炎因子 促炎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