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唐皓 梁艳冰 +1 位作者 翟诚顺 马中富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7期1153-115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环氧化酶2(COX-2)、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它们的影响与意义。方法测定健康对照组(40例)、ACS组(45例)...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环氧化酶2(COX-2)、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它们的影响与意义。方法测定健康对照组(40例)、ACS组(45例)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COX-2、PAF—AH及hsCRP水平,并作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COX-2[(33.8±4.6)ng/ml]、PAF-AH[(30.2±1.5)μmol·min^-1·L^-1]、hsCRP[(1.1±0.8)g/L],与ACS组治疗前COX-2[(50.4±5.8)ng/ml]、PAF-AH[(18.7±3.1)μmol·min^-1·L^-1]、hsCRP[(19.3±5.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治疗后COX-2[(38.1±3.2)ng/ml]、PAF-AH[(28.0±2.1)μmol·min^-1·L^-1]、hsCRP[(7.4±1.8)g/L]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性因子COX-2、PAF.AH、hsCRP与ACS的发病明显相关,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的COX-2、hsCRP,升高PAF-AH,对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阿托伐他汀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脑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吴华彬 何玉花 +2 位作者 夏向锋 徐文庆 张士民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9期90-93,99,共5页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DEX)用于老年患者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DEX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6月-2022年9月以上海金山亭林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DEX)用于老年患者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DEX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6月-2022年9月以上海金山亭林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DEX,对照组给予同等计量的生理盐水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等观察指标情况。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超氧化物歧化酶、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科学意义(F值分别为16.023、40.017、10.774和43.751,P值均<0.05),P值均<0.05);实验组Ramsay镇静、Riker镇静和躁动、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2.15±0.41)分、(4.11±0.69)分和(3.10±0.8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科学意义(t值分别为8.431、3.209和3.732,P值均<0.05);实验组舒适度评分为(2.88±0.51)分,高于对照组的(2.10±0.39)分,差异有统计科学意义(t=6.654,P<0.05);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3.33%,高于实验组(10.00%),差异有统计科学意义(χ^(2)=4.812,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持续应用DEX静脉泵入有利于控制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改善苏醒期评分,降低POC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炎性因子 脑功能 结直肠肿瘤 全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前房反应
3
作者 马伟华 赵俊丽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3年第7期537-539,共3页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IOL)与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比较其术后前房反应程度;探讨类风湿因子滴度与术后前房反应的关系。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例(11眼)行ECCE+...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IOL)与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比较其术后前房反应程度;探讨类风湿因子滴度与术后前房反应的关系。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例(11眼)行ECCE+IOL术;10例(12眼)行Phaco+IOL术。术后复诊随访。结果除1例(1眼)视神经萎缩,1例(1眼)老年黄斑变性外,其它均获得了0.6或以上的矫正视力,3个月后前房炎症消失,无手术并发症;行Phaco+IOL术后前房反应较ECCE+IOL术后前房反应轻,术后3d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utest分析P=0.0258)。术后3d、1个月不同前房反应组的类风湿因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Utest分析,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Phaco+IOL术后前房反应较ECCE+IOL术后前房反应轻;术后前房反应的程度与术前类风湿因子滴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超声乳化术 晶状体 人工 前房反应 类风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