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醛脱氢酶1与乳腺癌耐药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兴 姜真 孙长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5-181,共7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患者对化疗药物耐药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证实,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与某些抗癌药物(如环磷酰胺、顺铂等)的耐药有关,并发现经这些药物治疗后的患者癌灶细胞中AL...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患者对化疗药物耐药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证实,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与某些抗癌药物(如环磷酰胺、顺铂等)的耐药有关,并发现经这些药物治疗后的患者癌灶细胞中ALDH1的含量较治疗前高。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不仅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更高表达于治疗后的乳腺癌中,提示这可能与肿瘤耐药机制相关。关于在乳腺癌患者中两者是否存在共表达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主要探讨ALDH1、BCRP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种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石蜡切片中ALDH1与BCRP的表达,研究并探讨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之间是否有相关性。结果:ALDH1、BCRP在乳腺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85,P=0.000;χ2=12.243,P=0.000)。ALDH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状态均无关(P>0.05);BCRP的表达与HER-2高表达有关,HER-2高表达组的癌组织中BCRP阳性表达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9,P=0.021)。BCRP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ER、PR状态无关(P>0.05);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与BCRP无相关性(r=-0.039,P=0.786)。结论:ALDH1可能是区别于其他耐药蛋白的一种独立的生物学因子,参与乳腺癌的化疗耐药或肿瘤的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肿瘤干细胞 乙醛脱氢酶1 乳腺癌耐药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erbB-2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雨洁 管宇 +1 位作者 包永星 覃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在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石蜡标本,采用S-P法检测C-erbB-2蛋白的表达程度,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绝...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在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石蜡标本,采用S-P法检测C-erbB-2蛋白的表达程度,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位置、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ER、PR的关系。并取30例非癌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非癌乳腺组织的C-erbB-2表达率低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腋窝无淋巴结转移、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erbB-2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表达与年龄、绝经状态、肿瘤位置、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ER、PR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存在着C-erbB-2蛋白表达增高,C-erbB-2蛋白高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C-erbB-2蛋白表达可以作为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癌基因 C-ERBB-2 临床病理因素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舒畅 朱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6期103-104,107,共3页
目的研究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87例,根据WHO标准规定对患者进行免疫学分型,对患者术后随访3年。观察各型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和淋巴结转移... 目的研究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87例,根据WHO标准规定对患者进行免疫学分型,对患者术后随访3年。观察各型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率及3年内的生存率情况。结果 Luminal A型患者在3年内的生存率最高,为86.96%,Triple-Negative型的生存率最低,为60.00%;Triple-Negative型淋巴结复发、转移时间及淋巴结复发、转移率较其他三类分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关系密切,且分型不同预后情况不同,其中Luminal A型预后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分子分型 预后 生存率
下载PDF
探讨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乳腺X线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夏丽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8期14-14,8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乳腺X线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我所门诊部及县人民医院普查及收治的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9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探讨分析女性乳腺浸润性导... 目的:研究分析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乳腺X线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我所门诊部及县人民医院普查及收治的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9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探讨分析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特征。结果:本组所选取的1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块显示。其中为不规则形状的肿块10例,分叶状肿块5例,类圆形肿块4例;密度情况为高密度的为9例,等密度3例,密度不均7例;肿块边缘为毛刺状的有10例,分叶状5例,模糊不规则性4例。12例患者显示有不同程度钙化反应;1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增粗或迂曲现象;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导管增粗、扭曲表现;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增厚、粘连现象。结论:浸润性导管癌在乳腺X线下有明显的表现特征,乳腺X线检查方式对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 X线 影像学 特征
下载PDF
OLC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汪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研究OLC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7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3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OL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OLC1蛋白在7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 目的研究OLC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7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3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OL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OLC1蛋白在7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1.9%(41/79),在3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C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O.05)。结论OLC1可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C1蛋白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癌易感基因1、E-钙黏蛋白、p12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榕英 张爱龙 +3 位作者 肖雪明 陈峰 陈兴 游振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50-195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E-钙黏蛋白(E-cadherin)、p12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DC组织(n=156)中BRCA1、E-cadherin、p120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E-钙黏蛋白(E-cadherin)、p12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DC组织(n=156)中BRCA1、E-cadherin、p120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IDC组织中BRCA1蛋白在〉5 cm组的表达率低于≤5 cm组(12.5%比41.7%,χ^2=7.397,P=0.007),TNM分期Ⅲ期组低于Ⅰ/Ⅱ期组(23.0%比46.3%,χ^2=8.683,P=0.003),组织学高级别组低于低级别组(22.5%比42.2%,χ^2=4.963,P=0.026),分子亚型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组(12.5%比41.7%,χ^2=7.397,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DC组织中BRCA1表达与E-cadherin、p120表达呈正相关(r=0.161,P=0.045;r=0.197,P=0.014)。BRCA1、E-cadherin和p120全阳性组IDC肿瘤大小、TNM分期与非全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1,P=0.019;χ^2=5.119,P=0.024),并与IDC Luminal分型有关(P=0.000),表现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ERBB2+型和Basal-like型中全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100.0%、25.3%、22.7%比12.5%)。结论BRCA1、E-cadherin和p120蛋白的异常低表达在乳腺ID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不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易感基因1 E-钙黏蛋白 P120
原文传递
P53、PCNA、bcl-2和bax与乳腺癌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石林祥 童孩宝 +2 位作者 房林 卢少毅 许洪卫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9-10,17,共3页
目的 研究P5 3蛋白 ,增殖细胞抗原 (PCNA) ,bcl 2 ,bax基因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P5 3蛋白和PCNA ,bcl 2 ,bax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死亡组P5 3蛋... 目的 研究P5 3蛋白 ,增殖细胞抗原 (PCNA) ,bcl 2 ,bax基因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P5 3蛋白和PCNA ,bcl 2 ,bax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死亡组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 (32 / 35 )和PCNA指数 (PI) (5 6 .5± 2 6 .5 4) % ,明显高于存活组的P5 3蛋白阳性率 (31/ 6 5 )和PI(31.5± 2 6 .5 8) %。且两者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显著关系。存活组bcl 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 (46 / 6 5 )明显高于死亡组bcl 2阳性表达率 (12 / 35 ) ,且bcl 2基因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关系 ,而bax在死亡组的阳性率 (31/ 35 )显著高于存活组 (2 6 / 6 5 ) ,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P5 3蛋白 ,PCNA ,bcl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P53 PCNA BCL-2 BAX 预后 实验研究 乳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