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及梗死病灶ADC值的变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靖复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693-69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均给予CT、MRI检查,同时测量梗死病灶和对侧正常脑组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MRI脑梗死检出率为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均给予CT、MRI检查,同时测量梗死病灶和对侧正常脑组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MRI脑梗死检出率为96.74%,明显高于CT检查(P<0.05);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24~72 h患者MRI检出率分别为93.10%和97.06%,明显高于CT检查(P<0.05);发病至入院时间>72 h患者MRI和C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24~72 h、>72 h患者梗死病灶ADC值分别为(4.47±1.23)×10^-4、(4.68±1.30)×10^-4、(6.02±1.53)×10^-4mm^2/s,明显低于对侧脑组织(P<0.05)。结论:MR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中ADC值可为判断梗死病灶部位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梗死病灶
下载PDF
血清ZO-1、aβ2-GP水平与脑梗死患者梗死病灶范围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盼 康丽娟 刘芳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4期3037-304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闭锁小带蛋白1(ZO-1)、抗β2糖蛋白1抗体(aβ2-GP1)水平与脑梗死患者梗死病灶范围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该院... 目的探讨血清闭锁小带蛋白1(ZO-1)、抗β2糖蛋白1抗体(aβ2-GP1)水平与脑梗死患者梗死病灶范围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该院的体检健康者51例作为对照组。依据梗死病灶范围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大梗死组(梗死病灶>50 cm 2),中梗死组(梗死病灶在10~50 cm 2),小梗死组(梗死病灶<10 cm 2)。依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将脑梗死患者分为斑块期组、增厚期组、管壁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ZO-1、aβ2-GP1水平,并比较各组ZO-1、aβ2-GP1水平变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ZO-1、aβ2-GP1水平与梗死病灶范围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ZO-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aβ2-G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103例脑梗死患者中,大梗死组有32例,中梗死组有34例,小梗死组有37例,其中小梗死组ZO-1水平高于中梗死组和大梗死组,aβ2-GP1水平低于中梗死组和大梗死组(P<0.05);中梗死组ZO-1水平高于大梗死组,aβ2-GP1水平低于大梗死组(P<0.05)。在103例脑梗死患者中,斑块期组有29例,增厚期组有38例,管壁正常组有36例,其中斑块期组血清ZO-1水平低于增厚期组和管壁正常组,aβ2-GP1水平高于增厚期组和管壁正常组(P<0.05);增厚期组血清ZO-1水平低于管壁正常组,aβ2-GP1水平高于管壁正常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清ZO-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梗死病灶范围呈负相关(P<0.05),aβ2-GP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梗死病灶范围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ZO-1和aβ2-GP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梗死病灶范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在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闭锁小带蛋白1 抗Β2糖蛋白1抗体 梗死病灶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的体积及部位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关系 被引量:22
3
作者 韩云飞 惠康丽 闫福岭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的体积及部位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关系。方法分析281例ACI患者的梗死灶体积及部位与SAP的关系。结果 281例ACI患者根据其梗死灶体积分为微小病灶组(54例)、中等病灶组(127例)、大病灶组(61例)及超大病灶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的体积及部位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关系。方法分析281例ACI患者的梗死灶体积及部位与SAP的关系。结果 281例ACI患者根据其梗死灶体积分为微小病灶组(54例)、中等病灶组(127例)、大病灶组(61例)及超大病灶组(39例),SAP发生率分别为13.0%、11.0%、31.1%、61.5%,超大病灶组SAP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P<0.01)。按梗死灶的部位分组的左半球组(97例)、右半球组(122例)和双侧病灶组(11例),SAP发生率分别为16.5%、24.6%、72.7%,双侧病灶组SAP发生率较单侧半球组明显增加(均P<0.05);皮质组(57例)、皮质下组(126例)、皮质+皮质下组(47例)SAP的发生率分别为16.3%、11.1%、53.2%,皮质+皮质下组SAP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并且皮质组显著高于皮质下组(均P<0.05);前循环组(161例)、后循环组(61例)、前+后循环组(59例)SAP的发生率分别为15.5%、19.7%、45.8%,前+后循环组SAP发生率较其他两组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大病灶脑梗死、皮质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更容易发生S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梗死灶体积、部位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时下壁ST段压低的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福春 韩江莉 +4 位作者 葛念峄 郭静萱 郭丽君 毛节明 陈明哲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 :前瞻性研究前壁急性心肌梗死 ( AMI)病人下壁 ST段压低的意义。方法 :连续评价前壁 AMI病人 ,选择病人就诊头 3h心电图 ( ECG)测量其 ST段水平 ,并于住院第 10~ 2 1天行冠状动脉造影 ( CAG) ,评估左冠前降支 ( L AD)梗塞相关病... 目的 :前瞻性研究前壁急性心肌梗死 ( AMI)病人下壁 ST段压低的意义。方法 :连续评价前壁 AMI病人 ,选择病人就诊头 3h心电图 ( ECG)测量其 ST段水平 ,并于住院第 10~ 2 1天行冠状动脉造影 ( CAG) ,评估左冠前降支 ( L AD)梗塞相关病变与第一对角支 ( D1)开口的位置关系。结果 :入选 85例中 2例 CAG阴性。余 83例分两组 ,A组为 LAD病变在 D1开口前或 D1开口后但合并 D1病变 ( 63例 ) ,B组为 D1开口后但不合并 D1病变 ( 2 0例 )。83例中 、 、a VF导联 ST段压低≥ 1mm者分别为 2 7、38、38例。以 、a VF导联 ST段压低≥ 1mm预测 A组病变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 .1%和 89.5 % ( P <0 .0 5 )。结论 :前壁 AMI时下壁 ST段压低提示 LAD近端病变或 LAD远端病变合并 D1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下壁ST段压低 心电图 CA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