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1
作者 温治华 王利芳 《全科护理》 2010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增加患儿的治愈率,促进小儿腹泻病的护理工作更好的发展。[方法]对131例腹泻患儿进行严格消毒隔离,根据病情合理治疗,精心护理。[结果]痊愈出院60例,住院天数最少2d(3例),最多12d(1例),平均住院5.48d;...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增加患儿的治愈率,促进小儿腹泻病的护理工作更好的发展。[方法]对131例腹泻患儿进行严格消毒隔离,根据病情合理治疗,精心护理。[结果]痊愈出院60例,住院天数最少2d(3例),最多12d(1例),平均住院5.48d;好转出院的患儿69例,住院最少1d(7例),最多9d(3例),平均住院3.71d,无死亡病例。[结论]我院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质量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泻 整体护理
下载PDF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陆惠强 李晓萍 +2 位作者 姜妍妍 周磊 陈忠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对2854例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分析其发病规律。方法利用金标法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54例婴幼儿腹泻患者送检标本中检测到1074株轮状病毒抗原阳性... 目的对2854例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分析其发病规律。方法利用金标法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54例婴幼儿腹泻患者送检标本中检测到1074株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37.6%;6月龄~1岁及1~2岁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3.2%和48.1%;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的高峰季节是10~1月份。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金标法检测轮状病毒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高的特点,适合在各级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腹泻 轮状病毒
原文传递
培菲康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培菲康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协作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48-849,856,共3页
关键词 婴幼儿 肺炎 腹泻 益生菌
下载PDF
1760例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检出率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3
4
作者 丁华 刘和录 +3 位作者 陈伟光 何玥 何维娜 梁鸿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45,共2页
目的了解沙井地区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RV)感染现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1760例来我院就诊的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1760例腹泻标本中有852例RV结果阳性,阳性率为48.41%... 目的了解沙井地区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RV)感染现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1760例来我院就诊的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1760例腹泻标本中有852例RV结果阳性,阳性率为48.41%;其中0.5-1岁组腹泻患儿阳性率可达69.96%;以每年11、12月份为发病高峰。结论轮状病毒是本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且有明显的季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婴幼儿腹泻 粪便 病毒抗原检测
下载PDF
国内双歧杆菌制剂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贺松 张德纯 +2 位作者 程芳 龚芳红 郭亚楠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8期692-695,70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双歧杆菌制剂临床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检索CBMd isc、VIP、CNK I以及万方数据库等,获得1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患儿4050例,对其进行M eta分析,并评价M 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发表偏...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双歧杆菌制剂临床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检索CBMd isc、VIP、CNK I以及万方数据库等,获得1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患儿4050例,对其进行M eta分析,并评价M 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发表偏倚。结果异质性检验χ^2=34.60,P=0.007〈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 eta分析,合并RR=0.41,95%C I为0.35~0.49,总体效应检验,Z=10.39,P〈0.00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固定效应模型RR值和95%C I与随机效应模型完全一致,剔除小样本报道后的合并RR=0.42,95%C I为0.35~0.50,与剔除前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本研究的发表偏倚得到了很好地控制。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双歧杆菌制剂能降低小儿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对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起到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双歧杆菌制剂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心肌酶谱变化 被引量:23
6
作者 黎念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8期582-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时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腹泻病患儿,用胶体金法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用连续检测法测定血清心肌酶的水平。结果①RV肠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1)...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时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腹泻病患儿,用胶体金法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用连续检测法测定血清心肌酶的水平。结果①RV肠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1);②轻度脱水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高于无脱水组(P(0.01),而中度脱水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轻度脱水组(P(0.01)。③RV肠炎般心肌损害患儿经给与1,6-二磷酸果糖治疗后,心肌酶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可致心肌损害,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警惕心肌损害,治疗同时注意心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轮状病毒感染 肠炎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
下载PDF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7
作者 娄玉霞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婴幼儿肺炎患儿248例,随机分为预防组138例和对照组110例。在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祛痰止咳、预防或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缺氧者予氧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预防组同...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婴幼儿肺炎患儿248例,随机分为预防组138例和对照组110例。在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祛痰止咳、预防或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缺氧者予氧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预防组同时加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口服:≤6个月每次250 mg,>6个月每次500 mg,每天2次,疗程1周,而对照组在有患儿出现腹泻时才开始同法加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观察两组患儿腹泻发生率、临床疗效、止泻时间及腹泻总疗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预防组腹泻发生率为18.1%,对照组腹泻发生率为3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组腹泻治疗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的66.3%(P<0.05);预防组止泻时间和腹泻总疗程分别为(2.2±0.9)d、(3.6±1.5)d,均短于对照组的(4.3±1.4)d、(6.3±1.6)d(P均<0.01)。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防治肺炎继发腹泻,疗效确切,可作为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婴幼儿 肺炎 腹泻
下载PDF
2009年-2013年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骆婷婷 丁爱娟 郭红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34-1836,共3页
目的了解2009年-2013年本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阳性率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对8 95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按照性别、季节、年龄、年份和区域进行分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患儿RV阳... 目的了解2009年-2013年本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阳性率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对8 95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按照性别、季节、年龄、年份和区域进行分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患儿RV阳性率分别为10.48%、9.42%。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感染RV,春、夏、秋、冬四季的阳性率分别为9.06%、3.03%、5.21%、18.32%。不同年龄的患儿RV阳性率不同:〈6个月的患儿为1.62%,6个月~2岁的患儿为24.42%,2岁~5岁的患儿为6.68%,〉5岁的患儿为1.33%。农村患儿RV阳性率(12.58%)略高于城市患儿(7.99%)。本地区2009年-2013年每年RV阳性率控制在一定水平。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病原体之一,应重视病原体的检测以明确诊断。仍需加强预防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应降低婴幼儿轮状病毒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婴幼儿 腹泻
原文传递
2635例腹泻患儿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飞 汤成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547-1548,共2页
目的对2635例婴幼儿腹泻患儿进行粪便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为临床提供快捷、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应用免疫层析夹心法对2635例婴幼儿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35例标本中741例轮状病毒抗... 目的对2635例婴幼儿腹泻患儿进行粪便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为临床提供快捷、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应用免疫层析夹心法对2635例婴幼儿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35例标本中741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28.12%,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感染率在秋冬季节最高,春夏季节较低。在0~1岁年龄段中母乳喂养的婴儿抗轮状病毒能力与非母乳喂养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及时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对于诊断和合理预防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婴儿 腹泻
下载PDF
2007年-2008年吉林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勇 齐亚莉 何淑云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78-1881,共4页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07年10月-2008年11月在吉林市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417...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07年10月-2008年11月在吉林市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417份粪便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轮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1.80%,然后依次为杯状病毒(18.00%)、星状病毒(6.70%)、肠道腺病毒(3.40%)。对上述四种病毒与感染者性别、年龄、生活环境以及发病季节的比较发现,除轮状病毒与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和杯状病毒与发病季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轮状病毒G血清型检测中,以G3型为主,占35.73%;P基因型检测中,以P8型为主,占35.01%。结论轮状病毒是吉林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主要血清型为G3型,主要基因型为P8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也是重要的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腹泻 轮状病毒 杯状病毒 星状病毒 肠道腺病毒
下载PDF
婴幼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宏 陈群 方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5-656,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9年6月我院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婴幼儿1120例,按症状的不同分为两组: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婴幼儿组(观察组,60例)和无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婴幼儿组(对照组,1... 目的探讨婴幼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9年6月我院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婴幼儿1120例,按症状的不同分为两组: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婴幼儿组(观察组,60例)和无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婴幼儿组(对照组,1060例)。对比两组患儿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儿多为单纯性腹泻,引起腹泻的抗菌药物:头孢三代类17例、青霉素类13例、碳青酶烯类12例、头孢二代类10例、克林霉素8例。禁食、应用抗菌药物种类、抗菌药物应用时间、采用干预措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等)、住院时间两组患儿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给药途径、年龄、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两组患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中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联合用药、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早期肠内营养或经口进食、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口服微生态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腹泻 抗菌药物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应灵晶 王传光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5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12月接收并诊治的42例腹泻合并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大便常规、白细胞、血生化以及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等进行实验检查;患儿在住院后给予补液纠酸、纠正脱水...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12月接收并诊治的42例腹泻合并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大便常规、白细胞、血生化以及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等进行实验检查;患儿在住院后给予补液纠酸、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抗病毒、抗感染,止惊、降温及微生态制剂等综合对症治疗,有脑炎者加用甘露醇降颅压等治疗。结果热性惊厥16例,电解质紊乱10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6例,病毒性脑炎5例,中毒性脑病3例,低血糖2例。结论腹泻合并惊厥原因较多,但主要与发热、电解质紊乱、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腹泻 惊厥
下载PDF
苏州市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沈蕙 李海 +2 位作者 张钧 顾红英 王蓓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20-1421,共2页
目的 研究苏州市 5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8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 5岁以下腹泻患儿进行调查。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检测轮状病毒并对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用ELISA、... 目的 研究苏州市 5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8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 5岁以下腹泻患儿进行调查。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检测轮状病毒并对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用ELISA、PCR法进行分型研究。结果 共检测标本 775份 ,轮状病毒阳性 2 74份 ,检出率 3 5 3 5% ;血清分型发现 ,轮状病毒腹泻G分型以G3 (40 15% )和G1(2 8 42 % )为主要流行株 ,基因P分型结果以P[4] (3 9 68% )为主 ,尚发现较多不常见G/P组合和未分型病毒株。结论 苏州市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 ,以G3和P[4]最多见 ,但有较多未分型病毒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轮状病毒 腹泻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13年呼和浩特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文超 郭卫东 +2 位作者 海岩 张宇耕 徐荣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呼和浩特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呼和浩特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402份粪便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轮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1.09%。对上述4种病毒与感染者性别、年龄、生活环境比较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轮状病毒G血清型检测中,以G9型为主,占27.11%;P基因型检测中,以P8型为主,占27.86%。结论轮状病毒是呼和浩特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主要血清型为G9型,主要基因型为P8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腹泻 轮状病毒 杯状病毒 星状病毒 肠道腺病毒
原文传递
口服补锌辅助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70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剑锋 肖启亮 高花兰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患儿的血锌水平,并观察口服补锌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对130例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患儿进行血锌检测,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将13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 目的探讨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患儿的血锌水平,并观察口服补锌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对130例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患儿进行血锌检测,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将13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予口服补锌(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患儿的血锌值低于正常儿童,补锌治疗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平均腹泻停止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迁延性慢性腹泻病存在缺锌现象,补锌辅助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剂 赖氨葡锌颗粒 婴幼儿 腹泻病 迁延性慢性
下载PDF
婴幼儿急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蒋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6期77-77,79,共2页
目的:对706例急性婴幼儿腹泻患者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总结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方法:根据细菌检测方法对志贺菌、沙门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产毒性大肠埃希菌等进行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 目的:对706例急性婴幼儿腹泻患者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总结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方法:根据细菌检测方法对志贺菌、沙门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产毒性大肠埃希菌等进行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操作过程严格按相关说明进行。结果: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以轮状病毒为主,占50.4%;细菌性急性腹泻以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引起为主,占15.7%。结论:研究显示婴幼儿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急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 检验
下载PDF
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流行特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魏跃红 杨智聪 +3 位作者 罗雷 王玉林 康燕 李美霞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962-964,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4种主要腹泻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广州市2008年哨点医院门诊腹泻患儿粪便686份,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抗原,用RIDASCREENELISA试剂盒进行诺如病毒抗原检测,并对以上腹泻患儿的临... 目的了解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4种主要腹泻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广州市2008年哨点医院门诊腹泻患儿粪便686份,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抗原,用RIDASCREENELISA试剂盒进行诺如病毒抗原检测,并对以上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86份标本中,4种病毒的阳性率:轮状病毒为34.0%、诺如病毒为20.7%、腺病毒为6.0%、星状病毒为1.2%,其中有混合感染的病例数占5.1%,以轮状病毒混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占85.7%。4种病毒阳性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有关,均以2岁以下患儿为主,分别占阳性总数的93.1%、92.3%、87.8%和100%。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特征,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诺如病毒等常年均有发病,无特殊的时间分布。混合感染的患儿腹泻症状较重(P<0.05)。结论4种病毒均有检出,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秋冬季为发病高峰,2岁以下为发病高危人群,同时混合感染现象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腹泻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哈尔滨地区引起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任莉娜 张炳丽 +5 位作者 梁英 怀清杰 刘晓慧 李晓鹏 梁爽 范荣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96-599,共4页
目的:了解哈尔滨地区引起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发病规律和血清型特征,为轮状病毒疫苗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背景资料。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2007年1月~12月随机采集... 目的:了解哈尔滨地区引起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发病规律和血清型特征,为轮状病毒疫苗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背景资料。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2007年1月~12月随机采集哈尔滨市儿童医院3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和血清型分型。结果:247份标本男性143份,女性104份,共检出RV抗原阳性141份(阳性率57.09%),男性阳性率51.05%(73/143),女性阳性率65.38%(68/104);RV腹泻患儿年龄在7~12月龄发病最多为70例(49.65%);秋冬季(1月、11月、12月)为RV腹泻发病高峰季节,为73例(51.77%);对70份优势毒株进行G、P血清型分型,G3型30株(42.86%)为主,其次G1型19株(27.14%),G4型3株,G2型、G9型各1株,混合型8株,未分型8株;P[4]型16株(22.86%),P[8]型49株(70.00%),未分型5株;组合型以G3P[8]型21株最多,G1P[8]型16株次之。结论:RV腹泻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阳性率;RV发病年龄以7~12月龄人数最多;本年度G3型是主要流行毒株,组合型G3P[8]为流行优势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婴幼儿 腹泻 血清型 G型 P型
原文传递
双歧三联活菌散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敏秀 郑雪媚 刘莲香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散(培菲康)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4例肺炎并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按不同年龄分别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散,1岁以下0.5 g/次,...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散(培菲康)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4例肺炎并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按不同年龄分别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散,1岁以下0.5 g/次,1岁以上1.0 g/次,3次/d口服,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后第3、5、7 d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在循环不良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5、7 d的有效率分别为78.4%、86.7%和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4%(P<0.01)、60.3%(P<0.01)、80.2%(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歧三联活菌散能有效减轻肺炎并发腹泻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肺炎 腹泻 益生菌
下载PDF
推拿法治疗婴幼儿乳糖不耐受腹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慧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婴幼儿乳糖不耐受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乳糖不耐受腹泻患儿中挑选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去乳糖食物疗法,观察组患儿采用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 目的观察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婴幼儿乳糖不耐受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乳糖不耐受腹泻患儿中挑选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去乳糖食物疗法,观察组患儿采用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愈情况、病程情况、复发情况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患儿(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乳糖不耐受腹泻患儿采取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不耐受腹泻 婴幼儿 小儿推拿法 湿热泻 脾虚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