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早期动作发展测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升扣 姜桂萍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7,共7页
动作发展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方面,与个体健康、认知、情绪、社会性发展都存在着重要联系。儿童早期是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价儿童早期动作发展情况变得十分关键。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回顾了儿童早期动作发展研究的历... 动作发展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方面,与个体健康、认知、情绪、社会性发展都存在着重要联系。儿童早期是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价儿童早期动作发展情况变得十分关键。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回顾了儿童早期动作发展研究的历史,进而分析比较国内外常用的婴幼儿(0—3岁)与学龄前儿童(3—6岁)相关动作测量工具。总结多个动作测量工具的主要特征和测量方法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正确运用这些工具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儿童早期动作发展测试的重点由动作结果评价转向动作过程评价;2)婴幼儿时期动作测量的对象多为特殊群体,学龄前时期动作测量的对象转向普通儿童;3)目前儿童早期动作发展评价以粗大动作发展测量为主,精细动作测量工具较为少见;4)儿童早期动作发展测量出现了从综合化向专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测量变得更加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发展 婴幼儿 学龄前儿童 动作能力 测量工具
原文传递
2015年九市7岁以下儿童龋齿调查及与体格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亚钦 于洋 +2 位作者 武华红 宗心南 李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098-1100,1116,共4页
目的了解九市7岁以下儿童患龋现状及患病率30年变化趋势,分析龋病与体格生长的关系。方法以"201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乳牙已萌出的6月~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龋齿和体格生长情况通过横断面调查获得。应用独立样本t检... 目的了解九市7岁以下儿童患龋现状及患病率30年变化趋势,分析龋病与体格生长的关系。方法以"201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乳牙已萌出的6月~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龋齿和体格生长情况通过横断面调查获得。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有无龋病的儿童体格指标差异。利用1985、1995年调查数据分析患龋率的长期变化。结果1)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从6~12月组的0.2%至1岁组的0.9%,6~7岁组增至45.7%;2)郊区儿童患龋率高于城区,北部和南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3)3岁以内有无龋病两组儿童的身长、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岁以上患龋组体格指标均低于无龋组;4)1985-2015年三十年间,城郊患龋率均呈下降趋势,如城区6~7岁组从1985年的68.1%降至2015年的43.2%。结论 7岁以下儿童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存在明显城郊和地区差异。龋病对体格生长的影响在3岁以后较明显。九市儿童患龋率三十年间呈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身长 体重 长期变化 婴幼儿 学龄前儿童
原文传递
婴幼儿肥胖社区干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惠珊 蒋竞雄 +3 位作者 武蕴梅 宋琴素 连光利 郝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肥胖早期干预措施并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在北京市2个城区随机选择12个社区为研究现场,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个社区,对研究社区所管辖的所有0~35个月儿童进行身高(身长)和体重的测量,采用世界... 目的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肥胖早期干预措施并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在北京市2个城区随机选择12个社区为研究现场,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个社区,对研究社区所管辖的所有0~35个月儿童进行身高(身长)和体重的测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身高标准体重作为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判定标准。干预组接受为期1年的干预,内容包括生长监测、喂养指导和咨询。干预方式为讲座、咨询、发放宣传折页、墙报、门诊咨询等。干预后对所有12个研究社区的0~47个月的儿童进行身高(身长)和体重的测量。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相似(干预组超重13.3%,肥胖4.6%;对照组超重14.9%,肥胖4.7%);干预后,干预组儿童肥胖发生率下降了28%,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干预组肥胖发生率的下降在12~47个月的儿童中尤为明显,下降幅度达60%,而对照组同一年龄段儿童肥胖发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婴幼儿肥胖干预在城市社区实施是可行的,该干预方案对婴幼儿肥胖发生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超重 肥胖 干预 社区
下载PDF
成都地区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感染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喻华 刘华 +4 位作者 张春平 晏江丽 周忠华 江咏梅 龙腾镶 《江西医学检验》 CAS 200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探讨预防感染的控制措施。方法随机收集2004年4月~2005年3月0~6岁门诊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筛检致病菌,同时采用免疫胶体金方法进行轮状病毒、腺病毒的检测。结果在收...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探讨预防感染的控制措施。方法随机收集2004年4月~2005年3月0~6岁门诊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筛检致病菌,同时采用免疫胶体金方法进行轮状病毒、腺病毒的检测。结果在收集的207份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病毒检测阳性85例(41.1%),其中轮状病毒阳性76例(36.7%),腺病毒阳性6例(2.9%),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同时阳性3例(1.4%);检出致病菌24例(11.6%),主要以沙门菌为主(6.3%)、其次为志贺菌(2.9%)、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4%),未发现病毒和细菌同时感染。结论成都地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同时,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也占了一定比例。因此,对出现在夏秋季及有不洁饮食的婴幼儿腹泻应注意细菌学监测,对出现在秋冬季婴幼儿腹泻应加强轮状病毒感染的检测,便于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感染。同时,研制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将对预防和控制婴幼儿腹泻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腹泻 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婴幼儿肥胖社区管理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郑东旖 刘兆秋 +3 位作者 张继翠 张爱玲 马松 韩淑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4037-4039,共3页
目的:通过对肥胖婴幼儿的社区管理,探讨能够在基层使用的、实用性及可行性较强的婴幼儿肥胖的干预方法。方法:2003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对辖区内0~3岁的婴幼儿7 539人进行健康体检,共筛出超重及肥胖儿童359人,其中187名儿童经家长... 目的:通过对肥胖婴幼儿的社区管理,探讨能够在基层使用的、实用性及可行性较强的婴幼儿肥胖的干预方法。方法:2003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对辖区内0~3岁的婴幼儿7 539人进行健康体检,共筛出超重及肥胖儿童359人,其中187名儿童经家长知情同意后作为干预组接受肥胖儿管理(干预组),逐月随访,为期半年;另172名肥胖儿童仅接受常规保健,作为对照组。干预方法采用健康教育和一对一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喂养观念,建立良好的家庭食物环境(The family food environment,FFE),培养正确的喂养行为,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进食。结果:通过社区管理,辖区内超重及肥胖儿童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7年超重及肥胖儿童发病率(1.6%,0.8%)均较2003年(5.3%,2.9%)明显下降(P<0.001);经过改变肥胖儿童的家庭食物环境,干预组儿童体重转为正常或肥胖度减轻者(77.5%)明显多于对照组(45.3%,P<0.001),且1岁以内出现肥胖的儿童干预效果较1岁以后为好(P<0.01)。结论:以建立良好的家庭食物环境为主的婴幼儿肥胖社区干预方法简单、实用,值得在基层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超重 肥胖 社区管理
原文传递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轻中度婴幼儿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丹 陈梅 任佩媛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6期657-659,共3页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贴剂对轻中度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妥洛特罗贴剂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妥洛特罗贴刑和盐酸丙卡特罗片剂治疗2周.记录患...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贴剂对轻中度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妥洛特罗贴剂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妥洛特罗贴刑和盐酸丙卡特罗片剂治疗2周.记录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喘鸣发作次数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用量,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贴剂组治疗后哮喘日间症状评分[治疗1周后为(2.2±0.9)分/周、治疗2周后为(0.9 ±0.5)分/周]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为(3.4 ±1.1)分/周、治疗2周后为(1.3±0.6)分/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贴剂组治疗1周后哮喘夜间症状评分[(1.8±0.7)分/周],明显低于对照组[(3.3 ±0.9)分/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荆组治疗期间喘鸣发作次数为(2.3±1.2)次,对照组为(3.6±1.3)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P〈0.05);贴剂组的β2受体激动剂用量为(2.6 ±0.9)喷/周,对照组为(3.7 ±0.8)喷/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P〈0.05);贴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2%)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P〈0.05).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轻中度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洛特罗贴剂 支气管哮喘 婴幼儿 哮喘症状评分
原文传递
四川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面部间距测量及相关与回归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史铀 尤康 +1 位作者 汪红 胡兴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3-405,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面部间距的正常值及其相互关系,为评估颅面生长发育、先天或后天疾患的诊断及临床损伤修复和重建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按照《人体测量方法》,采用摄影测量和活体测量方法测量四川地区2-7岁男、女儿童9... 目的:通过研究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面部间距的正常值及其相互关系,为评估颅面生长发育、先天或后天疾患的诊断及临床损伤修复和重建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按照《人体测量方法》,采用摄影测量和活体测量方法测量四川地区2-7岁男、女儿童9个年龄段18个组的面深、口角耳屏距、面宽、外眦耳屏距与外眦耳上基点距,计算各组各项指标的均数与标准差,对各项指标同面深的相关与回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统计数据显示在绝大多数年龄段男性的面深、面宽和外眦耳屏距等5项测量数据均大于女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口角耳屏距、面宽、外眦耳屏距、外眦耳上基点距与面深之间均具相关与直线同归关系。结论:测量所得数据和推导的回归方程,皆可为临床对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颅面发育评估及头面部的损伤修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学龄前儿童 面部测量 相关与回归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健康儿童心肌酶谱参考值的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戴军 李孝敬 +1 位作者 李凤敏 陈玉霞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5期56-57,共2页
目的探究儿童三个年龄段心肌酶谱参考值范围及不同地域间的差异。方法对143名健康儿童采集静脉血,用速率法测定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 目的探究儿童三个年龄段心肌酶谱参考值范围及不同地域间的差异。方法对143名健康儿童采集静脉血,用速率法测定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含量,并对结果按年龄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各年龄组血清中AST、LDH、α—HBDH、CK、CK-MB含量均较成人高,年龄越小,含量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②三个年龄段的指标测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与苏州比较:婴幼儿组LDH、CK-MB(0.01〉P〉0.005,P〈0.001);学龄前组LDH、α-HBDH、CK—MB为(P〈0.001),CK(0.05〉P〉0.02);学龄组LDH、CK(0.02〉P〉0.01),CK-MB(P〈0.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诊断心肌病时宜参考本地区儿童心肌酶谱的正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组 学龄前组 学龄组 心肌酶谱 参考值 地域差异
原文传递
昆山市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建红 陈三钧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0年第5期1-2,共2页
目的 了解昆山市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10年6月来院就诊的0~6岁患儿粪便标本,通过免疫层析和细菌培养检测病原微生物.结果 轮状病毒阳性73例(34.1%),在6~24月龄婴幼儿和秋季发病率最高;腺病毒阳性2... 目的 了解昆山市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10年6月来院就诊的0~6岁患儿粪便标本,通过免疫层析和细菌培养检测病原微生物.结果 轮状病毒阳性73例(34.1%),在6~24月龄婴幼儿和秋季发病率最高;腺病毒阳性24例(11.5%),不受季节和年龄影响;病原菌检出 23例(11.6%),以志贺氏菌为主,夏季高发,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结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昆山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腺病毒和病原菌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腹泻 轮状病毒 腺病毒 病原菌
下载PDF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热性惊厥与缺铁性贫血关联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甘雨茹 余金 范静怡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通过对已发表的文章进行荟萃分析以明确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生热性惊厥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等数据库数据库(VIP)和Cochrane图书馆数... 目的通过对已发表的文章进行荟萃分析以明确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生热性惊厥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等数据库数据库(VIP)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等中英文电子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至2017年9月前已发表的关于3个月至6岁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生热性惊厥与缺铁性贫血相关性的文章。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阅读全文后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估。Stata SE 12.0软件对缺铁性贫血是否为热性惊厥患儿风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计算比值比(OR),并依据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出相关文献89篇,排除重复和不相关的搜索记录11篇、只有摘要的文章18篇,以及对全文进行排查:综述2篇、缺少数据9篇以及数据雷同2篇剔除,最终纳入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26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热性惊厥与缺铁性贫血具有相关性[OR=2.24,95%CI(1.758,2.854),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生热性惊厥的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热性惊厥 婴幼儿 学龄前儿童
原文传递
秋泻灵联合复方维生素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丽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秋泻灵联合复方维生素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小儿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秋泻灵合剂治疗,研究组予以秋泻灵合剂联合复方维生素B治疗,观察治疗... 目的:探讨秋泻灵联合复方维生素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小儿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秋泻灵合剂治疗,研究组予以秋泻灵合剂联合复方维生素B治疗,观察治疗全程。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为69.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秋泻灵联合复方维生素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秋泻灵合剂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 婴幼儿 秋泻灵
下载PDF
1450例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水平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庆玲 宾博平 +7 位作者 甄宏 王美春 张迪雯 谭颖 李素芬 唐晓燕 杨苏萍 温志红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了解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水平。方法选取1 450例儿童,年龄3 d至6岁,男性935例、女性515例,检测FeNO水平,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的FeNO水平。结果 1 450名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FeNO水平为(11.14... 目的了解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水平。方法选取1 450例儿童,年龄3 d至6岁,男性935例、女性515例,检测FeNO水平,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的FeNO水平。结果 1 450名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FeNO水平为(11.14±6.18)ppb,95%CI[10.91,11.38];男性FeNO水平为(10.90±5.55)ppb,低于女性的(11.54±7.08)ppb(P〈0.05)。各年龄段儿童FeN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3岁儿童的FeNO水平最高,其次为新生儿。结论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FeNO水平波动范围平稳,不同年龄段儿童FeNO水平不同,年龄可能是影响FeNO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一氧化氮 婴幼儿 学龄前儿童 年龄
下载PDF
Effect of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on Zinc Status of Infants and Preschool Children in East Gojjam, Amhara Region of Ethiopia
13
作者 Adamu Belay Grace Marquis Gulelat Desse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5年第1期22-36,共15页
Zinc deficiency is a public health concern and is the most prevalent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zinc deficienc... Zinc deficiency is a public health concern and is the most prevalent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zinc deficiency among infants and preschool children. Based on a community, the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East Gojjam between October 2011 and April 2012. Two hundred and forty infants and preschool childre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the study. Data on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zinc deficiency were collected using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Serum zinc concentration was measured us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done using ANOVA, independent sample student's t-test an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e mean serum zinc concentration of infants and preschool children was 62.98 (±13.03) μg/dL in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between 61.32 and 64.63 (i.e., 95% CI: 61.32, 64.63). About 57,1% of the subjects were zinc deficient. The main determinants of low serum zinc status of infants and preschool children were age and number of family members living on the same land. Zinc status of older children was 3.67 μg/dL (95% CI: -5.58, -1.77) lower than children who were aged 6-10 months. Serum zinc status of infants and preschool children is decreased by 0.83 p.g/dL (95% CI: -1.36, -0.30) with each additional family member. Food insecurity, dietary diversity, sex, child health, anthropometric indices, maternal education and wealth index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serum zinc status. Zinc deficiency among infants and preschool children is highly prevalent. Such potential deficiencies require urgent attention, including complementary food preparation education, traditional phytate reduction method and family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recommended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um zinc concentration zinc deficiency infant and preschool children.
下载PDF
试析幼儿文学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培养与改进
14
作者 郭卉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95-96,99,共3页
幼儿文学能帮助学前儿童实现实会化、激发求知欲、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开朗的性格,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培养影响深远。应该选择优质书籍,从兴趣入手,改进培养途径。
关键词 幼儿文学 学前儿童 心理健康发展 改进
下载PDF
高铁食用酵母铁资源生物利用率评价——Ⅱ.婴幼儿喂养试验 被引量:9
15
作者 柳启沛 翁聪颖 徐达道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用高铁良用酵母强化宝宝乐乳儿粉,对托儿所135名18~36月龄小儿进行三个月喂养观察,以探讨酵母铁对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效果及其可行性。实验分三组:A组为强化宝宝乐组;B组为普通宝宝乐对照组;C组为空白组。实验前后分别进行了膳... 用高铁良用酵母强化宝宝乐乳儿粉,对托儿所135名18~36月龄小儿进行三个月喂养观察,以探讨酵母铁对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效果及其可行性。实验分三组:A组为强化宝宝乐组;B组为普通宝宝乐对照组;C组为空白组。实验前后分别进行了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尿维生素B_2、C负荷试验及血液生化(Hb、SF、FEP、血清尿酸)检查。结果表明,在膳食构成和维生素B_2、C营养状况相近的情况下,A组的铁营养状况改善显著优于B组和C组,而B与C组间无明显差別。A、B组的身高、体重增值优于C组。小儿每日摄入2.25g高铁酵母,其血清尿酸水平与对照组差别不显著。可以认为,A组铁营养状况的改善主要与酵母铁有关。用高铁酵母作为膳食铁补充是预防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食用酵母 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下载PDF
早期母婴分离对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利梅 余美侨 王为实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7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母婴分离对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所幼儿园进行自制母婴分离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819份,有效问卷680份,有效率为83.0%,根据0~3岁母婴依恋形成的3个阶段(出生后~12周、12周~...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母婴分离对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所幼儿园进行自制母婴分离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819份,有效问卷680份,有效率为83.0%,根据0~3岁母婴依恋形成的3个阶段(出生后~12周、12周~6月龄、6月龄~3岁),详细调查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有无早期(0~3岁)母婴分离经历、分离时间点、分离时间长度(≤3个月、>3个月)等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将儿童分为分离组与未分离组,并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进行儿童家长问卷调查。比较分离组与未分离组儿童的基本情况、SDQ评分及分离组不同分离时间点和不同分离时间长度儿童的评分。结果 680个儿童中,分离组(412个,占比为60.6%),未分离组(268个,占比为39.4%)。两组儿童的性别、年龄、独生子女比例、家庭月收入等人口学基本信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组儿童SDQ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同伴关系问题、亲社会行为评分分别为(2.6±0.5)、(2.4±0.4)、(4.8±0.7)、(3.5±0.6)、(5.7±0.8)分,未分离组儿童分别为(2.3±0.4)、(2.1±0.3)、(4.5±0.5)、(3.2±0.4)、(6.2±0.9)分;分离组儿童SDQ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同伴关系问题评分均高于未分离组,亲社会行为评分低于未分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离时间点儿童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同伴关系问题、亲社会行为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时间≤3个月儿童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同伴关系问题评分均低于分离时间>3个月儿童,亲社会行为评分高于分离时间>3个月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早期分离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同伴关系问题更为突出,亲社会行为相对更差,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母婴分离 学龄前儿童 情绪行为
下载PDF
婴幼儿患者手术的护理要点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平芝 林晓如 《基层医学论坛(B版)》 2007年第11期981-982,共2页
目的进一步认识婴幼儿患者实施外科手术的危险性及规范手术配合程序的重要性,提高配合质量,提出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回顾近几年168例婴幼儿患者外科手术护理配合,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际经验和手术配合中的体会,提炼出婴幼儿患者手术的... 目的进一步认识婴幼儿患者实施外科手术的危险性及规范手术配合程序的重要性,提高配合质量,提出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回顾近几年168例婴幼儿患者外科手术护理配合,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际经验和手术配合中的体会,提炼出婴幼儿患者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结果婴幼儿患者手术的配合要做好术前评估,掌握患者心肺主要脏器的功能情况,做好充分准备,手术室感染控制,术中的各项检测,监测输液量、速度及体温维持情况。结论掌握婴幼儿患者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可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和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患者 手术 护理要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