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食物过敏10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玲 李在玲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发生食物过敏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食物过敏的患儿10例,观察分析以下几个方面:胎龄、性别、发病日龄、发病时喂养方式、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 目的观察新生儿发生食物过敏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食物过敏的患儿10例,观察分析以下几个方面:胎龄、性别、发病日龄、发病时喂养方式、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便常规加潜血试验、血清牛奶蛋白特异性IgE检测以及预后追踪。结果共纳入观察新生儿10例,其中足月儿4例,早产儿6例(其中包括2例超未成熟儿);男女比例为7:3;发病日龄1~43d,平均发病日龄20.3d,中位数18.5d,标准差13.38d。6例早产儿发病时矫正胎龄30~37周。发病时喂养方式为母乳喂养4例,配方奶喂养3例,混合喂养3例。发病时临床表现一般状况均良好,症状以消化道受累为主。实验室检查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8例;CRP升高1例,余9例正常;牛奶蛋白特异性IgE升高1例,余9例正常。2例患儿行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阳性。结论新生儿发生食物过敏中早产儿、足月儿均可发病,发病日龄不等;纯母乳喂养儿也可发生食物过敏;新生儿发生食物过敏时一般以消化道表现为主。临床中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有助于确诊食物过敏,但在新生儿实践有难度;饮食治疗是目前唯一疗效确切的治疗方式,经过治疗,新生儿食物过敏大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食物过敏 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
原文传递
不同水解程度乳清蛋白配方奶辅助治疗婴儿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吴红媛 张筱佼 林伟婉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及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作为婴儿湿疹辅助治疗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9例人工喂养患有婴儿湿疹的足月儿按喂养配方不同分为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组(eHF组,n=18)、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组(pHF组,n... 目的探讨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及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作为婴儿湿疹辅助治疗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9例人工喂养患有婴儿湿疹的足月儿按喂养配方不同分为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组(eHF组,n=18)、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组(pHF组,n=22)及普通牛奶配方组(CMF组,n=19),在外用药物治疗相同的情况下,利用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观察治疗的有效率、缓解率等。结果治疗2周后eHF组治疗有效率38.9%及缓解率50.0%,与CMF组的5.3%及3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5,P=0.002);pHF组治疗有效率9.1%及缓解率40.9%,与CMF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1,P=0.683)。治疗8周后,eHF组治疗有效率55.6%及缓解率38.9%,与CMF组的15.8%及47.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8.498,P=0.014);pHF组治疗有效率31.8%及缓解率59.1%有高于CMF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12,P=0.086)。治疗前(F=0.773,P=0.466)、后(F=1.313,P=0.277)小儿生长发育指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及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均可辅助治疗婴儿湿疹,但深度水解配方治疗显效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乳清蛋白 婴儿配方 食物过敏 婴儿湿疹
原文传递
婴儿喂养与食物过敏 被引量:7
3
作者 胡燕 卢明悦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770-1772,共3页
食物过敏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医师对过敏的关注也由诊治转到预防。预防食物过敏的策略导致婴儿喂养指南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关于母乳喂养和固体食物引入方面。现对近期婴儿喂养与食物过敏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回顾,讨论食物过敏预防... 食物过敏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医师对过敏的关注也由诊治转到预防。预防食物过敏的策略导致婴儿喂养指南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关于母乳喂养和固体食物引入方面。现对近期婴儿喂养与食物过敏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回顾,讨论食物过敏预防的内容,为临床医师更新婴儿喂养知识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喂养 食物过敏
原文传递
婴幼儿食物过敏的影响因素和防治现状 被引量:6
4
作者 谢萌(综述) 赵京(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2年第5期528-532,共5页
食物过敏是婴幼儿最早和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仅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同时与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婴幼儿食物过敏的发生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并探讨其预后对其他相... 食物过敏是婴幼儿最早和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仅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同时与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婴幼儿食物过敏的发生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并探讨其预后对其他相关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对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食物过敏 影响因素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婴儿食物过敏的临床症状及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结果分析
5
作者 刘华 彭莉 +2 位作者 曾宇东 王凭 刘燕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8期76-83,共8页
目的了解不同过敏症状患儿的食物过敏原,为婴儿食物过敏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间于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体检中因过敏症状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检测的849例婴儿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了解不同过敏症状患儿的食物过敏原,为婴儿食物过敏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间于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体检中因过敏症状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检测的849例婴儿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年龄将婴儿分为<6月龄与≥6月龄;根据过敏的临床症状及病史等,将其分为皮肤症状(262例)、消化道症状(113例)、营养不良症状(56例)、呼吸道症状(58例)、混合症状(360例)。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婴儿的食物过敏原及血清sIgE检测阳性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849名婴儿中,有皮肤症状者占30.9%(262/849),消化道症状者占13.3%(113/849),营养不良者占6.6%(56/849),呼吸道症状者占6.8%(58/849),混合症状者占42.4%(360/849);其中,男婴占57.8%(491/849),女婴占42.2%(358/849),不同性别婴儿过敏症状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者占23.8%(202/849),≥6月龄者占76.2%(647/849),不同年龄婴儿过敏症状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03,P<0.001)。在849名婴儿中,食物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者占51.7%(439/849),阴性者占48.3%(410/849);其中,男婴食物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者占58.3%(256/439),女婴阳性者占41.7%(183/439),不同性别婴儿食物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婴儿食物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占17.1%(75/439),≥6月龄者阳性占82.9%(364/439),不同年龄婴儿食物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63,P<0.001)。不同年龄婴儿的食物过敏原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76,P<0.05),而不同性别婴儿的食物过敏原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过敏症状食物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率及致敏种类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种常见食物过敏原中,牛奶的血清sIgE检测阳性致敏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食物过敏 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 过敏原
下载PDF
婴儿早期维生素D水平状况及湿疹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邓莎莎 叶侃 +1 位作者 沈燕 宋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15-218,232,共5页
目的探讨婴儿早期血清25-(OH)D3水平与湿疹发病的相互关系,并为婴儿早期维生素D的补充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医院体检的38~48 d龄婴儿605例,通过问卷采集基线资料,利用SCORAD评分法对湿疹进行评分,采集婴儿指尖血... 目的探讨婴儿早期血清25-(OH)D3水平与湿疹发病的相互关系,并为婴儿早期维生素D的补充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医院体检的38~48 d龄婴儿605例,通过问卷采集基线资料,利用SCORAD评分法对湿疹进行评分,采集婴儿指尖血,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血清25-(OH)D3水平。结果605例样本血清25-(OH)D3平均水平为(28.48±6.10)ng/ml,湿疹患病人数为457例(75.5%),其中421例(69.5%)为轻度,35例(5.8%)为中度,1例(0.2%)为重度。不同季节的血清25-(OH)D3水平(F=21.75,P<0.001)和湿疹发病率(χ^2=16.01,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冬季血清25-(OH)D3水平最低,但冬季湿疹的发病风险最高;而且发生在冬(Z=-2.72,调整后P=0.039)、春(Z=-3.94,调整后P<0.001)两季湿疹的SCORAD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夏季。不同血清25-(OH)D3水平患儿的湿疹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湿疹的严重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清25-(OH)D3水平增加,中重度湿疹的发生风险明显增高(OR=1.063,95%CI:1.001~1.129,P=0.045);与轻度湿疹患儿相比,中重度湿疹患儿有外源性维生素D补充行为者较少(OR=0.365,95%CI:0.179~0.741,P=0.005),父母有过敏史则可增加中重度湿疹的发病风险(OR=2.857,95%CI:1.399~5.837,P=0.004)。结论婴儿早期患有较严重湿疹者血清25-(OH)D3水平偏高,而外源性维生素D补充行为却少,该人群体内高水平25-(OH)D3的产生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OH)D3 湿疹 婴儿 过敏性疾病
原文传递
喂养方式对剖宫产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熊振玲 李艳秋 +1 位作者 郭丽冰 朱斌 《当代医学》 2013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喂养方式对剖宫产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方法以120例健康足月剖宫产婴儿为观察对象,60例给予适度水解蛋白+活性双歧杆菌配方奶喂养(剖宫产专用配方奶组);60例给予普通配方奶喂养(普通配方奶组)。通过电话随访追踪婴儿1、4、12... 目的探讨喂养方式对剖宫产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方法以120例健康足月剖宫产婴儿为观察对象,60例给予适度水解蛋白+活性双歧杆菌配方奶喂养(剖宫产专用配方奶组);60例给予普通配方奶喂养(普通配方奶组)。通过电话随访追踪婴儿1、4、12个月的生长情况及过敏症状。于出生第3d检测婴儿粪便中双歧杆菌浓度。结果剖宫产专用配方奶组婴儿在1、4、12月龄时,湿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配方奶组(P<0.05);在1、4月龄时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发生率低于普通配方奶组,但两个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月龄时,剖宫产配方奶组婴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配方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的体重、身高和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专用配方奶组婴儿出生3d粪便中测得双歧杆菌浓度显高于普通配方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添加活性双歧杆菌的适度水解配方能显著降低剖宫产婴儿过敏的发生率,而且具有与普通配方奶相当的营养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食物过敏 双歧杆菌 适度水解配方
下载PDF
食物过敏婴儿规范化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丽 王念蓉 +4 位作者 甘文玲 文静 赵妍 樊欣 叶亚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649-1651,共3页
目的:使用食物过敏生活质量问卷-父母版(FAQLQ - PF)调查食物过敏婴儿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特应性皮炎评分量表(EASI)对湿疹患儿50例中最终完成调查的46例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对46例食物过敏患儿进行规范化干预治疗2个月后... 目的:使用食物过敏生活质量问卷-父母版(FAQLQ - PF)调查食物过敏婴儿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特应性皮炎评分量表(EASI)对湿疹患儿50例中最终完成调查的46例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对46例食物过敏患儿进行规范化干预治疗2个月后,采用 FAQLQ - PF 和体格发育进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调查和评价。结果1.50例入组患儿中完成终末调查为46例,年龄为(4.78±1.48)个月,有变应性家族史者29例(63.04%);其中鸡蛋过敏34例(73.91%),牛奶20例(43.48%),鱼虾4例(8.70%),胡萝卜2例(4.35%)。2.治疗前患儿 ESAI、FAQLQ - PF 评分分别为13.20±12.86、2.12±1.33;治疗后下降,分别为2.02±4.40、1.33±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8.070、4.014,P 均﹤0.05)。3.治疗前后 FAQLQ - PF 各模块得分比较显示情绪影响、对食物的焦虑方面分值降低,分别由2.10±1.47、2.63±1.83下降为1.30±1.09、1.68±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204、8.818,P 均﹤0.05)。4. EASI 与 FAQLQ - PF 评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ρ=0.205,P ﹤0.05)。结论食物过敏对患儿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升高,其生活质量逐渐下降;规范化治疗后患儿及家长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食物过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婴幼儿变应原筛查试验与混合变应原试验的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和平 郑跃杰 +2 位作者 刘萍 王莉 汤正珍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0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为了评估婴幼儿变应原筛查试验(Phadiatop Infant)的诊断价值,对6岁以下疑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同时进行Phadiatop Infant及混合变应原fx5、hx2、ex1和mx2检测。方法临床疑诊为湿疹、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可疑变态反应性疾病的0.5-... 目的为了评估婴幼儿变应原筛查试验(Phadiatop Infant)的诊断价值,对6岁以下疑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同时进行Phadiatop Infant及混合变应原fx5、hx2、ex1和mx2检测。方法临床疑诊为湿疹、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可疑变态反应性疾病的0.5-6岁患儿216例,使用法玛西亚UniCAP100系统进行血清Phaditop infant测定,同时进行混合变应原fx5、hx2、ex1和mx2sIgE测定。结果 216例患儿中,116例Phadiatop Infant筛查阳性,其中109例检测出4种混合变应原中一种或一种以上阳性,两者定量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0.943,P〈0.001)。若以混合变应原阳性患儿为参照标准,Phadiatop Infant筛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93.9%,阴性预测值为87.0%,仍有13例(10.7%)漏诊。而如果将Phadiatop Infant荧光值阳性标准从170降低至110,则Phadiatop Infant阴性预测值达100%,阳性预测值有所下降,为86.0%。结论 Phadiatop Infant是一种筛查儿童变应原的有效方法,但作为一项筛查试验,其敏感性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适度下调Phadiatop Infant阳性临界值,可以明显提高其阴性预测值,避免漏诊,更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变应原筛查试验 变态反应性疾病 婴幼儿
下载PDF
自制中药煎剂外用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吕慧 陈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4期177-17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煎剂外用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方法选择婴幼儿湿疹患儿74例,湿疹皮损部位用温水洗净后,擦干。皮损面积较大者:用中药煎剂浸湿无菌纱布,覆盖于皮损部位湿敷,每次10 min,每日2~3次;皮损面积较小者:将中药煎剂用棉签涂擦患处... 目的观察中药煎剂外用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方法选择婴幼儿湿疹患儿74例,湿疹皮损部位用温水洗净后,擦干。皮损面积较大者:用中药煎剂浸湿无菌纱布,覆盖于皮损部位湿敷,每次10 min,每日2~3次;皮损面积较小者:将中药煎剂用棉签涂擦患处,每日2~3次。湿疹皮损处糜烂、渗液、结痂消失后外擦润肤霜,每日2~3次。教会家长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总有效率为94.6%,无不良反应。结论为患有湿疹婴幼儿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药煎剂进行外敷有助于婴幼儿病情控制,由于药性安全因而受到患儿及其家属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煎剂 婴幼儿湿疹 外敷 外擦 疗效 过敏
下载PDF
母亲孕晚期肠道菌群与婴儿食物过敏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硕 李心悦 +3 位作者 魏瑗 刘鹭燕 李在玲 张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941-946,951,共7页
目的探讨母亲孕晚期肠道菌群与婴儿食物过敏的关系,为微生物与食物过敏的关系提供新方向。方法本研究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20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规律产检的健康孕妇与其分娩的新生儿建立母婴队列,其中有13... 目的探讨母亲孕晚期肠道菌群与婴儿食物过敏的关系,为微生物与食物过敏的关系提供新方向。方法本研究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20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规律产检的健康孕妇与其分娩的新生儿建立母婴队列,其中有135对母婴符合入排标准并规律随访,根据婴儿1岁以内是否出现食物过敏分为食物过敏(FA)组24对和健康对照(HC)组44对。收集母亲分娩前2周内的粪便标本以及婴儿生后5个不同时间点的粪便标本。采用16SrDNA基因测序对粪便标本进行微生物学分析。结果FA组和HC组相比,母亲孕晚期肠道菌群在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组较FA组母亲晚期肠道菌群中霍尔德曼菌属(Z=-2.103,P=0.035)相对丰度升高,而梭菌属ⅪⅤa群(Z=-2.483,P=0.013)、梭菌属Ⅳ群(Z=-2.154,P=0.031)、乳球菌属(Z=-2.147,P=0.032)和细小单胞菌属(Z=-2.377,P=0.017)相对丰度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母亲孕晚期肠道菌群的主要菌属和差异菌属在婴儿肠道菌群中,在同一时间点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孕晚期肠道菌群中的霍尔德曼菌属相对丰度水平为子代婴儿食物过敏的潜在预测指标,且与子代婴儿肠道菌群中该菌的相对丰度水平无关。母体肠道菌群对后代食物过敏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孕晚期 婴儿 食物过敏 16SrDNA测序
原文传递
市售婴幼儿乳粉中乳清蛋白的胃肠消化稳定性及其抗原性评估
12
作者 周启 杨帆 +3 位作者 傅斯琪 邱毓 李欣 陈红兵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2年第4期45-51,共7页
牛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是婴幼儿重要的营养来源,牛乳蛋白也是诱发婴幼儿食物过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5种市售婴幼儿乳粉进行体外模拟静态消化,通过电泳、水解度测定分析蛋白消化稳定性,并利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评... 牛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是婴幼儿重要的营养来源,牛乳蛋白也是诱发婴幼儿食物过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5种市售婴幼儿乳粉进行体外模拟静态消化,通过电泳、水解度测定分析蛋白消化稳定性,并利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评价乳清蛋白的抗原性。结果表明:5种配方乳粉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在样品1、2、4中具有较好的消化稳定性,胃肠消化后,样品1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降低,样品2中2种过敏原蛋白的抗原性增加,样品4中α-乳白蛋白的抗原性增加,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降低;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在样品3和5中消化稳定性较低,经胃肠消化后,样品5中2种过敏原蛋白的抗原性增加,样品3中α-乳白蛋白的抗原性增加,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过敏 乳粉 乳清蛋白 体外静态消化 消化稳定性 抗原性评估
下载PDF
婴儿食物过敏营养干预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丽君 李定文 《长沙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2-35,共4页
近十几年,过敏性疾病的初级预防一直受到关注。营养干预是重要的初级预防措施。早期营养干预的措施不再强调妊娠期和哺乳期母亲饮食限制,仍然强调母乳喂养;当母乳不足或者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可选择部分水解配方和深度水解配方;4-6月龄... 近十几年,过敏性疾病的初级预防一直受到关注。营养干预是重要的初级预防措施。早期营养干预的措施不再强调妊娠期和哺乳期母亲饮食限制,仍然强调母乳喂养;当母乳不足或者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可选择部分水解配方和深度水解配方;4-6月龄添加辅食也有一定预防食物过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食物过敏 营养干预 研究
原文传递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在胃肠道表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潘秋莎 金玉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以胃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门诊就诊的224例诊断为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临床资料,应用Co Mi SS表... 目的:探讨以胃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门诊就诊的224例诊断为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临床资料,应用Co Mi SS表进行症状量化评估。结果:224例患儿中,男108例,女116例,发病年龄以0~6个月为主。胃肠道首发症状就诊中腹泻50.0%,便血28.6%,反流或呕吐8.9%,阵发性哭闹7.1%,便秘5.3%。患儿治疗前Co Mi SS评分为(10.25±2.61)分,饮食回避2~4周后评分为(3.69±1.18)分,下降〉50%以上。224例患儿中误诊病例148例,不同胃肠道首发症状患儿的误诊率为腹泻54.1%,便血29.7%,阵发性哭闹5.4%,反流或呕吐5.4%,便秘5.4%。既往误诊病例中抗生素使用率达60.8%。误诊病例中发生营养不良56例,非误诊病例中发生营养不良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型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主要症状为腹泻及便血。因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实践中误诊发生率较高。Co Mi SS症状评分法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该病轻中度患儿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牛奶蛋白过敏 胃肠道表现 症状评分 误诊
下载PDF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应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邹素娟 李文彬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7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接诊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都回避牛奶食品... 目的:探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接诊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都回避牛奶食品,对照组采用游离氨基酸奶粉(纽康特)疗法,研究组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纽肽特)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6.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12.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可取得不错的效果,能帮助患儿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治疗
下载PDF
基于开放性口服食物激发试验评价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在儿童牛奶蛋白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玲 周薇 +1 位作者 王良录 王红梅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以开放性口服食物激发(OFC)试验为金标准,评估皮肤点刺试验(SPT)、血清特异性IgE(sIgE)在儿童牛奶蛋白过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51例确诊或疑似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病例资料。行开放... 目的以开放性口服食物激发(OFC)试验为金标准,评估皮肤点刺试验(SPT)、血清特异性IgE(sIgE)在儿童牛奶蛋白过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51例确诊或疑似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病例资料。行开放性口服牛奶蛋白激发试验73例次,行SPT 64例次,测量风团直径大小。使用Phadia 250进行牛奶蛋白血清sIgE检测54例次。采用SPSS2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3例次患儿总体性别比男∶女=54∶19;根据年龄分组,64例次进行SPT和OFC试验患儿,分为1岁以下年龄组42例次和1岁及以上组22例次;1岁以下组平均年龄为(5.1±2.5)月龄,1岁及以上组(2.2±1.4)岁。两组分别进行皮肤点刺风团直径与开放性OFC试验相关性分析,1岁以下组SPT与OFC试验相关系数0.332,P值>0.05。ROC曲线分析P=0.1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岁及以上组相关系数0.564,ROC曲线分析P=0.05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牛奶蛋白血清sIgE检测,54例次检测中1岁以下年龄组26例次,1岁及以上年龄组28例次。两组分别进行牛奶蛋白血清sIgE与开放性OFC试验相关性分析,1岁以下组血清sIgE与OFC试验相关系数为0.410,P=0.042;ROC曲线分析P=0.0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1岁及以上组相关系数0.338,P=0.073;ROC曲线分析P=0.07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牛奶蛋白血清sIgE对于1岁以下儿童牛奶蛋白过敏有一定诊断意义。牛奶蛋白血清sIgE与SPT对于1岁及以上儿童牛奶蛋白过敏均无明确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婴儿 牛奶蛋白过敏 皮肤点刺试验 血清特异性IGE 开放性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下载PDF
婴儿早期不同程度过敏风险高危因素大样本调查 被引量:6
17
作者 葛静静 刘秀梅 +2 位作者 矫晓玲 李慧 都俊英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820-824,共5页
目的通过大样本调查1~3月龄婴儿过敏风险,探讨影响婴儿过敏风险的高危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 188名健康查体的1~3月龄婴儿进行过敏风险程度评估,并对影响婴儿过敏风险程度的部分因素以及婴儿湿疹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 目的通过大样本调查1~3月龄婴儿过敏风险,探讨影响婴儿过敏风险的高危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 188名健康查体的1~3月龄婴儿进行过敏风险程度评估,并对影响婴儿过敏风险程度的部分因素以及婴儿湿疹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 188份,全部回收,共剔除无效问卷101份,获得有效问卷2 087份,问卷有效率达95.38%。本研究中婴儿湿疹发病率为49.11%(1 025/2 087),且不同过敏风险婴儿湿疹的发生率不同(均P<0.05)。生产方式、喂养方式、父母过敏性疾病史、孕期服用叶酸和孕期烟草烟雾暴露这5个因素与过敏风险关系显著(均P<0.05)。性别、胎次、母亲学历、孕周、婴儿洗澡频率、房间通风频率、出生季节、1~3月龄母乳期回避海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有过敏性疾病史、剖宫产、配方奶和部分人乳喂养、孕期服用叶酸、孕期烟草烟雾暴露为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均>1。结论婴儿期是过敏的易感时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婴儿进行过敏预防,早期过敏风险评估对降低婴儿过敏发生率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婴儿 危险因素 过敏风险评估 大样本
原文传递
以类脓毒症为首发症状的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洋 巴爽 +4 位作者 张称 宋莉莉 孙超 王丹 郭静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6-798,共3页
目的:总结以类脓毒症为首发症状的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以类脓毒症为首发症状的新生儿CMPA患儿的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结果10... 目的:总结以类脓毒症为首发症状的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以类脓毒症为首发症状的新生儿CMPA患儿的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结果10例中,有家族过敏史者6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消化道症状为主,有1例出现过敏性休克。6例血牛奶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阳性,嗜酸粒细胞(1.40±0.17)×109/L,比例均大于0.05;4例血牛奶特异性IgE阴性,嗜酸粒细胞(0.71±0.08)×109/L,比例0.02~0.03。10例血培养均为阴性,血白细胞(24.5±3.3)×109/L,杆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0.161±0.035,血小板计数(655±39)×109/L,血白细胞介素(IL)-60.31~0.93μg/L, C反应蛋白(CRP)85~144 mg/L。10例均予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喂养,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各项炎症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伴有血小板和嗜酸粒细胞增高的新生儿CMPA应与脓毒症鉴别,新生儿CMPA最重要的治疗是低过敏原性配方奶粉替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类过敏反应 脓毒症 婴儿 新生 诊断 鉴别 牛奶蛋白过敏
下载PDF
评价牛奶相关症状评分(CoMiSS)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早期识别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东长 肖文 李彦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2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牛奶相关症状评价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早期识别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2017年治疗的30例疑似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为观察对象,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表现多样,没有特异性,对疑似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进行牛奶蛋白食物口服激发试验,利用... 目的研究牛奶相关症状评价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早期识别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2017年治疗的30例疑似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为观察对象,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表现多样,没有特异性,对疑似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进行牛奶蛋白食物口服激发试验,利用ROC曲线对牛奶相关症状评分的特异度及灵敏度进行测定,对其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早期识别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儿中口服激发试验阳性的有20例,牛奶相关症状评分平均为(7.5±2.7)分;其中阴性的有10例,牛奶相关症状评分评分平均为(4.2±1.5)分。在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中有14例(70%)湿疹患儿,有10例(50%)血便患儿,有11例(55%)腹泻患儿,有3例(15%)呕吐患儿,有2例(10%)生长发育迟缓患儿,有1例(10%)反复咳喘患儿,有1例(1%)哭闹患儿。阳性患儿和阴性患儿的牛奶相关症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奶相关症状评分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够快速对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进行诊断,3个月以下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主要表现为血便、腹泻等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症状,所以新生儿时期在接触牛奶成分配方奶粉具有一定的触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相关症状评分 婴儿 牛奶蛋白过敏 早期识别
下载PDF
粪便嗜酸性粒细胞与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彤 林谦 +3 位作者 朱航 潘键 刘志峰 金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718-1721,共4页
目的探讨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患儿粪便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数量变化,为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患儿(过敏组)、同期就诊的50例非... 目的探讨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患儿粪便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数量变化,为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患儿(过敏组)、同期就诊的50例非过敏普通腹泻患儿(非过敏组)及50例健康体检儿童(健康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3组儿童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EOS及EOS%;Gomori染色法计数3组儿童及过敏组治疗后粪便中的EOS,分析粪便中EOS与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的相关性。结果过敏组外周血EOS计数(0.71±0.74)×10^9/L、EOS%(7.56±5.96)%、PLT(382.96±85.98)×10^9/L;非过敏组外周血EOS计数(0.31±0.18)×10^9/L、EOS%(3.53±2.26)%、PLT(315.12±69.81)×10^9/L;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OS计数(0.31±0.15)×10^9/L、EOS%(3.66±1.65)%、PLT(307.56±85.20)×10^9/L。过敏组外周血EOS、EOS%、PLT均高于非过敏组和健康对照组(F=13.606、19.055、16.074,均P<0.05)。过敏组粪便EOS计数[(10.75±17.17)个/50个1000倍视野]明显高于非过敏组[(1.16±3.09)个/50个1000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5,P<0.05),而健康对照组患儿粪便未见EOS。过敏组患儿回避牛奶4周后,粪便中EOS计数明显下降[(2.26±5.32)个/50个1000倍视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2,P<0.05);而血EOS计数[(0.56±0.47)×10^9/L]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1,P>0.05)。结论牛奶蛋白过敏性肠炎患儿粪便中EOS数量明显升高,经治疗后下降,有助于指导过敏性肠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婴幼儿 牛奶蛋白过敏 过敏性肠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